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户小娘子-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芸娘闻言越发脸红,干脆默不作声地帮忙准备早饭。

吃过早饭过后,萧氏一家人便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宋芸娘带着李氏、王姨娘一起包饺子。因前两日刚刚办了婚事喜宴,家里的各色食材都很齐全。芸娘便将白菜、香菇、荠菜等馅料各调制了一些,准备与肉馅混合后,将各种馅的都包上一些,准备一餐丰富的除夕夜饺子宴。

宋芸娘原是南方人,又是养在深闺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以前在江南的时候,连南方菜都是只会吃,不会做,更不要说是北方菜。只是,到了这北方边堡之后,她迫于生计,跟着隔壁张氏,倒是学会了许多北方菜,这包饺子就是其中一样。芸娘包的饺子,皮薄馅厚,大小一致,又圆润可爱,排列在一起像一个个挺着肚子躺在那里的小胖子。

李氏和王姨娘以前自然更是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此刻,都给芸娘打着下手。李氏调肉馅,王姨娘揉面,连萧靖娴也不好意思闲着,坐在一旁装模作样地跟芸娘学着包饺子。

昨天萧靖娴偷听了李氏和芸娘的交谈后,彻底断了重回京城富贵生活的念头。她是审时度势之人,既然明白重回京城无望,便只能重新做新的打算。她见芸娘深得李氏和萧靖北的喜爱,又想着她以后在萧家的地位只怕会越来越重要,便只好放下对芸娘的敌意,至少明面上不敢再冷言冷语,而是别别扭扭地装出了一副亲热的模样。

只是,她到底还是意难平,想着希望俱已破灭,人生无望,便生出了几分心灰意冷之感,难免有些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此刻坐在欢声笑语的厨房里,便显得格格不入。她埋着头狠狠地捏着饺子皮,发泄着自己内心的郁闷。一旁的李氏和王姨娘对视了一眼,李氏本想敲打她几句,犹豫了下,想着总归是大年夜,不愿破坏这祥和的气氛,便忍了忍,没有搭理她。

厨房里,除了几个女人,萧家唯一的男子萧靖北正高高卷起袖子,在砧板上剁着饺子馅,将一把菜刀使得虎虎生威。声音盖过了几个女人的谈笑声,芸娘便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方才吃完早饭后,几个女人兴致高昂地到厨房包饺子,萧靖北也不愿置身事外,跟进来要帮忙,芸娘便给他指派了剁饺子馅的活儿。萧靖北倒也不负所托,拿惯了大刀和弓箭的手拿起了菜刀,倒也将饺子馅剁得细腻均匀又绵软。

厨房里忙碌的众人里,钰哥儿是最欢快的一个。他脸上、身上都沾满了面粉,两只小手上更是黏糊糊的面团。他之前兴致勃勃地闹着包饺子,包了几个,不是破了皮,就是漏了馅。芸娘怕他浪费粮食,便干脆给他一小团面团,让他在一旁捏面人。钰哥儿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埋着头忙得不亦乐乎。

饺子包得差不多的时候,芸娘突然想起了宋思年和荀哥儿。她想到往年的除夕夜,家里虽然极其困难,但也会咬着牙买上一些面粉和猪肉,包上几十个饺子,除夕夜里一家人热热乎乎地吃上一顿。当时都是宋思年揉面、调馅料,芸娘包饺子,荀哥儿在一旁帮忙。却不知现在自己不在,他们父子二人在家里如何准备年夜饭,今年过年少了一人,又不知会是怎样的冷清和孤单……

芸娘嫁入萧家已是第三日,也就是和宋思年他们分别了三日。不论是在江南还是在张家堡,她从未离开过他们这么久。虽然萧家和宋家近在迟尺,但几日未见,她又已是萧家妇而不是宋家女,在心境上便觉得隔了很远。

