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户小娘子-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高的城门一侧,萧靖北正在接受万总旗的训话。万总旗四十多岁,也是一名勇猛彪悍的北方汉子,靠着一身好武艺和胆量升上了总旗的位置,负责张家堡的城门防守事宜。他长着一脸的大胡子,眼睛明亮有神,身材高大魁梧,嗓门高昂洪亮,此刻刚刚结束了训话,还有些意犹未尽。他拍了拍萧靖北的肩头,大声道:“好好干,小子,咱们这里只要肯闯肯拼,就不怕不能出头。”话音一转,又意有所指地说:“我知道你来这里之前身份只怕不低,定是个使唤人的主儿,但是到了这里,就得听从上司的使唤,乖乖遵守纪律,军令大于天,知不知道!”

萧靖北神色一凛,他明白这万总旗又拿昨日之事在做文章,便挺直了腰背,大声道:“属下谨遵大人教诲。”

万总旗满意地点了点头,又侧头对一直呆立在一旁的徐文轩摆了摆头,徐文轩会意地走过来。万总旗又对萧靖北说:“这个徐文轩是和你一道充军过来的,好像还住在你家隔壁,你应该认识吧?”

萧靖北想起徐富贵的礼品,心中已经微微明白,他点点头,道:“回大人,徐文轩正是住在属下隔壁。”

万总旗便笑着说:“我看这小子身子虚弱,不如就安排在你这一班里,你和他熟悉,又是邻居,平时也多关照一下。”他本是面相凶恶粗糙之人,现在却笑眯眯地摆出一副仁爱的样子,却越发显得不伦不类,让人毛骨茸然。

萧靖北忙肃容道:“大人爱兵如子,体恤下属,属下佩服万分,一定遵办。”心里却在想,这徐富贵果真还有些本事,的确是惯会钻营之人。早上他本想将昨日徐富贵送的礼退回,可拆开几包看了看,都是些普通糕点,反倒让人不好意思去退,显得太过小家子气。于是只好将其中稍微贵重一点的几包补品退到徐家,只说李氏已然痊愈,不需要补品。那徐富贵像是知道萧靖北会有此举,也不推辞,笑眯眯地收下,说两家是邻居,互相关照本是应该的。看来,这“互相关照”四字却是应在了这里。

按梁国的军队编制,一郡设所,连郡设卫。一般是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一百户所,五十人为一总旗,十人为一小旗。一卫辖五个千户所,一个千户所辖十个百户所,一个百户所辖两个总旗,每个总旗设五个小旗。如靖边城是卫城,下辖张家堡等五个千户所。

万总旗手下的五个小旗和五十名士兵,身负守城的重任,因此都是精心选出的身材高大、武艺高强的精英。五个小旗及其手下管辖十名士兵,分为五个班,轮流负责驻守城门和巡查城墙。徐文轩本安排在另一名姓张的小旗手下,因他身材单薄,胆小怯弱,又是通过不正当渠道进来的,常常受到其他士兵的排挤和嘲笑。徐富贵见萧靖北做了守城的小旗,想着萧靖北本是公道正派之人,又比较相熟,便想方设法将徐文轩调入了萧靖北的辖下。

万总旗走后,萧靖北看了看徐文轩,尽管在张家堡已有数月,但他一直处在徐富贵的保护之下,神色仍是显得稚嫩,此刻正呆愣愣地看着自己。萧靖北想了想,便将徐文轩安排在一处相对轻松一点的地方站岗,风不吹雨不淋、太阳晒不着。倒不是因为徐富贵送的礼,主要是他看这徐文轩太过文弱,难堪大用,却也只能安排在此等清闲一点的地方。

安置好了徐文轩,萧靖北又去其他站岗的士兵处一一查看,他登上城墙,却见秋色已浓,纯净的蓝天白云下,张家堡外那片广袤的原野满目金黄,远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一条白玉带般镶嵌在原野上的饮马阳河也放慢了脚步,静静地流淌,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璀璨的、碎玉般的光芒。萧靖北第一次发现原来张家堡居然有着这般怡人的景色,在这广阔的天地之前,胸中一股郁郁之气也消散了许多。

