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佃户-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把朴刀都快把圈定范围内的草都扫断完了。

刘长生扫完了草,回来见初五费力挖草,噗嗤笑了,道:“初五,不是这样挖的,来看着。”刘长生拿过一边的锄头,并不对着草根下锄头,而是对着草根旁的泥土下,一下子翻了块土起来,草根也跟着起来了。刘长生弯身把草根拿起来,在锄头上敲了敲泥土,把草根扔一边堆着去了。“看到了吗?这样才不费劲儿。”

“嗯,看到了。”初五拿起锄头,自己又按照她爹刘长生教的挖了一次。果然省力多了,速度也快多了。

一时无话,父女两卖力的默默挖起草根来。时不时有几个村民从山脚下经过的,也会停下喊上两声,询问两句。待听得说是开荒种庄稼,都摇头。

父女两也不管别人怎么说,依旧干自己活。这天除干净了一片地方,刘长生按照初五的要求挖了个三米见方的坑,准备用来沤肥。晚上收了工回去,吃过饭刘长生就和杨氏出门,趁着蒙蒙天色到山上扒拉树叶扔进白天挖的坑里。再挑了水上去倒下,让树叶湿润,发酵。

天亮后初五照例跟着刘长生出门,只是今天刘长生挑了一担子粪水,是要倒下去沤肥的。农家人这些秽物都是最好的肥料,平时都是收集起来的。她们家屋后就有个粪池,茅草盖的粪池很简陋,只架了两根圆木,两根圆木上相隔不远钉着两块木板,大小解就到这里。

踏着两块木板,空荡荡的,起初初五还不敢踏上去,但后来实在忍不住了也只得到这里来解决。更让初五黑线的是,解决完了还没有手纸,只得用竹篾解决。所以说,古代好是好,山清水秀,但蚊子也大个,很多现实问题都曾困扰着初五,最后她也不得不将就着适应下去。这也是白天的时候,晚上黑灯瞎火的,她们姐妹几个又还小,杨氏便给准备了马桶。

除草根的时候顺便也翻了地,所以这样就慢了,用了五天才把草除完。这一块地开出来主要是种菜种点花生等作物的,不知道开荒能不能成功,所以刘长生也只开了大概五分的地。把这五分地周围的草扫低,不会挡了阳光就好,也没再向外开荒了。

除出来的草根和荒草,刘长生堆到一边。这些草根和荒草晒了一两天就能烧了,刘长生在草堆上盖了泥土防止风把燃烧的草吹得到处都是,便点了干燥的荒草,让杂草堆烧起来。

除完了草,地也顺便翻了一遍,因为是荒地,草根草须多,板结得也厉害,翻一遍是不够的。初五准备到明年春这段期间给这块地翻个三四遍。现在翻草根翻了一遍,等烧了荒草出来的草木灰洒在地上,再翻一遍。肥沤好了,泼上肥水再翻一遍,等春天时候下种,再泼一次肥水,翻一遍。这样下来土松了地里也有了肥料,庄稼就能长好,收获也不成问题。

☆、第16章 佃户(十六)

五分的地收拾了出来,又扒拉了树叶堆满沤肥的坑,已经用了快十天的时间。天气也比前几天冷了些,杨氏早两天就干完了菜地里的活,要换了初五在家看满福,她自个和刘长生来开荒。但初五不愿意,杨氏也只得让刘长生干活不要太累着初五,放了初五和刘长生再去东山边开荒。

东山边是一个大概的范围,要是走到上次初五抓泥鳅的地方得一个时辰。但她今天去的地方走路只要半个时辰,是东山边离家比较近的一个叫大冲坳的山坳。初五自打了开荒的心思就惦记上这个山坳了。主要是这个山坳外面的田基本都是上等田,说明这里的土质好,适合种庄稼,开出来的荒地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山坳里杂木不大,基本都是初五手腕子粗的,草倒是长得很茂盛。外面田地里的草已经有衰败的了,这里的草还青青郁郁的。这个山坳大,地势也较缓,初五估摸着开出三四亩山田是不成问题的。

