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时间我不在宜良,大事就交给老爷子和魏先生了,颜卿你也要协调好四省的关系。
  子祺,你给伯青传信,让他尽快摸清南疆四属国的消息,合纵连横御外晦,情报也是重中之重!”
  安排好了个人的任务,众人都散去了,正堂里只剩下了杨猛和自家老爷子。
  “做的不错,只是这一趟出去,子嗣又成了泡影,你要尽快了!
  老大那边有了,老二功夫也不少,只有你忙叨叨的一天也见不着人影,莲儿说的那事儿,我允了,以后少拿着子嗣的事儿,来要挟老子!”
  一场不见硝烟的内部争斗,自家老三完败魏五。徐子渭、岑毓英三人,杨家老爷子的心也算落到了肚子里,就怕自家老三被人左右,看来,自家老三的本事,也算是大成了,这三人合力都斗不过老三,那老三的对手就屈指可数了。
  老三这里让人放心,杨士勤关注的焦点,也就转到了老三的子嗣身上,对杨士勤来说,血脉的传承,才是真正的大事,其他的都要靠后站,老三的后宅不给力,也是杨家老爷子的一个惆怅。
  “莲儿提的那事儿,是好事儿!无论是火车还是电报,对咱们都是大好事儿,您老大人不记小人过,睁一眼闭一眼也就是了,至于子嗣,我宅子里外的女人有七个,一人一个就能忙坏您老,现在巴望着,到时候您老给看孩子啊?”
  还是那句话,南疆一战虽说很关键,但多半是试探居多,守土,杨猛自信可以做到,南疆虽说有压力,但这压力还是可以承受的。
  “你就贫吧!刀枪无眼,这次滇西之行还是要谨慎啊!
  林老虎那边若是问起你,该是怎么个说法?”
  “这事儿,我给泰辰说了,就说我烧香还愿去了,云南、川西、藏边的寺院都要走一遍,若是有大事儿,我会赶回来的!”
  自己在川西做了一单大的,朝廷势必会冷一冷自己这个悍将的,这无关自己的精明与愚钝,只是朝廷防备的手段而已。
  林老虎的折子走得是最远最长的老路子,里面也有这个意思,这几个月,自己就是个闲人,最好的结果就是,自己在南疆试探完了,朝廷的任命到了。
  然后就是英法找朝廷说事儿,自己带领云南六镇人马,去平定自己建立的蓝旗军。
  “嗯!这事儿也该做,你这一路走来,杀的人太多了,知道我为何如此关注你的子嗣吗?就怕报应啊!
  几万人因你而死,我这一辈子,见过的人,也没这么多啊!
  这次南疆之事,恐怕又是一场天大的杀戮,这事儿我替你办了吧!”
  说起自家老三杀得人,杨士勤也是连连摇头,太多!
  “这事儿,您老要是想办,就自己去拜拜好了,不要做得太过铺张,杨家上下,可都是看着您老做事儿呢!
  您要是笃信的话,难免上行下效,这拜佛靡费无度,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喜欢就说不喜欢,笃信只在心里信,有些东西,上行下效一旦流行起来,止都止不住!
  “唉成了!等有了时间,我自个去,家大业大也是负累啊!”
  对此杨士勤也只能答应了,老三说的不错,杨家用钱的地方也多,与救人出水火相比,拜佛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再有就是供养寺院,却是靡费,一文两文不嫌少几百万两不嫌多,一句上行下效,也就打消了杨士勤大操大办的心思。(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战争准备(下)

  与老爷子说了会儿话,就算是辞行了,武庄那边的事情办完了,杨猛也该启程去滇西了。
  杨猛到了武庄,丁泰辰、葛仕扬、刘一贴、江树先,还有一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武庄等着呢!
  “老江,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在明湖书院做教习吗?”
  见了江树先倒是有些意外,这位也算是杨家的功臣了,几年不见,这江树先倒是有些老了!
  “唉三爷,做这教习也不轻松,今个儿听说三爷要在云南大举修路,这可是泽被万民之举,老江的家人安排妥当了,书院的教习,也有弟子担当,今个儿,老江是来卖命的!
  滇西的两大江河,留下了老江的碑文,这贯通云南的道路,少不得老江的名字!”
  伴着几声咳嗽,江树先也撂出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这可是个缠人的活计,你这身子骨能扛得住?”
  瞧江树先的样子,已经有些病恹恹的了,这是个人才啊!可不能轻易的死掉!
  “不瞒三爷,老江得了大病,这次就是来玩命的!死咱也要死在修路的工地上,这次勘察路况,我背着棺材去,死在哪埋在哪,也算是不负三爷的知遇之恩!”
  这话说出来就有些伤感了,这老江这是在拼死护持后辈啊!
  “成!去吧!这次你若是撑下来,事成之后,三爷刻山为碑来彰显你的功绩!一座山,可护佑你三五代子孙!”
  江树先玩命。杨猛也不苛待。刻山为碑。老江这样的人,够资格!
  “借三爷吉言,为了这刻山为碑,老江再怎么也得多撑一段时间!”
  与杨猛想的一样,江树先得了大病,为了给子孙后辈挣点本钱,这次这位号称云南形胜胸中藏的地理师,也准备玩命了。
  “嗯!病该治还得治!泰辰。事情安排的如何了?”
  江树先的出现只是一个小风波,规矩就是这样,你的贡献到了,可以有特权。
  见杨猛没有第一时间问葛仕扬问题,丁泰辰心里也有了谱。
  “三爷,这是十里八乡,编草鞋最利落的人,您要个什么样子,直接说给他们就是了。”
  时间有限,丁泰辰找的人也不多。但有了样子就好,其他的事儿。接下来就该交给杨家的管事们了。
  杨猛也不犹豫,照着自己的脚型,就在地上画了一个中腰全身的草鞋样子。
  “泰辰,滇西那边穿草鞋的多吗?”
