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筑北王府-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重山微微一笑,和卫玄对视一眼,均是心知肚明。

卫玄原本对朝堂上的事并不太往心里去,但二皇子背后的陆氏和谭氏却是一力主张撤藩,只要二皇子被立为储君,筑北王府的命运就将被卷进这场朝堂争斗之中,再无可能像以往那般置身事外。

李崇烈虽为皇族,但他母系却与肇亲王妃身后的陆氏一族是死对头,肇亲王妃多年来对李崇烈母子肆意欺辱,更是加深了这份仇恨。

可以说,如今筑北王府善待李崇烈,就是明摆着站在户部陈侍郎一边,而这位陈侍郎以及与他同时重新被启用的一众大臣,都是置身皇储之争之外,可以说是皇帝培养起的第三股势力,一旦三皇子逆反,他们就是对抗陆氏谭氏一党的另一党派。

言重山悠悠然歪在椅子里,笑着说:“所以说李崇烈的母亲真是高瞻远瞩,暗示这唯一的儿子留在北疆。一来可以通过此次大战混到军功,二来可以远离朝堂成为陈侍郎一党在军中的新兴势力。他们需要咱们,亦如咱们王府需要他们,真乃互惠互利一举两得啊~”

卫玄想了想,哂笑道:“什么‘咱们王府’?你这个皇帝的爪牙还敢自诩是王府中人?”

言重山啧了一声,“我这不是因为当年气盛开罪了陆世琛么?要么被贬到荒山野岭当个小县令,要么成为皇上的心腹,添翼所的探子。皇帝这一招也算是一箭双雕,又顾及了我们家族的颜面,又能多一个‘自己人’帮他盯着王府。只不过我言重山可不是那么好摆弄的,陆氏一族,哼哼,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蹦跶多高,不给他们拆台我就浑身难受。有趣啊有趣~”

卫玄笑骂道:“你这种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言重山不以为意,“天下乱不乱不是几个人能决定的,既然身在局中,那就尽全力让它好好的乱一通罢!”

卫玄没说话。

没错。好好的乱一通,也许才能找到王府真正的出路,不然总在悬崖边岌岌可危,倒不如主动要求扯了藩地,带着亲兵族人一起去蒙州。

蒙州的大草原一直让卫玄无比向往。骑着马,赶一群自己的牛羊,每天放牧归来有妻子迎接,孩子们环绕在膝下,和好友喝酒吃肉畅快谈笑,再也不用顾忌这么多阴谋。

在卫玄心底的这个美好画面中,他和静言肩并肩的坐在炉火旁,他擦拭宝剑,静言在缝补衣裳,然后又给他绣了一个“乌云”钱袋之类的。

言重山看着卫玄一脸堪称“痴呆”的笑容便明了这位将军又犯了相思病。蹑手蹑脚的绕过书案,探出手,终于拿到了装满酥豆的盒子。

与此同时,巴雅城内筑北王府,素雪庭。

静言查过冕儿带回来的功课,又把明日上学堂要用的东西装进书袋。

冕儿已经入睡了,夏菱轻轻的说:“姑娘可要用些点心?我看您今日晚膳也没吃什么。”

静言摆手示意她一同来到外间,“我听小厮说帝泉关那边出了天灾,今日的雪看着也灰扑扑的,竟似裹了尘埃。不知边关上如何了?卫玄也没送个信儿过来。”

夏菱笑道:“这个事儿我知道,姑娘大可不必担忧。我听东院的人说是琉国境内的巴雅山发了怒,又喷火又飞石头的,咱们这边倒无妨。要我说啊,这就是琉国人不好好过日子非要打仗,老天爷发威惩罚他们呢!”

静言立刻来了精神,“你这消息准么?卫玄……帝泉关那边当真无事?”

