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户小娘子-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腾了。”

芸娘闻言,脑中立刻灵光一动,她笑嘻嘻地腆着脸对许安慧说:“安慧姐,求你跟郑姐夫说一声,完工的那天我也要去城墙,咱们城墙修的又牢固又漂亮,王大人见了肯定高兴,他一高兴说不定要褒奖做工的人呢,毕竟我也干了这么长时间的活,我也要去沾沾光!”

许安慧闻言一怔,心道这不像是芸娘会有的想法,但看着芸娘面带哀求,亮晶晶的眼睛望着自己眨巴眨巴的,心里便一软,“好吧,只是你去的话可千万别干什么重活!”

“放心吧,安慧姐,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芸娘开心地笑着,眼里闪着灵动的调皮的光芒。

作者有话要说:

☆、宋芸娘的报复(上)

这一日,宋思年很是恼火和郁闷。

首先,本应呆在家里休养的芸娘一大早就悄悄地出了门,宋思年只模模糊糊记得芸娘好像在门口轻轻说了一声“爹,我去城墙干活了!”随后便是院门“吱呀”一声拉开又合上的声音。宋思年当时还以为正在做梦,想不到起来后发现芸娘果然已不在家中。再后来,吃了早饭后,这些日子天天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荀哥儿也不知跑到哪里撒野去了,连招呼也没有打一声。

宋思年看着静悄悄、冷清清的院子,觉得很是孤寂。他想起昨天晚上,芸娘、许安文和柳大夫三个人躲在房间里,神神秘秘、叽叽咕咕不知商量些什么,只听得许安文时不时发出吃吃的笑声和掺杂其间柳大夫几声呵呵的笑声,再就是芸娘密密的低语声。聊到后来,芸娘又把荀哥叫了进去,几个人又是好一阵子嘀咕。只见芸娘房里的灯光闪动,窗上印着四个人的脑袋凑在一起,透着古怪的玄机。四人走出房间后,却俱都是一本正经,一言不发,让人摸不着头脑。宋思年便觉得自己被孤立和排挤,但纵使再好奇,他自问是正人君子,自然既不会偷听,也不会很没面子地去打探。

此时已是午后,秋天的煦日暖洋洋的照耀着高大的城墙,城墙外,一片枯黄的草地上,几棵大树在风中无奈地抖落着身上的枯叶,一片片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落,如金色的蝴蝶般漫天飞舞,围着大树盘旋缠绕,最后恋恋不舍地依附于树根附近,在大树底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不远处的饮马河静静流淌着,如一条白玉般的缎带,在张家堡附近转了个弯,停留了一会儿,又缓缓向远处飘去。沿着饮马河的一大片稻田正翻滚着金色的波浪,静候人们的收割。湛蓝无云的天空下,几只鸟儿扑棱着翅膀,从城墙上方滑过,好奇地打量着城墙下面整整齐齐排列着的几百个军户们。

张家堡的最高官员——防守官王远此刻正在查看这洒下了军户们无数血汗的城墙。王远三十多岁,几年前刚刚从父亲手里继承了千户的官职,到张家堡任防守官。他资格虽不老,个子也不高大,但架子倒是端得十足,面色极其威严。他穿着威风凛凛的千户官服,腰挂佩剑,昂首挺胸,沿着城墙慢慢走慢慢看着,时不时伸出手用力拍拍墙上的石砖,见这些砖砌得既平整又牢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王远的身后,一左一右跟着刘青山和严炳两个副千户,刘青山是位脸色苍白、有些佝偻的半百小老头,他主管张家堡里的屯田事宜,看上去和善无欺,实则最悭吝狡诈,去年宋芸娘家交税粮时,在他的手里很是吃了些亏。严炳四十多岁,正值壮年,主管张家堡的练兵事宜,他身材高大,威武雄壮,步伐稳健,却总能适宜的走在个子不高的王防守官身后,紧紧保持一步的距离。