萧靖北凭楼远眺,静静想着心事,一个士兵上前打断了他,“报告萧小旗,城楼下有一名女子要找您。”

萧靖北闻言心里咯噔一下,他马上想到莫非是家中出了什么事,急匆匆走到城楼下,却见高大的城墙下,宋芸娘静静站在那里,看到自己,神色一亮,露出灿烂的笑容,似乎连身后灰暗的城墙也变得明亮。当萧靖北一步一步走近她时,宋芸娘的笑容却慢慢收敛,变得有些局促和紧张。

萧靖北静立在宋芸娘面前,低头看着他,目光柔和,嘴角含笑,面上带着淡淡的询问之色。

宋芸娘低下头,半垂着眼,突然有些手足无措,路上想好的话语此刻却一句也说不出,只觉得脸越来越发烧。她恨恨地暗骂了自己一句“没出息”,便跺跺脚,鼓起勇气道:

“你……”

“你……”

同时响起了一声低沉浑厚的嗓音,却是萧靖北也开了口。

两人俱都一愣,又道:

“我……”

“我……”

却又是异口同声。

萧靖北愣住,宋芸娘愣了下,也噗嗤笑了,紧张的心情也消散了很多。她抬头看着萧靖北,眉眼弯弯,笑意盈盈,“萧大哥,你先说吧!”

萧靖北也摇头笑了笑,“宋娘子,你找我有何事?”

芸娘犹豫了下,轻声道:“萧大哥,我听闻昨日你因请假一事受到了责难,心里很过意不去,是我太一意孤行,害你受累了。”

萧靖北忙道:“宋娘子千万不要如此客气,你对我……对我萧家有恩,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能为宋娘子出力,萧某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宋芸娘心中越发难受,喃喃道:“可我听说他们故意刁难你,害得你……害得你……”

萧靖北浑不在意地笑了,“些许小事,不值得提。你萧大哥我也不是纸糊的,你看我连鞑子都不怕,谁还能刁难得了我?”

芸娘闻言越发不安,她再三道歉,又道:“听说现在堡外不是很安全,你们一家住在外面万事要小心。另外,关于去靖边城卖面脂一事我已托付了安慧姐,他家郑姐夫可以托人带去。你刚刚回到堡里,有空闲的时间还是将家里安顿安顿,不要再为我的事情耽搁了。”

萧靖北闻言有些讶然,只觉得心头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既像是失望,又像是烦恼,还有一股淡淡的酸意,他本来很有些期盼几日后能陪着宋芸娘去靖边城,甚至还想着趁机将昨日买的那枚白玉簪送给芸娘。可是现在芸娘却已不需要他的保护,他觉得芸娘和他的距离似乎又一下子拉开了,变得生疏,他想,莫非是昨日遇到许安平的缘故,越想越觉得烦躁,面上也有几分显现了出来。

宋芸娘见萧靖北沉下面孔,眉头紧锁,只当萧靖北在怪自己考虑事情轻率,随意更改主意,正踌躇着准备开口解释,却见一名士兵有事上前禀报,她迟疑了下,却只好先行告辞。

这位士兵却也认识芸娘,他禀报完了事情,见萧靖北仍愣愣看着芸娘远去的背影,便讨好般地说:“萧小旗,您认识宋娘子啊。”见萧靖北神色淡然,默然不语,又接着说:“这宋娘子虽然长的好,是咱们张家堡里的一枝花,可她自视太高,居然想招赘。她也不看看,咱们这儿年年征战,家家的男儿都是宝贝,谁还有多余的男丁可以入赘到她家,给她家做牛做马啊!活该她一辈子嫁不了人!”最后一句话恶毒又带着诅咒,却是因为这小兵当年也曾求亲被拒,现在仍然怀恨在心。

萧靖北闻言愈加气恼和烦闷,他微微侧头,轻轻扫了那小兵一眼,目光锐利而凛冽,冷冷地说:“男子汉大丈夫,背后乱嚼舌根,看来你很闲嘛。去绕着城墙跑十圈,跑不完不准休息。”

作者有话要说:

