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7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枪杆子祸害老百姓的,老子不管他是杀人放火,还是拿了人家一针一线,军中的刑罚起步就是杀头!这样的人杀多少,都不值得可惜!”(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章 操演(三)

  一个时辰的巡营之后,也到了饭点,但杨猛并没有通知韦驼子开饭,看来这两标之间的对抗,也要饿着肚子进行呐!
  “驼子,这彝家的凉山镇对藏边的曲松镇,胜负如何呐?”
  抓阄的两标人马,首任总兵一个是川西大凉山的,一个是藏边曲松的,人马倒不全是彝兵与藏军,新军的组成之中,除了滇西的山城,其他新军的组成,山民至多占一半,各营各镇的名号,或是取自首任将官的出处,或是取自首任将官的字号,不过这凉山镇与曲松镇,肯定是有部分彝兵和藏军的,不然名号也不会这么取。
  “势均力敌吧?都是老军了,应该没太大的差距!”
  对于自己手底下的人马,韦驼子也不会贬低哪一个的,势均力敌,也算是比较笼统的说法。
  “哦这样啊!那凉山镇游击以上的主官,去八成!曲松镇游击以下至什长去一半,这么打才有些意思!”
  埋伏杨猛早就打好了,兵对兵将对将,那是看戏走过场,给两军制造一些困难,看两军如何应变,才是他要看操演的目的。
  “爷,您可是要看他们的应变?”
  “老子要看什么,主要看他们怎么演?演成什么样儿!
  揣测爷的心机,没那个必要,驼子,你能看到咱们的人马缺什么才最重要!
  老子来这里,可不是给你难堪的,若是想给你难堪。老子有的是法子。如今大战在即。有些临时性的手段,该交给你了,学着点吧!一般人,老子还不想给呢!
  这些年你在藏边受苦了,多给你点东西,压身!”
  见韦驼子有些小心翼翼,杨猛也宽慰了几句,这话也是实话。若是想给韦驼子难堪,杨猛勾勾手指就能让他生死两难,对付他,还不用这么大的阵仗。
  “驼子知道爷是要给驼子上课,只是怕手下的崽子做的不好,惹得爷生了怒火!”
  “怒火?这东西有屁用?等开了战打不好,爷才窝火呢!
  老子的新军,一路走来,耗费的时间以年计,耗费的金银以千万计。若是打的一塌糊涂,老子得窝囊死!
  你现在要关心的是怎么能打好仗!怎么能多杀洋鬼子!至于其他的事情。交给爷来处理!
  这段时间快开战了,等英法联军在津口附近登陆之后,你的人马就拿着张家湾的那万余英法联军开开荤腥,这开战总要祭旗的,就拿着那万余英法联军祭旗吧!
  新造的杨字旗,已经弄好了,这次是白底子,真正要打仗了,老子的杨字血旗,必须是血染出来的,自己人的血,老子不要,老子只要外人敌人的血浆来染红老子的杨字血旗,老子要看看这万人血旗什么颜色,百万人千万人染红的杨字血旗又是什么颜色!
  这些都是你和于彪的担子,若是让自己人的血染红了旗子,你们自个儿看着办!
  开始吧!”
  自己人与外人,杨猛区分的办法也简单,肤色发色瞳色,这些不一样就是外人,外人敌视杨猛那就是敌人,对于敌人,杨猛不管他是老是小是男是女,只要有敌意,死了最好!
  如今的时代就是这样,谁能打谁就是老大,英吉利的舰队世界第一,垄断了世界海疆的英吉利,凭着不多的人数,就创造无数的财富。
  能打,就是国力的象征,能杀,就是国家的威严,既然世界要看这个,杨猛就要带着自己的人马,给他们看一看能打能杀的人,究竟长得什么样!
  韦驼子的号令,杨猛不去理会,他看的只是,点将台之下的战阵,没了八成主官的凉山镇攻势极为凶猛,短兵相接之中,凉山镇的人马依旧保持了相当的灵活性,分割包围,人多打人少,人少死守不退,一点点的歼灭着曲松镇的人马。
  而曲松镇的表现就有些不堪入目了,好几个主官都被弄死了,更别说混乱的人群挨打的兵卒了。
  “凉山镇的底层军官,阵亡八成,主官全数补足!曲松镇的底层军官全数上场,主官全数撤下去!兵卒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杨猛这次给出的命令,看似是在救援曲松镇,但实际的结果却大出韦驼子的意料,八成底层军官被上面判了阵亡之后,凉山镇的战力不减反增,底层的什长、哨长没了,补足的主官一商议,就让下面逐级推选出了新的什长、哨官,凉山镇的底层军官阵亡八成之后,战斗力算是没受多大的影响。
  而重新被投入战场的曲松镇基层军官,却因为原本人马的阵亡,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强行拢起来的士兵,又不怎么熟悉,曲松镇投入的这些底层军官,好作用没起,反而搅乱了己方的阵营。
  这一仗,因为杨猛提出的要求,本来与凉山镇不相上下的曲松镇完败,一仗打完之后,包括韦驼子、于彪在内的一众军官,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爷,您的意思是用新不如用旧?这底层的军官还得从底层出?”
  思索了一会儿之后,韦驼子凑到了杨猛的面前,腆着脸问了一句。
  “驼子将军,你说呢?这事儿都摆了了面前,看不出来吗?
  参将、游击以上的军官,是不是有些与底层脱节了?
  这仗打起来,靠底下人是不假,但上面的指挥也是有重要作用的,驼子,这一仗,无论是曲松镇还是凉山镇,在很大程度上都依仗了底层军官的战力。
  总兵的指挥呢?副将、参将、游击的指挥呢?