百户官蒋云龙的官职却要低于这二人,故此只能紧紧跟在他们身后,在他身旁还跟着堡里的其他几个百户,再后面跟着的,就是郑仲宁、胡勇这些总旗们了。

不管是千户、副千户,还是百户、总旗,都是世袭的官职。梁国的军职都是世袭的,即军官的儿子、孙子,一代代传下去,只要不出什么问题,永远是军官;当兵的儿子、孙子却只能继续当兵。当然,也有像郑仲宁这样靠着军功从小小士兵慢慢升上来的军官,一旦升为军官后,他的军职便也可以世袭给自己的子孙了。

蒋百户见王远目露满意之色,便弓着腰带着谄媚的笑容道:“王大人,您看……这城墙包砖是否牢固,您可满意?”

王远挺直腰板,半天才哼了一声,“勉强还可以吧,只期望万一鞑子打来的时候能真的起到作用。”

蒋百户忙点头哈腰道:“那必是肯定的。”

查看完了城墙,王远便带着一干百户、总旗们来到正笔直站着的军户们面前,王远身后跟随着的一直都是严炳、郑仲宁这样高大的北方汉子,他常恨自己不像高大的父亲,却偏偏像出身南方、身材矮小的母亲,所以他总是很不自觉的就挺直腰板,昂着头,好让自己显得更高大些。

此刻,他挺着背,伸直脖子,扫视了一遍面前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军户队伍,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各位弟兄们,你们辛苦了。咱们张家堡的城墙终于赶在秋收之前全部包上了石砖,咱们周围几个堡里可都没有这样的进度,这可都是各位的功劳啊。再过两天,大家抓紧时间收了粮食,今年咱们就可以过一个又安心又充裕的年了。你们把城墙修得很牢固,今年的税粮我给你们每户减一石。”

军户们听到这话都很是兴奋,队伍里出现了些微的波动。刘青山听到王远的话,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可气的牙痒痒,恨不得把王远臭骂一顿。王远以前一直被父亲娇惯着,一副富家公子哥儿的派头,常年大手大脚,当了防守官后也很是手松;又爱耍豪气讲派头,时常会犯犯糊涂,自作主张的给军户们减减赋,军户们自然是乐得其所,可苦了这专门负责收税粮的刘青山了。

宋芸娘和许安文、柳大夫并排站在一起,此刻,他们却没有其他军户们那样轻松和欣喜,而是都面露紧张之色,紧紧盯着站在前面几排的一个高大的身影。

张家堡的军户们虽然平时大多以种田为主,和农民差不多,但这里毕竟是军堡,军纪严明,故此军户们此刻虽然很兴奋,却也仍保持笔直的站姿、整齐的队形。却见一个个静立不动的军户中,有一个人显得奇怪而突出,他时而挤眉弄眼,时而扭脖耸肩,时而抖动身体,似乎满身不自在,很快就引起了王远等一干人的注意。

“那个耸脖子的高个儿,你在干什么?说的就是你,还不快出来!”王远向他怒喝。

只见队伍里一个面容丑陋的高大男子磨磨蹭蹭地走了出来,却是胡癞子,他边走边还不断扭着腰,抖着肩,跺着脚,模样奇怪,神情可怖。严炳见状大喝一声,“哒,成何体统,还不快跪下!”

胡癞子吓得咚的一下跪在地上。

王远恼火地看着他,又看了看队伍里老的老、小的小的其他军户,纳闷地问蒋百户:“我记得堡里身强力壮的男子已经全部选作营兵了,城墙上干活的都是各军户家剩下的老小,怎么这儿还有这么一个身强力壮的大汉,还是这么个怪模怪样。”

蒋百户一边拭汗,一边支支吾吾地说:“回……回大人……”,正恨不得抓耳挠腮时,却听得一个大嗓门响起,“回王大人,这名军户的腿脚不便,不能上战场。”扭头一看,却是胡勇胡总旗。

王远心道,怪不得这名男子方才走出来的时候不停跺脚,步伐奇特,原来是身有残疾,他正想褒奖几句连残疾之人都能上城墙效力的话,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群蜜蜂,嗡嗡地都飞向了跪在地上的胡癞子。

胡癞子看到迎面而来的蜜蜂,开始的时候左躲右闪,可蜜蜂偏偏就直奔他而来,吓得他什么也顾不上,急忙从地上爬起来,撒腿就跑,跑起来又快又利索,哪里像什么腿脚不便。王远一看更气了,“刚才是谁说他腿脚不便的?”

