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香门第-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就和明姜歇在了西次间临窗大炕上;“回来也两三天了;你妯娌和大姑们都如何?”刘氏把下人打发了出去,半眯着眼睛问明姜。

“都还好,我们刚到了家;屋子里就收拾的齐齐整整了;走亲戚要带的礼也都是我们太太吩咐这位大嫂办的,她到底比我们大得多,多亲近是谈不上,但礼数上是不缺的。至于几位姑奶奶就更是客客气气了。”明姜握着刘氏的手低声答道。

刘氏“嗯”了一声,说:“那就好。你们这次回来总要多住些日子,记着要跟她们好好相处,他大嫂年纪大了,不是新娶了侄儿媳妇么?听说也有喜了,你是长辈,多关怀着些,还有两个小的,有什么小玩意、小点心多送一些,再亲的亲人,不走动也就疏远了。他们常家也只兄弟两个,以后总是要相互扶持的。”

明姜答应了:“还是祖母想的周到。”

刘氏轻轻拍拍明姜的手:“这也是人老了,见得多了就知道了。我呀,不担心你别的,就担心你这孩子太实心眼,只想着人对你好,你就对人好,却不知有些时候,你得先走出去对旁人多些善意,这样才能广结善缘。你公公婆婆年纪都大了,还能护持你们几天呢?常顾有哥哥姐姐,只是常年不在一处,年龄上又差的太多,你就该帮着他多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样以后才能互为倚助,到底还是一家骨肉亲人呢!”

“孙女记下了。”明姜老老实实的答应,又谢刘氏,“多谢祖母的教导。”

刘氏微笑:“你这孩子就是乖巧听话,你姑母要是有你一半这么听话,我也就不用多操那些心了。”

她虽只说的是你姑母,没有确指,明姜却一听就知道说的是平江的大姑母,于是笑道:“祖母这又是说哪里话?姑母不是已经随姑丈去上任了么?表哥读书上进,表嫂也已儿女双全,姑母正享福呢,你还操什么心?”

刘氏面容恬淡,合上了眼:“她呀,从小到大就这般倔脾气,不肯听我和你祖父的劝,现在还不是得你祖父给她们一家安排去处?你啊只要别学她,日子必能过得好,睡吧,有什么话,睡醒了再说。”

明姜低低应了,也合上眼慢慢睡去,这一觉睡得安稳,直到鹏哥儿来闹才起来。刘氏和明姜逗着鹏哥儿玩了一会,喂他吃了几个果子,刘氏就说:“带着鹏哥儿去看看你娘吧,等晚饭前再来,左右你们这回进了京,一时半刻也不会走,尽有说话儿的时候呢。”

“是,那我们先去,待会儿再回来陪您。”明姜擦了手起身,让鹏哥儿给刘氏行礼告退。刘氏让身边的丫鬟给明姜前头带路,引她往严仁宽他们所居的东路院落而去。

如今正是天热的时候,领路的丫鬟就带着明姜母子一路沿着抄手游廊出了正院,往东走的时候还特意挑了有阴凉的夹道,一边走一边给明姜解说:“过了前面那个角门,就是大太太的院子了,二爷住最南边的院子,中间还给大爷留了一重院落,二老爷和三老爷都住西面。”

等走到角门处,那丫鬟还往北面指了指,说:“四姑奶奶可看见后面的小楼了?过了那个月亮门里面就有一处小小的戏楼,戏楼对面是花厅,里面是一个花园子,这都是这宅子里原就有的。”

明姜往北望了望,果然看见有一处小楼露出了飞翘的屋檐,于是就笑道:“有了这个戏楼,可就方便看戏了,祖母平日常听戏么?”

丫鬟笑着摇头:“若不是有客来,或是老太太特别高兴,是极少请小戏来唱的。奴婢伺候老太太三四年了,今儿还是第一遭看见老太太这般高兴呢!”

