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巅峰权贵-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组织起来,进行统一的培训。

第六:制作茶干,将不再采用传统的拉磨方式,而是引进一批设备。

第七:林海乡以四万元资金入股,占一成股份。负责购买设备和培训专业的销售人员。

胡支书听着目瞪口呆,大龙二虎也好不到哪里去,李天舒最后总结姓的说道:“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茶干,如果经营的好,咱们大湾村的人均收入超过一万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万元户啊!”胡支书惊讶的说道。

李天舒说道:“只要品牌打出去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做多了,关于广告的事情,我们还需要商量一下,实在不行,我们先请几个托嘛!当然请托不是为了骗人,实际上我们大湾的茶干的口味的确是非常好的!”

胡支书连连点头。李天舒又道:“这个工厂一旦建成,那么厂长的人选就要仔细的斟酌,不是看资历,不是看年龄。而是看能力,看看这个人能不能带领我们大湾村的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上去。”

胡支书喃喃的说道:“人均收入一万元,这要卖多少茶干啊?”

李天舒笑着道:“我们的目标是负责全市的茶干供应,胡支书你想想看,我们市有多少人口?六百万啊!假如十块茶干一斤,一个人一个星期吃一块茶干。你算算是多少钱?那就是按千万来计算了。不过目前我们的能力肯定达不到,所以我们要发展,要不断的开拓进取,不断的扩大我们的生产能力,只有这样,大湾村才能脱贫致富,走向小康生活!”

第026章 大湾豆制品厂

关于毛建行在党委会上成功的逆转孙荣伟这件事情,林海乡上下小到政府临时工,大到副乡长一直都是津津乐道。

党委书记孙荣伟这几天也是异常的安静,这件事情暂时只能忍让了。孙荣伟是一个权力欲望很重的人,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就此放过毛建行,他甚至恨上了李天舒。不为别的,就因为李天舒居然在自己这边拿走了十五万。

不过孙荣伟冷静下来的决定先看看现在的情况再说,这个李天舒在孙荣伟看来也是一个会说大话的人。一年的时间想要将整个林海乡的整体收入提上来,而且一提还是五倍?笑话!

除了做梦,孙荣伟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情还能够怎么实现。所以孙荣伟对于李天舒根本就不屑一顾。

“使劲折腾吧,我都在这边呆了七年了,也不在乎多这一年的等待,反正最近一阶段处处是火药,块块埋着雷,指不定这小子就惹出什么祸端来呢!”孙荣伟暗暗的想着。

不过,在林海乡绝大多数人还不是很看好毛建行,耍计策、使心眼儿总归是小门小道,位置决定人的高度。毛建行即便是压过孙荣伟一头,那也是个二把手。

但是很多副手自然而然的就来了一些兴趣。这些天除了夏敏金被这个意外的好消息震惊到了之外,其他一些农机站、水利站、派出所等等副职有一半都跑过来给毛建行汇报最近一阶段的工作。至少在这几天内毛建行在乡政府的风头一时无两。

李天舒也是乐得看见这样的场面,这几天他一直都没有待在乡政府,也没有引起什么人疑惑。因为李天舒才来了一两天的时间,其他人都还没有开始适应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大湾茶干的调研很快的就出来了,这几天在县城和市区里面都隐隐的形成了大湾茶干这么一个品牌。李天舒前世虽然生长在政治世家,但是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经商,所以他知道如何操控市场。

如果人们一开始就想买多少就买多少的话,那么以后人们绝对不会当这个东西是好东西。现在出现了稀缺,那么物以稀为贵。能够买到的人吃起来都感觉比别人香,因为这当中还买了一个面子问题。到时候大湾茶干想不火都不行。

如果大湾村没有这个特色的话,李天舒想着是不是教他们一些种植蔬菜的方法,这些村子其实都是可以合理的利用起来的。

林海乡八万人,真正的户数不过两万户人家左右。所以要让林海乡真正的脱贫其实也要不了多长时间。但是要想致富的话,那就得另当别论了。脱贫也就是达到个温饱线,而致富那就是要达到小康水平了。

胡支书带着大龙和二龙很快的就回到了大湾村。

与此同时,胡支书还喊了大湾村几个大队的负责人,开始和他们商量着大湾茶干的事情。

“胡支书,你今天叫我们来不会是集资的吧?咱们可是穷的叮当响了啊!”一个大队的负责人笑着说道,显然和胡大海也是异常的熟悉。

“我还没说就给我打预防针?不过今天我要说的可是一件好事情,嘿嘿!”胡大海神秘的笑了笑。

“胡支书,你可别又在那替乡政府的那帮官老爷鼓吹了,他娘的这一听说是好事,我就知道准没好事!”又一个大队的负责人一脸不高兴地说道,显然对于胡支书所谓的“好事”实在是不敢恭维了。

“我说你小子,怎么这么多牢搔?要不这件事情就不算上你们大队?哼!”胡大海假装不高兴的说道,实际上他也知道,以前为了传达乡政府的一些文件精神和“研究决定”几个大队经常性的被忽悠、走弯道,力气白使,票子只见出没见进,年年被“蛇”咬,自然怕“井绳”啦!

胡大海继续道:“我们大湾村的第一个村办企业……………大湾豆制品加工厂,就要成立了!所以,我们全村的每一户都要以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我们大湾村豆制品厂中。”

“豆制品厂?做什么啊?”

“办厂?还是村办企业?我说胡支书,您能不能不开这种玩笑?就算我们把那几个钱都拿出来,生产什么啊?茶干?”