到了地方就动手干活了,刘长生砍下杂木初五照旧跟在身后剃树枝。这些杂木虽不大,不能当做种蘑菇的菌床,但可以做架子。

山坳里的杂木长得稀疏,又不大,很容易砍,一个上午下来刘长生已经把大约四亩面积内的杂木砍完了。初五剃树枝没刘长生砍树快,刘长生砍完杂木便又和初五一起剃树枝,剃得光溜溜的只剩树干的杂木堆成一堆。剃下来的树枝也不浪费,凑成堆摊开来,等晒干了挑回家当柴火烧。

做完这些也到了午饭时候,他们带了两个葫芦的红薯粥,和五个拳头大的红薯,都是杨氏准备好了放在小篮子里让带来的。天气凉了,这些东西也冷了,但初五和刘长生干了一上午的活,都出汗了,吃下去也不觉得冷。

初五拔开葫芦塞子,就着葫芦口喝了口稀稀的红薯粥,又在篮子里拿了个大的红薯剥了皮递给她爹。

刘长生人长得高壮,模样生的也好,就是整天的在外干活,晒得黑了些,整个人谈不上帅,但胜在通身没有庄稼汉的鲁莽。他接过初五剥好皮的红薯,粗糙的大手摸摸初五的脑袋,笑道:“初五真乖,你也吃吧。”

“嗯”初五应了一声,对刘长生的举动也觉得亲近。她放开了心里的结,便试着去接受这一世家人的亲近。初五觉得一家子相扶持,日子虽苦但暖暖的抱在一起,相互温暖的感觉很不错。初五很喜欢,也从心里接受了这一世的爹娘。

“你爷爷那时候带着一家子逃荒过来,那时候逃荒过来的人不少,饿死了很多人。你爷爷到这边安定下来了,租种地主的地,第一年收成也不好。好不容易挨到第二年收了夏季的稻子,地主又催租,连着去年的一起收了去,一家子七口人就剩下一石米。一石米一家子吃,要挨到秋季收稻子啊!

好在你奶奶在田间地头的种了许多红薯,顶了些粮食,可还是不够吃啊。一捧米掺着红薯煮粥,有时候都闻不到米的味儿,清清稀稀的一锅粥,就是一家人从早到晚的口粮。爹上面本还有个哥哥,他那时候也有十一二岁了,整田跟着你爷爷奶奶下地干活。这样的稀粥他都不肯吃饱,要留着给下面的弟弟妹妹。他有空的时候也带我们去抓鱼,摸泥鳅,只都舍不得吃,拿去跟别人换了粮食来,带回家给你奶奶。这么好的哥哥啊,却得了水肿,没到十三岁就。。。。。。去了。那时候你爹我才四岁,跟哥哥玩得最好,哥哥好长时间不见了,就找他。我问你奶奶,你奶奶就哭,后来怕看到你奶奶哭我也不敢问了,再大了就知道了什么是死。”刘长生盯着那颗红薯,回想往事,已是而立之年的铮铮汉子都忍不住湿了眼角。

初五沉默了,口中的红薯像根骨头一样,硬哽在喉头咽不下去。刘老头和刘老太太是前几年去了的,初五还有些记忆,都是朴实的农家人。她爹刘长生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底下还有一个妹妹。初五的三个姑姑里大姑刘翠嫁得最近,就在离家不远的南山村,嫁的人家一样是当初逃荒出来安居在这里的佃农。那家的当家跟老刘头很熟,后来就做了儿女亲家。二姑刘环嫁到了离家七八十里地外的田家坳,一样的山村农户,但家境却比大姑家的好,家里起码有七八亩地。小姑刘月嫁到了县郊的人家去,家里没田地,只在路边摆了茶摊子买米粉和包子茶水之类的。

初五的记忆里三个姑姑都不常回家,几乎只有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回来一趟,住上一晚又走了的。

安静了会儿又听刘长生道:“能开荒也好,赌一把。开出的田能收些粮食也不怕哪天闹灾了,好不容易收些粮食又被地主逼着交租,一家人饿肚子。”

