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丐妻妖娆-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采娉甚是欣慰,眼角流出一抹得意的风情道:“今天我抱了抱嵘儿,你没看到,他对我笑得可好看了,他听话得很。”
  素蔻公主“啊”了一声,道:“他是妖孽的儿子不会那么乖吧?”
  柳采娉笑语嫣然道:“可他也是你迁哥哥的孩子啊。那乞丐女就在嵘儿身边呆了两个来月,相处的时间可谓是屈指可数,嵘儿受她的熏陶毒害还不深。”
  素蔻公主不放心道:“你还是小心为上。我总觉得那孩子有些怪。”
  柳采娉不想再多听这类劝告,转变了话题:“祉儿吃饭怎么样?祉儿的乳娘,现在天天还去宰相府吗?”
  “祉儿还是那样,奶水和饭交替着吃。食量略大了些。”素蔻公主道:“那个绣姑,基本上不请假。不过再等两三个月,她身子不便了,估计就不会再来了。”
  柳采娉道:“祉儿能渐渐脱离她就好了。趁那乞丐女不在,把那绣姑一伙儿收拾了,坎平鞋庄的银财,就能到你我手里了。”
  素蔻公主叹气:“还是再等等吧。把乞丐女解决了,她的绣姑姐姐就不在话下了。”
  “我在长信宫里,外面的消息听到得太少。”柳采娉道:“不知流言散播得怎样了?”
  素蔻公主一把拉住柳采娉的胳膊,与她偎得更近了些:“哈哈我来,主要是告诉你这件事的。那个郑文,把别的事办得差强人意,这件事却成了!两军还未交战,夜漠敌军就纷纷传言说,孤竹王朝的太子和皇太孙之母亲自出征,那皇太孙之母还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丐帮帮主,她就是太子的智囊军师敌军摸不着虚实,正待观望呢。就连我军,也都好奇那位整日不出帐篷的所谓军师呢,当然有服有不服的”
  柳采娉笑道:“那就等着太子的初战告捷了。”
  素蔻公主冷哼一声:“那乞丐女不是聪明得很嘛?有时啊,聪明反被聪明误,咱就让她栽在聪明上头!”
  柳采娉问道:“那个郑文呢?要不要把他召回来,奖励鼓劲?”
  素蔻公主冥想半天,点了头。
  说到深更半夜,素蔻公主和柳采娉方睡下了。
  翌日清晨,素蔻公主和太子妃一起去甘泉宫给李皇后请安。李皇后的目光,如水般从素蔻公主脸孔上漫过:“你什么时候到的?”
  素蔻公主情知不好瞒住母后,遂半真半假道:“我昨儿个日落时分,得到信儿,说宫里的瘟疫找到了克制的方子,并且是娉儿嫂子的侍卫因天缘造化,费尽辛苦才得到的。儿臣来不及吃晚饭,就赶来了,你听肚子还在晃荡晃荡饿得叫呢。”
  “就你的消息灵通!”李皇后忍住笑,板了脸道:“你怎么先去了你娉儿嫂子那里呢?受了虐待,才想起了到娘亲这儿诉苦水?”
  素蔻公主道:“儿臣还不是路经太子府,听人到处说娉儿嫂子立了大功,被放出来了?蔻儿想嫂子想得紧,就拐她那儿看一看,哪想她睡得那么早。儿臣怎能为了一口饭再去叨扰她陪着儿臣?”
  李皇后问柳采娉道:“是这样吗?”
  柳采娉含着笑点头。
  她在人前,已很懂得掩饰言语情绪。
  李皇后不再看二人,盯着窗子上的缠枝海棠花道:“蔻儿,你与你嫂子合得来,是好事儿。但凑空了,你也看一看你嫂子的悔过书。按理说,你出嫁了,母后不该再管教你,可有些话,娘亲不得不对你说。”
  素蔻公主一凛道:“娘亲您说”
  “你迁哥哥捎来的信里面,虽没提你半句”李皇后猛震桌子道:“母后只问你,你嫂子派人去烟岚城剿匪这件事儿,你敢说你没参与吗!”
