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衣官道-第7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港城现在没有成绩是现实,乔国盛拿港城和淮阳比,成王败寇,他心中尽管不服气,但是嘴上却难驳斥。另外,再加上新任市长闫树年和乔国盛相呼应,赵海民在其中势孤也是必然的。

而这些都不是赵海民的难言之隐,当张青云提到秦书记的时候,他情绪一下低落了下来,气色很差。良久,他道:“青云老弟,有些事一眼难尽,你也知道,我家重阳和青青的婚礼在即,现在我在很多人眼中,差不多就像趋炎附势的势力之徒。

华东这次省委班子大调整,我能够岿然不动,这本身就让很多人有看法。另外,青青的姑姑最近进军港城休闲市场,更让人诟病,这其中书记就是有话说的。

你说像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去找书记?我也没颜面找书记啊……”

张青云恍然大悟,终于彻底明白了赵海民的处境,听赵海民这样一说,他还真成了单枪匹马了。现在乔国盛和海派又联合向其施压,华东系认为其已经改弦易辙,他想寻求支持都没有机会,也确实有些难为他了。

张青云眉头紧蹙,认真的帮赵海民思索着应对之策。在华东系的官员中,他和赵海民的关系终究是不一般的,有了郭家的那层关系,张青云又是其儿子的媒人,再加上赵海民平常对张青云也很支持和照顾,所以,张青云现在既然知晓了其身处难局,也不能撒手不管。

何况,赵海民的难局,恰恰是港城的难局,也可以说是泛黄海经济区可能的难局。这中间牵扯到淮阳,张青云自然不能轻视此事。

经过了赵海民刚才这样一说,张青云心中更加笃定,乔国盛着眼点和海派选得一摸一样,不能不说其行事很成熟,找突破口的能力尤其强。

而且,他和欧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有默契,更说明了这两人其实对华东的局面洞若观火,非常的清楚目前华东真正对他们威胁在哪里,谁说海派和京津争斗激烈?

现在的事实并不是如此,看来官场上的事情终究摆脱不了一个利字,哪有什么朋友和敌人之说?唯利是图而已。海派和京津系是共和国最当权的两个系。

外界一直炒作在华东,海派和京津将会有一番龙争虎斗,可能谁也没有料到,现在龙争虎斗的局面没有出现。倒是龙虎合作的大好局面已经成型了,华东系的基础根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张青云心念电转,瞅了瞅有些气馁的赵海民,突然心中一动。秦卫国是何许人也?他纵横华东这么多年,别人在他眼皮底下耍这些花枪他会不知道?

这张青云无论如何都不信,相比乔国盛和欧丹,张青云更信任秦卫国。他虽然算是京津系的人,但他更是一个在华东呆了快三年的干部。

他对秦卫国的信任是这几年工作中点点滴滴建立起来的,这种信任远比什么派系深刻得多。现在华东听起来挺唬人的,京津系和海派联手扫除最后的障碍。实际上在张青云看来,华东的事情,只要秦卫国不点头,任何人也不要企图绕开他能出幺蛾子。

如果乔国盛和欧丹真是默契的干一件事,其实他们是在干一件愚蠢而危险的事情,是在铤而走险。

想明白这些,张青云心中豁然开朗,哈哈大笑,道:“赵省,我以为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件事情。我认为你根本无需忧虑。

港城和淮阳不一样,黄港合作太重要、太关键,肯定要在省一层面上来展开,想走淮阳的老路我认为是不现实的。不信你看”

“你这么肯定?”赵海民疑惑的道。

张青云点点头,道:“在这个关键当口,泛黄海经济区发挥的不止是经济方面的作用,还有更大、更广泛的作用,目前来说,维护港城和淮阳的团结尤为关键,如果你是书记,你也会这样认为,是吗?”

赵海民沉吟片刻,体会到了张青云的言外之意,神色也有舒缓。可心中对张青云却是更加佩服,尽管是旁观者清,但张青云能看清事情的关键点,敏锐的察觉到各方势力角逐的方向所在,其确实是老到成熟。也难怪其能这些年越走越顺,对政治的成熟和敏感,确实要比常人高出不止一筹。

当然,张青云还有一层意思没讲出来,赵海民现在之所以孤立无援也有可能是秦卫国故意为之,可能是观察一下赵海民的心性,也可能是根本就把他当做了试金石,想试试某些牛鬼蛇神的成色。

张青云相信赵海民迟早也会有这个意识,这些事情不需要自己告诉他。但是张青云终究还是把自己对淮阳的担心说了出来,道:“赵省,淮阳现在整体形势是不错,但也保不住会出问题。毕竟我们现在和黄海的合作已经相当深入了,我们想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出来,对黄淮合作在短期内不一定有利。

而且现在这个时候又太关键,黄淮合作出问题,直接就可能会影响到港城和黄海的合作,甚至最终能影响到港城和淮阳的政治走向。所以,这个时候,我希望你我二人能密切合作,保障联络……”

张青云在这个时候和赵海民合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赵海民现在面临多重压力,他需要帮助。第二个,随着周边形势的变化,港城和淮阳现在已经是唇齿相依了,唯有在关键的地方统一意见,才能有更大的影响力。

另外,赵海民对泛黄海经济区的看法和张青云非常相似,两人都明白港城和淮阳应该按照什么路子走才有出路,两人的政见相同,这才是值得合作的根本原因。

对张青云的这个提议,赵海民自然是求之不得,他正苦恼孤立无援,没想到张青云竟然主动找他,他道:“青云,对周河阳的问题,你放心,我会亲自跟进。

周河阳本就还年轻,禁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承受起来不容易,再加上在港城言论这一块抓得也不严,去年他又被调整到海区任区委副书记,班子内部磨合可能也有问题。”

他说到此处,顿了一下,转而道:“青云,你也知道,在目前共和国组织考虑干部或多或少要通盘考虑,所以我个人意见是周河阳还年轻,并不一定要从政嘛。

你可以通过这些方面多疏通疏通他,你认为呢?”

