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见善-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仔细地去思索自己和什么人的对话了,“今天晚上的事恐怕是我随口提起,善姐儿就随口说了。她来我这里为的不是说这件事……”

“那是为了什么?”朱嬷嬷眼见越分析越远,不由问。

“早说过了,我怎么知道?”老夫人呵呵笑了起来。

老夫人与朱嬷嬷说话的时间里,徐善然也回到了自己的院子中。

刚才和老夫人的那番话并非徐善然最开头想要说的,从头到尾,也不过就是顺着自家祖母的话锋接下去罢了,但对徐善然而言,此番去找老夫人的目的却已经达到——她要说的事情不可能一开头就说,总要叫可以答应的人知道,她现在有什么想法,是什么样子,等那能答应事情的人慢慢接受了此刻的她,她所求的事情才有被答应的可能。

是个水磨的功夫,只希望时间不要太久。

不过依着祖母的性子,想来这时间也不会太久。

现下时间已经不早了,徐善然让红鹉和李妈妈都下去休息,自己则留了绿鹦在身旁,看那任成林带过来的由徐佩东给她的几箱子东西。

绿鹦简单地汇报说:“一箱子的各地书籍,好几本单独放置的珍本古籍,许多的笔墨纸砚,女孩儿家喜欢的竹风筝竹蜻蜓也有,还有专门去金楼打的首饰玉佩……”说道这里,她又小声对自家姑娘说,“姑娘,欢喜刚才也跟着任少爷过来了,他悄悄的跟我说四姑娘的份只有姑娘你的一半呢。”

徐善然不置可否,只是心里多少有些好笑。

不管是现在还是再过许多年,父亲对于自家孩子喜爱方式就是多多给东西,而表达嫡庶区分的就更简单了,如果说她的永远做一份衡量,那不管怎么样,徐丹瑜与徐丹青的就总是她的一半。

这真是又规矩又粗暴的区分方式,一点也不像父亲的书画策论那样,或婉转妩媚,或豪气磅礴,又或者可以端正俨然。

……不,也或许,不能只单纯的说父亲不了解怎么与孩子相处。

应该说在当年,不管是徐丹瑜、徐丹青、还是她自己,都无法达到父亲心目中的期许。

木讷沉默的徐丹瑜自不消说,当年的她到底是个小孩子,在书画诗词上没有什么耐心也没有什么天赋,学来学去不过也不过学个应付场面罢了。徐丹青在画画上有些天赋,又肯用功,一开始倒是颇得父亲喜欢的,但在清雅事上功利太重,那媚俗之气就扑面而来了,在书画上堪称大家的父亲很快看出徐丹青的想法,便觉那画落到对方手中也是可怜,自此不再对徐丹青的画发表意见,久而久之,徐丹青的笔也就只在社交之中流转,越发的技巧娴熟起来。

父亲自己是个大才子,从没有女儿无才便是德的想法。

父亲应该是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他的衣钵传人,因为父亲是在贞弘十三年中的进士,而她隔年便出生了。

这在父亲看来,简直就是个再明白不过的征兆……否则那么爱书的父亲,也不会隔三差五的就给她几本珍本了。

徐善然将绿鹦特意拿出来的珍本稍微翻了翻,说:“回头将两个耳房都收拾了,里头的绣架花牌一概都收了,摆两张大桌子,两个大书架,过两天我亲自去库里看看,将里头的书本都搬出来摆好。”

“我明白了,姑娘。”绿鹦答应。

徐善然又去看徐佩东让打的时新式样的金银首饰,见一个个看起来都精工雕琢价值不凡,也不由叹了一口气,随意说:“这些就都收起来吧,我的首饰这么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戴完。”