  “母后!”素蔻公主变了声音。
  李皇后静静地看着她,似要把她穿透。
  素蔻公主、柳采娉皆垂下了头。
  李皇后淡淡道:“蔻儿,你也写一封悔过书。”

  第三一八章兵不厌诈
  雄峨关外,两军已经对峙多日。
  常年的恶劣环境,不仅把夜漠将士锻炼得性格坚毅、身健格壮,而且个个夜能视物,比中土人的生存技能多了一项。
  丐儿在途中零零碎碎把敌军的习性打探了个大致,心里暗暗警惕:好防月黑风高夜,正是适于偷袭时。
  敌军也是既喜又忧,磨刀霍霍却不敢轻举妄动。喜的是,孤竹军队不是西门少将军为元帅,而是太子新征,难免经验不足、军纪散乱。忧的是,早有传闻,说孤竹王朝的太子丐妃、也是他们惟一皇孙的生母,聪敏无双,智谋盖世,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军师,将在交战时击鼓助威、提振士气。
  平静的夜晚,一连过去了十几天。
  七月俗称鬼月,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去,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度日如年,当昼与夜交替时,亦觉光阴似箭。转瞬已是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是个特殊的日子,既是民间鬼节的正日,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此日鬼门大开,阴气最重,有诗为证:“车行徐徐柳树旁,路有旋风饶池塘。此日万鬼开颜笑,家家户户上坟忙。”晚上最好不要出门,以免撞鬼,更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
  两军交战,夜漠人对这些并不忌讳。
  到了晚上,没有月亮,几点疏星。雄壮巍峨的崇山峻岭,乱蓬野蒿,影影幢幢,与浓黑的夜层层融在了一起,好像墨汁泼染的画。阴风阵阵,宛若山鬼呜咽,叫人毛骨悚然,鸡皮疙瘩暗生。
  丐儿披了个斗篷,站在城墙之上,瞭望远方。因为前世出入墓室暗屋的缘故,她在黑夜里的视力,不下于夜漠王朝的将士。
  这个夜晚,静得潜伏着危险的气息。
  赵迁吩咐三军待命。
  到了夜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阴风更盛,向着夜漠军队的方向吹。
  待敌军有一支千人的精兵队伍,鬼鬼祟祟来偷袭时,丐儿已等待多时了。
  敌军走到漫荃坡,忽地杀出了七个孤竹王朝的士兵来,并且颇有些武艺在身的样子。敌军提刀横马、左砍右杀,怎料他们避实就虚、只是躲闪藏匿,竟奈何他们不得。这支队伍仗着剽悍,不再理会这些雕虫小技,派了十几个好手留下,能拦截住七人往大营里报信即可。其余人马径直往前走去,想逼近太子的军营。
  也太目中无人了。
  这支队伍走到漫荃坡下的漫荃谷时,四周被明亮的火光包围,火借风势,烟气滚滚。他们跌跌撞撞着想撤退,可是火噼噼啪啪地着得畅快,不一会儿已经是人仰马翻,哀鸿遍野,焦糊扑鼻,血肉成灰,化入火海之中。
  原来漫荃一带向阳,就算这谷里的草木,也都春来得早,秋来也早。虽是七月中旬,已是衰草枯杨,遍地黄叶堆积。再加此地凹陷,燃起来就是个火坑,慌乱之中,烟熏火燎,怎想得起往上爬?
  所以,一队精兵,全部覆灭。孤竹军队几乎未废一兵一卒。
  留在漫荃坡的十几个好手,被增援来的孤竹士兵一举俘虏,连活着回去报信的人都没。
  从发现敌军,到战役结束,不过一个时辰左右,但漫荃谷里的火却烧至次日晌午才熄。
  赵迁大乐,对丐儿的度时悉形、把握得当,赞不绝口,大碗喝酒庆功之时,仍免不了眉飞色舞赞道:“多亏了咱们有这样的好军师!”
