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沈心怡传奇-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什么呢?

想了一小会,看着沈心怡闭上眼睛,他还是走了出去,看得出,沈心怡希望自己一个人静一静。

在要和上帐帘的时候,他回头看了一下,有亮晶晶的东西滑过她的脸颊,转瞬即逝。

他把帐帘放下,果断地走了出去。

是因为那个李密吗?

在草原上抬头看夜空,总是格外的空灵悠远,让人的思绪就好像这身下的草地一样,可以延伸的很远很远。远处隐隐有呜咽的箫声传过来,不知道又是哪一个思乡的战事在倾诉对自己亲人的思念之情,丝丝缕缕,扣人心弦,令人潸然泪下。

沙场征战,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是那是多少鲜血和离别才组成的,是人心中的痛。

“无须担心,我已经平静下来了。”她轻声说道,像是在说给自己听,又像是说给身后的人听一样。

古今多少事,多少繁华,终会化成一片空虚。

夏建华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走近她。

半晌之后,沈心怡转过头望着夏建华。

银灰的月光照在她清丽无双的容颜上,她的神情也清冷的就像此刻的月色一样。

一瞬间的对视却好像一生那样漫长,“眼下这般局势,你们准备如何应对呢?”在低头的那一瞬间,她轻轻问道。

今夜的星光真是无比的清冷,夏建华的心里面满满的都是凉意。是不是,在她的心中,从来就没有和自己归属于同一个世界。

他虽然不喜欢说话,但是感觉十分的敏锐,他与她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防备和距离。就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横亘在两个人之间。起先的时候,夏建华以为那是因为沈心怡忌讳自己宫妃的身份,不能做出不合规矩的举动,可是在失去了宫妃的身份,变成了最平凡的姓沈的小姐,又在他的身边,可是为什么他觉得那看不见的好像越来越深不见底,让他不敢前进一步,好像只要在前进一步,就会掉进无底洞,再也爬不上来。

在这段金戈铁马的日子里,在这段相濡以沫的日子里,在这艰苦朴素的营帐中,这份距离终于拉进了一点。可是,一个收复京城的消息,却把这好不容易拉近的距离给打回了原点。

究竟是什么缘故?

难道是因为李密吗?

夏建华的心顿时揪成一团,李密是谁,他可是知道的十分清楚。

他们到底是如何相识的,一个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宫妃,一个是名震江湖的杀手,两个人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而且,他还记得,梅苑的那一夜,不是李密一剑刺中了她的胸口,使得她腹中的胎儿都流产了吗……

还是说,他们两个人在那个时候就相识了吗?

还是那惊心动魄、天马行空的一剑把他们两个人联系在了一起……

又或者是,诸葛正我介绍他们相识的……

夏建华的脑海中闪现着无数的疑问,却一个字也没有办法问出口。

可是他现在已经死掉了。他静静地看着那孤寂清冷的身影,心中升起的一个个念头让自己都在鄙夷自己。他低下头去,像是逃避又像是在把那些念头从自己的脑海里面剔除掉,半晌之后轻声道:“接下来自然是善后,休整军队,然后就准备回京城去了。”

所有的疑惑只能继续积压在自己的心中,慢慢的发酵,最终化成的是醇厚的苦酒,只能静静地让他一个人来品尝。

繁星点点在天空闪耀着光华,月亮慢慢看不见了,夜风渐渐变凉,两人肩并肩坐在广阔无垠的草地上,世间万物似乎都在这一瞬间定格了,好想好想和她在一起,可是虽然坐在身畔,但是他们之间的羁绊却不被时间所定格,慢慢地像沙子一样,从指间悄悄溜走。

终于,星星慢慢地消失了,太阳离开地平线了,红彤彤的,仿佛是一块光焰夺目的玛瑙盘,缓缓地向上移动。红日周围,霞光尽染无余。那轻舒漫卷的云朵,好似身着红装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这就是诗中的“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光和热在这一瞬间爆发出来,灼伤了人的眼睛。

沈心怡无声的站起身来。

看着她看都不看自己就起身离开了,夏建华忍不住一阵苦笑,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手心都被指甲划伤了还不自知。这小小的痛又怎么比得上心中的痛呢?

看着灿烂的朝霞,云彩被霞光染成红彤彤的一大片。

他孤单一人,站在那儿,看着日出,说不出的落寞孤独。

他们之间是结束了还是从来就没有开始过?

战争是胜利了吗?

还仅仅是暂时的休眠,等待下一个契机在爆发。

人不可能永远的沉浸于悲伤和痛苦中,沈心怡终于平复了自己的心,也不得不开始自己应该何去何从。

正文 第八十一章 又逢冬雪

第八十一章 又逢冬雪

进入十月份之后,前方送来的消息更加的详细了。

赵云攻入京城之后,失去主帅的辽军苦战了半日,便已经军心不稳,主动地退出京城。收复京城的目的已然达到,对于这些溃败的兵马,赵云坚持的是穷寇莫追。因为他的兵马和辽军还是不能相比的,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保住实力,稳定京城的民心,而辽人虽然连连败退,但是辽人的勇猛天下闻名,还是不能小视。

所以,此次辽人虽然败退出京城,还是保存了大半的实力,突出京城之后,一路直奔玉门关,希望赶紧撤回国都去。但是这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的将士还没有能够走到一半的路程,就被早已经埋伏在路上的兵马给围攻了,全军覆灭。

那些兵马是被康亲王刘皓所带领的。刘皓在整合了南方各地的势力之后,就一直等着北上京城的机会,早就已经布置好兵马,在水师统领林卓轩的协助下,一直暗中潜伏在沿海一带,静待时机。听到赵云出动的消息之后,他就立刻率兵从东海登陆,奔赴京城。不料,赵云竟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收复京城,让有野心的各方势力都不敢置信。那个时候,刘皓的兵马还在路上,夏承志的兵马按捺不动。

