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7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没打过败仗?”李严打断了董允的话:“再说了,谁说彭城之战败了?”

董允嘿嘿一声冷笑:“彭城之战已有定论,不是败,难道是胜了?”

李严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彭城之战已有定论?我身为大将军,尚且不知。你又是从何得知?”他转向诸葛亮:“敢问丞相,彭城之战的结论是何人所作,何时所定,为何平一无所知?”

董允顿时脸胀得通红,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李严是大将军,对彭城之战下结论,必须得到大将军府的认可。在李严同意之前。就不存在所谓的定论,董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彭城之战已有定论,直接送了李严一个把柄。李严立刻抓住了这个把柄,把矛头直指诸葛亮。

诸葛亮暗自叹了一口气:“大将军。这不是定论,只是群臣公认的看法而已。”

李严追问道:“那丞相怎么评价彭城之战,也认为是一场失败吗?”

诸葛亮左右为难。如果说彭城之战不是失败,那无疑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打了董允的耳光,李严弄不好还要回头揪着董允,说他传谣,中伤重将,扰乱军心,恐怕董允免不了要吃点苦头。可是如果支持董允的看法,认定彭城之战是失败,那他之前的战绩恐怕就更是失败了。

他沉吟片刻,反问道:“大将军以为呢?”

李严冷笑一声,转身向听得津津有味的天子刘禅拱了拱手:“陛下,臣斗胆,敢为陛下分析一下彭城之战的得失。”

刘禅眨眨眼睛,同意了。

李严咳嗽了一声,对彭城之战的经过做了一个描述,细细的分析了双方的伤亡和战略、战术得失,最后指出,从战略上来说,魏霸守住了彭城,实现了战略目标,自然是胜利;从战术上来说,他挫败了张郃的战术,在兵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打成平手,不能算败;最后,从双方战损上来看,汉军折了镇东大将军魏延,丧失骑兵近八千,步卒一万三千多人,可是也斩杀了魏军名将张郃、后起之秀秦朗,斩杀对方精锐骑兵近万人,步卒万余,平分秋色,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场胜利,只是代价太大,是惨胜而已。

“我们都习惯了车骑将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所以觉得彭城之战是失败。”李严冷笑道:“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丞相两次北伐,一次东征,那又算什么?”他斜着眼睛睨了董允一眼:“如果是书生论兵,人云亦云,那还好说,可是如果有人引导舆论,恶意中伤车骑将军,则不得不防了。”

第0947章 釜底抽薪

朝堂之争,李严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挫败了诸葛亮和他的亲信,取得了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胜利。御驾亲征的事被无限期后延,重新对这个计划进行可行性论证。

看起来,诸葛亮是败了,可是诸葛亮并不这么觉得。

他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立刻出征,而是要把李严、魏霸、陆逊等人召集到成都来,现在除了魏霸还没到之外,李严、陆逊都到了成都,他的目的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实际上,李严离开关中的那一刻,他就赢了。

现在,东线,马忠和步骘联手重建防线;中线,诸葛逊接手了陆逊的大军,正在按部就班的收拢人心;关中,吴懿顺理成章的接收了李严的军权,几乎没用什么心思,就把李严指定的代理人李丰挤到了一边。

李严蹦得再凶,又能如何?

如果魏霸也到了成都,那就完美了。

当然,诸葛亮也不是没有损失。在朝堂上,董允被李严抓住了话柄,定了一个造谣生事,恶意中伤车骑将军魏霸的罪名,免去了刚刚得到不久的光禄勋之职,被迫闭门思过。光禄勋由从吴县返回的赵统担任。如此一来,赵统不仅收回了虎贲中郎将的权利,还一跃踏入九卿行列,算是因祸得福。

其实,这也算是诸葛亮对赵家父子的安抚。作为元从系最后的象征,诸葛亮虽然无法完全掌控赵云的心意,至少赵云不像李严那样完全依附魏霸,算是可以争取的中间力量。

丞相府,人影憧憧。

诸葛亮坐在主席上,抚着胡须,沉吟不语。

副丞相杨仪坐在一旁,蒋琬、张裔、董厥、郭攸之等人围坐在一旁,刚刚被免职的董允赫然在列。他虽然在朝堂上失去了九卿的高位,可是他在丞相府的地位却不降反升。在朝堂上。如果不是他主动站出来向李严挑战,诸葛亮就要面对李严的直接攻击。以这次李严的气势来看,他有备而来,如果不是董允做了替死鬼,诸葛亮也会措手不及。

他们聚在一起,是在商量如何进行下一步动作。把李严、陆逊等人从前线调开还远远不够,要想让马忠、诸葛恪、吴懿真正掌握军权。把所有的军权全部集中到丞相府的手里,还需要一场真正的战事。只有在战斗中,才能将那些不肯听话的异己分子真正排挤出去。

战场,从来就不仅仅是与敌人战斗的地方,更是权臣们和政敌们战斗的阵地之一。

他们已经讨论了很久,现在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也就是李严提出来那个问题:有没有足够的钱粮来支持这场大战?谁来指挥的事先抛在一边,如果没有足够的钱粮供应,出征就是一个笑话。诸葛亮实际上需要的只是一个局部战争,可是他必须借用统一天下的名义,所以也就必须做统一天下的准备。

这也算是作茧自缚。

现在,李严要求丞相府出具切实可行的方案,以证明财赋积储能够供得起这场大战。如果换在平时。诸葛亮不会在乎这件事,毕竟李严虽然精明能干,在账务上还不是他和杨仪的对手,把这个账做得像那么回事,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不可能。然而现在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却成了一个真正的难题。

