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城管来了-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全隐患在人少的时候不明显,可人太多了,这个隐患就是养祸了。

这回治堵方案一出来,大家又是一通议论,车市也得把明年的钱赚出来了。

但甭管怎么说,好歹给你出台了个政策,好歹顶着压力,限制了一部分外来人口,这对北京土著来说,可能心里多少有点儿安慰吧。

至于外来的朋友,估计该失落了,又得说北京不容人了。

可细细想想,太容人了,谁也不舒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若有本事,哪儿都养活人;要没本事,哪儿都是混日子。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强不息。

那次扣了一个卖盗版书的小伙子,残疾人,天生少了一只手,他在现场大闹。我们都挺敬重这种自力更生的人,卖盗版书强过行乞(好多残疾人都是职业行乞),可他来回就拿自己的残疾说事儿,然后怨人家歧视他。后来一问,人家是得“歧视”他:他就想去饭馆找端盘子传菜的工作。

我们都无语了!真不知道说神马好。我们副队跟他聊了半天,最后这个小伙子接受了他的建议,准备回家与他们那儿管残疾人的部门联系,给他安排个合适的工作。

依照自身的条件,安置自己的理想,这个对谁都一样。

外来的朋友们别想太多,觉得出个神马政策都是轰你们走。

说实话,那地下室和隔断房是人住的吗?

按客观来说,确实不适合人类居住。

但是客观又说,只能住这儿。

唉,全北京这些安全隐患,搁谁都得肝儿颤。

所以,这些政策是早晚的事儿,一早一晚……

6

早市、地摊这种东西老百姓少不了,超市那路洋货还是差点儿意思。我也爱逛小摊,不爱去超市,不知道是为神马。

海淀这边有个地方,具体哪里我就不说了,小摊都成了早市了,早上上班那就别提了。后来,城管队找了一个挺大的停车场,看早上七八点那会儿没人进出,便联系了街道和小区物业。物业作了调查,发现业主还挺支持,于是,就把外面的早市引到里面了。腾开了路,还方便了买菜的人。

早市就摆俩小时(具体时间我忘了),方便遛早儿的大妈大婶买菜,等到了上班时间,市场就收了。每个摆摊的象征性地交几块钱,集中交给停车场。选出领头小贩,负责监督收拾垃圾,回头停车场管卫生的就给扫了。

这是我听我们副队讲的,听着心里很痛快。其实不管北京人还是外地人,只要配合好了,可以谁都不烦谁地搭伴过日子。相亲相爱一家人嘛。

和谐社会了,不是口喷子和政策号召就能达到的,还得实干才能见真章儿。

7

从我的工作中,我得到了一个重要启示:中庸是王道。

中国人古老的哲学的确很牛B!

中庸,就是平衡几方面的利益,达到一种和谐。这个和谐,跟和谐社会的“和谐”不一样。中庸所达成的和谐是自然的,是一种极致的理想化状态。

人治永远是制度的根本,不管是神马制度,多么完美,最后还是人治。

不偏激地对待人和事,这是我从这份工作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和谐会有的,面包和房子也会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努力。

我个人就是这么认为的。比如,对小商贩的管理就应该中庸一点儿。因为,你既不可能因为他们的食物不干净、氢气球危险就全面抹杀他们,也不可能因为有一部分小贩确实生存困难就取缔城管。

没了城管,还有JC,结果都一样。

从理论上辩论这二者的关系,就像大学里的辩论赛一样,没时间限制能说死你。等你说死了,这城市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不如省点儿口水给你女朋友当润唇膏。

我觉得,中庸的思想可以用在任何地方。

建设国家和做人一样,不可太极端。一说发展经济很重要,就极端地发展经济,树全砍了、环境全污染了、人心也都带坏了——钱是有了,缺德可缺大发了!

等神马都没了,再说以德治国,再说思想文化,那就兜不住了!

看看现在,神马都讲钱。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一年回家看父母三面就算不错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父母都靠边站。亲情全不在了。

古人说书唱戏都写,嫁人要嫁好人品的,不嫁操蛋人,都说嫁穷书生。当然,结尾书生中了状元也是必须的。可人家姑娘嫁的时候,都不知道他能发达。

再看现在,谁TM嫁穷人啊?说起来都是头头是道,好像有车有房已经被社会定成了标准。男人必须争气,努力赚钱养家。如果哪个女的把这个拿来跟我BB,我绝对一脚把丫踹飞了!老子宁可打光棍,也不会掐我爹妈的脖子让他们给我买房,就为娶这么个娘们儿!

亲情、爱情全没有的世界,真的一点儿也不美好。

都来北京发展,远离了父母,也很难得到真正的爱情。我每次都跟那些拖家带口的相对人说:“你赚点儿钱,够开个小买卖的就回家吧。在这个城市里,外来人很难找到归属感。”就跟北京人去了外国一样,再怎么舒坦,也不如家里亲。

话说回来,只要你还在北京奋斗,住一夜就要留下一夜的情。

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发展起来的,不是城管能解决的,也不是联合执法能解决的。我们只能是疏导、管理、服务,把大问题变成稍微小点儿的问题,但绝不可能消除>>>

这个城市不该是眼前的样子

1

我这儿有个举报数据。

2010年1月1日—10月20日,共接市局举报电话1923件:无照经营占1053件,夜间工地举报含夜间施工274件,工地违规和夜间施工274件,违法建设191件,市容环境卫生类242件。这些只是市局96310的举报,还没算分队自己接的和各种督办单。直接打进分队的举报电话不列入市局考核,但来了电话也要去的,这个数据算是相当保守了。

诸位看出神马门道来了吗?

