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7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废掉陈李多少有些可惜,陈玉成不算什么,但无师自通的李秀成绝对是个不次于杨秀清的天才,这样的天才不多,也就乱世多出几个,就这么弄死,可惜了!
  “三爷,虽说世事如棋,但也有世事无常一说,既然您看好了陈李,不若让秦子祺那边试一试?或许能成呢?”
  见杨猛有些失落,徐子渭也想了想陈李组合的本事。如今的杨家正缺这样能独当一面的人,或许也可以一试的。
  “不必了!人咱们有的是,慢慢培养未必没有陈李这样的组合。如今敲定太平天国才是大事儿,为了陈李,一个不慎就要多死几万十几万人,这样的买卖不值!听天由命吧!”
  到了抉择的时候,杨猛果断的很,石达开他都曾想过放弃,就别说陈李两人了。几万人或者十几万人,总能培养出几个人才的,如今陈李在杨猛心中的价值。还不够几万人的价码,只能放弃了!
  “让陈承瑢挑拨洪杨之间的关系,撺掇洪秀全杀杨秀清,韦陈联合杀杨秀清再杀洪秀全。关键时刻让石达开回天京诛杀韦陈定局?”
  “嗯!大体不错。就这么来吧!近期我是不能出京的,这事儿你和秦子祺多商量!
  待天京事了,就该是咱们与英法放对的时候了,孰生孰死尚未可知,做完了这一段,去弄几个旗人的女眷吧!”
  “三爷何必悲观,偌大的大清咱们都颠倒了,江南的太平天国指掌之间的玩物而已。英法海外蛮夷尔!”
  “哼哼!海外蛮夷?开战之后你就知道这蛮夷的厉害了!此战,没有以命换命之心。难胜!”
  杨猛倒不是悲观,英法俄,最强的两大列强外加如今的亚洲第一强国,没有搏命的心思,想要战而胜之,那是不可能的,只要英法应对得体,京津一战,即使五十万大军全部是新军,也要苦战一番的,围困容易歼灭难,徐子渭有些过于轻视英法俄的组合了。
  杨猛在京师定下了摆弄太平天国的方针,如今的太平天国,却面临着极大的困局。
  这天国第一困局,就是粮食补给,皖赣苏浙的包围圈越来越小,长期对峙之后,天兵没有再战之心,作为天国外围屏障的皖赣苏浙,近期逃兵越来越多。
  杨秀清本想着合石达开、韦昌辉、李秀成、陈玉成四王之力突破安庆死围,可苏浙的冯桂芬一动,就打破了杨秀清的布局。
  苏浙离着天京太近,冯桂芬的兵马一动,就会威胁到天京的安全,对于天京的安全,杨秀清分外在意,即使天京城中兵强马壮,他还是在第一时间召回了陈李,来对抗苏浙的冯桂芬。
  这冯桂芬与饶廷选的组合,可比皖赣的曾左组合厉害多了,正面硬捍,陈李合力也不是冯桂芬的对手,原因无他,不擅军略的冯桂芬,很是重用新军的将领,而作为林老虎的老部下,饶廷选对林老虎的弟子也是言听计从,有了新军的战法,即使陈李的人马洋枪数量不少,但却在冯桂芬这里占不到一丝的便宜,多来多败、少来少败,这就是陈李对上冯桂芬的结局。
  冯桂芬,没有在苏浙一带秋风扫落叶,也与杨猛的压制有关,冯桂芬与曾左相比,本就人少,一支民团防备苏浙两省就有些力有未逮了。
  不是杨猛不重用冯桂芬,而是对于冯桂芬,杨猛不能像左骡子那样横加干涉,让他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就足够了,万一给他的兵力多了,这冯桂芬大喇喇的攻打天京,岂不是败兴?
