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5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服曾涤生,不能用利益吸引,洋务除了利益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御外晦了,这也是杨猛唯一的突破点。
  “部堂所说的,涤生大抵清楚,也确有其事,但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只要枪炮舰船就好,大办洋务,是不是有些靡费了?”
  这些事儿,曾涤生明白,但涉及到了军务,这洋枪洋炮洋船就足够了,再多有什么用呢?
  “枪炮舰船这东西,一时一变,若咱们真的与列强对上了,就跟褐贝丝和我的击发枪一样,洋人给咱们次货,或是制造次货的机器,咱们怕是造不出好货吧?
  当兵的手里的家伙事儿不如洋人,洋人就要打进国门,有了轮船火车,别说一两万了,就是十万二十万的人,洋人也就是费些气力而已,有了港岛,多少人多少粮食存不下?
  想要御晦,可不是你想的那般简单,洋枪洋炮洋船,咱们可以称之为军工业,这军工业,涉及的东西很多,从物理到化学,从化学到数学,许许多多的东西,咱们想要自造犀利的枪炮舰船,就有兴办洋务的必要。
  举一反三这话,你清楚吧?咱们办洋务,就是要依葫芦画瓢,之后才能让洋务跟儒学结合,弄出咱们自己的东西来,你来说,这洋务该不该大办呢?”
  失了印度,英吉利或许没有从陆路大量派军的条件了,但重新打下印度呢?或是英俄法联手,自陆路入侵呢?
  有些时候,困难挡不住军队的,只要有利益,列强就会绞尽脑汁的去得到,当然大清最大的威胁,还是在海上,沿海的防卫,终究太过薄弱了。
  这些话,虽说有些是虚言,但未必不能成真的。杨猛的说法,对曾涤生来说最是合适不过,外面的威胁,从长毛贼手里的洋枪就能看的出来,挑拨离间从中渔利,两千年前的战国,老祖宗就玩过,从这些洋枪之中,不难看到英夷的机心。
  最让曾涤生感兴趣的,还是洋务与儒学结合的事情,若是能如此办理,却是最好不过了。
  “部堂,这儒学如何与洋务结合呢?”
  “这个需要老子给你解释吗?儒学的典籍,怕不是只有论语一本吧?儒家还讲究六艺呢!这些东西你肚子里多的是,自己想想该怎么结合。
  如今这大时代就是这样,两百年前大小弗朗机,不敢窥视我华夏国土,两百年后,他们敢伸手了。
  咱们所处的年代,就是个变乱的年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呐!汉朝的董仲舒、明朝的朱熹,大清未必不能有个变革儒学的曾国藩!
  老子读书不多,能说的差不多也就这些而已,具体如何考校,你自己看书!”
  论战,怕是三个杨猛也不是曾涤生的对手,让他自己去想,让他自己去琢磨,有了将洋务和儒学结合的心思,他就不去想如何抵制了,最终能出成果,这一点杨猛是可以肯定的,以曾涤生的学识,加上明湖前面做的事情,不出结果,对不起人呐!
  新任的师父,不能答疑解惑,曾涤生也不在意,杨猛之前给他的书籍,他虽说没有过多的涉猎,但也看了不少,结合这年头一出,思路也就通达了,别说有些东西,还真能结合一下。
  “部堂,这讲述洋务的书籍,只有那几本吗?”
  “很多,几百本吧!翻译出来的西洋书籍更多,几千上万本是有的,那些只是最浅显的东西,这样吧!过段时间老子给你安排几个熟识洋务的。
  你和左季高筹备一些理学社的人手,书籍很多,你们的人手多多益善。”
  将明湖和西山的一些成果,交给曾涤生,也是杨猛的初衷,毕竟单靠西山与明湖,一年培养的人才终是有限的,若是让天下的读书人都参与其中,出几个天才,简简单单。
  只要曾涤生把理学社的架子搭好,杨猛依着河道工程出个招贤令,三五年之后,洋务才是真正的大势难当!(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四章 断江流(上)

  理学社筹划年余,时至今日总算是有了眉目,只可惜罗泽南死于吉安,若不然罗泽南在湖南还能帮着理学社笼络一批人才的。
  对于理学社,杨猛倒是没多大的要求,出不出成绩也是两可,最重要的是他能在大清的地界内,以曾涤生的名义推行洋务,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是百千万,只要人们能接受洋务,许多事情就办成了一半。
  曾涤生这次是真服还是假服,对杨猛来说也不重要,有些东西,一旦涉入其中,就难免要被人贴上标签的,官场之中尤为如此。
  如今帮着他办河道工程的骆秉章、胡林翼,就是朝臣眼中的杨老三一党,他若是倒了霉,必将连累骆秉章与胡林翼。
  同样左骡子的楚勇,如今加入了杜降虎的湘勇,也经不得细究,一旦自己派兵的事情传了出去,左骡子、曾涤生也是铁杆的杨党,而且这些事情,说不得早已被人知晓了,只不过如今剿匪为重,许多人不好出来诟病而已。
  湖广总督官文,倒是不在此列,他一是有旗人的身份罩着,这第二嘛!就是他不擅政务,推脱政务,对官文来说,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坏事儿。
  至于这杨党一说,也是事出有因,河道弊案虽说牵扯的只是两湖的官员,但杨猛无疑是在天下官员的面前表了态,老子随时都会对贪官下手。
  仁孝之道也罢,抄家灭门也好,这些在官场之中并不罕见。但许多事情总要讲究一个立场的。杨猛为了河道工程大肆对官员下手。也就成了大清官场多数人的死敌。
  这年月,当官不为财的不多,九成九的官员,大都是不干不净的玩意儿,那些个纳捐的更是如此,几千两弄个州县官员,不回本,岂不是傻子?
