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7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久安,和辛明亮作对,能有好下场吗?

也不知道你刘书记还能在政法委书记的位置上待多久,大伙又何必找不自在。

但刘伟鸿明显不是一般人,所以县里的领导,也非常头痛。辛明亮固然得罪不起,刘伟鸿也未必就能怠慢了。万一博弈的结果,是刘伟鸿获胜或者是不分胜负,又当如何?

面子上的东西,还必须过得去才行。

晚宴之时,刘伟鸿便似乎有些不胜酒力。好些敬酒,俱皆是范冰凤给他顶下来的。别看范冰凤纤纤弱质,酒量似乎还不错呢。酒桌上,一般是“不许”下级给上级挡酒的,如果一定要挡的话,也得“罚双倍”,但美女例外。漂亮的女同志,在酒桌上,就能享受和领导同等的“待遇”。

晚宴之后,刘书记就在宾馆休息。

范冰凤俏脸红彤彤的,向县里的领导们连声道歉,说刘书记这些日子,工作实在太忙,连轴转,太辛苦了,晚上需要好好休息,就不和县里的领导们谈工作了,请大家多多体谅。

县里的领导,嘴里说着客气话,心里头却是一个个欢天喜地的,如释重负。

刘书记真是善解人意的好领导啊。

白天向刘伟鸿汇报工作,设宴款待,都还不是那么要紧,就算辛书记知道,也不会有意见。不管怎么说,刘书记到了金竹县,该尽的礼节还得尽到。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也谈不了什么要紧的话题。但晚上单独觐见刘书记,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谁知道你和刘伟鸿谈了些什么?万一要是引起辛明亮的误解,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现在刘书记不胜酒力,工作辛苦,晚上要好好休息,不见客,真是再好不过了。

而且,这个挡驾的话语,是由范冰凤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大美女说出来的,县领导们就更加要体谅领导的辛苦了。有些事情,在市里面要注意个影响,到了县里,那就要方便许多了。

大伙不能那么不识相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单位开个什么总结表彰大会,要去国内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的原因。一来公费旅游,二来,很多事办起来都比较方便。

夜幕完全降临,金竹县城次第亮起了灯光,霓虹闪烁,倒也颇为壮观。刘书记的蓝鸟车,悄悄地驶出了金竹宾馆,向城郊开去。

省第五监狱,在金竹县城北郊,离金竹宾馆大约有四公里左右的路程,几分钟之后,蓝鸟车缓缓进入了戒备森严的监狱大铁门之内。

第五监狱占地广阔,双重围墙。第一重围墙和第二重围墙之间,是监狱的生活区和本部办公区域,监狱的狱警和家属,以及武警中队,都在这个区域生活,本部的工作人员,也在这里办公。各大队的管教干部,则是在第二重围墙内办公。第二重围墙之内,是监管区。

一千多名犯人,生活在第二重围墙里边。

和所有的监狱一样,对犯人实行的俱皆是劳动改造。顾名思义,犯人们是必须劳动的。但监狱和劳改队,还是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监狱关押的主要是重刑犯,判刑十年以上或者身份比较特殊的犯人。而劳改队的犯人,刑期通常在十年之下。当然,有时候执行得也不是那么严格。比如久安的一些犯人,刑期在十年以下,也关押在第五监狱。主要是家里找了些关系,毕竟距离近一点,也方便家里人经常去探监,看望一下关押在高墙之内的亲人。

所以,监狱的监管措施,也比劳改队严厉。一般监狱的犯人,从事户外劳动的时候比较少。而一些劳改队,则有大片的农田,让犯人们耕种。监狱的犯人,主要是进行室内劳动,范围小,便于监管,防止犯人趁机脱逃。

