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6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枪械的数量足够,在这么一个年代,谁的手里握枪杆子的人多。谁就是老大,至于海战、炮战之类,都是比不过人海战术的,你来十万我出百万,枪械我比先进,人数我是你的十倍,你就是扛着炮来,怕也不是对手吧?
  “知道了!”
  三爷的这个回答倒是个省钱的法子,若是停了单发的德莱赛与霍尔,那宜良那边的投入。最多也就几十万,几十万两银子。只能算是小钱了。
  “让子祺快些回来,这太平军怕是已经与英法两国勾连上了,岑毓英那边没有回报,很可能他们是在海上交易的,初期的数量应该不会很大,最多五到十万的数目,咱们要快些收拾太平军了!
  另外,将咱们在广州和云南库存的枪械整理一下,滑膛枪全部整理出来,这曾左冯的人马还是要装备一下的,先在九江囤积十万条吧!”
  由冷兵器升级到热兵器,这死人的数量,就是天差地远了,曾左冯三人合伙,在江南对付太平军,平均一天能打死百十人就不错了。
  自打杨猛走后,成千上万的歼灭战,基本在江南绝迹了,多数时候,几千人马厮杀,伤亡的人数也就几百,一旦大批量的枪械被使用,战争初期的死伤人数是最恐怖的,弄不好一天就是几千、上万人,参战的可都是成年的壮丁,就这么被填坑实在是不值得!
  换了火枪再打上几年,弄不好死伤的壮丁就得上百万,有上百万人,杨猛组织个远征军都够了,何苦自己人打生打死呢?
  自打来了广州,秦子祺也忙得很,暗影的海外事务不少,但三爷那边的事情更多,刚刚在船政学堂,选了一批精通洋文的暗影成员,这边三爷的召唤又来了,匆匆的赶回了广州码头,见了三爷桌上的金银块,秦子祺的脸色直接就变了。
  “三爷,可是英法与太平军交易了?”
  “嗯!你知道这事儿?”
  “刚刚得知,前些日子,有两艘装了火器的海船经过了马六甲,两船火器,数目恐怕有个五六万吧?”
  “天京那边有消息吗?”
  “那边慢一些,一般得十天才能传一次消息。”
  “有了这批火器,杨秀清那厮怕是要开始折腾了,近期能不能派一支血影小队,带着五百睚眦进城?
  天京有许多东西,是咱们要保护的。”
  “此事不易!若是几十人尚可,几百人很难!
  但石达开那边若是出手的话,几千也无碍啊!”
  作为杨家最了解三爷的人,一听杨猛的话头,秦子祺就知道自家这三爷,又惦记上人家的圣库了,天京有需要杨家保护的东西?或许吧!
  “嗯!你这主意不错,正好试试石相公的心思,让丁叔派三千睚眦,近期让他们蓄发,记着!入城的时候,一定要全副武装,免得被石相公那厮算计了。
  三千睚眦,就是那石相公想给老子来上一下,老子也能让天京四门打开,错过了这个好时机,等待太平天国的只是屠杀而已!
  船只和地道,你那边的人能办么?”
  有些事儿杨猛不必明说,如今的圣库怕是价值在数千万以上吧?留在洪杨的手里,他们只会自己享受,到了自己的手里,在怎么也能周济几百上千万的难民不是?
  “这些事儿自影子入了天京就在办了,只要城内能得手,咱们就运的出去!若是天京能有一场大动乱,却是再好不过了!”
  影子,三教九流无所不容,盗墓贼、矿工也是有的,挖个地道兀的,难不住影子的人,而且影子在天京的地道,那可是能走马车的。
  “哼到时候肯定是要大乱的,这样吧!近期查一查杨秀清和韦昌辉属下的人马,若是可用不妨拉拢一下,毕竟白白的死在内讧之中,不如死在御晦的战场上。
  港岛那边的林李也要给他们一些警示的,这东王府与北王府的直属人手,最合适不过了!
