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7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儿说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彭蕴章已经决定要入伙了,但肃贪就要杀人,看杨老三的手笔,要杀的人还不在少数,这样的恶名,不好负担呐!
  “社稷之重重于泰山,百姓之苦苦不堪言,想要变,就要有那股狠心,老子是下了狠心的,皇帝也是下了狠心的,彭中堂,究竟是社稷重要?还是维护那些个贪官污吏重要啊?
  没有这些个贪官污吏,江南能出洪杨长毛贼?没有这些贪官污吏,直鲁皖能出捻子?
  至今为了剿匪,官军死伤十数万,百姓死伤数十万?几万贪官,就是抄家灭门也不过这个数字,孰轻孰重,彭中堂自己考量吧!”
  这样的道理,不用杨老三解释,彭蕴章也清楚,要说这个,彭蕴章说的要比杨老三更好听,更大义凛然,如今彭蕴章要做的抉择是恶名昭彰与名垂青史,究竟怎么做,他心里有底,杨老三的心里也有底,杨老三要是没底儿,就不会跟他说这些个糟心事儿了!
  “皇帝那边怎么个意思?”
  “知道一些,但没敢和盘托出,毕竟”
  “知道了杨部堂也有难处的,毕竟君臣有别的,如今这时辰,晚膳也用过了,该是面君的时候了。”
  算算自己的岁数,算算自己的身子骨,彭蕴章和豁出去了,现在这时候,图享受身子骨不成了,名声才是彭蕴章最关心的,杨老三的兵马,皇帝的权力,这事儿大有可为呐!
  “那就走吧!”
  两人到了养心殿,四色棍没有呆在东暖阁而是独自一人坐在大殿之中,看来这位也多少有些觉悟的。
  彭蕴章将五大园林的损失大概的说了说,虽然没有实地查看,但两人入宫的时候,还是望了望京郊附近,火光冲天呐!
  “定不与英法洋夷善罢甘休!此事没完!”
  听了即将到来的恐怖损失,四色棍也跟泼皮一样,狠话连连,大清历经数代建立的皇家园林呐!即使四色棍的心再大,这么大的损失,也是扛不住的。
  “陛下。名不正则言不顺。此时咱们应当与英法洋夷开战呐!递交国书宣战。该是朝廷办的事情!”
  彭蕴章的话递上去之后,四色棍的脸色却多少有些变化,在国内他可以为所欲为,但国外
  四色棍也是知道克里米亚战事的,英法洋夷厉害,大清孱弱,开战怕是没有胜算的。
  “此事需要谨慎啊!”
  皇帝认怂,彭蕴章可不答应。照着杨老三的话,彭蕴章又给四色棍解释了一遍,一听钱粮不缺,四色棍脸上的表情也飞扬了一下,三哥口中的功盖秦始皇竟是真的。
  “倒是苦了三哥了,这些事儿,三哥都是为朕做的啊!”
  当日一句戏言,四色棍记得清楚,看着面色有些惨淡的杨三哥,这位也是感慨万千呐!
  “苦倒是不苦。只是有件事儿,却会让陛下脸面尽失。做不做,臣这边不敢决断!”
  苦?有野心撑着,杨猛可没觉得苦,而且皇宫之中的乐事不少,苦从何来?
  “什么事儿?”
  一听要丢脸,四色棍也正视了起来,皇帝的脸面可不是轻易能丢的。
  “一是请西洋诸国的记者,看一看、报一报五大园林被焚之事,将这事儿在世界范围之内传播一下,这样我大清与英法开战,才名正言顺!
  二是请陛下出罪己诏,散布于京师的大街小巷,大清的府道州县!
  这罪己诏,一是陛下治国不利致使朝政混乱、地方朽坏!二是陛下御敌不利,致使祖宗基业被毁,丢了大清的国体!三是真心悔过,誓言整顿吏治收复河山!