第五监狱就有自己的加工厂,加工一些农用器械之类的。

此外,监狱里设置有教育科,还有文化学校,有专门的老师,为犯人们教授文化课程。九十年代,义务教育制尚未普及,有相当一部分犯人,文化程度偏低,许多老家是农村的犯人,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本着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监狱里设置文化学校,劳动改造之余,为这些犯人扫盲。将来他们出狱之后,也能学习到生存的技能。

事实上,第五监狱加工厂的一些技师,就是刑满释放人员。出狱之后,索性就在加工厂继续工作。自然,不再是无偿劳动,发工资的。而且工资还是比照外边加工厂的标准发放,并不克扣他们。毕竟刑满释放之后,就是自由人了。如果工资待遇不好,可留不住人。

监管区的文化学校,文化教员自然也是由犯人担任。犯人之中,其实颇有一些能人。

蓝鸟车开进第五监狱,监狱长赵立欣亲自迎了上来,为刘伟鸿拉开了车门。赵立欣四十来岁年纪,也挂着三级警监的肩章。第五监狱的监狱长,正经是县处级干部。

“刘书记!”

赵立欣立正向刘伟鸿敬礼。

“赵狱长,辛苦了。”

刘伟鸿没有穿警服,微笑点头还礼,又和赵立欣握手。夜访第五监狱,刘伟鸿没有带程远和范冰凤,就和李强一起来的。

“刘书记,谈话是在办公室,还是去里面?”

寒暄过后,赵立欣压低声音问道。看得出来,赵立欣的神情之中,略略带着一点紧张,也有一点点兴奋之意。

刘伟鸿微笑道:“就在办公室吧,安静一点。”

“好,刘书记,请!”

赵立欣没有多言,伸手延客。

第五监狱始建于七十年代,监区办公楼都比较陈旧了。监狱本部办公楼是一栋五层的楼房,在八十年代末期翻修了一下,不显得太寒酸。夜晚的办公楼,静悄悄的,皮鞋敲打在水泥地板上,咯噔咯噔地作响。赵立欣径直将刘伟鸿引到了他自己的办公室。

监狱长的办公室,无疑是整栋大楼位置最好的,三楼东端,朝阳。办公室是里外套间形式,不过空间不是太大,看得出来,原先是一间办公室,后来才改建的,隔出了一小间房子,作为秘书人员的办公室。

“刘书记,请坐!”

赵立欣连声招呼道。

办公室虽小,也还是有待客沙发,木制的,上面放了棉质坐垫。

刘伟鸿落座之后,赵立欣亲自给刘伟鸿泡茶水。整个过程,俱皆是赵立欣一个人完成,甚至连他的秘书,也不曾露面。由此可见赵立欣的谨慎。

尽管赵立欣不是久安市管的干部,直属省司法厅劳改局管理,但此事实在牵连重大,赵立欣心中自然不免惴惴不安。不过今天这个事情,是省司法厅的主要领导亲自打了电话过来交代的,赵立欣不敢怠慢。再说,如果从此之后真能和眼前这位出身顶级豪门的“衙内党”拉上关系,那么就算冒点风险,也是完全值得的。

“刘书记,马上开始吗?”

给刘伟鸿奉上茶水之后,赵立欣很谨慎地请示道。

刘伟鸿微微点头,说道:“开始吧。”

“好,请刘书记稍候,我去把人领过来。”

赵立欣连忙说道。

“好的,谢谢赵狱长。”

“不客气不客气,请刘书记略微等候一会,我去去就来。”

赵立欣客气着,转身出了办公室。

刘伟鸿身子缓缓靠在沙发里,点起了一支烟,慢慢抽了起来。外间办公室,李强一声不吭地坐在秘书的办公桌后,身子挺得笔直,如同标枪一把,手放在腰间,握住了五四式手枪的枪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身为专职卫士,李强自然要提高警惕。

大约二十分钟之后,走廊上再次响起了脚步声。

李强猛地站起身来,双眼往门外望去。

只见赵立欣在前,一名身穿囚服的三十几岁男子居中,后面还有一名年轻的干警,向着办公室走来。

第902章 莫言

“刘书记,人来了!”