秋季收稻子的时候初五算过了,平均一亩田的产量只有1。3石米,大约是一百二十斤,相对于现代亩产八百到一千斤的产量,这里的亩产不是一般的低。她们家十亩田,收上来的稻子交了一半的租,只就剩下六百来斤的谷子。一家几口人一日三餐的吃,还要顶到来年夏天收夏稻,即便再怎么省简也有可能捱不到那时候。为了不用把一半的稻米拿去交租,初五才这么迫切的想开荒种田。她一定要养肥荒地,来年夏天有个好收成,一家人就不用担心挨饿了。初五暗暗捏了小拳头,为自己打气道。

两人没再说话,默默的吃完红薯,喝了红薯粥。便又开始干活了,初五干活比之前更卖力了。

因为山坳的地比后村山上的地软和,便也好整些,父女两忙活了十天便把这块地整好了。初五同样让刘长生挖了个坑用来沤肥,只是这里的坑比后村山上的挖得要大了一倍。他们又花了两天时间扒拉树叶和挑粪水来沤肥。这回杨氏说什么也不让初五干了,初五也没争抢着。她还小,要她挑树叶挑粪水她也挑不动啊,她也只得在家带满福了。

初五在家带满福,就盯上了砍回来堆在院子里的木材。因为赶着开荒整地,也没顾上打理这些木材,搬回来就随便堆在院子里。后村山上搬回来的木头比较均匀,一根根的都有海碗口粗,初五打算种蘑菇就是要用这些木头种。

初五前世小时候在农村,见过别人家用木头种香菇和黑木耳的,大致的流程和要注意的地方她也知道,当初提议刘长生种蘑菇也是想着种这两种。香菇和黑木耳在现代最是平常不过,但在古代还没有那么发达的种菌技术,这两样东西还是难得的。

当晚饭桌上初五就跟刘长生和杨氏提了开始种蘑菇的事,却并没有得到两人的赞同。

“你当初说开荒,又提了用树叶沤肥的法子,我跟你爹商量了觉得可行便想着试试,赌一把。我想着开荒完了还能有一个多月才到过年的时候,你爹去不了山上烧炭,也还有时间进上云县里某份短工,干上上一个月的活也能得些进项。”杨氏拿起刘长生的碗,给他捞了碗稠稠的红薯粥。

“那不种蘑菇了?!”刘长生接过碗,把碗里的粥倒了一半给初五,初五有些感动。但没说完事,初五还不想吃。

杨氏今晚做了煎鸡蛋,迎春立夏放开了腮帮子呼啦呼啦的喝粥呢,对爹娘和姐姐的谈话没多大兴趣。

“这虽然是个赚钱的法子,但方圆十里八村的也没人种过,没菌种也没经验啊。能不能种出来也是个问题,可我们家没那个功夫耗这个了。”刘长生又给初五夹了块煎鸡蛋,他自己却挑了根水煮丝瓜,伴着粥吃了。

初五有些失落,她确实没想到菌种的问题,古代懂得种蘑菇的人不多,菌种也没处卖,她也就没处买了。还有种菌时候温度湿度的控制,杀菌灭菌这些都是她不会做的,她仅仅看过别人种,根本不算她的经验。但初五还是不甘心,木头都堆院子里了,她不试试心里总疙瘩着。

初五也知道她们家确实赌不起,家里种地的,没什么进项,往年也是刘长生去烧炭得几个钱,回来也能过个有鱼有肉的年。今年他听了她的提议去开荒,没能跟村里人去山上烧炭,要再听了她的话在家种蘑菇,家里就真的是没进项没银钱过年了。初五只得妥协,放她老爹大人去城里找活计,但她绝不是放弃了种蘑菇的念头。

没两天刘长生就跟着村里的几个人,结了伴带上他往年烧炭时候的铺盖和锅碗瓢盆,背了十来斤米一起去了上云县,找短工活计。

他们是去找短工的,有可能东家干一天西家干一天的,一般雇主不包住。要遇上好的雇主,给了工钱外还包上午饭和晚饭,要是吝啬些的雇主,除了工钱就不包吃的,所以带上锅碗瓢盆和铺盖是必须的。

初五也知道她爹出去做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