  他杨老三能为了河道工程。对付两湖的官员,他日未必不会为了银子,对其他的官员下手,抄家灭门呐!哪个官员不害怕,如今在朝在野的官员,怕是许多人都把目光聚在了河道工程上面,剿匪为重,那只是朝廷的事儿。
  杨老三这边,才是真正危及到官员身家性命的大事儿、要事儿!许多人怕是巴不得杨猛的河道工程黄了,好趁机弄他个死无葬身之地。
  对于这些杨猛不是不清楚。朝廷和官场,对杨猛来说。朝廷那边还是更为重要的,至于官场的那些人,不惹自己便罢,惹了自己,管他们是善是恶,总逃不过灭门之厄的。
  只要四色棍保定了自己,其他人在杨猛眼里,多半都是死人,老老实实的趴着,短期之内相安无事,跳出来找事儿,暗杀、栽赃的手段,杨猛有的是,无非都不是什么干净人,这些人杨猛杀起来,也是最没心理负担的。
  说千道万,如今最重要的事儿,还是河道工程,只要做出了一点点的成绩,那他这第一步也就稳固的踏了出去,但出成绩这事儿,杨猛也不是十拿九稳。
  **可以挡得住,但这天灾却是不由人的,谁知道长江上游会不会出事儿呢?
  疏通长江航道,不是最难的,反而是最简单的,主航道就摆在那里,只要断流成功,这事儿就成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就是看天时了,只要长江流域冬季无水,此事必成!
  成功与否,杨猛不敢打包票,但短时间的断流,他是可以保证的,断江流,对疏通河道来说,只是最基础的一件事,但对做文章来说,这却是文眼,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
  荆州至九江,潜力航道断流,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事情,这也是近期杨猛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这个对河道工程虽说只是基础,但对朝廷来说,却是他杨猛体现能力,彰显本事的时候。
  只要断江流,这篇文章做好了,四色棍那边对固河修渠兴商事,就会有十足的信心,借着断江流这篇文章,杨猛也能给天下官员,设个圈套,只要是这个时候出来诟病他杨猛的,有一个算一个,杨猛都会让他们连同他们的家人,好好为两湖的百姓,出上一把死力。
  趁着曾涤生还在九江,杨猛也要给曾涤生看看自己的器量,曾涤生不会因为带兵打仗真正的佩服自己,但利国利民利天下的河道工程,却可以让他真正的敬服,耍心机,小处不能放过,同样这大处也不能放过。
  江西那边,走了石达开之后,杜降虎和曾涤生的那些手下,足以对付太平军了,让曾涤生在九江滞留一段时间,对湘勇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芷晴,发个帖子,让骆秉章、胡林翼到九江来一趟!
  知会沿江各处,近期再检查一遍,支流工程的质量,十天之后,大江断流!”
  日夜不停的驳船,让杨猛可以随时的召唤骆秉章和胡林翼,这次正好让两人沿途瞧瞧,长江支流的工程进度,这两人的信心,对河道工程来说也很重要。
  听了杨猛的吩咐,魏芷晴的心也提了起来,断长江呐!亘古未有之事,一旦出了差错,两湖就是泽国啊!
  “爷,此事还需要谨慎一些,十天是不是仓促了?一月为好!”
  “不用!事情已经做完了,效果如何,让大江来验证吧!
  虽说有些风险,但如今的长江,正处于枯水期,支流那边的堤防即使崩溃,也很容易堵住。
  这段时间,对咱们来说极为关键,枯水期,说不定一两个月之内就会过去,趁如今水量较少,检验一下支流工程,再加固一下有些不堪重负的地方,即使之后上游来水,咱们也能应付一二。”
  冬春之际也不是没有洪水的,河道工程最稳妥的时间,其实也就四个月左右。就是入冬与开春这段时间。开春之后。冰雪消融,长江的水量是必然要增加的。
  支流终不是干流,一旦上游的冰雪融水过多,下游的这些支流河道,还真不一定能承受,那么大的水量。
  杨猛心里还在忧心一件更为棘手的事情,那就是入冬以后,荆州到九江一带的温度。到了冰点,水泥难以凝固,这个虽说也有一些解决的办法,但最怕的还是大面积的降温,一旦水泥凝固不了,或是出现了冻结,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杨猛敢于在半年的时间之内做这个,水泥是个很大的捷径,一旦这东西用不上,那时候。才真叫傻眼呢!
  做工程比打仗还让人忧心,虽说杨猛不去工地。但许多事情可都摆在了他的心头。
  骆秉章和胡林翼,到了九江,一听十天之后断流,自然也是错愕异常,这事儿做的急切了。
  对于坐镇九江的杨部堂,这段时间,两人也摸稳了他的脉,简单!说一不二!
  只要是他说出的话,很难有回环的余地,河道工程,算是一件惠民的工程,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河道工程上下,已经被杀了数千人。
  大批的人员聚集,难免有些作奸犯科的,从贪墨到抢掠,对于这些人,这位杨部堂,也就简单的几样处理办法,充劳役、杀头、灭门,数数好像就这三样了。
  一个好好的工程被弄得血糊糊,果然是带兵的大帅呐!
  知道断流之事,已成定局,两人也没有多说话,这两人虽为两湖的巡抚,但河道工程之中,两人做的事情,也就跟军需官差不了多少。
  “部堂,断流之事,可是要大做文章?”
  杨部堂找两人过来,自然不是喝茶叙旧的,骆秉章略一思考,就差不多知道这位部堂大人的心思了。
  “正是!文章做得越大越好!不仅是折子,民间的文章也要做好!
  你们知道该怎么做这个文章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