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8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们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难民之中倒是也有人急于返乡,不打招呼便私自离开,对于这些擅自离开之人,于孝天也下令不予阻拦,任其离开便是。
  但是大部分人这个时候,还是听了于孝天的劝说,没有擅自离开,因为这兵荒马乱天寒地冻之下,他们这些手无寸铁之人,要走回家去,没吃没喝的情况下,基本上跟找死差不多。
  虽然在这里条件也很差,上无片瓦,可是好歹一天两顿,还是能吃上热乎东西,好歹不至于饿死。
  而且于将军也说过,只要等局面稍微安定下来一些之后,便会每人给他们发一些粮食,让他们带着上路回家,起码到时候不至于饿毙在返乡途中,于是几十万百姓,就在静海县城周边一带暂时安顿了下来。
  事实上于孝天也确实没有太过小看陈新甲,陈新甲这个人虽然号称有魄力,但是实际上办事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是却比较会观望风向。
  这一次他接替卢象升被擢升为宣大总督,便看出了杨嗣昌等人故意在分卢象升兵权,为了讨好杨嗣昌,陈新甲按照杨嗣昌的要求,将宣大以及山西大部分兵力都接管了过去,并且严令他们不得擅自于敌浪战。
  建奴大军南下,卢象升孤军追踪建奴大军南下,陈新甲率领山西以及宣大精兵,屯驻于保定府一带,不敢和建奴为敌,眼睁睁看着卢象升最终走向了绝路,建奴北返,他更是不敢率军堵截,仅仅是派了少量的兵马,去袭扰了一下建奴,而且是稍稍接触一下,就缩了回去。
  于孝天抢占天津卫,要和建奴决一死战,派人私下里送信给陈新甲,请陈新甲从侧翼侧击建奴大军,牵制建奴大军一下,但是陈新甲岂敢这么做,他早已看出,朝廷视于孝天为眼中钉肉中刺,只想着除之而后快,所以绝不会给于孝天帮忙的。
  但是陈新甲在听闻市面上前段时间流传出了有关他和建奴接触,试图和建奴议和的消息之后,感觉到事情很是不妙。
  接着又听闻说坊间传言,他和杨嗣昌乃一丘之貉,卢象升的死,跟他也有分不开的关系,后来杨嗣昌被圣上下旨逮问,虽然没有说他的事儿,可是他还是意识到如果接下来他不办出点实事的话,恐怕等回头朝廷解决了于孝天这个麻烦之后,当今圣上肯定会跟他新帐老账一起算。
  特别是崇祯让他私下里去和建奴联络,试图和建奴议和这件事,知情之人非常少,现如今却走露了风声,他乃是被重点怀疑的对象,这可是牵扯到圣上的清誉的事情,当今圣上岂能和他罢休。
  所以眼下他想要自保的话,就必须要干成一些事情,而且还要干的漂亮,重新竖立起在圣上心目中能干的形象,否则的话他的前景非常不妙。
  这一次崇祯下旨命他率军攻击于家军,陈新甲再也不敢畏敌避战,表现出了十二分的热情,从接旨开始,便橹胳膊挽袖子的开始大批调动兵马,立即从保定府动身,赶往了天津卫一带。
  这一次陈新甲暗下决心,说什么也要把事情办的漂亮一些,不能让关宁军那边把功劳都给占了去。
  现如今在他看来,于家军虽然凶悍,连建奴大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他们和建奴这一战,肯定也打的不轻松,就算是打赢了,也肯定是惨胜。
  (感谢zjwynj兄弟的打赏!明天是新的一个月的开始,不敢奢求大家大量投月票,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帮顶一下,别让这本书成绩太惨不忍睹了!多谢!连续写了多年小说,现在腰背疼的厉害,趁着这段时间,多做一些户外活动,顺便把腰疼病也给治疗一下!)


