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肥田仁医傻包子-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半夏一僵,“是……是吗?”

“是啊。银杏已经不小了,翻过年来可就十七了。许多跟她同年的姑娘可都把了婆家了,你三叔公家的绿妞孩子都快一岁了。再不讲个婆家,可成了村里的老姑娘,想找个好婆家就难了~~”

刘银杏的条件不差,人找得虽不是多么的漂亮。在村里也算突出的。从两年前,到家里说亲的人就没断过。只是刘银杏的眼光高,马氏和刘申姜又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总希望把她放在身边多留两年。

这一等,就过了两个年头。眼看着闺女年纪也不小了,马氏这会儿急了,托着媒人婆帮打听。这不,人家这边正好有合适的小伙子。就趁着晚上有空过来与人家马大姐说说。

“对了,王妹子。你再和我说说,对方是个什么人家,小伙子人咋样?”

“对方王大姐也认识,就是隔壁村老张家的妙三兄弟,他早就对你家银杏有意思了,这次听说马大姐你要给银杏找婆家。大清早地跑到我家,托我过来帮他说说。马大姐,你看妙三这个人可中?”

“妙三兄弟?”马氏皱皱眉,“老张家的这个小幺,倒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就是这人吧……不行不行,这人太迂,脑子不会转弯。我家银杏喜欢伶俐点的,脑子又好使的。这妙三,她铁定不会点头。”

马氏连连摇头,这妙三,就算是他们夫妻俩答应,银杏那孩子也不应啊。上回村里的宝哥上门来求亲,条件不错,对银杏也死心眼,结果银杏左看右看就是看不上人家,就差那扫帚将人轰出去了。

马氏也不想让人家小伙子难堪,都是乡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把事闹僵了到时候见面多不好意思。

这一次,就由她这做娘的先把把关,银杏明显看不上的就别把人往她面前带了,别到时候搞得不可收拾。

王大娘可不同意马氏这种说法。

“不不不,王大姐,这你可就说错了。憨厚的人可靠,把闺女嫁给他放心。脑子不会转弯,心眼特实的对你闺女好。你说你找那些个滑头的、不靠谱的不是让自家闺女遭罪吗?”

“还有啊——”不等马氏开口,王大娘抢着道:“人家妙三人虽迂了点儿,可人家也不笨。前些日子还做起了小生意,听说还挣了不少钱呢。那些嘴上话多,耍小聪明讨人家姑娘开心的,都是嘴把式。光靠一张嘴,会耍点小聪明有啥用?以后能给你家闺女吃好喝好?以后会把你家闺女放在心尖上疼着宠着,不让她干重活?”

“再说了——”王大娘再次抢过马氏的话头子,“那小黄村的李寡妇,年轻的时候男人死了,有多少人排队等在她家家门口,要抢着把她迎娶过门的。有老实的,有单冲着她那张脸去的,还有的就是因为娶不到婆娘,想碰碰运气。这要是运气好,人家李寡妇一答应,自己可真是艳福不浅,不但家里有了婆娘,还在那些男人里面出了脸。”

“到后来,人家李寡妇老实的不挑,嘴笨的对她死心眼的不挑,挑来挑去就挑了小孙那根小油条。到后来咋着,日子过得结结巴巴的,就差两人出去找人要饭了。小孙还动不动就打她,李寡妇在背后可没少抹过泪。”

这王大娘说起这些个事,那是特别的在行,不仅能旁征博引,还能适时给予点评。配上或哀婉或感叹或可惜的声音,一个人说话,可比几个人说还要热闹。

马氏渐渐被她说动了,细想一下,这王妹子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只要能让她闺女过上好日子,能真心实意的对她好,这人憨就憨点儿。憨人好,至少欺负不到她闺女儿。

可她家银杏的脾气,就跟头倔驴似的。看不上的人,可是连正眼都不会瞧人家一眼的,哪愿意和别人成家生子啊?