  杨猛在苏浙皖赣的土地攻势,对太平军的冲击很大,原因更简单,就是源于太平天国,那个所谓的圣库制度。
  太平军在苏浙皖赣的占领区,不是没有分田地,但田地分了不假,这圣库制度的存在,却大大抵消了百姓对于种田的积极性,粮食打多打少,百姓的手里都只剩种粮和口粮。
  这与给地主做佃户可没什么两样啊!多打粮就意味着多出力,多出力就意味着多吃饭,但人均的口粮天国是有规定的,既然多打少打都一样,百姓们何苦为难自己呢?
  占据了大片的好田,却打不出多少粮食,天京城中六十余万人,一天一人一斤粮,就是六十万斤粮食,六十万斤粮食六千担,以江南的粮价来说,就是一万两千两银子。
  但是,现在这年月能卖给太平天国粮食的,除了杨家的商号敢干这事儿,还能有谁敢干?杨猛给太平天国的粮价,那都是十倍二十倍的天价,即使算上抢的、收的,再在天京城中限制口粮,这隔三差五的,太平天国就要给杨家的商号,送上几十万两现银,没法子总不能吃人吧?
  太平天国,对天王是天国,对天国的一干官员也是天国,但对天国的百姓和普通士兵,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地狱了。
  除了要卖命还要干活聚会,一天吃不上一斤粮食,丈八的金刚走路也打漂啊!每逢诸王的生日,天京城中还要组织大规模的选秀,选上的分给诸王,选不上的分给官员。
  天京城中的女眷,还不都是一路跟随天国的百姓家的女眷,岁数差不多的女子,都是每日劳作、风吹日晒的,这样的女子即使天生丽质,也经受不住世道的洗磨呐!即使是这样的,也早就被选走了,剩下的那些不是太老就是太小,太老的谁也下不去嘴,没有合适的只能朝小的下手了。
  这些事儿,若是能混个衣食富足,老百姓也能将就,这女子本就不受老百姓的待见,可既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给那些当官的干活、送上家眷,这事情的好坏百姓是分的清楚的。
  诸王府的人马吃的满脸油光,满大街的老百姓,走路打漂,失人心呐!(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章 王杀王(二)

  外部被重重包围,内部人心思变,杨秀清是敏感的,天国形势的改变,他第一时间就嗅到了,但妄图破局的四王破围之事,被冯桂芬搅了,陈李无奈的退回了苏浙。
  用石达开与韦昌辉与陈李合力破苏浙的冯桂芬,杨秀清不是没想过,但皖赣的曾左,也不是什么肉头,苏北的冯桂芬、皖赣的曾左,现如今已经成了天国的心腹大患,不除不快啊!
  但除去这三人,想想容易做起来很难!自打入了天京之后,杨秀清自觉得做的很不错,江西是他指挥石达开打下来的,天国的后起之秀,打开苏浙门户的陈李是他一手提拔的,如今与洋兄弟交易洋枪,也是他一手促成的。
  可如今呢?自己打下的天国大场面,在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无力破局的杨秀清,将心中的怨愤都发泄到了洪秀全身上,若不是他这个天王不思进取,天国何至于此啊?
  想着天天在天王府里玩女人的洪秀全,再想想天天处理政务的自己,杨秀清觉得不甘呐!这天国的场面,自长沙开始,明明是他一手打下来的,怎么就让洪秀全那厮做了江山呢?