都反对城管抄摊、取缔无照经营,而举报无照经营的同时也是最多的。

按我的经验总结:每月的举报电话,70%~80%都是无照经营,剩下的违法建设和夜间施工占到其次的比例(总结的这部分数据都不绝对,是我大致估计的)。

当然也有水分,热线并不全是市民打的,每月都有一些小贩互相举报的。分量不大,但每月都有。有的是抢地盘,有的是眼气别人生意好,有的是自己被抄了也不让别人摆摊。

小贩举报和市民举报有神马区别呢?咱们老百姓举报,一般都很理直气壮,会告知自己的姓名和地址(方便回访)。老百姓基本都乐于被回访,说的基本都是常规的地名。打个比方,小贩们会把一些地方叫得很顺口,比如紫金大厦这个地方,老百姓会说“紫金大厦”或“XX路旁的紫金大厦”;而小贩一般会称之为“紫金”。经常使用这个词,它的被压缩频率就会高(个人经验)。

小贩打电话,一般比较没底气,也不喜欢留名字,通话时间短,但指示的方向位置要比市民准确。而回拨电话或回访时,电话一般都关机或不接。再者,市民关注的都是环境和事件,小贩举报则纠结于某个摊子或某几个摊子,不太在意环境。

不是所有小贩都没RP,但总有一部分小贩RP很差。同理,不是所有的城管都很操蛋,但总有一部分很操蛋。

这个定理适用于任何团体。

2

有位朋友说得很对,城管执法和警察执法的区别就在服务意识上。我们这儿没有正经的法律,基本都是法规条例,所以,服务意识必须到位!差一点儿都可能有大麻烦。

说到这儿,我就得说,我对我们的上级特别不满。他们下达任务快着呢,应有的福利一点儿没跟上。我所说的福利,不是钱神马的,而是我觉得城管应该有个专业的培训,包括心理辅导、和相对人沟通、紧急情况的现场控制等。

这块儿太不专业,全靠执法过程中摸索,这也是城管执法中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地方。

我有亲身体会,一开始出现场,完全大脑空白,后来就是火大。这些情绪,都靠前辈领导跟你谈,谈的也是他们的经验,其实很不专业。还有就是指导员给你深挖思想根源,P用没有(指导员可54我)!

很多时候,我们城管是谈判专家+律师+心理辅导员+就业专家等角色的大组合。

可有很多人,包括我们的上级领导,就觉得跟一些小商贩打交道,没必要整那么多事儿。

你不把人民群众当回事,人民群众肯定不鸟你!

这是绝对的!

诸位说,我说的有道理吗?

3

我还总想跟市长聊聊呢!

把这么些人口都拥在北京城,相关的配套设施再跟不上……

#文#无照餐饮就是为早晚人群提供方便,

#人#那黑摩的就是为短途交通提供方便,

#书#那小广告就是为信息交换提供方便……

#屋#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发展起来的,不是城管能解决的,也不是联合执法能解决的。我们只能是疏导、管理、服务,把大问题变成稍微小点儿的问题,但绝不可能消除。

这是全北京市城管队员的共识!

不信你就去城管队问问:“你觉得北京的无照经营和黑摩的之类的能根除吗?”“你们有根除它们的决心吗?”

官方回答一定是:“我们有决心为首都的城市管理尽最大努力。”

私底下一定会告诉你:“老头劈叉——扯淡!”

疏导是王道!

但是就怕跟北京的交通似的,都不让来的时候,显得排外,等允许来了,恨不得全中国人都来了。

那时候还是事儿!

所以,我为什么要说中庸?

凡事儿不能做绝了,说不行就“一刀切”,说行就没边际。

必须有个门槛!

我主张先面对北京市的下岗人员和创业的大学生。

不是我排外,我是北京市的公务员,肯定先考虑本市的市民。而且本市市民有根基,有了问题好控制。

比如,创业大学生可以不限制户口,毕竟有学校这块管着,比较靠谱。而且,学生素质相对高一些,给年轻人一些历练和起步的帮助,也是政府的社会责任。

我也不反对摆小摊的,但是一不能多,二不能乱。多了必然乱,乱了必然出事,到那时受害的还是老百姓。

小贩的管理跟交通很像。你不限制,有人说你不作为,这么堵太痛苦;你限制了,立刻有人跳出来说你没人权,又侵犯谁了。所以,在疏导的同时,必须有原则地限制,不能软,更不能硬。

4

我老说,摆摊的没穷人,不一定全富,但绝对不穷。起步时惨点儿,可是有几年就能起来。新闻不是说卖烤白薯的都拿着步话机蹲守城管吗?我都没有那玩意儿!他们武装得比城管队还牛B。算算这步话机的成本和雇人蹲守的成本,一算就算出利润来了。

据说曾经有个小贩把我们城管活动的时间地点,经踩点之后画成了地图。我没见过,但听大L讲过,觉得还挺神奇的。这个小贩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他将来就是不当小贩也会有前途的。要是真的走投无路,就没本钱做买卖了,只能去工地当壮工、去人才市场当保姆,做些劳力工作了。

有人找我辩论,上来就是:“为生活所迫,有别的办法谁还摆摊啊?”

我就纳闷了,生活怎么就这么压迫人呢?

一天纯收入200~400元,这压迫太巨大了!

赚钱就是赚钱!

站着把钱赚了,不寒碜,谁也没说不许有小贩!

这是你选择的赚钱方式,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