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5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壮大自己的实力。

他也有这个信心。虽说他不像诸葛亮那样控制了战马的产地,不可能组建起强大的骑兵,但是他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湖南、岭南虽然山地多,不像中原那么富庶,但是这里的潜力巨大,天气又炎热,只要开发有成,很快就能解决大军的用粮问题。有了充足的粮食,就能打持久战,如果再有一支强大的水师,依靠天堑长江,他至少可以自保,不至于短时间内被铁蹄摧毁。

粮食和战船,自然成了他要优先发展的项目,而利用交州珍宝众多的特点掏空敌人的荷包,摧毁敌人的经济基础,也是行之有效的软刀子,大杀器。

一手造船练兵,准备打军事战,一手发展工商,准备打经济战。两手都要有,两手都要硬。

第0743章 李严更名

魏霸筹备这些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这么说,从他在永安,决定接受诸葛亮交付的秘密任务,要为自己的前途去博一把的时候,他就开始为这一天做准备。

隐忍也好,韬光养晦也罢,都不过是弱者求生存而已,当渡过了那个艰难时期,正式走上舞台,靠的还是实力。有了实力,何须韬光养晦?

到了这一步,不论是诸葛亮还是李严,都不会再把他当那个只是有些顽劣的年轻人,他们会把他当真正的对手予以重视,之所以现在没有对付他,是因为他们之间还没有分出胜负,只能暂时和他虚以委蛇罢了。等他们腾出手来,他再想韬光养晦也无法生存,除非他愿意放弃手中的利益,甘心为人驱使,任人宰割。

魏霸不是这样的人,他没有那样的忠肝义胆,不会为了一个荒谬的理由引颈就戮,谁想杀他,就要做好被他杀的准备。

眼下,他就像一只混在鸡群里的雏鹰,虽然羽翼尚未丰满,还不能翱翔九天,可是他已经露出了如勾般的喙,如铁般的爪,正准备展翅高飞。

在这股激情的鼓舞下,魏霸不停的说服,不停的解释,甚至不惜威逼利诱,终于和那些人达成了协议:在关津税赋下降一成的情况下,聚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升级或新项目的投入。

由于有新稻种的引入,魏霸治下的十郡粮食生产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再加上从一开始就大力推广各种农业机械,十郡的农耕水平已经走在这个时代的前列。目前还没有达到湖广熟、天下足的程度,但可以预见的将来,魏霸将不用再为粮食犯愁。

魏霸和那些世家最大的分歧在于外来人口的分配。世家想要更多的依附人口。机械虽然能代替很多人的工作,但现在的机械毕竟还只是简单的机械,只能代替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大量的事情还要由人来做。世家们希望能从越来越多的人口红利中分一杯羹,可是魏霸却坚决不肯松口。他禁止世家大族招附部曲,更禁止他们隐瞒人口,一旦发现,软硬兼施,他也要把这些人口夺回来。

他在这方面的强硬与在其他方面的弹性大相径庭,甚至连廖立、夏侯徽都不能理解。但是魏霸知道,三国混战这么多年,人口损失太大,短期间内无法迅速增加,要想保持足够的兵源,就要尽可能的控制大量的人口。一旦这些人被世家大族吞掉。再想要回来,那就难了,只有从源头开始扎紧口袋,才能防患于未然。

除了当兵打仗,作坊、行商哪个不需要自由民,仅仅建一个初具规模的船厂,他就需要两三千工匠。这些工匠从哪儿来。当然是从自由民中招募。如果向那些世家要,他们能不趁机要挟吗?

要想振兴商道,沿途需要多少人提供服务,这些人从哪儿来?当然是那些土地不足,必须要做兼职的自由民,或者温饱虽然解决,却想提高生活质量的人。现代工业革命的基础就是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今魏霸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又怎么可能把这些资源白白的让给那些世家。

世家们对此很不满,魏霸使出浑身解数。拿出一部分矿山林泽来缓解他们的抵触,最后甚至连珠官都承包了出去,手里只剩下与军事有关的作坊,比如制作陶弹中引火物的作坊,比如连弩车的金属机簧作坊。这些东西都涉及到军事机密。他当然不会让出去。

经过十几天的磋商,魏霸终于大功告成,众人满意而归。

……

魏霸把靳东流叫到了书房,又把邓艾叫了过来,然后摊开地图,让邓艾讲解一下伐吴方略。靳东流开始没怎么在意,听邓艾讲了一半,他才意识到眼前这个口吃的农夫不简单,顿时来了精神,和邓艾讨论起来。两人讨论了半夜,最后靳东流心服口服,惊讶的对魏霸说道:“少主,这是哪来的高人?”

“我阿母的族人。”直到此时,魏霸才告诉靳东流邓艾的身份:“我想让他到桂阳去屯田,做你的副手,如何?”

靳东流抚掌笑道:“少主,别说是他做我的副手,就是让我做他的副手,我也愿意啊。邓君是个天才,是一个被埋没的天才。他在襄城这么多年,居然没人用他,看来魏国真是气数已尽。”他叹了一口气:“这九品官人法真是埋没人啊。”

魏霸笑了起来:“九品官人法本来就是世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制定的,哪能让你我这些寒门占了便宜去。算了,士载虽然有想法,可是毕竟缺乏实践经验,你好好的带带他,将来你们一起并肩作战,好好教训那些门阀。”

“喏。”靳东流躬身应喏,又向邓艾施了一礼:“邓兄,以后还请多多帮衬。”

邓艾面红耳赤,连忙躬身还礼。

……

大司农马谡将丞相府转来的奏疏又看了两遍,依然有些迷惑。他搞不懂魏霸在干什么,难道他真的以为天下太平,要让利于民,与民休息,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这可不像魏霸的脾气啊,他要是这么傻,还能活到今天?