明姜看着已经走到了院子门口,就没再接话,那丫鬟上前跟门口看门的婆子说是四姑奶奶来了,婆子赶忙过来行礼,又有人飞快的报了进去。明姜随着丫鬟一路进去到了正房门口,早有范氏身边的丫鬟闻讯迎了出来:“四姑奶奶来了。”行了礼给她打起了帘子请她进去。

刚进了房门,欣姐儿就牵着荣姐儿迎了出来:“姑母来了,祖母在东次间呢。”欣姐儿走到明姜身边,伸出空着的手去牵明姜的左手,明姜拉住了她的手,又用右手摸了摸她头上的两个小平髻,“欣姐儿睡午觉了没有?”

“睡了,我和妹妹一起睡的。表弟睡午觉了吗?”欣姐儿性子活泼,还知道问鹏哥儿。

明姜被她牵着走,笑吟吟的答:“他也睡了。”一问一答的就进了东次间,范氏正坐在罗汉床上,手里拿着一张单子,看见她们进来,就随手把单子放在了小几上,向着乳母怀里的鹏哥儿伸手,“哟,我们鹏哥儿来了,快来外祖母抱。”

鹏哥儿一直在左右张望,主要还是看着他的两个小表姐,想下地跟表姐玩,于是看范氏伸手,就也往她那边歪了歪,杨氏顺势把鹏哥儿送到了范氏怀里。

明姜看着母亲把鹏哥儿抱在怀里,还在孩子脸上亲了两下,却不理她,就故意酸溜溜的说:“娘如今可真是偏心透了,看见我进来就跟没看见一样,只想着您外孙了!”牵着两个侄女到旁边坐下,还对欣姐儿说:“罢了罢了,等晚上姑母走的时候,就带着你们两个走吧,把你表弟留给你祖母好了。”

范氏哄着鹏哥儿叫外祖母,闻言头也不抬,答道:“你想得美,留下鹏哥儿可以,凭什么把我们欣姐儿和荣姐儿带走?”

“娘可真会算账,留下一个,却不准我带走,我可不是亏了?”明姜笑问道。

鹏哥儿叫了几次外祖母也没叫对,就不耐烦了,要伸腿下地,嘴里还喊:“姐姐,姐姐。”

范氏捏了捏他的小脸蛋:“要找姐姐玩么?”鹏哥儿一径点头,于是范氏就放他下了地,让欣姐儿和荣姐儿陪着他在屋里地上玩,这才问明姜:“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没多陪你祖母一会儿?”

明姜起身坐到范氏跟前去,答道:“祖母赶我来的,让我晚些再去。娘在看什么?”

范氏捡起单子递给明姜:“要给你带回去的回礼。你看看如何?”

明姜打开看了一眼,又交还给范氏:“娘看着合适就行,我们太太也不是爱挑理的人。父亲呢?还在前院?”

“嗯,午歇起来你祖父要讲古,一家子男人都在听,你三弟他们连学里都不去了,请了假。”范氏笑着答道,“你父亲和你三叔就也去凑热闹听去了。”

明姜也笑:“早先我们在平江的时候常听祖父讲古,如今可是少了吧?”

范氏点头:“可不是么!今年过完年梁阁老就病了,你祖父就成了内阁里资历最老的,事事都要操心,比往年闲着的时候更少。陛下又常有事要寻你祖父商议,他在家的时候都少,今日若不是因为你回来,想来又要在宫里领了午膳才能回来。”

明姜叹了口气:“祖父年纪也不小了,这样劳累使得么?不过我瞧他现今倒还好,耳聪目明,只是看着行动还是比先前迟缓了。”

“你爹也常担心,但又说他老人家心里自有数,想来也无大碍。陛下也常命太医给你祖父诊脉看看,赐下一些补品来。”说着话看着几个孩子已经跑到了外间去玩,范氏就说起常顾的事来,“我听你爹爹的意思,以常顾所学,考个武举是不难的,就是武进士想来也颇有把握,只是国家要遴选武将,为的是保土靖边,取中了也还是要外放出去的。”

这个明姜有心理准备,当下只能握住范氏的手说:“女儿不孝,不能常在您二老跟前尽孝。”

范氏摇摇头:“只要你过得好,我和你爹心里就满足了。我不是担心别的,我是担心一旦打起仗来,常顾有什么损伤,你可千万劝着他,战功什么的都在其次,一定要以性命为先。”

明姜点头答应:“娘放心,这个我常和他说的,他自己也心里有数,不会为了军功冒险的。”

范氏略感安慰:“那就好。”听着外面孩子们的欢笑声,又想起一事来:“鹏哥儿也三岁了,你这里没再有消息?”