☆、宋家人的作坊

第二日天气晴好,宋芸娘和宋思年、荀哥又在小院里开起了手工作坊,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做起了面脂。

自从上次尝到做面脂挣钱的甜头后,本有些半信半疑的宋思年也变得兴致勃勃,听芸娘说还可以拿到靖边城去卖,更是劲头十足。他卷起袖子,将双手洗了又洗,摆出了大干一场的阵势,荀哥当然也有样学样,父子俩准备完毕,站在那里眼巴巴地看着芸娘,一副“凭君使唤”的模样,芸娘便笑着取出了早已做好的香酒。

从靖边城卖粮回来的那天晚上,宋芸娘便先制作了香酒,她将洁净无杂质的棉花包裹住丁香、藿香等香料,投入事先已烧至微烫的酒中,用热酒吸收棉花中的香料之味,到今日已有两天两夜,此时香料充分的浸入清酒里面,混合酒本身的香气,发出了沁人心脾的醉人香味。

荀哥一大早已在堡里的屠户那里买了牛骨头和一些猪膘、牛膘等物,此时遵照宋芸娘的安排,和宋思年一起清洗牛骨头、取牛髓,宋芸娘则在一旁熬制油脂。

熬出的油冒出阵阵热气,在厨房里氤氲缭绕,散发出甜腻的、扑鼻的香味,馋得荀哥不断地吞口水,忍不住用筷子沾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烫得哇哇叫。宋芸娘伸手拍了她一下,嗔怪道:“看你馋成什么样子,这有什么好吃的,待会儿剩下的油渣姐姐做给你吃。晚上咱们还要熬牛骨头汤,犒劳一下。”荀哥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手下的动作更加轻快。

宋芸娘见油熬得差不多快好了,便将油脂和牛髓混合,加入香酒中,荀哥则在一旁不停地添柴,用旺火大烧。每煮沸一次,芸娘便加一次牛油脂,如此加了数次,牛油脂和香酒渐渐混合在一起,慢慢变得浓稠,香气扑鼻。宋思年见芸娘神情专注,额头上渗出密密的细汗,便心疼地掏出帕子递给芸娘,芸娘头也不回地接过帕子轻轻擦了擦汗,眼睛眨也不眨地凝神盯着罐子里油脂的变化,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示意荀哥不再添柴,她倒出一大部分,让宋思年和荀哥分装在一个个小瓷盒子里,自己则继续制作钱夫人要的口脂。

宋芸娘将剩下的面脂用小火微微煎着,慢慢加入用朱砂研取的红色颜料,并调入青油,用银筷子不停地搅动,慢慢地,红色均匀地渗入了膏脂之中,色泽鲜艳可爱,膏状浓稠细腻。宋芸娘见大功告成,便微松了一口气,她撤了火,将这一点点口脂小心地装入了小瓷盒。因她对口脂是否好卖的把握不大,故此除了为钱夫人做的两盒之外,便只多做了三盒。芸娘想着,送许安慧一盒,萧靖娴一盒,看着这色泽艳丽、兰香袭人的口脂,自己也忍不住留用了一盒。

忙了一整天,到了傍晚的时候,第二批面脂终于做好了,除了二十几盒面脂,还有几小盒带有尝试性质的口脂。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的面脂做得更成功,此时的面脂已经冷却凝固,膏体细腻,色泽洁白莹润,芳香怡人,再配着一只只精美的小瓷盒,看上去还真不比那玉容阁里卖的面脂差。宋家三口人笑眯眯地看着这些小盒子,仿佛看到这一堆盒子变成了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不觉都面色泛红,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

宋芸娘想起那日钱夫人还提出需要手膏、发膏、胭脂之类的化妆品,手膏和发膏倒好说,制法和面脂差不多,用香料浸香酒加油脂调和即可,今日天已不早,且宋思年和荀哥看上去虽然兴奋,但毕竟折腾了一天,也有些累,便打算明日再做些手膏和发膏。只是胭脂却有些为难,芸娘微微皱起了眉头,制胭脂需要红色鲜花,可现在已是深秋,万物凋零,马上又要进入天寒地冻的严冬,却是到哪里去找红色鲜花,到时只能和钱夫人解释一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