绿鹦低眉顺眼的不说话。这个时候,她倒能多少窥到徐善然的想法:眼看着吃的穿的用的戴的无一不精,偏偏姑娘要用的是活钱,到底才七岁,之前的两百两还是左挪右凑弄出来的,看今日姑娘说话的口气,这两百两是远远不够的,又不能跟老爷太太伸手要……这些首饰虽说都镶金嵌宝,真要换钱也便宜,但湛国公府的嫡小姐银子不凑手拿首饰去换钱?这要传出去,真个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只不知道,接下去,这些银子该怎么弄……

第15章 马车、礼单、书阁

其实对徐善然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又何止是一个钱要怎么来?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做成的,太远的那些不必去说,对于现在的她而言,目的非常明确。

她要做事,就需要更多的自由,需要更多的银子。

而有了更多的自由之后,银子并不真正难以到手,毕竟不管她父亲她母亲,乃至湛国公府,都并不缺银子花。

就如同老夫人与朱嬷嬷私下分析的那样,一连好几天,徐善然都在晚间去老夫人的佛堂里,一边听着老夫人诵经,一边捡着佛豆;老夫人有同她说话,她就接上两句,和祖母快快乐乐地聊天;老夫人没有和她说话,她也不主动开口,只琢磨着石子中的豆子,好像捡着捡着就能从中捡出一块金子来。

时间就在这两个人互相抻着中慢慢流逝,一旁的朱嬷嬷看着又有些好笑又有些担忧,眼瞅着自家老主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有些怒气,不由想要去提醒徐善然。只没有想到,在她还没张口之前,徐善然已经在第十日上头自个开了口:

“祖母,孙女想求您一件事。”

这开门见山的一句话在前十天的铺垫之后简直显得说不出的爽利,朱嬷嬷眼看着自家主人的嘴角得意的翘了一下,又威严地平复下去。

老夫人不急不躁,依旧念完了今天的经,自觉磨够了孙女,才说:“什么事情?”

“我想和大伯母一起管家。”徐善然并不转弯,说得简单直白,“不需要太多,叫我管一些小地方就足够了。”

老夫人淡淡说:“这就是你这几天想要跟我说的话?”

“是,就是这个。”

“那为什么一开始不说?”老夫人问。

“因为孙女觉得一开始就直接求这个的话,祖母多半不会同意。”徐善然说。

“那你觉得我现在就会同意了?”

“因为这一种方法要做的准备已经做尽了,祖母再不同意,孙女也就只能换个别的法子了。”徐善然说。

这可是自己之前没有料中的一句话。

老夫人打量了一下徐善然:“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准备?”

徐善然沉默了一会,看着坐在佛像下的祖母,她想了想:“比如……撒娇?耍无赖?再不行的话就一哭二闹?”

老夫人:“……”

朱嬷嬷:“……”她觉得自家主子又想笑了。

但最后,老夫人也没有笑,只是沉冷着脸,赶徐善然走:“行了,你回去吧,没事别天天晚上来打扰我!”

徐善然“嗯”了一声,从杌子上站起来,从从容容说:“孙女谢祖母同意。”

老夫人的眉头就皱起来了,眉间深深的纹路能夹死只苍蝇。

徐善然猜祖母大概是想说句“我哪里答应你了”,不过一直等到她转身离开佛堂的时候,这句话都没有传到徐善然耳朵里。

……这就是家人啊,要做些什么,简直出乎意料的简单。徐善然想。

等真到了外头,哪个能这样宠着你?

徐善然走后,朱嬷嬷笑道:“老夫人,这下您肯定知道五姑娘是怎么哄四太太的吧。”

老夫人沉默片刻,无奈说了句“这促狭鬼”,到底露出了微笑。

作为国公府中辈分最高的女性长辈,老夫人做事向来雷厉风行。

不过两天时间,徐善然还在屋子里和何氏挑着外头布庄新送来的时兴花样,窦氏就遣人过来说是找姑娘去议事。

因徐善然从没有跟何氏说过这些事,何氏一时间吃惊极了:“大嫂怎么会突然找善姐儿过去做事情。”