刘皓在收到京城被收复的消息之后果断的放弃了京城,而是选择去了玉门关的方向,设下重重埋伏,阻击辽人,把这些离乡远征的士兵尽数歼灭在离玉门关不远的一个峡谷里面,那一天,鲜血染红了地面,飘出好远好远,那里被后人称为“鬼谷”,因为每天晚上都会传来呜呜呜的哭泣声,就好像是在唱着思乡曲一样,幽咽凄凉。

在震惊过后听闻刘皓的消息,沈心怡的心情已经在也生不起波澜了,经历了太多的悲伤和失落,已经足够了,心已经停止跳动了。

大楚京城再失陷了近两年之后,终于又回到了它的主人手中。这一场持续了两年的扰得天下百姓不得安宁的战争,终于暂时结束了。挑起的人是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夏承志,但最终获得成功的却是最出其不意的一个人,那就是赵云。

没有任何一项胜利能和这样的功劳相提并论。至少在那些饱受辽军剥削和摧残的京城百姓眼中,赵云就像神一样,把他们从苦难中拯救出来。

听到京城收复的消息,夏承志依然留在青州,他一边等待着赵云败退的消息,一边仍然在冥思苦想的谋划着,想要一举歼灭辽军。但是他没有料到,不管他的谋划多么的周密,布局多么的精妙,终究还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天启二年十月二十二日,赵云代表京城士子和百姓把请命书送到了青州,正大光明得上表恭迎大楚的天子刘钰回京城。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夏建华这里的战后安排工作也差不多就要完成了。上京之中的财物除了赏赐给立功的将士之外,剩下的都给了周围的部落,算是对他们暗中支持远征军的报酬吧。

那些部落起先都不敢接受这些财物,唯恐招来灾祸,但是在听闻耶律楚齐兵败身死之后,就一个个乐呵呵的接受了这些财物。

十一月份,夏家的兵马也开始拔营回师。这一次的撤退不需要像上一次那样绕道居庸关,跋山涉水,只需要从玉门关进入中原即可。

通过了关隘之后,秦元成便带着大部分的军队返回齐州。而夏建华身边仅仅剩下五千人马护卫着他向京城驶去,沈心怡也在其中。

又下雪了。

沈心怡站在院子里面,抬头仰望着天空,入关之后,他们看到了今年的第一场雪,细小的雪粒在天空中飞旋回转,贴在人的脸颊上、脖颈上,有些痒又有些凉。

忽然之间,觉得自己脸颊有些僵硬,沈心怡这才想起来,她脸上还带着易容面具呢。伸出手把脸上的伪装揭下,雪花落在脸上,凉丝丝的浸入心底,闭起眼睛,心无比的沉醉。

沈心怡呼出一口气,看着团团白雾消散在空气中,低头看着手中握着的面具,心不知不觉又揪在一起。

这样清冷的天气里,为什么这些不想要面对的伤痛又钻入了她的脑海,记得第一眼看到他的真实容貌的时候,自己手中也是握着他的面具,而且还是刚刚从他的脸上接下来的,天下无双……

呼呼的寒风夹杂着雪花,好冷呀,她一下子就从回忆中醒了过来,惆怅不已,悔恨渐渐生出……

原来,又是一年过去了。

这里是大楚北方的一处驿站,距离京城不过只有一天的路程而已,消息传递起来也十分的通畅。

刘钰的车驾在五天之前已经返回了京城,当然,夏承志的兵马也一并进京了。而比他更早入城的赵云和刘皓的军马都已经休整完毕了。

京城之中的文武百官、豪门显贵大多都已经被辽军屠戮殆尽,没有遭到杀害的,也是投靠辽军,卑躬屈膝、趋炎附势的人,如今等着他们的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处罚。

大楚终于统一了天下,可是这个朝廷历尽风霜雨雪,像一个出生婴儿一样,稍稍不慎便会夭折。

刘钰回京之后,一连发下好几道旨意。第一道旨意便是加封夏承志为秦王,以表彰其平定南唐、开疆扩土的伟大功绩。这些旨意,究竟是出自刘钰手中,还是出自夏承志手中,让人不得不去深思这个秦王的真正含义。

在大楚的历史上,再高的军功也只是封公晋侯,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军功而被加封为异姓王。夏承志此举无疑是在向整个天下传递一个信号,就是自己已经独揽朝政,任何人都不得违抗。对于这样逾礼的举动,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都异样的保持着沉默。

之后,赵云因为收复京师有功,将其封为二品骠骑将军、魏武侯,领兵部侍郎的职位,相比起夏承志的封赏来说,终究还是低了一等。

康亲王歼敌有功,因其亲王身份,按照大楚的封制,不能擅加兵权,因此仅仅赐给其俸禄、庄园、宫中骑马、带剑上殿等一些华而不实的财务和所谓的特权。整个大楚的直系皇室贵族,就只剩下他一个人。而能够和权倾天下的秦王殿下一较高下的,也只剩下他一个人而已。

夏建华平辽有功,直接攻陷了辽人的都城上京,原本这样灭国的功劳是最显赫无比的,至高无上的荣耀,但是夏建华坚决上表请辞,什么都不要,落在他身上的赏赐少得可怜,只有一些金银珠宝而已。

厚外而薄内,也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夏建华的封赏十分的轻微,军队里其他人也就对赵云的不公平待遇没有反驳之心了。之后就是对诸般有功将士的赏赐,此次战乱,因为军功而得以封侯加官得不下十余人,大多数都是夏承志军中寒门出身的将士。而赵云手下功勋卓著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