119 各怀心思,亲事告吹

119 各怀心思,亲事告吹

马氏还是摇摇头,“王妹子,这事我也不能一个人拿主意,得和她爹和银杏商量商量。成不成,咱回头再说。”

“马大姐,这不行啊,人家那边急着娶媳妇呢。老张夫妻俩年纪大了,就急着抱孙子呢。你看这要是再等上个年把的,人家老张家该急了。把你家的银杏也熬成了老姑娘,也不好不是?”

“对对对,说起这个事我想起来了,那老张家上面不是还有两个儿子麽,这会儿咋还没抱上孙子呢?”马氏对老张家的情况也了解一点儿,这会儿正好摸摸王大娘的底,看看她到底有没有跟她说实话。

马氏倒是个心思通透的,知道这媒人婆那张嘴是……哎!说得不好听的,那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懒蛤蟆能说成俊小伙,丑姑娘她也能夸成天仙。

别看她们俩嘴上姐姐妹子的,关系也没那么好,可不能热乎一套,就把一颗心都掏给人家。到时候,被人家把闺女给骗去了还替人家数钱,就是肠子悔青了都没啥用——

一听马氏问起老张上面两个儿子,王大娘脸讪了讪,有些个紧张。看人家马大姐在看呢,强颜笑了笑,一个手帕丢过去,“嗨!马大姐,瞧你问的,人家儿子没事,就是这张家老大和老二经常在外面做工,俩夫妻都是聚少离多,这么个法,自然没工夫生娃。”

“不过你放心,这妙三说好了就呆在家里,做他的小买卖,不到外面做工。你家银杏嫁过去,保证不会让她守活寡,也不会冷落着她~~”

马氏脸上虽还在笑。眼里可是冷下来了。

人家都说这媒婆的话不能信,以前她还不信,现在可总算是见着了。还亏得她左一声马大姐右一声马大姐呢,嘴上热情,背地里弯弯绕的小心思还真是不少。

别看老张那一代,三个儿子俩闺女,人丁兴旺的。到了下一代可就完全变了个个儿。三个儿子一个到现在没娶媳妇,另外两个媳妇倒是娶了,也有好多个年头了,可到现在儿子丫头还没见着半边。

背地里传言着。这老张家莫不是上辈子做了啥亏心事,搞得子孙不旺,家业凋零。只不过。这种话传到人家耳里去了是会让人家挖你家坟山的,太缺德,说不得。但彼此心里都有数呢,就是这么想的,嘴上不说罢了。

马氏刚开始还没想起来。毕竟那老张家离大杨村还有一段不少的路呢。她又很少出远门的人,见过两次,也没多大的印象。

媒婆的话倒是提醒她了,也让她想起来了。这么一来,马氏就更不愿意答应了。

银杏是到了成家的年龄,可她又不老。不算是老姑娘。再说,喜欢她家姑娘的人也不少,没必要挑一家这样的。万一到时候真的灵验了,不是害了自家的闺女麽——

李半夏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也感觉到马氏态度的变化。不由感叹自己这个婆婆功力也还真是高深,竟然能在这个时候与媒人婆斗起心眼了。

王大娘是给人做媒的,看眼色那也是一流。马氏虽没明确表示,眼瞧着这神色就有点不大对劲。

眼看着一门亲事还没开始说就要黄了。王大娘也急了,撞撞马氏的胳膊道:“马大姐,你就跟我说说,你到底想给银杏挑个啥样的?我喊你姐,你喊我妹子,咱俩就是亲姐妹。今着咱俩不算说媒,就是平常说说话、拉拉家常。讲讲,啥样的小伙子,才能既和你闺女的意,又能入你这个未来丈母娘的眼?”