想着想着,芸娘便有些心酸,忍不住垂下头,几乎快滴下泪来。

萧靖北虽然一边干活,一边和李氏他们聊着天,但是他的心思却时时放在芸娘身上。此刻见一直谈笑风生的芸娘突然间低下头,情绪低落,略想了一想,便悟了过来。

到底是知妻莫若夫,他笑着对李氏说:“娘,我看岳父那里只怕还没有怎么准备,不如将各种口味的饺子都装上十几个,再准备一些熟食和蔬菜,待会儿吃完饭后,我和芸娘一起给岳父送过去。”

芸娘猛然抬头,感激地看着萧靖北,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期盼的笑容。

李氏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个提议,“虽说两家隔得近,但该讲的规矩还是要讲。按规矩应该是婚后三日回门,只是这第三日刚好是除夕,没有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除夕的道理,所以当日和亲家公说好的是五日后回门,也就是大年初二那一天。”她见芸娘面露失望之色,便道:“不如……不如就让玥儿送去吧。”

王姨娘忙说“好”。萧靖娴眼珠子转了转,她想到自己既然回京无望,还是要脚踏实地才好,那许家的许安平条件虽然比不上孟云泽,但放眼整个张家堡,无疑是数一数二的,自己还是应该积极些才是。只是那许安平太不解风情,上次见到自己,连瞟都没有瞟自己一眼,哪像这里一般的男子,看到自己连眼珠子都不会转了。尽管如此,自己还是要尽力搏一搏。

想到这里,萧靖娴忙站起来笑道:“不如我和姨娘一起去吧,顺便看一看张婶婶。”

李氏愣了下,探究地看了萧靖娴一眼,想了想,随即笑道:“也是。不如将各色食材给你张家婶婶也准备一份,到时候一块儿带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本来计划着为了应景,在除夕夜里发,不过写作速度实在是赶不上时间流逝的速度,拖到半个月后的元宵节才能发。祝各位元宵佳节快乐!O(∩_∩)O~

☆、新嫁娘的除夕(中)

午饭过后,王姨娘和萧靖娴一人挎着一只小篮子,一起出门去了上东村的宋家和许家。

萧靖北见饭后无事,便出门去了城门。虽说他有半个月的婚假,但毕竟城门防守由他负责。他记挂着城门的防守事宜,想着几日未去,不知手下那帮弟兄们有没有尽忠职守,身为副总旗的张大虎又能否管住那帮手下,便想着去看一看。

萧靖北走后,李氏见午后的阳光正好,风也小了许多,便端个了凳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宋芸娘收拾完了厨房,想着左右无事,便也搬了凳子坐在李氏旁边,一起共享这午后的闲暇时光。她是闲不住的人,干脆顺便拿了一副萧靖北的鞋底,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和李氏说着话。

钰哥儿一个人正在院子里玩着自己的游戏。这个小院宽敞平整,比之前萧家在城墙外的住所不知好过多少,充分扩展了钰哥儿的活动空间。他跑过来跑过去,一会儿蹲在地上研究泥土,一会儿又跑到树前观察树干,忙得不亦乐乎。

蔚蓝的天空漂浮着几朵白云,风和日丽的午后,四下里安静祥和,弥漫出几丝慵懒的味道。院子里的那株腊梅,清香扑鼻,整个小院都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李氏看着一个人跑来跑去的钰哥儿,又看了看娴静的芸娘,不禁想到了若干年后,这个小院里说不定就会有好几个小孩子一起玩耍,到时候只怕是更加热闹。

她笑眯眯地看着低头纳着鞋底的芸娘,心里憧憬着那一日快些到来。她现在所思所想都如同一个普通的农妇,当年侯门深宅里的那个侯爷夫人,早已经封存在记忆深处,既不能也不愿触及。

这午后的宁静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院门外便传来了嘈杂的声音。叽叽喳喳的说话声,车轱辘声,马嘶鸣声,还有重物落地的声音。

李氏和芸娘疑惑地对看了一看,芸娘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好奇地走出院门。却见十几米外的徐文轩家门口,停了好几辆马车,五六个壮汉子正一趟趟地将马车上的箱子往徐文轩院子里搬。院子门口,除了一脸笑意的徐富贵,还站了一个中年男子和妇人。这一对中年男女虽然身材瘦小,但精神气十足。特别是那妇人,正大着嗓门嚷着:“小心点儿,小心点儿,别碰坏了。这里面的东西,碰坏了你们可赔不起。”