  这罪己诏一出,大清各地的百姓,应该会理解陛下的难处的,甚至对于剿匪也有莫大的好处,说不定长毛贼之中的那些忠义之士,就会与洪杨倒戈,率军拱卫我大清的江山社稷。
  举国同心、量大清之物力,咱们还打不过英吉利那样的海上岛国?法兰西那样的偏隅之国?”
  让西洋记者报道五大园林被烧,那就是家丑外扬,罪己诏对四色棍来说倒没什么,五大园林被焚,他总要做些什么的。
  “彭师傅以为如何?”
  “杨部堂此话老成,这么做事儿之后,加上杨部堂固河修渠兴商事的治国之策,几年之内,咸丰盛世在望!”
  “好!就这么办了!彭师傅筹划宣战国书与罪己诏,杨三哥处理西洋记者,朕这次不怕丢人了!”
  咸丰盛世,对四色棍的吸引力太大,自打登基之初,他就想着扭转当年的丧权辱国之事,不然穆彰阿、耆英之流怎么会失势呢?
  “陛下圣明!”
  “彭师傅自去,今夜朕要与杨三哥彻夜长谈!”
  “老臣告退!”
  皇帝与杨老三呆在一起是好事儿,这些事儿他彭蕴章回去之后也要为杨老三正正名,没有杨老三哪来的罪己诏呢?
  “三哥此事的胜算有多大?”
  虽说是允了开战之请,但四色棍的心里还是没谱的,打仗杨三哥是头子,只要他说成,那这事儿就成了!
  “五五开!毕竟是国战,许多事情难以预料,但五五开,起码能让咱们与英法战和,只要过些日子拿出了改革的章程,即使战和,咱们这边也是咸丰盛世呐!”
  五五开?杨猛的心里可不是五五开的,杨猛早就做好了战败的准备,国战,影响的因素太多了,海战大清没有优势,直接就处在了弱势地位,英法联军的兵锋怎么来还不清楚呢?
  若是英法联军组织庞大的舰队,在沿海登陆,那战事就绵延无期了,若是英法联军在津口登陆,杨猛可以拖死他们!
  “好!这些事儿就靠三哥了!今日气闷的很,让肃顺把桂良、官文家的弄来,今夜非要整死她们不可!”
  四色棍这个皇帝,能对桂良等人作出的实际行动,除了抄家灭门就是蹂躏这几家的女人了,无论是桂良、官文还是那些个驻防将军,在京师都有家口的,肃顺得了杨猛的吩咐,一早儿把这事儿就做好了。
  “已经弄好了,让安德海去接人吧!这些天睡得少了一些,我想眯一会!”
  桂良等人造反、彭蕴章入伙,京师的事情办得就差不多了,以后这几天,京师还会有一大群王公大臣,被拖入桂良一案之中,今日杀得那些都是直接参与者,之后才是牵连的时候,这也是筹钱的法子,也是杨猛削弱满臣势力的法子。
  桂良一案结束之后,还会有别的案子,穆彰阿、耆英、赛尚阿、琦善那些之前或是军机首辅或是牧守一方的人物,也要被秋后算账的,一是他们的家资丰厚,二是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三是他们是满臣的翘楚。
  这么几次筛下来,满臣基本就要凋零了,在朝在野的许多官员都要受到牵连,涉及的人数之多,搜刮的财富之巨,将是彭蕴章、四色棍等人无法想象的。
  和辜吻毂ブ陆俅紊涎荩〉凼钡暮瞳|虽说能敛财,但与如今朽坏的大清官场相比,他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杨猛的第一笔横财出自云南铜官,这次牵连、整肃、查缉整个大清官场,拢到的财富,应该是恐怖的,几万万应该不在话下,这就是之后的军费所在,再加上各地官署的税赋,支持几年的战争,应该没多大问题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九章 国家报复

  京郊三山五园的大火,持续了五天之久,直鲁民团死伤六万余人才将英法联军赶回了张家湾一带,如今京师的形式又安稳了下来,但扎在张家湾的英法联军,却是如骨鲠在喉一般,让京师的官员和百姓,觉得压抑异常。
  歼灭英法联军,除了杨猛一系的人之外,京师的其他人或许都是这个想法,但杨猛的理由也很正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江南民团死伤两三万,勤王的八旗兵死伤两三万,京营人马死伤五六万,直鲁民团损伤六七万,京师民团八万人全军覆没,将近三十万人马打没了,还是没能奈何五六万英法联军,这不练兵是不成了!