  你差人将军械之事,泄露出去,曾左冯都要知晓的,前些天朝廷问征税之计,我这边恰好有了谋划,这事儿还是需要曾左冯相助的!”
  正正经经的大战,其实并不多,很多年难得一遇的,许多时候的战争,都参杂了太多的阴谋诡计,在杨猛的手里不仅太平军是炮灰,就连千挑万选的睚眦也一样是炮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才是政客,许多时候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这事儿简单,三爷,要不要坑害和春一把?”
  对于江南大局的把握,秦子祺比杨猛仔细的多,杨猛话里的阴意,秦子祺大多时候,是可以轻松理解的。
  “托明阿或是和春都成啊!大溃败就好,莫要弄得全军覆没,那样一来,朝廷就要吓破胆喽!”
  对于朝廷,恐吓也是一种手段,但朝廷的承受能力有限的很,只怕弄巧成拙呐!
  “苏浙的冯桂芬!”
  “呵呵办吧!”(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六章 估税

  都说年关难过,可大清朝廷刚刚过了年关,先是有英法美俄三国要求修约、传教、赔款、割地,后又是席卷整个大清的应战之声,这些对于朝廷来说,还好接受,至多装装聋子、傻子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即使过不去,拖延一段时间,也是很容易的。
  嘴上、耳中的责难,这才刚刚有些消停,江南那边就传来了,让人震惊的消息,英法洋夷与长毛贼勾连在了一起,大批的洋枪、洋炮被卖进了长毛贼匪的巢穴天京。
  对于这事儿,朝廷起初是不信的,这事儿也很好判断,只有江南的曾左冯说起了这事儿,很可能他们是知道了肃顺的八旗新营,装备了三千火枪的事儿,想要谎报军情,套取朝廷的军费呢!
  朝廷本就对曾左有所提防,给湘楚二军买枪这事儿,就是打死朝廷也不会应允的,本以为这事儿只是曾左的手段,可没曾想,一月的时间不到,先是托明阿后是和春,都被长毛贼的火枪队打败,经此一役,托明阿手下原属江南大营的绿营兵算是完全的废了。
  和春的江北大营,战后拢起的人马只有战败前的四成不到,许多绿营兵慑于火枪的威力,都半路做了逃兵。
  这事儿也不算是朝廷的疏忽,只能算是应对不及时罢了!但原属江南、江北大营的绿营兵,仅剩了四成,这样的结果却是朝廷不好接受的。
  苏浙连续的大战,好在有冯桂芬的人马救助,不然这托明阿与和春。就要全军覆没了。但少了托明阿与和春的那几万兵马。苏浙一带的合围之势,已经算是被破了,好在长毛贼战败了和春二人之后,就回师西进了,不然苏浙难保啊!
  慑于长毛贼火枪队的犀利,皖赣的局势,也出现了大变,曾左的湘楚二军。撤出了许多地方,只能固守围困长毛贼了。
  若不是长毛贼西进,若不是广州的杨猛做出了正确的部署,这铁壁合围的法子,就要功亏一篑了!
  而杨猛派出去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刚熟悉了一个月枪械的肃顺所属八旗新营。
  肃顺入苏浙的时候,也与长毛新秀李秀成过了几招,死伤了三千多新营的人马,而斩下的首级却有七千余,这样的战局在杨猛看来算是败了。这两万余八旗新营的战力,足以对抗四五万的太平军。折损三千人马,只弄死了李秀成七千人,虽不是惨败,但败得也不怎么好看。
  但这样的战局在朝廷看来却是大胜了,本来肃顺有完胜的希望,但这厮的运气不好,遇到了杨秀清新组的洋枪队,那三千死伤,多半是由洋枪队造成的。
  白白的损失了三千人马,杨猛直接差人去苏浙一带,强行打了肃顺三十军棍,这三十军棍打得肃顺皮开肉绽,过去的杨猛亲随,也狠狠的骂了肃顺一顿,挨了打、挨了骂的肃顺,也是怒火中烧,一下就把杨猛告到了朝廷。
  这次损兵折将,罪责不在他肃顺身上,若不是遇到了长毛贼的洋枪队,这八旗新营首战必然是一场大捷的!他肃顺好歹是宗室,当着满营两万余人的面,被暴打一顿,肃顺就是修养再好、城府再深也受不住啊!