芸娘便知道这一定是徐文轩的父母。他们之前一直住在靖边城,照看那里的生意,今日只怕是搬过来和徐文轩一同过除夕。

马车的周围,还围了好些附近的居民,都好奇地看着这盛气凌人的妇人,心中在暗自揣度,这徐家是何方神圣,看上去似乎极其富贵。有几个邻居家的大婶已经和那妇人打过了招呼,正在熟络地聊着。

宋芸娘站在门口,有些犹豫是否该主动上前打个招呼。张家堡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待人热情,一旦有新的住户进来,都会主动招呼。

只是,宋芸娘骨子里的规矩礼仪和教养束缚了她的腿脚,又见徐家门前杂乱,她还是不好意思贸然上前。再看看坐在院子里的李氏,只见她仍然淡定地坐着,面上平静无波,连一丝好奇都没有,芸娘不禁在心中暗暗惭愧,自己的涵养还是比不上在深宅大户里历练了几十年的李氏。

宋芸娘略站了站,正准备进院,却见萧靖娴气冲冲地拎着篮子回来了。她面色通红,鬓发凌乱,咚咚咚地走进院子,经过芸娘身旁时略停了停,又气又怨地瞪着她,眼睛里似乎要喷出火来。

芸娘不觉愣住,还未开口,萧靖娴已经冷哼了一声,气冲冲地回了房。芸娘心中暗自叹气,也不知这萧靖娴又触动了那根神经,刚好了两日,现在又是这么一副深仇大恨的模样。

不一会儿,王姨娘也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她一路紧追着萧靖娴,追到门口,实在是走不动了,见徐家门口热闹,便干脆停下来看了会儿热闹。此刻一进门,便大声对李氏道:“姐姐,那徐文轩的父母从靖边城搬来了。他们家端的是富贵,我看那些从马车上搬下来的箱子,不是檀木就是黄花梨木的,沉甸甸的,还不知道里面是些什么宝贝呢。那徐家夫人也和气的很,周身的穿戴又富贵又体面……”

“玥儿,”李氏淡淡地打断了她,“你也是富贵人家走出来的,怎么眼皮子就这么浅,这样的东西你以前还看得少吗?”

“那是,那是。我们家以前的东西,随便一件都是价值连城,这些个乡绅的东西怎么比得上。”她讪讪地走到李氏面前,冲着萧靖娴的房间指了指,小声道:“我这不是说给里面那位小姑奶奶听的嘛。人家徐文轩那么好的人家,也不知她有什么好挑的。”

芸娘也走了过来,小声问道:“姨娘,静娴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一回来就是一副受了气的模样?”

王姨娘也是满脸的不解,“我也在纳闷啊,去的时候还和我有说有笑的,出了许家门,就垮着一张脸。按说也不会是受了那张家姐姐的气啊,她不是一向很喜欢我们静娴吗?”

李氏淡淡笑了笑,不在意地说:“有什么好奇怪的,静娴自从来到了张家堡,又有什么时候正常过?三天两头地闹闹情绪,我们都习惯了。芸娘,你刚嫁过来,又是嫂子,静娴有些冲撞的地方你多包涵些,别和她一般见识。”说罢又加重了语气,“我看她就是长大了,想嫁人了。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开了年寻个好人家嫁了就好了。”

王姨娘白着脸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芸娘也十分尴尬,沉默了一会儿,笑着问道:“我爹和荀哥儿怎么样?”

王姨娘露出了笑容,嗓门也提高了些,“都好着呢。我们去的时候,两个亲家公都在家,田姐姐也在,热热闹闹地包着饺子呢。那柳亲家公的房子一时半会儿没修好,过年只怕就住在宋亲家公家里了。两家四口人一起过除夕,热闹着呢。宋亲家公托我带话给你,让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