 第五十章 迎头一棒

  而且在他从保定府出发之后,又听闻于家军从建奴手头抢下了大批的财货物资,于是陈新甲更是笃定的认为,于家军现在肯定是不堪一战。
  他用官军的作风,套在了于家军的身上,认为于家军大胜之后,抢了这么多的财货,肯定这会儿都乐得忘乎所以,肯定是正在忙于你争我抢的分赃。
  但凡是当兵的,在陈新甲看来,都不是好东西,这些建奴所掳的大批财货,肯定会让于家军的兵将们为之疯狂,这会儿估计早就争抢的不亦乐乎,甚至弄不好自己就先打破头了。
  所以陈新甲闻听更是信心大增,在路上多次给诸将提醒,一定要趁此机会,将于家军置于死地,此战乃是中兴大明之战,诸军万不可轻敌大意。
  可惜的是陈新甲太想当然了,他完全把于家军看做了是普通的官军,乃是和大明的官军一丘之貉的兵马,却不知道于家军的办事作风以及运作的方式。
  于是陈新甲兴冲冲的便率领着近三万山西兵马,朝着静海县冲了过来,沿着大清河一路东进,一头撞向了于家军所在的位置。
  可是当陈新甲率军抵达静海县西面三十多里的时候,正在督军渡过大清河,准备直抵静海县城下的时候,却被孟飞率领不足两个旅的于家军堵在了一个叫做柳河镇的地方。
  孟飞老早就通过斥候,判断出了陈新甲所部大致可能会选择渡河的位置,于是提前率兵埋伏了起来。
  等陈新甲正在督军渡河之际,官军刚刚过河了不到一万人的时候,突然间从藏身之处杀了出来,全军直冲官军渡河的地方猛扑了过去。
  虽然兵力上于家军方面处于绝对劣势,而且于家军兵将也相当疲劳,但是在孟飞等大将的率领之下,于家军的将士还是非常悍勇。
  而且官军刚好渡河不到一半,在大清河南岸官军兵不占兵力上的优势,再加之这些山西的兵将,现在对于和于家军开仗,大多心存不满,认为朝廷这事儿干的实在是龌龊到了极点,再加之卢象升之死,让山西和宣大的这些兵将们,更是对朝廷失望不已。
  要知道卢象升在宣大的时候,声望相当高,这一次朝廷调山西宣大兵马入卫,更是最初贵在卢象升手下听命。
  这些人算是卢象升的老部下了,对于卢象升为人绝大部分人都很是钦佩,但是迫于杨嗣昌、高起潜之命,他们被拨给到了陈新甲御下,结果这三万山西宣大的兵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都躲在保定府一带,可以说毫无建树。
  后来听闻卢象升在巨鹿力战身死的消息,不少深感敬重卢象升的兵将,甚至于当场嚎啕大哭了起来。
  所以陈新甲所部的官军上下人等,看似相当精锐,但是却士气十分低落,这一点连孟飞等于家军的军将们都没有料到。
  结果双方一接触,虽然在山西参将虎大威的率领之下,先期渡过大清河的官军也进行了一阵抵抗,但是在刚刚遭受到几轮排枪射击之后,官军方面便立即大溃。
  整个渡口一带,官军立即便陷入了混乱之中,击敌于半渡,这乃是一招绝杀之妙棋,孟飞这家伙最善于出奇制胜,逢战总是能做出些让人想不到的事情,他这一次成功的预料到了官军渡河之处,提前设伏,可以说打了个陈新甲措手不及。
  陈新甲没想到在这里就撞上了于家军的伏击,而且于家军根本不像是他想的那样虚弱,数千于家军兵将,突然间就出现在了渡口一带,让他和手下部将猝不及防。
  等他听闻炮声响起,接着便是一排排的火枪的声音响起之后,意识到出事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得太晚了。
  虎大威率兵稍稍抵抗了一下,眼看着无法顶住于家军的攻击,便立即顺着大清河南岸,一路朝着西面逃窜,结果浮桥被于家军迅速夺占,在河北岸的官军原本被陈新甲督促,赶紧渡河增援,结果在河面上便遭到了于家军的阻击,瞬间大溃。