马谡想不明白魏霸在做什么,但是他明白丞相府的蒋琬、张裔在做什么。作为丞相府曾经的首席智囊,马谡对蒋琬这些人太清楚了。马谡估计,蒋琬他们十有八九也搞不懂魏霸在做什么,他们只看到魏霸主动下调治下的关津赋税有抢夺丞相府控制赋税的可能,所以把这个难题推到他这儿来了。

南阳大战之后,马谡因功升为大司农。大司农位列九卿,主管天下财赋,从上下级关系上来说,他又归丞相府统领。李严把他安排到这个位置上,既可以说对他的重谢——由千石的镇北大将军长史一下子跳到了二千石的九卿之一。不能说不重,又可以说对他的培养——将来要接任诸葛亮做丞相,统领天下财赋,先在大司农的位置上实践一番,无疑是最稳妥的安排。

不过。马谡却另有想法,李严这么做,实际上是不希望他触及到他的利益,禁止他再碰兵权。他就算接任了丞相,也和吴国的顾雍差不多,只是个摆设。想和诸葛亮一样军政一把抓,那是想都别想了。

因为李严有意把兵权交给更信任的人。

从近期来看是孟达。孟达由镇东将军一跃而成为卫将军,仅次于大将军李严和车骑将军吴懿,吴懿是诸葛亮的附庸,诸葛亮一失势,吴懿必然失势。孟达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李严之下的最高将领,可以帮助李严掌握军队。

从长远来看,可能是他的儿子李丰。李丰因为镇守成都有功,刚刚升任辅军中郎将。这是一个虚职,却统领着大将军府的一切事务,实际是李严的副手。

假以时日,有李严这个父亲在后面撑着。李丰就算能力有限,在军中的地位也会逐渐上升。如果李严再把女儿送进宫,做了皇后,李丰接任大将军更是毋庸置疑的事。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大将军从来就不是靠战功就能担任的。

对李严的这点小心思,马谡心知肚明,甚至不屑得去抗议。按照当初心照不宣的约定,这个位置应该是他的,然后是魏霸的,现在李严动了私心。要把这个位置留给自己的儿子,他也不考虑考虑魏霸的反应。如果魏霸是一个肯接受现实的人,他何至于和诸葛亮闹到今天这个地步。

马谡太清楚魏霸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所在了。

丞相府也罢,大将军府也罢,马谡都不在乎。他现在在乎的是魏霸的态度。在李严和诸葛亮没有分出胜负之前。他还需要魏霸的支持,在这个时候,他才不会傻到去让魏霸起疑心呢。

怀疑像野草,一旦有种子落下,就很难根除。特别是他们这种信任基础本来就很薄弱的利益联盟。

马谡反复思考之后,带着公文来到了大将军府。

李严看完公文,也大惑不解。“幼常,魏霸这是想干什么?他这么做,除了把其他几条商道的商人吸引到他的治下,稍许能增加一些赋税之外,还能增加什么?如果算上多消耗的那些粮食,他的所得有限啊。而且这种事放开容易,再收就难了,他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吧?”

马谡笑道:“明公,我想来想去,除了明公提及的这几点之外,我也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他和吴人争夺商利,这一点我能理解,可是他和南中道争夺商利,这怕是有些过分了,我担心丞相会有想法。”

李严无声的笑了:“这么说,倒也有可能。我们不也想把那些利益抢过来嘛,只不过被魏霸抢了先。我们的目的虽然一样,可是幼常啊,你也不能大意,去问问魏霸,他究竟想干什么。如果是想和丞相争利,那他得补一点给我们啊,这本来是该我们得的,你说是不是?”

马谡连连点头,一脸灿烂的笑容:“明公发话,他还敢不应吗?我马上就行文去问他。”

“幼常,你这么说,好像是我以势压人似的。”李严严肃的说道:“蒙陛下信任,以及诸贤抬举,我忝居大将军之位,位极人臣,更当克己奉礼,可不能做出这等事来。幼常,我正好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

“明公请说。”

“我想改名为平,你看可行否?”

马谡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李严的意思。他是嫌这个名字让人敬而远之,要改名为平,以示平易近人,持事公正啊。不过,这做人哪是改个名字就行的,你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他心里这么想,脸上却不露出丝毫破绽,应声道:“明公,这个名字好。”

第0744章 大失所望

得到马谡的赞同,李严非常高兴。他转身又让人拿来一封公文,递给马谡。

“幼常,这是孙权的国书,又向我们讨要石弹制作技术,你帮我出个主意,看看我们如何应付才好。”

马谡接了过来,看了一遍,曲指一弹:“明公,这是临沅出的竹纸啊,魏霸生意做得挺大,连吴国国书都用他的纸了?”

“可不是,我们得想个法子,从他那儿打点秋风。”李严凑趣的笑了两声,抚着胡须,颇为自己的幽默得意。

“孙权既然舍近求远,向明公讨要这个技术,想必是在魏霸那里碰了壁。”马谡收起笑容,沉吟道:“明公,当初魏霸留了一手,只给了他们霹雳车,却没给这个技术,后来又宁愿白白的支援了他们近千车石弹,也不肯给制作技术,就是怕他们反过来对付我们。现在仗都打完了,还理他干什么?”

“话虽如此,可是我当初可是红口白牙、言之凿凿的答应过他,现在说不给,这面子上也不好看。”李严为难的咂了咂嘴,微微眯起眼睛,盯着马谡的眼睛:“说实话,我宁愿把那些石弹砸到他的头顶上去,也不想把这个技术转让给他。只是孙权这次真的急了,他说没有石弹制作技术就无力北伐,也就无法策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