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4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出来之后价格很高!
  但是在这边,这些大料却多得是,足够咱们造几百条大船没有一点问题!只可惜眼下这些料子还都是湿料,没法立即用,要不然的话能省一大笔开销!”
  “这是当然!台员岛虽然不能算是蛮荒之地,但是这千百年来,却也没有人来开拓,所以这边木材资源储备量自然就极大了!别说是几百条大船,就是几千条大船的木料也足够你们用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惜重金,要在这里建城立寨,还大批朝这边移民的缘故!就是看中了这边的资源,要比南日岛丰富太多!”于孝天笑道。
  郭复连连点头称是,趁机大拍了于孝天一通马屁,说了不少什么高瞻远瞩之类的好话。
  “这些话你莫要给我说了!呵呵!虽然好听,但是没用!关键还是看你们这些工匠们,能给我造出多少船,能用多长时间给我造出船来!
  而且既要造的快,还要造得好!这些事情上你要多想想办法,集思广益,让手下工匠们也多出出主意才行!
  有些工件我看你们完全可以形成标准,然后统一按照标准制作,事先可以做好,等开始造船的时候,直接便可以把这些工料比如船肋、船板等物用到船上,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总比你们现用现做要来得快,而且造出的船形制统一,尺寸统一,这一点你们想过没有?”于孝天提出了标准化生产的概念。
  郭复跟着于孝天很长时间了,思想上比起以前守旧的观念改变了很多,现在对于吸收新事物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于孝天虽然只是口头上说了一下,但是他马上便明白了于孝天想要他怎么做。
  于是他赶紧仔细的琢磨了一下之后,连连点头道:“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大当家果真大才,要是用这个法子的话,可以省不少工,专门安排一些工匠去做这些事情,还能统一制作夹具,按照一种或者几种式样尺寸,把有些工件先做出来,这么一来龙骨只要放好之后,就能直接把船肋送到船台装上,这么一来造船的速度肯定快多了!”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郭复喜形于色,差一点手舞足蹈了起来,目前他所知的陆上那些船寮的工匠们,都还没有用过这种法子,都是造一条船,就开一次料,这么一来,他们采用这种标准化生产的办法,不但可以节约人力,充分利用闲散人力之外,造船速度可以提高很多,几座船台只要开工的是一种船型,那么这些工件都可以直接用到船上,这么一来造船速度想慢都慢不到哪儿去。
  接着郭复立即表态,这件事他马上就开始安排办,立即抽调一批工匠,专司带上一些学徒工负责为船只制作这些通用的零件,加快造船的速度。
  于孝天转身走向了船台,开始查看船台上的这些新造的船只。
  (继续求月票,难道我就没法子冲到前三十名吗?拜托弟兄们,有月票千万别留着不用呀!还是帮我留下吧!多谢多谢!)


 第四十六章 巡视新船寮

  这些新造的飞字号快船,都是统一的尺寸和式样,有了前些条船只下水之后,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运用,这种船的存在的缺陷现在已经基本上都被发掘了出来,并且在新船上得到了修改,更重要的是这些船全部采用了舵轮操作,使得操船变得更加便捷了许多,不管是作为近海巡逻之用,还是作为快速袭击船使用,甚至是还可以在远洋之中航行,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如果说这种船有点太小了点,排水量充其量不过百吨,也就是七十吨左右,不太适合作为主力战舰使用的话,倒是不错。
  但是好在这种船目前在海狼集团使用的时候,主要的对手并不是西方的大型帆船比如克拉克帆船或者盖伦船这些目前西方国家的主力船只,而是中国沿海大量的中式帆船。
  单桅纵帆船虽然小,但是本身船体结构十分坚固,设计合理,承载火炮的能力也远超过同比的中式帆船很多,甚至比他大数倍的中式帆船的火力,也无法压制住它所拥有的火力,加之它自身速度快和灵活的优势,对付起同行们大量使用的各种中式帆船来,简直堪称利器,褚彩老算是第一个受害者,当初仅仅三条单桅纵帆船,就把褚彩老和他的手下们搞的是狼狈不堪。
  近期又有数条这样的快船被于孝天派往了两广一带的海面上,去充作掠私船使用,其表现更是非常出色,轻松的捕获了不少商船,给海狼补充了不少可用的商船。
  就算是遇上了欧洲人现在常用的一些稍大的大夹板船,这种轻型的单桅纵帆船也不见得就怕它们,因为它的速度比起欧洲人现在常用的这几型风帆战船更快,而且更灵活,放对的话虽说不见得能打得过对手,但是打不过跑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还可以借助天气的影响,反复快速偷袭对手,咬不死他也可以把对手搞得狼狈不堪。
  但是如果数量占优的话,这种快船完全可以凭借着它们自身的优势,收拾掉那些欧洲人的大夹板船。
  故此,在目前的条件下,于孝天认为,这种单桅纵帆船才是他最需要的海战利器,而并不是那些类似西方的大型风帆战舰,当然有朝一日如果他实力发展到了相当程度的时候,需要全球远航的话,那就是另说了,不过他到那时候,也看不上眼下欧洲人使用的这些风帆战舰了,而他则会推出更好的风帆战舰,甚至于可能“发明”出蒸汽机,来作为船只的动力,抑或是铁壳战船彻底改变海战的模式。
  眼下船台上一二三号船台上的这三条船只都已经建造接近尾声,船体已经彻底成型,只等装上桅杆和船舵之后,便可以挂帆试航了,现在船上的工匠们还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已经开始清理船上一些留下的碎木之类的杂物了。