  自己劳苦功高,比洪秀全强了百倍,自己励精图治,比洪秀全勤劳的百倍,为什么只是个东王九千岁呢?之前,杨秀清也有让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的想法,但是如今,他没了这样的想法,他想取而代之。
  这事儿的原因也简单,那就是杨秀清与洪秀全商量如今天国危难的局势。想要破局。杨秀清觉得首先要振奋天兵的精神。洪秀全那厮想的也差不多,但振奋精神的法子,那洪秀全却想差了,他竟想大封王爵来振奋人心。
  两人的话说到这里,杨秀清就很不乐意了,自己为天国做了那么多事儿,也就是个东王九千岁,如今洪秀全那厮一句话就要大封诸王。此后的天国,还要有许多与他杨秀清一样的王爷。
  提拔李秀成与陈玉成之事,杨秀清还能勉强答应,毕竟这两人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这两人对他也是忠诚的,再封王就意味着他杨秀清地位的下降,再封王就意味着天京城中,要多出许多的统兵之将。
  洪秀全要封王的人,大多是天国的侯爷,这些人他杨秀清的手底下有。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的手底下也有,这就意味着洪秀全在有意无意的削弱自己了。他一个屁事儿不管的人,还要参与天京的大事儿,这让杨秀清就极为不满了。
  取而代之之前,杨秀清想试探一下洪秀全,若是他能封自己为万岁,那就留他一条活路,若是
  将此事经由心腹陈承瑢转达给了天王洪秀全,杨秀清只等着看洪秀全的答复了,但是有些事儿,却是杨秀清想不到的。
  自打南王、西王、胡以晃、罗大纲、秦日纲战陨之后,佐天候陈承瑢就成了太平天国的第五号人物,他虽说没有赫赫的战功,但天国的政务,多半是出自他手的,可谁曾想,他这个天国的第五号人物没有被封王,李秀成与陈玉成那两个小辈却被封王了,这事儿还是杨秀清撺掇的。
  有些事儿,一句话就能惹出杀身的仇怨,就别说封王这事儿了,每日里看着天王与东王锦衣玉食,住着奢华的府邸,陈承瑢的心里都是恨意滔天的,但杨秀清此人机警,陈承瑢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扳倒杨秀清,这次的事儿,却是喜从天降,杨秀清想做万岁,那自己封王之后,他还不是稳稳的压着自己?
  对于杨秀清的心思,陈承瑢也能猜出个大概,就冲杨秀清这些年做的事儿,这次陈承瑢就有十足的把握扳倒杨秀清。
  天国之中,对杨秀清极端不满的人,可不止他陈承瑢一个,北王韦昌辉,早几年怕是就将东王给恨透了,只是他苦于没有对付东王的机会而已,这次的机会正好,若是能搞掉杨秀清,那他陈承瑢说不定能借此大功,稳居天国的第二把交椅呢?
  不用秦子祺的人耍手段,陈承瑢把这些事情就想明白了,佯装恭顺捧了杨秀清几句之后,陈承瑢就带着满心的阴谋来到了天王府。
  陈承瑢将杨秀清想要取而代之的事情,说给洪秀全,洪秀全自然是大惊失色,急忙就要调石达开回京护驾,但陈承瑢不想石达开回来啊!翼王石达开忠义,他是不会直接杀掉杨秀清的,一旦让杨秀清与洪秀全面对面,这事儿不就败了?
  带着这样的心思,陈承瑢向洪秀全举荐了北王韦昌辉,洪秀全想想也是,最小的翼王忠义,万一他要是心慈手软,给了杨秀清翻盘的机会,自己这个天王岂不是做不成了?
  自打定都天京之后,杨秀清也越来越放肆了,打过自己抢过自己的女人,最令人痛恨的还是他那个天父降僮,自己是太平天国的天王呐!怎好去跪东王?
  手持利刃杀心自起,与陈承瑢谋划了一下,一道调派北王进京弑杀东王叛逆的天国密旨,就从天京出发奔韦昌辉督师的江西而去。
  就在韦昌辉带着三千精锐回师天京的时候,安庆城中翼王府,也迎来了一个来自九江的客人。
  “秦先生,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啊!”
  气度这个东西是需要磨练的,如今的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多少也有了一些上位者的气息。
  最磨练人的不是顺境的大场面,而是逆境,石达开生于地主之家,算是天生聪慧之人,自十六岁投了太平军,一路顺风顺水,自打遇上了杨猛他开始遭受逆境,从九江始至安庆止,这几年的磨砺,让石达开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多了几丝坚毅与沉稳。
  “韦昌辉返天京准备弑杀东王之事。石相公可清楚?”
  石达开的恭维对秦子祺来说也算不得什么?太平天国的翼王。还不比大清的一个督抚呢!这也不算什么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