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狼 (文字精校版)作者:灰熊猫-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交易?”

  “我答应出面证明确实是魏兰度叛乱,刺杀大人未遂,明天贺宝刀誓师出发之前,我还会去校场为他助威,号召新军官兵努力奋战,为大人报仇。”

  “这是为何啊?”李云睿更加吃惊了:“这不是遂了贺宝刀那贼的心愿了么?”

  “我猜赵慢熊和张再弟跑了。”朝廷刚刚在邸报上宣布,甚至崇祯也是这么对内阁说的:和黄石一起遇刺负伤的还有赵慢熊和张再弟,金求德认为如果这两个人死了,那么朝廷就会说他们遇刺身亡。这两个人不像黄石那般是民心士气的主心骨,崇祯和贺宝刀没有必要隐瞒他们的死讯,既然这两个人无法露面,那多半是已经跑了。

  李云睿认可金求德的这个判断:“所以?”

  “这俩人会扔下大人自己跑路么?尤其是张再弟?”

  李云睿眼前一亮:“不错,难道大人脱险了?”

  只要黄石脱险,那崇祯就投鼠忌器,不敢把他还在京师的家属和部下怎么样,就冲皇帝现在和内阁都不敢说实话,可见他是没打算把这事捅破的。

  “现在皇上是还想用新军,所以不敢把这事捅破,万一我们把它给捅破了、新军一哄而散,那皇上指望落空,说不定就一发狠把事情抖落出来,下旨通缉大人。”金求德担心的就是崇祯破罐破摔,把事情公告天下,要是有哪个不长眼的地方官真得奉旨捉住了黄石就麻烦了——虽然金求德认为这么不开眼的人不多,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且背上一个反贼的帽子对做事总是会有影响,以前这顶帽子能换七万大军金求德不反对做这笔买卖,现在则另当别论。

  “嗯,现在大人确实还没有脱险。”李云睿立刻明白了金求德的意思:“所以我们得让皇上把这件事继续瞒下去,一直瞒到大人平安抵达南方。”

  “估计我们得等很久了,大人现在手里没兵,得先回福建了。”金求德知道黄石对江北军不信任,觉得那帮人是一伙儿墙头草,现在黄石若真的脱险了,手中没有军队估计也不会去整合江北军:“而且,为大人的长远考虑,我们也得让许平多流点血。”

  “嗯?”

  “当初的计划是把新军带去南京,整合江北军,见我们兵力雄厚许平自然不敢南下,可新军要是一哄而散,许平很可能就乘势南下,现在大人手里可没有一支能抵挡他的军队,所以新军的军心绝对不能散,趁着他们还能打仗,让他们去把许平的兵也拼掉些才好。”早先金求德和贺宝刀说他愿意出面帮他作证时,贺宝刀也吃惊不小,不过有了金求德帮忙,这谎话基本能圆过去了:“你也得出力,去证明是魏兰度行刺大人,害了害了我的长子。”

  “金兄,节哀顺变。”

  “嗯,直卫让小杨带着跟贺宝刀一起走。”

  “直卫也要去?”

  “不错,光凭救火营他们不是许平的对手,直卫去了也未必是,不过现在直卫怒不可遏,还能一用,如果让他们知道了真相,估计军心一样也会散了,这对许平是好事,对大人未必所以要趁着现在用。”金求德还记得黄石总说什么: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隅;不能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虽然贺宝刀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但金求德也不能拖他后腿让李自成、许平捡到这个新军内讧的便宜:“贺宝刀是个蠢货,但我们可不能犯傻,这关键时刻绝不能让和大人争天下的人渔翁得利了。”

  “好吧。”李云睿点点头。

  “从今天到我们死的那天,我们都要坚称是魏兰度勾结许平要害大人。”金求德认为这件事曝光对黄石没有丝毫的好处,只会对他的威望和名气产生怀疑,反正魏兰度已经死了,金求德只考虑还有什么利用价值,反正死人也开不了口了:“除非大人有令,否则我们要把今天的秘密带到棺材里去。”金求德觉得说服黄石同意这点不会很难,说不定黄石本人也已经权衡过利弊了:“将来的史书上,大人没有背叛过崇祯,有人背叛过大人,但不会有这么多,大人和贺宝刀、王启年这伙贼,仍然是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对小杨也不讲?”

  “不讲。”

  “可是”

  “他是杨兄弟的儿子,杨兄弟在天有灵,也会同意让儿子为大人的安全、还有大业效力的。”

第七章 四十万人齐解甲 第二十一节 疑案

  “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杨怀祖回到直卫军营后,到处都是激愤的直卫官兵,一时间杨怀祖也感到无话可说。

  “许贼”杨怀祖从急匆匆地换马赶回京师后,见到了贺宝刀、李云睿和金求德,尤其是最后一位,杨怀祖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位伤心的父亲:“许贼和魏贼,他们丧心病狂”

  杨怀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他甚至觉得这件事很滑稽,此刻他心中已经是啼笑皆非:“如果许贼你不来这一手,侯爷本来就要走了,就要去南方了。”

  镇东侯府现在禁止闲杂人等进入,杨怀祖本想去看望黄石但被贺宝刀他们劝住了,金求德还要求他努力作战,给死去的人报仇。

  “诸君,”杨怀祖首先宣布明日直卫会按计划离开京师,作为新军的先锋向山西挺进,然后向着直卫的众军官拱拱手:“此番出师,我们必要斩许贼之首,以报侯爷,以慰金将军在天之灵。”

  