李严回到成都之后,立刻登门拜访了赋闲在家的廖立。廖立曾经做过副丞相,对蜀汉有多少家当一清二楚。如果李严让他出面审查这份方案,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更何况还有一个同样精熟钱粮的大司农马谡在一旁虎视眈眈。

诸葛亮不敢掉以轻心,只得亲自上阵。看着眼前的这些人,诸葛亮忽然有些伤感。他现在不担心李严,他担心的是还躲在朱崖的魏霸和成都的廖立、马谡,这三个人中,有两个原本是丞相府的参军。是他的属下,其中一个还是他的左膀右臂,现在却成了他最强劲的对手。

如果他身边坐着马谡和魏霸,李严还能那么嚣张吗?不。根本不可能。

诸葛亮很清楚,在座的这些人与普通人相比,都是人才,可是和马谡、魏霸、廖立这样的人才相比,他们不过是碌碌之辈,只能做一些小事,真正的大主意,还得他自己来拿。所谓的讨论只能是形式上的,凭这些人的才智,根本找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亲力亲为,对他的身体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即使他做好了鞠躬尽瘁的准备,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

魏霸在想什么呢?诸葛亮不由自主的想道。他不肯来成都,是因为害怕,还是不愿与他面对面?诸葛亮非常清楚,李严也好,廖立、马谡也罢,都不是最终的对手,如果没有魏霸在后面撑腰,他们三个人根本不会站到一起去。

也许说服魏霸才是最直接的办法。诸葛亮捻着胡须,眼神游移。

“丞相?”坐在一旁的卫尉陈震明显感觉到了诸葛亮有些心不在焉,连忙轻声提醒了一句。

诸葛亮一惊,手一抖,两根胡须被拽断了,疼得他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

“孝起?”诸葛亮转向陈震,看出了陈震眼中的担忧,连忙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我没事,可能是有些累了。”

陈震会意,给杨仪使了个脸色:“威公,还是你先领头议一议,拟一个方案吧。”

杨仪点点头,理所当然的应了。他是副丞相,除了诸葛亮,他就是丞相府的主心骨,当然应该主动挑起这个重担。按他的意思,诸葛亮身体不好,就不要这么操心了,把这事交给他处理多好。

杨仪请退,众人也一一告辞,诸葛亮把陈震留了下来,请入书房,开口便道:“我刚才在想,魏霸把邓艾、周胤等人撤入东海,究竟是想做什么。”

陈震暗自叹了一口气,那么多人在这儿讨论问题,诸葛亮却走了神,关心魏霸在想什么,可见他的心里真正担心的还是魏霸。魏霸挖了一个坑,摆了马忠一道,顺便给诸葛亮出了一道难题,还把万余步卒安全的撤到了海上,将分散的力量重新集结起来,这一步棋走得的确漂亮。

现在,东海有近两万大军,倚仗着在战船上的技术优势,占据了几个海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好的方面看,魏霸也许有扬帆海外的打算。他的封地是朱崖岛,夏侯玄、孙韶又刚刚征服了夷州,据说也是一个大岛;在渤海,魏霸还有几个大海岛。他的目光一直投向海外,扬帆出海不是什么难事。可是从坏的角度来看,魏霸不臣之心已明,退守海上,只是逐鹿中原失败的后备手段而已。

诸葛亮问魏霸想干什么,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丞相,魏霸受挫于彭城,是因为骑兵不足。如今他只剩下两千多骑兵,虽然补充了五千匹战马,可是精锐损失太多,短时间内骑兵无法恢复实力,无法在平原地带与魏军争锋,转而用兵海上,直指辽东,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在陆战的三路大军之外,再增设一路水师,由他来指挥呢?”诸葛亮沉吟道:“这样能不能换取他的支持?”

“丞相以什么来动其心呢?”

诸葛亮沉默了半晌:“王爵。”

陈震早有准备,可是听到这两个字,他还是吃了一惊,好半天没说出话来。诸葛亮一心想维护天子尊严,甚至连吴王都准备在适合的时候除掉,现在居然主动给魏霸王爵,那只能说明他真的没办法了,只好主动向魏霸妥协。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陈震清楚诸葛亮是一个多么自信强硬的人,他主动让步,只能说明他已经没有信心了。

“丞相,异姓封王,可是与汉制相违的啊。”

“有吴王在前,魏王也许接踵其后,再多一个王,又能怎么样?”诸葛亮无力的叹了一口气,伸手抚了抚额头,仿佛有些不堪重负。“若能得到魏霸襄助,一统天下,从此再无战事,让他止步于王爵,未尝也不是一个解决办法。孝起,我最近读了些《汉书》,特别是《高祖本纪》和诸侯王表,是以有此想法,只是心里还有些犹豫,想找你来商量商量。”

陈震明白了。他躬身一拜:“丞相思虑深远,非震所能及。如果丞相不弃,震愿意亲赴朱崖。”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孝起,委屈你了。”

陈震笑笑,没有再说什么,起身离开。诸葛亮不顾身体疲惫,亲自把陈震送到门口。陈震也不推辞,上了车之后,他在车上对诸葛亮拜了三拜,诸葛亮站在车下还礼。陈震拍拍车夫的手,马车粼粼而去。

诸葛亮站在丞相府门外,久久不动。

第二天,卫尉陈震上书天子,愿意亲自赴朱崖,面见正在丁忧的车骑将军魏霸,与他交换对天子征伐中原的看法。天子同意了,陈震随即起程,远赴朱崖。

得到消息,李严不解其意,却隐隐有些不安。

第0948章 割不断,理还乱

玉门关。

姜维端坐在案前,看了一眼手中的的帐簿,又瞟了一眼站在面前的男子。这个男子高鼻深目,明显不是汉人,与常见的胡商也不相同,他有一头卷曲的黑发。

“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