夏菱抿嘴一笑,“准的准的!不信您可以明天跟姑奶奶打听打听。现在府里没有主事的男人了,所有战报都送给姑奶奶。”

静言想了想说:“也好。”

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还真觉得有些饿了。

一边吃着丫鬟们摆上来的点心,静言一边琢磨着,卫玄现在在干嘛呢?也不知这场仗什么时候开打,什么时候能打完。

第二日亲自把冕儿送到西院角门上,又吩咐跟着同去的小厮仔细照拂着些,静言回身就去了姑奶奶的漱石居。

也不知怎的,自从她回府之后,虽旁人一切照旧,但姑奶奶对她很明显比从前要亲切许多。非但不再刻薄,反而经常叫她过去闲谈。

姑奶奶的闲聊可不是王妃那种话家常。小处是王府的掌故,大处是巴雅城的兴隆乃至北疆的历史都是信手拈来,更谈及如何经营这一方经济,如何应对边关的军务。

静言每每听得瞠目结舌,姑奶奶竟然懂得这么多!不得不说,如果姑奶奶收起她的傲慢和刻薄,真是一位良师。

静言自觉眼界比从前开阔了许多。她尤其爱听姑奶奶说起蒙州的草原,那种青天绿草一望无际的风景,多么美好!

如果能没有这些是是非非,如果她以后能和卫玄去蒙州,养自己的牛羊,有自己的家……该多好啊~

姑奶奶擎着一杆象牙嘴子的烟袋坐在小炕上,虽然她耷拉着眼皮,静言却在进屋后就发现姑奶奶现下正在气头上。

顾夫人垂头丧气的坐在一旁,双手攥着绢子。

姑奶奶一抬眼,看见了静言,“你怎么来了?”

静言赶忙说想打听一下边关的情况。不是她口无遮拦,是因为近日来与姑奶奶愈发熟悉之后发现跟她说话最好直来直去。这个女人很聪明,最讨厌旁人说话时跟她兜圈子。

姑奶奶扑哧一笑,“你这是担心卫玄罢?”

看静言面上一红,姑奶奶便缓下脸色道:“放心吧,咱们这边没事儿。王爷是什么人?吉人自有天相,犯不上做什么狗屁法事。天怒也不是怒咱们北疆,怒的是琉国那些混账!”

静言一愣,旋即了然。

这后半句话八成是跟顾夫人说的。估计她又起了什么幺蛾子要做法事,自从王爷出征,顾夫人每隔三五日就要折腾一趟。

果然,顾夫人听了这话就慌慌张张的找了个借口告辞了。

姑奶奶等她前脚出了屋,就啐道:“没事儿找事儿的东西!这种时候还不肯安生,捣什么乱?做法事做法事,还不是惦记借着这个由头贪下几两银子?眼皮子浅的玩意儿!”

静言默默的站在一旁。

姑奶奶又骂了一会儿,终于消了气,一看静言便笑了,拍拍身边的位置示意她过来坐,“劳烦姑娘给我装一袋烟。”

姑奶奶偏着头,看静言温顺的替她装烟丝。

这是个好姑娘。就静丫头经历的这些事,换了旁的人早就垮了,可她还是硬撑着挺过来,该干嘛干嘛。

姑奶奶喜欢这样坚强的女孩儿,她讨厌王妃那种娇弱弱一朵花般的女人。如果她有女儿,肯定会像静丫头这样坚韧,像文笙那般飒爽,肯定的。

可是,她这辈子是不可能有女儿了。

刚强了一辈子的心突然就软下来,裂开一个小小的口子,姑奶奶藏了几十年的温柔就这么流露了出来。

抬手轻轻抚了抚静言的发鬓,王府对不起你啊,姑娘。

鬼使神差般的,姑奶奶喃喃的问:“丫头,如果以后你知道是谁害了大世子和你嫂子,你想怎么做?”

静言装烟丝的手顿了一下,抬眼看着姑奶奶淡淡一笑,“杀人偿命。”

姑奶奶心里一揪,“我懂了。”

静言把烟袋杆递给姑奶奶,帮着点烟时突然说:“您知道是谁干的么?”