“王妹子这是说啥呢?我们夫妻也不是那不讲理的人,就这么一个亲闺女,我跟她爹也不想在婚姻大事上逼着她,最重要还是看她的意思。只要她看中的人对她好,家里日子也过得,不至于让她吃着太多苦,小伙子人也有一般般,我们俩老就没啥大意见。”

说着,马氏感叹道:“说起来,不怕王妹子你笑话。我家闺女脾气不太好,人又不勤快,嫁到了婆家难免会成为她婆婆的嘴架子。她又是半点受不得气的主儿,这婆婆一说,还不得顶回去?到时候这日子就没法过了。我也就巴望着,以后银杏能有个好婆婆,疼她的丈夫,我也就不愁了~~”

马氏这话有弦外之音,王大娘也是听出来了,人家这是婉转的拒绝他呢。谁都知道这老张的婆娘是他们村有名的泼妇,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人家都能骂上个几天,将你祖宗十八代都捎上。有理的没理的,都不敢和她争。

刘银杏这么个脾气,嫁过去两人还不成仇人啊?

马氏这一想就全都想起来了,这妙三,彻底被马氏否决个干净,全身上下是没一点适合她家闺女的。

王大娘也知道再说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于是就把心思动到其他上面。做不成老张家的媒,能为刘家的姑娘做做媒也是好的。否则,今着可真就是白跑这一趟了。

“马大姐,你也甭急啊,我这儿除了老张家的,还有其他几个小伙子,也都是不错的人。他不成,我再给你介绍别的,妹子我别的不在行,这个不是我自夸,在这大杨村还真没有人能比我更在行的。你家银杏的亲事就放心地交到我手上,妹子我保证给她地地道道的做一回良缘!”

地地道道,这话说得可就漏了口风了。看来这位王大娘也知道,自己平日做的媒不地道啊。

马氏没怎么应和,由着她一人在那说的兴起。虽说她是媒婆吧,嘴里很难听到一句真话,可被瞒着心里还是有点不痛快。这自个儿闺女的终身大事,托到这种人手上,她这心里可不放心。

算了,这种事与其麻烦别人,还不如自己多看看。再不然就托几个靠得住的,帮着看看附近有没有啥合适的。

马氏心里已做出了决定,只是这请神容易送神难哪,人家媒婆王大娘,可不乐意就这样回去的——

120 半夏发飙,当归赶人

眼看着马上就要吃晚饭了,王大娘还是没有一点要走的意思。

马氏没心思留她在这里用晚饭,你说这要是亲事说得有门还好,一上来就净知道糊弄人,不拿扫帚将她赶出去就已经了不得了,还拿饭招待她?

照马氏心里的话说,她宁愿把饭喂猪,也不给她吃!

可这也不好直接赶人哪,马氏就有意无意地不太搭理她了。她说话也是回一句不回一句的,最后抵不过王大娘如珠泡的话头子,找了个借口到厨房帮刘银杏烧饭去了,留下李半夏在这陪着客人。

马氏一走,这王大娘所有的话可就全冲着李半夏一人说了。

“半夏,哎哟我说,你嫁给东山有一些日子了吧~~”王大娘边说边凑了过来,抓着李半夏的手,亲亲热热的,那赶情就跟自家的姑娘一样。

李半夏尝试着抽了抽手,可被她握得老紧了,你越动,反而还越得握紧。

李半夏没法,也只好让她这么握着。

“嗯,是有一些日子了,算起来有几个月了。”李半夏不自在地挪了挪屁股。往厨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希望马氏能早点回来。

“哎!东山真有福气,死了女人拖着三个娃,还能娶到你这样懂事能干的姑娘。我家的燕四,条件也不比东山差,到如今连个女人都没找着。”

这话讲得不好听就是,人家刘东山走了狗屎运了,捡着一个好老婆。她家儿子就是运气太背,才至于现在还是光杆司令一个。

说到燕四,李半夏倒是想起来了,曾听过这么号人。有一次喝醉了吐了一地,跑到村里山红家大闹。非得让山红跟他过日子。

山红和他结了娃娃亲,燕四刚开始看不上人家,逼着他娘把这门亲事给退了。王大娘也嫌这闺女命相不好,鸡蛋里挑遍了骨头,非跟山红她爹把这门亲事退了不可。

燕四本想着退了山红这门亲事,定能娶到一个水灵的姑娘。结果马上就奔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