  画出样子之后,杨猛又问了丁泰辰一句,这草鞋只是自己想出来的,能不能用,还要看实际情况。
  “山路湿滑,大半人穿得都是草鞋,穿布鞋进山,一是费鞋,二是穿得久了容易烂脚。”
  丁泰辰也算是大户出身,对于这个也不怎么清楚,问了下面的管事之后,才给出了答案。
  “平日上山穿得草鞋,也让他们按照我和护卫们的脚型做上几双。”
  新鞋虽好,但也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南疆那边,到了之后就要开战,留给杨猛的准备时间也不是很多,有些事儿只能将就了。
  “三爷这些是绑腿,咱们这边的山民,大半都用黑布绑腿,滇西那边也是一样。”
  杨猛看了看绑腿,样子都差不多,只有个长短宽窄之分。
  “嗯!让鞋厂赶制一批,装备滇西的新军。”
  赶路基本靠腿,这绑腿的用处不小,可以作为军用物资,选了一条差不多的,这绑腿也就算是有了。
  “刘一贴,你那里有问题没有?”
  “三爷,多半药品,只有千人左右的量,十万人的量,起码得配置一两个月。现在这个时候,也是药材新老交替的时候,弄不好花的时间会更多!”
  刘一贴也是实话实说,这单子下的太急促,立马完成,也是不现实的。
  “嗯!尽快吧!一边配置一边往滇西运送,记住!医学馆也要留下一批备用的药剂。”
  这事儿,不是鼓鼓劲就成的,杨猛也没做什么要求,应了一句算完事儿。
  “葛师傅,你那边如何?”
  剩下的就是维护供给的马车了,木制马车自身笨重,装载的货物少一些,杨猛把运输的希望就放在了铁制马车身上。
  “东西已经带来了,就在后面的演武场,您过去看一下?”
  葛仕扬也不多说什么,带着杨猛就奔后面的演武场而去。
  “葛师傅,铁索桥的事儿,你知道了吧?你那边有没有问题?”
  “问题不大,您说的连接方法很好,西山的人估算了一下,若是将铁索运到了之后,一月架好一座铁索桥不成问题。
  有了炮厂的人协助,铸造铁索的问题不大,只是这承载力,您有什么要求吗?”
  铁索桥是关键,葛仕扬的回答,也让杨猛的压力小了不少,要求?杨猛想了一下,还真提出了要求。
  “如果按照霁虹桥的锁扣规格,可以过重。炮吗?”
  走人、走马,这不是什么问题,重。炮的运输才是大问题,万一这桥修成了,走不了重。炮,那架桥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只走一门三千斤左右的火。炮,霁虹桥的铁索规格,就有些高了,一倍大的铁索扣,就能够支撑万斤左右的队伍,这是经过计算得出的结果。
  而且这还是参照普通铸铁为原料,如果以西山的新铸铁,一倍大的铁锁扣,应该可以承载一倍以上的重量,但这只是估算的结果。
  一倍半的铁锁扣,虽然可行,但有风险!”
  计算承载能力,这就是西洋的技术了。在大清只有个估算结果。霁虹桥是成化年间建造的。距今也有三百多年了,虽说霁虹桥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但浪费材料是肯定的。
  “还是一倍大小吧!这个比较稳妥,虽说是临时用的,但将来不一定不用,坚固点好!
  按照霁虹桥的样子,制作一倍大小的铁锁扣,西山铁厂。一个月能制造几副桥面?”
  速度是杨猛想要的,但生产能力是个绝对的制约因素,自己想的再好,生产能力不够也是白瞎。
  “霁虹桥的锁扣,在十斤上下,一座桥有了五千多铁锁扣,咱们若是制造一倍大小的,重量在十五斤左右,以马车的宽度来算,一丈左右的桥面也就够了。
  霁虹桥的桥面是一丈三。考虑到来去的问题,两丈的桥面应该足够了。三千个铁锁扣一座桥,应该够用。
  三千铁锁扣,重量是四万五千斤,二十座桥面所需的铁锁扣,西山铁厂虽说有些勉强,但应该可以做到的。
  现场安装也没什么难度,只要选好了着力点,半年的时间,应该可以架设五十座以上的铁索桥。”
  生产与架设,里面也是有时间段的,半年生产一百二十座桥的铁索扣,架设好五十座,这在葛仕扬看来已经是神速了。
  “葛师傅别忘了,随着桥梁的架设,运输的时间也会大大的缩短,架桥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吧?
  让西山书院的学生们,再弄一些东西,一边架设一边摸索,架第一座桥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带着几十个壮丁,另组一支架桥队,这么推下去,西山铁厂生产多少,就能架设多少了!
  葛师傅,你做的不错!”
  提了句意见,杨猛也没忘了赞扬一下葛仕扬,自己离开西山也就一天的功夫,能给出这样的答案,杨猛觉得很欣慰。
  “这是要务!这就是四轮货车和两轮的载人马车。”
  要务!两字也含着葛仕扬的怨念,自己这位领主大人,真是把人当做牲畜来使用了!
  “呵呵没办法,摊上了这么个时代而已!这四轮马车,能够承载多少重量?”
  岂止是老葛有怨念,杨猛的怨念也是不小,重活一回,活的忙叨叨的,要是再有一个选择的话,杨猛宁可托生在太平的年景。
  “两千斤上下!但是最近不能生产,生产铁锁扣,会占据西山铁厂的绝大部分产能。”
  有什么说什么,这铁制马车虽好,但产能有限,铁索桥和铁马车,两样只能选一个。
  “这车轮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