赵立欣领着那位三十几岁的男子,来到自己的办公室,低声对刘伟鸿说道。

刘伟鸿微笑点头。

赵立欣没有再说话,转身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房门。办公室内,就只剩下刘伟鸿和那名三十几岁的囚服男子。

刘伟鸿站起身来,主动伸出了手,微笑说道:“你好,莫言。我是刘伟鸿,久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

此刻的莫言,身穿囚服,头发很短,形容有些憔悴,不过神色依旧倔强,并没有因为刘伟鸿的身份而吓到,反倒上下打量起刘伟鸿来,稍顷,才慢慢伸出手,和刘伟鸿握了一下。

“请坐!”

刘伟鸿伸手相邀。

莫言默默地坐了下来,依旧直视着刘伟鸿。

刘伟鸿笑了笑,将桌面上的一杯茶水推到他面前,说道:“喝茶。”

莫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还是不说话。

刘伟鸿也在打量着莫言,根据资料显示,莫言今年三十六岁,三年前从省委办公厅秘书一处下放,担任原县级久安市委书记,两年前进地委班子,成为地委委员,仍然兼任久安市委书记。眼下的莫言,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略显苍老。

“莫言,聊聊你的事情吧。”

过了一会,刘伟鸿微笑说道。

莫言也笑了,带着一丝淡淡的讥讽之意,缓缓说道:“刘书记,如果你早半个月来,或者再过两个月来,我都会和你仔细谈谈。但是今天,不合适。”

“为什么不合适?”

刘伟鸿淡然反问道。

“呵呵,我听说,市里面前不久成立了一个严打工作领导小组,王时恒,辛明亮,陆默,乔贤平,何庆强都是领导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严打工作,要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有这么回事吧?”

莫言嘴角一翘,问道,脸上的讥讽之意更浓。

刘伟鸿脸色仍然很平静,点了点头,答道:“有这么回事。”

莫言就闭上了嘴巴,端起茶杯喝茶。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看来,你在这里,依旧消息灵通。”

莫言摇摇头,说道:“你错了,我在这里,消息一点不灵通。但是这个事情,《久安日报》都已经报道了,大张旗鼓,我就算想不知道也不行。刘书记,我在这里当教员,我的一些学生,倒是对你比较熟悉,都是你抓进来的。他们偶尔也会和我说到你身上。”

刘伟鸿笑着点头,却也并没有动问,莫言的那些“学生”对自己是如何评价的。如果刘伟鸿是真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可能确实会对这些评价比较在意。可惜刘书记乃是一个“伪青年”,又怎会去理睬一些流氓犯罪分子对他的评价?

见刘伟鸿毫不在意,莫言略略有些诧异,但也没有再说什么。刘伟鸿夤夜造访,是莫言未曾意料到的。为此,他满怀戒备之心。

在出事之前,莫言的心态完全不是这样,对一切都充满着自信。甚至于省纪委调查组亲自找他谈话的时候,莫言都十分“牛皮”,敢于和调查组的人拍桌子。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是也。但是莫言错了,在这个世界,或者说在他生存的官场环境内,很多时候你会不会出事,不在乎你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乎人家做了什么。

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莫言改变太多了。

他一直都在反思!

由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骤然变成阶下之囚,如此天壤之别,怎能叫人不反思?

如果刘伟鸿在上任之初,便立即到第五监狱来看望他,莫言会激动莫名,立时将刘伟鸿引为知己,大倒苦水。如果再过两个月,刘伟鸿在久安站稳脚跟,“功成名就”,莫言还是会将自己的委屈向他诉说一番。但眼下这个时机,实在是不合适。

莫言可没打算给人再当枪使。

几个月的牢狱生活,让莫言对政治斗争的诸般手法,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刘伟鸿此人,他以前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