  身在广州的杨猛也是不依不饶,肃顺告状的折子上去了,杨猛直接就上了请杀肃顺的折子,跋扈的杨老三这几个月可没怎么杀人,只因为肃顺指挥不利,就要宰掉一个宗室,朝廷自然是不会应允的。
  朝廷这边不允,但八旗新营的指挥权,依旧在杨猛的手里,见朝廷迟迟不予批示,杨猛差人就到了苏浙,要当营杀肃顺。
  这下肃顺知道捅了马蜂窝,带着三千火枪兵,急匆匆的就逃回了京师,至于苏浙的八旗新营,他则是留给了副将代管。
  “混账玩意儿,你这一仗,说白了还是杨三哥练兵有方,你肃顺是吃了猪油懵了心,不知天高地厚了吧?
  杨三哥在折子里说的,你肃顺打仗不知避让,害死了三千八旗子弟,打你三十军棍,是想让你记着这个教训,你倒好,一份折子就把杨三哥告到朝廷了,那位可是打过僧格林沁的,你这不是找死吗?
  既然回来了,就别回去了,呆在京师再练一支新营,杨三哥的法子照旧!”
  匆匆逃回京师的肃顺,可是被杨老三给吓着了,朝廷不许他敢强杀,这次得亏跑得快,不然非死在杨老三的手里不可。
  “陛下!奴才之前全无与火枪队作战的经历,在战阵之中出些差错在所难免,可他杨猛不分青红皂白,当着满营两万人的面,扒了裤子就是一顿军棍呐!
  这么做,奴才以后还怎么带兵?
  陛下,长毛贼的洋枪队犀利的很,朝廷还是要早作打算的,杨猛的跋扈奴才看不上,但他的练兵之法奴才还是甚为敬重的,八旗新营的战力,至少十倍于广州将军所部,面对五千人的长毛贼火枪队,依旧死伤了三千余人,若是湘楚二军对上了,只怕也是惨败呐!”
  与杨老三交恶,肃顺也不想的,只是这杨老三治军太过无情了,一军主将说打就打说杀就杀,这也太跋扈了!
  当日挨揍、挨骂之后,肃顺也是实在气不过,才发了那份折子的,事后他就后悔了,可不曾想,这杨老三竟敢强行杀人呐!
  面对皇帝的斥责,肃顺也知道这次错在自己,加上皇帝对杨老三宠信有加,他也只能就坡下驴了。
  “知道是自己的差错就好!杨三哥进广州的时候,当日就差点杀了叶名琛,你怕是不知道吧?
  过些日子待杨三哥消消气,你备上一份厚礼吧!这事儿朕给你说和一下,记住喽!轻易不要招惹杨三哥!”
  对此。四色棍也很是无奈。若是肃顺死了。这事儿另当别论,肃顺没死就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想杨三哥杀得那些绿营将官和八旗新营的恐怖战力,在心里,四色棍还是感激那位杨三哥的,要不他也不能当着肃顺的面,张口闭口就是杨三哥长杨三哥短的。
  “哼!便宜肃顺这小子了,妈的!老子练出来的兵。就因为这小子至少白死了两千余,该杀!
  这四色棍也是,当什么说客呢?老子还真能宰了肃顺?
  计长,我所提的估税之法,你弄好了没有?弄好了就发给朝廷吧!”
  杨猛将肃顺的事情闹大了,目的其实很简单,为的就是遮掩他弄出来的新税则,所谓估税,纳税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清的地主、官员士大夫、以及各地的商家、富户。
  怎么叫做估税呢?那就是大家伙估摸着缴税。缴的少了下次还来,缴的多了。就这一次。
  这估税法也是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