  山西,自从顺军进入山西以来,明军闻风而降,只有总兵高杰不敢投降,当初他本是掌管李自成内营的闯王心腹,因为和李自成的妻子邢氏私通,就将闯营出卖给官兵,获得了朝廷的赏赐。和许平一道东征的刘宗敏等人,一直嚷嚷着若是捉住高杰,要用他的心肝祭奠那些因为他的出卖而死的闯营兄弟。对顺军高层对自己的仇恨高杰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不过他也没有在山西抵挡顺军锋芒的勇气,就继续向东逃窜直奔山东。

  除去这一路明军外,其他明军闻风顺王李自成连刘永福和米脂县令都赦免了,既不作战也不逃跑,不等许平抵达就派使者来请降。出兵前李自成和牛金星嘱咐许平凡是来投降的明官明将,都要按照“以其旧职职之”的原则来处理,许平现在也是这么做的,他曾对余深河笑道:“就是大王不这么说,我也得这么做啊,我们哪里还有兵马、将领来替代这些降将。”

  接着许平就得知了京师的变故:

  “大人,新军已经誓师离京,向着山西开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许平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黄石撕毁了和李自成的约定,不过看到具体的邸报后,许平又变得十分疑惑:“山岚营叛乱?山岚营怎么可能叛乱,而且我对此根本就一无所知啊。”

  余深河已经从许平那里隐晦地听到了一些有关黄石和李自成约定的事情:“大人,末将以为这可能是黄侯的一个借口,他觉得开封洪水之后我们已经不行了,他不打算践约了。”

  “为此搭上金神通的性命?”

  许平一句话就把余深河问得哑口无言,他忙仔细看了一遍邸报:“末将鲁莽了,刚才没有看到这段,这事真是奇了怪了。”

  很快又有更新的军情传过来,邸报上提到的一个人名引起了许平的注意,他把第三教导队的队官、装甲营的刘翼宣找来,指着邸报上的一个人名问道:“刘兄弟,你提过的那位金兄弟,是不是这个人?”

  刘翼宣看到金满苍的名字后,也是吃惊不小,上面提到是他抢救出了金神通的尸体,掩护镇东侯突围,是魏兰度叛乱的见证人:“难道金兄弟促成了此事?”

  “看来是这样了,唉,金兄弟智勇双全,就是可惜不知道内情。”许平感到事情变得十分棘手,顺军和镇东侯解下这样的仇怨,显然不上战场是不可能化解了:“等到见到了金兄弟,再问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既然发生了这种事,许平明白对面肯定是认为本方撕毁了原来的协议,既然如此那也就只有打到底了。

  “现在大人打算如何?”

  “我们要急行军直取太原,然后是忻州,”事先许平已经考虑过这种情况——这也是他能想像中的最坏情况,新军以全部主力来增援山西必能振奋晋军的士气:“夺取太原之后,我军就能在山西获得一个稳固的阵地,我会带兵环绕太原部防以阻碍新军,这样我们的半个山西和陕西就不会失去。还有忻州,如果能抢在新军之前取得忻州,那么新军就会被堵在山西北部,不能窥视太原。”

  “姜镶已经带着四万大同兵抵达太原,帮助山西巡抚蔡懋德一起守城,”目前许平身边只有两万军队,李定国的一万五千人和李过的一万五千人分成另外两路,震摄山西明军:“大人打算强攻太原么?”

  “不得不攻,如果让新军进入太原与姜镶合流,我军要面对的就是超过十万的明军野战部队,趁着新军还没有到,我们要先设法引诱姜镶出来和我们交战,我的计划是绕过太原直奔忻州,姜镶肯定不肯让我们隔断他和新军的联系,只要他从太原城出来,我军就有机会在野外击溃他。”

  “如果姜镶坚持在城中抵抗呢?”余深河立刻指出这个计划的不足之处:“我们需要留下相当兵力在忻州抵挡新军,就算姜镶无力出城野战,我们余下的兵力也很难迅速拿下太原,这势必需要长围,一旦陷入长围,我们的粮食未必跟得上。”

  “但总比放新军进入太原好,若让晋军意识到我们的兵力其实很薄弱的话,他们说不定又会一窝蜂地倒戈回去,我军的实力不是不能和新军交战,但是我们很难和新军与晋军的联军交战。”许平认为即使出现余深河所说的最坏情况,那其余的晋军在太原战事明朗前也多半会持观望态度,而新军被阻挡于忻州之外实力也不能完全发挥出来:“既然新军到山西参战,那以我军的兵力,任何时候都只能做一件事:为让晋军退出战场而和他们作战;或与没有晋军协助的新军交战,不能同时做两样。”

  许平带着近卫、装甲、神射三营和刘宗敏统帅的骑营日夜兼程赶向太原,并通知李定国、李过等人及其他各路顺军加快行军步伐,以最快的速度赶来与自己汇合。

  

  虽然得知新军正赶来山西增援,但姜镶仍然没有多少坚守的勇气,之前来太原是有谣传说镇东侯会亲自带兵辞京出征,现在既然镇东侯还在京师躺着而且生死不知,姜镶就失去了在太原继续抵抗的决心——本来也没有多少。

  “新军竟然会有一个营叛乱,背叛黄侯,”这个消息让姜镶感到非常恐惧:“看来就是黄侯手下也有不少人对取胜缺乏信心啊,不然他们为何要背叛黄侯?”

  “不过大部分新军将领还是支持黄侯的,支持朝廷的。”姜镶的幕僚说道:“这次黄侯虽然不能前来,但贺帅是黄侯手下第一猛将,也未必没有胜算。”

  “要是连黄侯的手下都统统反了,那我还有什么好等的?许将军此番带着几十万大军前来,他后门跟着的顺王更是兵多将广,我们这四万人够人家填牙缝的么?”姜镶不认为贺宝刀能与镇东侯相提并论:“当然是未必没有胜算,但我们还是不要莽撞行事,先回大同去吧,若是贺帅确实能占到上风,我们再来相助不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