  练兵的说法,也得到了皇帝、军机和京师大臣的认可,五比一的损伤太大了,遍观诸军之中,唯有杨老三练过的江南民团损失最小,这练兵不得不做啊!
  重新归置京师附近的人马也有必要,如今京师的人马太过杂乱,需要好好的归置一下了。
  僧格林沁的人马杨猛不太好控制,一万就是极限了,让他们这些蒙古马队,做各路大军的传令兵也是不错的。
  肃顺,杨猛可以任意摆布,而且各地勤王的八旗兵,也需要归置一下,以五千京营兵、两万江南新军、剩余的四万多八旗兵,加上一万京师的八旗子弟,两万直鲁民团,杨猛立起了十万人的八旗新营,肃顺为主官。
  直鲁民团剩余的十八万人,被杨猛划成了直隶民团与山东民团,加上两万新军之后。也是各自十万人的阵营。
  韦驼子麾下的二十万新军。除去划归其余各军的。也从江南和西南调来了一批人马,组成了两营兵马,江南民团与西南民团。
  五十万大军齐聚京师周边,布防的方向就是津口一带,组织十万人规模的大营,杨猛也是无奈,一是训练的时间短,将来的一仗。主要还是要靠人多取胜;二是要对英法联军进行分割包围加以歼灭,人数少了配合不好,不如以十万人为单位,这样一来,在局部的兵力上就占有绝对的优势了。
  用新军,杨猛也不是没想过,但谁知道接下来英法援军的规模呢?数量少可以用援军,数量太多,就只能拼人数了!
  而且新军对杨猛来说作用很大,两万新军就能撑起一支十万人的队伍。以新军的人马为小队长,带动整个大军的训练。两三个月之后,新营人马就会有可观的战力,若是持续半年以上,这些民团、新营,都是堪比江南新军的精锐人马。
  这样的精锐人马,除了江南剿匪的几支民团之外,大清是没有的,而这些所谓的精锐人马,只能相当于克里米亚战争之中的沙俄炮灰兵团,真正想要出战力,没有一两年的训练很难办到,但国情如此,之后战争的走势,由不得杨猛摆布,拼人口也是很无奈的办法。
  等控制了大清的整个朝局之后,杨猛也会在各地练一批精锐的,但就如今的局势来说,做这些还是有些早了!
  广州来的记者团,杨猛让韦驼子带着去看八里桥屠场了,那里的十几万尸体,依旧摆着呢!好在是冬天,不然就要发瘟疫了,即使是这样,现在八里桥周边几十里的范围之内,还是弥散着一股尸臭味。
  十几万尸体摆在一起,多大的场面?一眼望不到边,聚集在广州的记者,多半是英法的记者,他们这次本来是打算跟着额尔金行动的,但额尔金想要劫掠京师,自然是不会带上他们的。
  这些滞留在港岛的英法记者,与广州的丁泰辰联系上之后,丁泰辰报给了杨猛,对于这些人,杨猛虽说不怎么喜欢,但报道还是要有的,无论他们曲解与否,总归是报道不是?总归能让战争规模扩大不是?
  从八里桥归来,这一大批记者的脸色都有些苍白,十数万尸体,即使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之中,也没有的场景呐!
  从八里桥归来,这支欧美记者团,也区分好了阵营,英吉利的一拨、法兰西一拨、欧洲各国一拨、米利坚一拨、沙俄一拨,这样的派系对杨猛来说无疑是有利的,这样有利于公正的报道。
  英法之间本就矛盾重重,互相看不上也是应该的,至于欧洲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