由窦氏派过来的也是窦氏的心腹妈妈,多少知道些事情,心里也颇有些笑话何氏是个拎不清的,连自己女儿做了什么事都不知道,现下便笑着不言语,只拿眼神看徐善然。

徐善然不理会这眼神间的小官司,只和自己母亲说话:“许是因为我前两天一直去祖母那里说话,祖母起了心思要磨练我一番吧。”

何氏是有点怕自己的婆母的。

这倒并非她进来的这些年老夫人给了她什么脸色,只是一来她进门许多年无所出,哪怕到了现在也没有亲生儿子,底气多少有些不足;二来老夫人哪怕对待自己儿子女儿自己孙子孙女都经常冷脸,就更加不可能对媳妇和颜悦色。

现下一听见女儿要做的事情是婆母吩咐的,何氏反射性地就要点头,但又是爱女之心占了上风,她没有点下头,而是略微担忧的和桂妈妈商量:“也不知道母亲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

“祖母会有什么别的意思?”徐善然神情自若地笑道,“祖母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做,难道自家祖母还会和孙女打什么官司?”

桂妈妈这时候思量过了,也赞同徐善然的说法:“太太,我看正如姑娘所说的,老夫人怎么吩咐怎么做,就是对长辈的孝心了。”

何氏听到这里,总算罢了,但又问:“要不就让桂妈妈和你一起过去?”

这些天来徐善然一直去老夫人的院子里,为着的就是自己单独能做些事情,怎么可能再带一个人过去,当下温言软语的撒娇一番,便打消了何氏的想法,自己带着绿鹦,和由窦氏派来的妈妈一起,往窦氏所在的院子走去。

国公府老夫人张氏所出的几个儿子中,现任的湛国公徐佩凤已经年四十有一,大儿子再过两三个月就要迎新妇进门,比四老爷徐佩东足足大了九岁,而马上要当婆婆的窦氏也比何氏大上差不多十岁有余。

因着平日里和妯娌何氏相处得十分好,窦氏往常看着徐善然甚至比看着自己的两个庶女还高兴些。

今日也是,徐善然来到了窦氏这里,先被窦氏执着手问了一番身体如何回家有什么不适应之后,窦氏才笑着指了身旁一个衣衫干净,头发梳得利索的妇人:“这位张妈妈也算是我身旁做事做老了的人,你看她怎么样?”

徐善然一下就知道了窦氏帮衬的意思。但她连母亲那里的桂妈妈都拒绝了,怎么会再要一个张妈妈?当下只做不知,微微笑道:“伯母身旁的妈妈自然是好的,等日后我还得向妈妈们请教一二。”

说的是日后,可见眼下是不肯要了。窦氏一听这话,就明白的一清二楚,当下不再提这话头,将该交接的东西一一交给徐善然后,便不再多留对方,放小姑娘去见那些已接到消息的仆妇下人。

不曾想刚送走徐善然,自家老爷就从外头回来了。

窦氏连忙下地迎上,刚刚迎上去说声“老爷那案子审完了?可算回家了!”,就听自家老爷回头疑道:

“我今日回来,怎么见有些人走的方向不对?”

自家老爷是左都御史,既能纠劾百司又能风闻奏事,再加上他本就是个精细的性子,当久了这官现在真个看到什么不对劲的小事情也要稍作思量一番。

窦氏笑着将婆母的吩咐和自家老爷说了,又说:“本来我想着今年府里的春日宴也快到了,善姐儿年前生了那么一场大病,虽说早就大好了,但外头的人毕竟不知道,不管怎么说,都要将人多多的请来,让她们好好看看善姐儿……在这个关口,我本想着母亲既然想让善姐儿管些事情,不若就趁着这个机会,干脆将府里的几个丫头都叫过来,一个人分管一些也好。没想母亲倒说这些依旧例就是,若还有人想先学管家,就让她们去她那儿说。”

徐佩凤已经在小厮的服侍下换下官服,另穿了套半新不旧的家居服,不由道:“哦,善姐儿是自己去找母亲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