  原先军中有好几个人不服,这会儿也都深为佩服、甘拜下风了。
  丐儿在营中微憩时,皱眉对赵迁道:“这才刚交了一次手,我的名声怎么就传得这样大!刚才审问那几个俘虏时,有两三个铮铮血气男儿,竟提出想瞻仰一下我朝丐妃军师的风采他们早有耳闻不成?”
  赵迁倒没放在心上,嘻嘻笑着:“太子丐妃跋扈天下、足让敌人闻风丧胆,大名如雷贯耳,自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朝用女军师,你可是第一位。你是本太子的骄傲,知道你的人越多,本太子就觉得越有面子。”
  “可是我最初跟你来的初衷,并不是要做军师啊,而是要见见战争的恢弘场面,开阔一下心胸,透透闷气而已。”丐儿苦思冥想道:“怎么传来传去,成了我是你特意搬来的军师?”
  赵迁道:“军中无新闻,你就成了被关注的对象。空穴来风,捕风捉影,也能刮起一阵旋风。你不要感到高处不胜寒,我会保护好你的。”
  丐儿吁了口气,只要不是全军溃败,她并不很担心遇到危险。另外,太子不介意她的名声大,固然是好,但里面总有些奇怪之处。
  她的名声,响得有些过了。
  是出了奸细,还是怎么回事儿?不然敌军怎么知晓?
  这一仗归功到她头上,敌军对她更是忌惮,不敢掉以轻心了吧。她也更像他们的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了吧。
  丐儿这样想着,并不萦绕于怀。因为一局难定输赢,更刺激的战事还在后面。
  赵迁一边让人往京城送捷报,一边再度部署。敌军已生防备,火攻这一招不易再用,要根据丐儿的建议,再做筹划。
  而在敌军阵营,夜漠新帝听了属下汇报,震惊不已。
  最精锐的一支队伍,居然困于火中,毁于一旦。
  “听说,使用这火攻之计的,是孤竹太子的侧妃?”夜漠新帝如镰钩般狭长的眸子,闪出犀利清冷的光芒。金色的铠甲,魁梧的身躯,英俊的面庞,深沉的腹略。
  属下单膝跪在地上,庄重恭敬得好似在拜神灵:“是的。那位太子丐妃,是孤竹王朝皇太孙的生母。”
  夜漠新帝嘴角勾起残酷的微笑:“若不是她,孤竹王室岂不是绝嗣了?”
  夜漠的营房,是用岩石和帐篷搭建而成的。一片一片的,静默屹立在辽阔的草原上。枕戈待旦的士兵,有的干脆睡在了马背上。
  ——————————————————————————————
  首战告捷五天之后,八百里加急的军情信报,呈到了赵渊的手里。
  赵渊看了,喜不自胜。及看到太子丐妃的名字,他吃了一惊,对李皇后道:“朕不是派丐妃去安抚民心了吗?她什么时候跑到军营去了?还帮着迁儿打了个胜仗?”
  李皇后一震,思索良久,点头道:“战乱贼起,臣妾担心丐妃身陷不测,前些时派人去打探她的下落,听坊间百姓说,她去做太子军队的军师了。臣妾不能断定,所以想查清楚了再告诉皇上。今日见了迁儿的信,方知所言不虚。”
  赵渊把信重重放在桌上:“她的身份不同一般怎能跟着军队抛头露面?也太不成体统!”
  李皇后笑着道:“民间到处都有匪女神丐的传说或许,有她在军队里,对民心或军心都是一种安抚。而皇上也不用忧虑一介女流能成多大的气候。”
  赵渊亦含了笑道:“皇后说得不错。朕这就宣旨,封太子丐妃为护国军师。”
  京城的烫金龙旨,传到军营之时,第二轮的战争也拉开了序幕。
  夜漠王朝的军马铁士,绕漫荃坡,穿过了冬凌崖,再前方百里处,是一道雅喇蔵布大谷流,太子的军队就在另一侧屯着了。
  而夜漠将士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再加体格骁勇,崎岖山坳作战,孤竹子民根本不是对手。
  太子所领士兵,面对敌人进逼,全然不慌不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