明姜摇头:“还没有,若有了怎会不告诉您?”

“趁着在京里,离着两边都近,赶快再生一个吧,来回照顾着都方便,鹏哥儿也有个伴。兄弟之间年纪差的太多也不好,不够亲近,你看常顾和他大哥,就是你大哥和你二哥两个,也是不如同龄的那么合得来。”范氏嘱咐道。

明姜先是答应,然后又笑道:“这事儿得看老天的意思,也不是我们说了就算的,看缘分吧。”母女两个说了半天私房话,后来看着时候差不多了,范氏去换了衣裳,携着明姜鹏哥儿和两个孙女一起去了正院。

刘湘那里先时来人传话,说她肚子有些沉,晚间就不过去了,范氏打发了婆子去看,回来报说并无大碍,只是人不太精神,也没什么食欲,就不过去正院了,范氏也没勉强,让小厨房留着火,等刘湘想吃什么了再单做。

晚间正式开了家宴,依旧是外面厅里男人们一席,东次间里女人们一席,刘氏命各人都倒上了酒,说道:“今日咱们四丫头第一次回家来,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顿饭,都别拘束了,来,先饮了这一杯。”说罢自己率先饮了,余下众人自然都跟着干了一杯,然后各自吃菜。

这顿饭一直吃到了酉时末,刘氏因为高兴多饮了几杯,人已经有些微醺,明姜跟着范氏妯娌三个扶着老太太去休息,等安置好了,前院里也散了,下人来传话说四姑爷请四姑奶奶一同回家。明姜就跟母亲和两位婶婶告辞,带着鹏哥儿一起坐轿出了后院到二门登车,跟常顾汇合后一起回家去了。

161应试

当日常顾也喝得有些多;回去只去常太太那里露了一面,接着回房就睡了;第二日起来才跟明姜说起在严家的事,“祖父也快七十了吧?真是一点儿也瞧不出;脑子比我们还快得多!”

“祖父今年六十七;我瞧着他如今还耳聪目明,虽然面容上显老了;但精神还不错。他给你们讲什么古了?”明姜问道。

常顾笑道:“讲太祖皇帝开国的事;说起当年太祖皇帝大战元兵;还眉飞色舞的,我们都听得入了神。”

明姜也笑了:“怎么想起说太祖皇帝的事?”

常顾拍了拍几案上的书:“说武举说起来的。他说太祖皇帝登基以后,本就有意文武并举;可是赶上襄阳王造反;太祖皇帝伤心兄弟反目,对武将的信任大减,这事也就此搁置了。如今漠北的鞑靼人又开始蠢蠢欲动,沿海也不太平,国家军事废弛,陛下又有雄心,武举之事才能这么快就议定下来。”

关于襄阳王这段故事,明姜也有耳闻,当初太祖打天下的时候,和襄阳王本是结拜兄弟,待打下江山,太祖登基为帝,第一件事就是封了这位异性兄弟为王,却不料到天下平定以后,第一个有造反之心的,也是他的这位兄弟。

“那么从今日开始,你也该收心在家里读书了吧?”明姜笑着问常顾。

常顾点头:“那是自然。岳父大人和三叔都给我讲了讲着重要看的部分,我从今日起就要在家用功了。”

明姜给他添好了茶,起身出去:“那就不扰你了。”带着鹏哥儿去常太太那里坐,常太太那里也已经吩咐下去,无论什么事都不准去打扰二爷,让他专心读书。再出去应酬的时候,也只带着两个儿媳妇,不再要常顾陪着。

自明姜回家那天后,又过了七八天,严家接了所有出嫁在京的姑太太、姑奶奶回去相聚,刘氏当真叫人请了一班小戏来听戏。明姜也终于跟从未谋面的二姑母和几位堂姐见了面,二姑母长得跟刘氏颇为相像,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