姑奶奶的手一抖,但毕竟是经过大风浪的,面色不变,“不知道。”

静言点点头,没说话。

宁谧的室内只有烟雾袅袅。

待到一锅烟丝全部化为灰烬时,姑奶奶叹了口气,“丫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你还有侄儿。”

静言还是那副温顺模样,接过烟袋杆在烟灰匣子上磕打着烟灰,“您说的有道理,但我退一时不会退一世!”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提及《北疆志·帝泉关》的记录摘自史料:长白山1702年4月14日火山爆发。

65、第六十五章

静言带着夏菱和夏荷从西院库房中走了出来。

庭院中前几日的那场灰雪的痕迹还在,到处都是脏兮兮的泥水,干枯的花木上蒙着一层灰,好似枯死了一般。

如今素雪庭已变成了灰雪庭,院中一块赏玩奇石的沟沟坎坎里全是泥灰。昨天静言实在是看着难受,便让丫鬟们提了水桶去把石头冲洗冲洗,结果一股股的污水流了满院子。

静言下意识的摸了摸脸。

在这么肮脏的环境中,觉得人也不那么干净,脸上总沾着尘土似的。

有小丫头匆匆追上来,“安夫人想吃野鸭,说是春季干燥,鸭肉最是滋阴生津。”

静言低头想了一下。她刚盘完库,西院库房中已没有野鸭。原想让安夫人调换一下,但又一想她那得理不饶人的矫情样儿,静言决定还是去东院大库走一趟。如果大库也没有,那就没办法了。

然而她真是低估了安夫人。

难道是因为王府里现在没男人,所以这女人就不管不顾的猖狂起来了么?就因为没有吃到一味野鸭,安夫人竟敢在王妃面前摆脸子,旁敲侧击的说静言对她不上心,不尊重。

这还不够,还要亲自跑来素雪庭。

“我这个人啊,每年一到春天就口干的厉害。刘太医说我这是阴虚之症,若不小心滋补,恐怕会阴阳不调,落下大症状。文筳出征前仔细叮嘱过,让我万万保重身体,若是他凯旋回府时看到我病了,那可如何是好呢?这孩子孝顺,别看平日里斯斯文文的,但凡有奴仆对我伺候的不尽心,他可是要大发脾气的。”

静言看着安夫人眼含轻蔑的暗示她不过是个“奴仆”,又娇滴滴一口一个文筳如何如何,静言忽然就明白了。

向来安夫人恐怕是听说大世子根基受损子嗣艰难所以就存了非分之想,以为王府如今只有二公子一人能有子嗣,以后这筑北王的位置……

哼!可笑。

静言面色不变,依旧是那温吞吞的样子,“夫人说的是,您的身体是大事。我这就亲自去一趟街里,将夫人要的东西都采买回来。”

安夫人娇笑道:“哎呦~~那怎么好劳烦章姑娘呢?再说,东西两院都有采买,也不应该姑娘你亲自跑呀。而且,采买是要经手银钱的,万一旁的人因为这个背后指点姑娘……我怎么担当得起呢?”

静言还是一笑,“您放心,我是怕底下人办事不牢靠。我也不沾银子,只是带着采买亲自走一趟,帮忙看着点儿,别给您买错了。”

安夫人眼睛一转,以为静言是个“识时务的”,便得意的笑着说:“那敢情好。”

其实自从王府中的男人们都去了边关后,西院其他的女人们反倒是安生了不少。

连后厨上的王厨娘也没那么多幺蛾子了,早会时也不像以往那般说句话都藏着三个圈套,旁人反驳一句也要一跳八尺高。

静言问了一下才知道,王厨娘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上了战场,不由在心中肃然起敬。

王厨娘一听静言要亲自出去采买,立刻三角眼一立,“姑娘真是太软弱了。要我说,安夫人就是存心挑事儿的。说什么滋阴润燥,只有鸭子能润么?黑芝麻也好使着呢,我会的药膳滋补汤水没有一百种也有八十种,非吃什么鸭子?!就她金贵!王妃也没这么娇气!”

静言淡淡一笑,“她要吃就由着她吃罢,毕竟儿子上了战场……”

王厨娘冷哼一声:“姑娘这话可说的不对,旁的人也就算了,身为筑北王府的女人,自家儿子就是要上战场的!北疆的男人不上去保卫北疆,还有什么脸活着!”

听了这些话静言对王厨娘更是尊重了几分,“大娘说的有理。不过,既然她要吃,我自管去采买了来,您尽管做就是了。药膳么……不比什么红烧清蒸讲究个味道,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