胡勇战战兢兢地走出来,跪在王远面前,“回……回大人,是……是属下情况不明,请……请大人宽恕。”

“哦,原来是胡总旗——”王远拖长着声音,又仔细看了看他,“咦,我怎么觉得刚才那个人倒是和你有些相像啊?都是这般的高大,这般的丑……嗯哼,”他清了清嗓子,顺手指向一名小旗,“来,你来说说,你知道这两个人的关系吗?”王远看似随手一指,却刚好指到了郑仲宁手下的王小旗。

王小旗每每押送新来的军户到王远那里时,都要显示自己的超凡的打探功力,将每户军户的来历介绍得既啰嗦又详细,给王远枯燥的军堡生活很是增添了些乐趣,却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百事通的形象。

王小旗本是郑仲宁手下,他看了看郑仲宁眼色,见郑仲宁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便跪下道:“回大人,刚才发疯了般跑走的那名军户姓胡,叫胡癞子,今年三十五岁,是胡总旗大人的堂弟。”

王远闻言越发火冒三丈,他怒道:“原来如此,仗着自己是总旗的亲戚,就想逃避作战,这等人,偏不能让他如愿。”他想了一会儿,看向郑仲宁,“郑总旗,你前几日说刚修好的边墩人手不够?”

郑仲宁忙回道:“是的,大人,还差一个主管边墩的小旗,和几名守兵。”

所谓边墩,即是在军堡周围修建的小堡垒,相当于军堡延伸出去的哨所,里面一般有五到十人驻守,负责传播军情。张家堡共有十个边墩,这新修的边墩最为边远,既危险又艰苦,故此守兵还没有安排满。

“那就把这胡……胡什么的派去那里吧!”王远想了想,又忙道:“派去之前先打四十……不,五十军棍,以儆效尤。竟敢欺瞒长官,妄想逃避军役,实在是可恶。”

他又看向埋头跪趴在地上的胡勇,“那个边墩不是还差一个小旗吗?胡勇徇私枉法,故意欺瞒,罪无可赦,即刻起降为小旗,派往边墩。”

胡勇只觉脑中一阵巨响,软软地趴在地上……

作者有话要说:

☆、宋芸娘的报复(下)

太阳刚刚偏西,城墙上的军户们就解散了。

完工后的军户们终于卸下了肩头的重负,步伐格外轻快。他们三五成群,说说笑笑,谈论着刚刚发生的奇事。

“今日王大人看上去似乎心情很好啊,居然给我们每人减了一石的税粮!”一个军户开心地说着。

“那还不是咱们城墙修得好,他看了心里高兴呗!”

“这只是其中之一的原因。”一个军户神神秘秘地笑着说。

“还有什么原因?”其他几个军户都好奇地问。

“告诉你们吧,咱们王大人昨日又喜迎娇娘,纳了第四个小妾。这个小娘子是去年随父充军到靖边城的,原来可是官家小姐呢,端的是美貌动人,咱们王大人看了腿都迈不动,眼睛都不眨呢!”

军户们发出窃窃的暧昧的笑声,笑问:“你看见啦,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那当然,”这名军户自豪地挺起了胸脯,“我家婆娘在王大人府里帮厨呢,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咱们王大人昨晚上小登科,今日自然精神焕发,心情好啊!”一群军户便都哈哈大笑。

这王远既不凶狠残暴,也不贪得无厌,有时心情好时甚至也会像今日这般开开恩,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个好官。但他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色,一看到美貌的女子便迈不开腿,想方设法收罗到家里来。家中已经有了四个如花似玉的妻妾,竟又纳了一个小妾。

一群军户们又是羡又是妒。一个军户似乎觉得背后说长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