  于孝天的到来让工匠们都赶紧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一个个赶紧跪下迎接他的到来,这些工匠们之中有些人是海狼从陆上招募来的,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则是通过强硬手段强行绑架来的。
  对于初来海狼这里的不少人,起初是又惊又怕,还对于孝天很是怨恨,但是在到了这里,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洗脑以及生活之后,这些船匠们态度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匠人在这个时代是属于贱民,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虽然凭着手艺可以混口饭吃,但是生活却始终挣扎在贫困线附近,生活质量根本谈不上,手艺好点的工匠受到东家的器重的话,日子还能过的好点,一家老小起码能顾住温饱,东家如果大方点的话,还能多少有一点点积存。
  但是绝大多数工匠们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的,赚的钱只能顾住老婆孩子吃个半饱,饿不死拉倒,几年填不了一件像样点的新衣服,而且稍有不慎,还可能失业,一旦失业的话,他们便马上成为饥民,随时都有饿死的可能。
  所以工匠们的日子在陆上过的是属于相当窘迫的一群人,但是到了海狼这里之后,他们发现首先吃的变得好多了,这里的伙食相当不错(相对来说),顿顿管饱,一天还给三顿饭吃,在陆上给船寮干活的时候,就算是主力工匠,也只能一天管两顿饭。
  而且这里的饭食有油水,时不时还能吃顿肉,起码隔三差五有鱼虾可吃,这在以前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船寮的东家是说什么都舍不得给他们这么好的饭食吃的。
  除了吃的比以前好多了之外,这里还给他们发衣服穿,虽然也都是粗布的衣服,式样也很简单,但是这些衣服很结实,穿上也舒服,一旦磨烂了,还可以以旧换新,这让他们很是意外。
  还有就是在海狼这里,一旦生病的话,还会有人给他们看病开药,连药都不用花钱,这在以前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在陆上干活的时候,他们得上个小病,是说什么都舍不得花钱去找郎中看病,并且到药铺抓药的,一般都是硬扛,扛过去拉倒,扛不过去就成了大病,到时候就算是花钱,也晚了,许多工匠就是因为有病不敢去看,最后拖的一病不起,连活都没法干了,全家顿时就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可是在海狼这里,一旦他们生病的话,马上可以到医馆那里找郎中看病,海狼的医馆郎中会给他们开药,还会给他们开个条子,拿着条子到船寮交给掌事的,就可以休息,还不会扣工钱,算是带薪休假,这就更是不敢想的事情了。
  更何况海狼绑他们来这里干活,并不是把他们当做奴隶使用,在这里干活,会根据他们的手艺以及所干的活的重要程度,给他们定下工钱,然后每个月都会按时发给他们,而且这里管吃管住,甚至管穿,个人基本上花不了什么钱,这些工钱便可以存起来,比起以前工钱给的还要高不少。
  一部分工匠被绑来的时候,只是一个人,家眷都还在陆上,海狼居然还将他们的工钱可以送回到陆上,转交给他们的家人,这些钱差不多能满足他们家人的需要了,起码吃饱饭问题不大。
  另外船寮的管事的还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海狼还可以把他们的家眷也接过来,在这里他们的家眷也可以干活,赚取一些工钱,贴补家用,甚至于还给他们分一小块自留地,让他们家眷闲暇的时候种点地,养点鸡鸭,照样还可以贴补家用。
  这些工匠在这里得了实惠之后,自然而然有不少人愿意将家眷迁过来,于是海狼便会派人到陆上,按照他们提供的地址,找到他们的家人,将他们的家人接过来,分配给他们房子、土地,还发给三两安家费,甚至还给他们一石大米作为开火做饭之用。
  这么一来,工匠自然而然也就安心下来,在这里老老实实的干了下去,现在想让他们走,他们都不愿意走了,在这里他们有安定的工作,可以养家糊口,有饭吃,有衣穿,还有房子住,甚至有病还有人给看病,回去之后就算是他们继续给船寮干活,也混不到这样的生活。
  当然也有少量的工匠,认为虽然这里干活待遇不错,但是毕竟海狼是贼,他们在这里干活就是从贼,如果他们不把家人带过来的话,有朝一日万一朝廷要是来剿了海狼的话,他们就算是被抓住,也可以推托说他们是被裹挟来的,所以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把他们家人迁过来,对于这样的人,海狼也不强求,继续每个月将他们的工钱送回到陆上,交给他们的家人。
  有了这些优惠条件,船寮的工匠们自然而然干劲不错,往往早晨一睁眼,就开始在船寮上工开始干活,这时候的工匠可没有后世人们娇气,后世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一加班就叫苦不迭,这个时候人们可没有这种概念,于孝天大概算了一下,每天工匠们除了吃饭和稍事休息之外,一天下来基本上起码要干十个钟头以上,夏天天长的时候,甚至要干十二个钟头。
  这段时间船寮赶工,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加班加点的干活,有时候甚至于要干十四个小时,这要是换成后世之人的话,估计早就撂挑子辞职或者告到劳动监察去了!
  “诸位请起,不要紧张!该干什么接着干吧,于某不过就是过来看看罢了!别耽误你们的活计!”于孝天满脸和善的对这些跪下的工匠们说道,对于这些人,他很少发脾气,工匠们但凡见过于孝天的,都对这个年轻的大当家很是满意,于是赶紧谢过之后,起身各自忙活去了。
  于孝天也算是内行,上了船之后各处查看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