“什么通盘考虑?株连就是通盘考虑?父子是巨贪,儿子一定就是贪官?”张青云瓮声道,神情有些激动,赵海民见他如此神情,也不做声了。

张青云没了发火的对象,吵几句也只得作罢,心情却一下有些糟糕了。他知道赵海民是老到之言,周河阳继续从政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首先他父亲的阴影就会给他经常性得压迫感,另外,赵海民的理由也是颇有道理的,组织考虑干部同等条件下,周河阳没有优势。所谓同等条件,在共和国政坛,同等条件的情况就太多了。

这样一来,周河阳的发展前途必然要受到影响,为官的人,在关键的地方一步落后,后面便步步落后,最后终其一生不一定有成就。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当年在雍平,武德之多厉害的人?可是终其一生,如不是最后时刻走上了大路,可能一辈子都会在副处的位置上终老。其实他错过的机会也就是一两个而已。

再看看张青云自己,这一路走来,有很多关键点,只要哪一个关键点出问题,他都不可能如此年轻就到现在的位置。很有可能到现在还是处干、厅干一点都不稀奇。

郭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郭雨在副厅的位置上出了一些疏漏,现在看来,他至少要在这个位置上困8年,这样和张青云的距离就拉得很大了,等郭雨到部级的位置,可能需年过半百,而且从现在起还不能出任何疏漏才行。

如果看来,从政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现在周河阳既然有了阴影,再加上本身的一些种种不确定性,他还有必要一定要走这华山一条路吗?张青云一时十分的犹豫不决。

他和周河阳是有感情的,但是他也清楚,随着自己位置的升高,将来会有更多的部下可能要走丢,大浪淘沙,去芜存菁,这在共和国政坛只是寻常事……

第九卷 淮阳霸业 第八百零八章 唯一尊敬的人

一个月的时光很短,在这个月中,华东一直在风平浪静之中,至少从外面来看,整个华东各方面的工作在渐渐想好,华东省在新班子的领导下,人心归拢,百废俱兴,前途一片大好。

但是在这风平浪静中,有心人还是能嗅到别样的味道,尤其是在泛黄海经济区及其周边,黄港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呼声最早可能来自于上层。

但是传到民间迅速刮起了旋风,这对整个华东的老百姓来说,黄港合作便是意味着无限的机遇,无论是生意人、技术人才、学生、工人,等等,大家几乎都能眼见的获得好处。

在很多年前,黄港之间就应该要紧密的联系的,当时张青云在港城的时候,甚至还规划过直接通过高速轨道交通来加强黄海和港城之间的联系,让港城新城建设能够惠及黄海,能够惠及整个大华东。

可惜,张青云当时对大华东的理解终究还不深刻,对黄港之间合作的障碍估计太乐观。黄海和港城两个城市,都是共和国大城市,两个市之间既有互补,也有竞争。

而且有些竞争还非常激烈,当时在华东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潮下,想让港城和黄海合作,打到黄海的要求难度很大。

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华东区各方势力的演变,无论是黄海还是港城,都期待着在经济上有新的突破,所以在这个时候,黄港合作的时机已经成熟,黄港合作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也是一种必然。

张青云对这些反应完全冷眼旁观,其实这段时间有很多记者采访,他都借故一一婉拒,不管怎样,他心中都清楚了,泛黄海经济区这款地方马上就是多事之秋了。

如果说华东系的崩溃后,整个华东省成为了各方势力角逐之地,那首先的一块战场就将在泛黄海经济区这一块。而这一块的核心又将是黄港合作和黄淮合作中有问题。

【由文‘人‘书‘下载网'。wrs·hu。'整理】

现在民间的呼声越来越高,黄港合作的趋势不可挡,而黄淮合作接下来还得继续开展。在这个当口,张青云将离开华东去京城,他心中隐隐感觉,他才可能在京城远距离的观赏一场华东各系龙争虎斗的大戏。

在这场大戏中,淮阳将怎么变,港城将何去何从都将会有定论,张青云一直特别担心这件事情。但是现在他的心态平和了。他相信马未然有能力处理一切的难题,而另一方面,他远离这个是非圈,其实也等于是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回旋机会。

一旦华东各派掐得跟乌鸡眼似的,难保不会有人看不下去,最后可能整个沼泽没一个干净人。张青云如果能在那个时候出现,岂不是时机恰好?

这麽多年的官场沉浮,让张青云对官场的是非和争斗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多方博弈的局面下,其实更多时候后出手的人占据优势。华东现在风雨欲来,秦卫国这个华东王都引而不发,似乎由此就能看出一些胜负的端倪。

张青云当然不知道,他这次京城之行极有可能会是肉包子打狗,在华东他已经被乔国盛当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乔国盛顺水推舟,恰好利用京津系对张青云的重视,把张青云送出华东,而后凭他的能力在活动一下,张青云提拔到京城部位或者下方其他省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管张青云去哪个地方,只要他不呆在华东那便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事,现在海派至少是这样想的,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