  结果河北岸的官军看到河南岸的官军溃败,立即也随之大溃而逃,甚至于连他们在河面上搭起的几座浮桥,都没有来得及破坏,就已经溃散了。
  孟飞带兵冲至河边渡口,看着这一幕,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一仗赢得这么轻松,从他们动手到夺取渡口,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时辰,官军居然就这么被他们击溃了。
  在渡口两侧,到处都丢弃的是官军的兵器物资,还有尚未运过河的粮食,河面上的薄冰之中,飘着零散的被打死的官兵尸体。
  几条浮桥完整的留在河面上,只有一条被官军放火点燃,其余的则都完好无损,河对面远处大批官军,正在争先奔逃,根本无人在渡口那边阻挡他们过河。
  孟飞狂笑了起来,立即下令轻装前进,骑兵现行突击过河,控制和对岸的渡口,步兵全部轻装上阵,随后渡河追击官军。
  陈新甲被亲兵护着一路奔逃,逃出了十几里才想起来这事儿不对呀,于家军虽然厉害,可是还隔着一条河呢?他们只要守住河岸,阻止于家军渡河,那么就算是于家军再厉害,也奈何不了他们。
  可是等他反应过来,一切都已经晚矣,于家军这时候已经开始渡河而过,控制了河北岸的渡口,等陈新甲想要收拢兵力夺回渡口的时候,已经是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结果孟飞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整整把陈新甲所部追出了几十里远,这才气喘吁吁的下令停止追击,收拢俘虏和缴获的物资,返回渡口。
  这一战陈新甲一天的时间,就损失了一万多兵马,其中三千多人被于家军俘获,剩下的则就地溃散,等他一路奔逃到霸州收拢住溃兵之后,清点了一下才知道,他这次丢大人了!
  他本来是虎彪彪的想要立一大功,可是结果却一头撞了个头破血流,近三万山西的精兵,一天激战下来,就损失了过半,等他跑到霸州的时候,手头仅剩下了一万余官军,而且还基本上已经跑散了。
  总兵官王朴在兵败之际,不知所踪,参将虎大威也失去了踪影,仅剩下了杨国柱还跟在他的身边,要不然的话这一次他这支官军,恐怕真就要全军覆没在静海县了。
  大清河一战孟飞率部击溃陈新甲所部的消息很快便传回到了于孝天耳中,于孝天听罢之后也是愣了一下,觉得这仗是不是打的有点太轻松了一些?不到两个旅的兵力,仅仅一天,就把陈新甲所部打的落花流水。
  甚至于听了孟飞的奏捷之后,于孝天才知道从他们开打到结束,官军居然等于是一直都被孟飞按着狂揍,追着屁股猛打。
  于家军兵将可以说这一路一直都在追,根本就没遇上官军像样的抵抗,就这么一直把陈新甲所部赶出了几十里远,逃往了霸州。
  而且第二第四旅在一天追击战下来,还俘获了不少官兵,缴获了大量的器甲粮秣,基本上算是把陈新甲所部,这一次给打残了,短时间之内,陈新甲所部估计是再难有所作为。
  就连陈新甲自己,一直跑到霸州,都没闹明白,这一仗他到底怎么败的,双方明明刚一接触,为啥他麾下的官兵就败了呢?
  明明于家军也没多少兵力,怎么就把他干的狼奔豕突,两三万兵马说崩溃就崩溃了呢?这实在是说不通呀!
  于是最终他把这次兵败的原因,都归结在了虎大威身上,说是因为虎大威在河南岸那边,未能挡住于家军的袭击,导致渡口丢失,才使得此战失利,所以到了霸州之后,赶紧便写奏章,把这次兵败的事情奏明圣上。
  陈新甲这时候可以说是如丧考妣,知道他的前途估摸着算是彻底完蛋了,要是他这一仗打赢的话,估摸着他未来还算是光明,可是这一仗他却打成了这幅德行,两三万大军,被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