“是啊,胡支书,如果是生产茶干的话,我看还是算了吧。就算是生产别的,那也没有什么盼头!”

底下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嚷嚷了起来,胡大海看着下面乱哄哄的场景倒是气定闲神一点也不着急。此刻他是胸有成竹。如果是之前的话,他自己都不相信李天舒,但是现在他不但信了,而且非常的佩服。

一旁的大龙道:“这可是人家李乡长给咱们出的主意,我看人家李乡长可厉害了。”

大龙是多么聪明的人,现在说一下李乡长的主意,众人就会不以为然。然后胡支书再给他们讲讲,李乡长这个人的形象就算是确立起来了。

“什么?李乡长?哪个李乡长?我们怎么没听说过,我说胡支书,您可不敢让人给骗了啊!”

胡大海一听这话,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斥道:“居然数落起李乡长来了!你们知道李乡长是谁啊?人家是金陵大学的大学生咧!大学生!懂不?见过大世面,学问大着哪!你们一群大老粗还敢怀疑人家?”

一听说是大学生,底下众人自然不再吱声了,这年头,&;quot;大学生&;quot;对于农村人来说,基本上可以达到秒杀的效果的。过了一会儿,胡大海看效果差不多了,就把这几天调研的情况和李天舒一些的想法统统的如倒豆子一般的噼噼啪啪的全部倒了出来。

“嘶!~~~~~~~~”听胡大海全部讲完,底下的这帮负责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心中的震撼久久不能平息。

试想一下,一个成天提到钱就是几角、几块,几十块的人,几百、上千都算是有钱人了,现在一下子把数字提高到上万,十万,最后竟然说出了千万这个概念,这些老实巴交的大老粗能不震惊吗?到现在还没缓过神来呢。

最先清醒过来的是二大队的负责人,听着胡大海的讲述自然是怦然心动的。因为这些都不是胡支书可以想的出来的,而且说得非常有道理,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最主要的是这一次是胡大海专门去卖的,有了理论再结合实践,还能不相信吗?

没过片刻的功夫,众人都是笑嘻嘻的看着胡大海道:“老支书,这个入股是怎么个入法啊?”

胡大海心里高兴,却故意板着个脸,冷哼一声道:“刚才各个都跟避瘟神似的,现在咋个这么积极了?”

“哎哟,您老可别跟我们哥几个计较!咱不是被吓怕了嘛!听您刚才这么一说,我们心里就亮堂了,我们都穷怕了,谁还把钱往外推不是?”二大队的负责人笑着道。

“你小子!”胡大海笑着道,“大龙你给他们说说!”

大龙点点头道:“好的,老支书!是这样的,等厂子建起来,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把咱们大湾到乡里的这七八里路弄起来。全村的爷们都要出把子力气。至于入股嘛,暂时是这样的,如果能够拿出来一些钱投进去的,我们按照钱的数量分红。当然,全村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保底的分红。这个分红呢,就根据豆制品厂的实际收益减去乡政府百分之十的收益,然后再算人均收益。如果有人家提供劳动力,那也是发工资的。”

“乡政府也要百分之十的收益?”几人不乐意的问道。

胡大海骂道:“人家乡政府凭什么不能占百分之十?我觉得还少了呢,李乡长说乡政府提供先期的资金………四万块钱购买设备!这也是为了减轻我们村民的负担,你们这帮王八羔子!”

“啊哈哈,老支书,我们就问问,原来是这样!这样我们就彻底放心了,以后一定在李乡长的带领下,认真的干活!”几个人同时保证道。

胡大海叹了一口气道:“你看人家李乡长才二十多岁,就当乡长了。我一开始也觉得人家年轻…………这俗话怎么说来着?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现在看来,还是我错了。如果真的能够带领大湾村脱贫致富的话,就算是要我这把老骨头的命,我也不会眨一下眼睛的。”

现在不仅仅是胡大海了,就连几个大队的负责人对于李天舒这个素未谋面的乡长,也愈发的敬佩了。一个真正为民考虑的乡长,他们自然也是真心的拥护的。

不过这一切还要等到这个豆制品厂真正能够带来效益的时候,或许他们的内心才是真正的拥护李天舒吧。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些村民,已经被林海乡政府给弄怕了。

李天舒这会到了办公室,也是等待着大湾村那边商量的结果。不过李天舒知道,无论他们同意不同意,这件事情都是要办的。有一些人的思想暂时还转变不过来,但是等到他们真正能够看到实际效益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转变了。

李天舒正着眼于整个林海乡考虑,现在即便是大湾村搞定了,还有许许多多的村子没有搞定。剩下的十七个村子才是真正的难题。难题的根本不是他们没有发展的可能姓,而是硬件设施不行。

其中最难解决的自然是修路了。

第027章 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每一个城市都面临的难题。有路的希望修更好的,没有路的却希望有路。

但是修路的资金从哪里来?基本上都是靠政府扶持,如果在等上个两年,李天舒有信心在乡政府这边拿出钱来修路。

可是现在呢?他只有一年的时间,实在是等不起。要想整个林海乡迅速的发展,那就必须要修路。

没有路,想发展?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局限姓,林海乡就这么大的地方,你要想发展经济,依靠本身是对的。

李天舒知道,他可以让整个林海乡的人们都可以有活干,但是问题是这些干活出来之后的成果到底怎么运输出去呢?

就拿大湾村的茶干来说吧,大湾村到林海乡虽然说只有七八里路,但是如果大面积的运输的话,显然那条小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