  没了底层的指挥人员,就啥都不是!有了底层的指挥人员就人吼马嘶,没了底层的指挥人员。或是投入新的底层军官。就乱套了。这是不成的!
  凉山镇,最初之时没有主官,曲松镇的主官完全可以将手下的人马,分成两路钳击凉山镇的人马,没有底层军官就让兵卒各自为战,凉山镇没了主心骨,底层军官,只是领着人马胡冲乱撞!
  可曲松镇的表现呢?与人家硬碰硬。不知道自己的底层军官不足吗?
  后期给他们配置的底层军官团,那都是有相当号召力的人,为什么要让他们各自为战呢?聚成一个军官团,直插凉山镇的弱点不是更好吗?
  接着军官们的战力,冲破凉山镇的一点,拢起那里的败兵之后,曲松镇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这仗打的死板了!”
  或许这是训练,曲松镇和凉山镇的主官们懈怠了!也或许是自己这个杨三爷在场,他们的压力大了!
  但是这些都不是理由。真正的战争,容不得你懈怠!真正的战争。压力比自己这个杨三爷要大得多!
  懈怠了,就要带着自己的人马去死,压力太大失了常态,就要出昏招,这训练场上走出的兵卒是精锐,可军官们却表现的不尽人意,灵活性太差,在这一点上,新军的军官,怕是赶不上太平军的那些将领呐!实战经验太差!
  “爷,您是火眼金睛,驼子赶不上您,驼子记下了!”
  杨猛这番话,不仅说的韦驼子大汗淋漓,于彪也差不到那里去,刚刚还在因为寒冷而颤抖于彪,如今头上却冒起了热气。
  几个条件限制,看似有些离奇,但打仗的时候,啥事儿不能发生呢?英法联军的精锐程度,于彪也是了解过的,这样的弱点,怕是对方不会轻易放弃的。
  “你记下了不好使!你韦驼子的应变,老子在第一场射击的时候,已经试过了差强人意,面前可以带着人马上战场了。
  但你手底下的军官,表现可不咋地,这些人恐怕有不少是参观过东南半岛战事,参加过印度战事的老兵吧?
  就这样的表现,上了战场,你这十万人若是对上十万英法联军,没有一丝胜算的!对上五万胜负各半!
  近期,磨砺一下中层的军官吧!他们与军队有些脱节了,吃住在一起,不交心怎么成?
  知会下去,开战之后,包括总兵在内的中层军官,必须亲临一线!仗若是败了,说不出个由头,先杀军官!”
  新军中层军官的表现,让杨猛很不满意,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太差!
  这样的军官,带着人马打顺风仗是把好手,一旦遇上了硬仗恶仗,一旦底层的军官阵亡太多,他们就会失去对军队的掌控。
  战争之中,一镇的主官失了对军队的掌控,那就意味着溃败!
  打仗,许多时候靠的就是群胆,杨猛为什么首战要用新军要用韦驼子呢?那就是为他们身后的几十万人壮胆,但这样的表现是不足以打硬仗的,一对一的换名战,这支新军怕是很难承受的。
  “爷,驼子马上就办!”
  “嗯!抓紧一些,一镇官员,起码要熟悉本镇什长以上的军官,谁擅长什么,谁的小队能打,这些都要谨记在心的!
  这仗最多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开打,这段时间,让中层军官,与底层的官兵多交流一下,将不知兵,还打个屁的仗?
  拢一拢你的人马还缺什么,这第一仗,就是打没了这十万新军,老子也不许你韦驼子退后一步!
  准备准备,今夜在你的营中安歇了!”
  操演出了篓子,杨猛并不愤怒,他怒的是中层军官与底层的脱节,刚刚他下了一个不是很好的命令,那就是让中层军官上前线,这就意味着韦驼子的这支人马,在此后的战事之中,中层军官会陨落很多,十万人,只有百十多中层军官呐!
  这些人的价值,可比睚眦大多了,从东南半岛开始到印度,到国内的战乱,影子为他做了多少情报工作,为此又死了多少人?娇生惯养了!如今杨猛的心里只有这一个想法。
  一路走来,自己太过娇惯这批军官了,给了他们太多,对他们的要求太宽松了,恃宠而骄,说的就是他们,自觉高人一等,说的也是他们!
  这个问题,现在纠正有些晚了,只能通过战场的杀戮来纠正了,或许血洗一遭,对这些人能好一些吧?
  这一场操演完了,杨猛本该见一见这些中层军官的,但杨猛只让韦驼子给他们带了一句话,‘你们打得操蛋,老子很不高兴!’。
  不理会中层军官,杨猛用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一一看了一遍参加操演的凉山镇与曲松镇的底层人马,这些人见到杨猛的表情,多半是恭敬与激动的,这是杨家子弟兵,有这样的表情,也在杨猛的预料之中。
  若说云贵川三省,哪些人过得最好,除了新军的家属,就没有别人了,有钱花、有粮吃,杨家建了新的庄子,也尽着新军的家属先住,一人当兵全家享福,杨猛就是通过最直接的利益来拉拢军队的。
  杨家在、为杨家打仗,他们的家人包括他们自己在内,就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过得好,没了杨家,想要这些,哪去寻这样的好事儿呢?(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一章 操演(四)

  在杨家的治下,只有两种人能敞开的吃饱吃好,一是读书人,这读书人指的是杨家学堂里的娃娃和西山、明湖的学生;这第二就是新军和武庄的人马了。
  其他人,包括各大厂矿的工人、各地种田的百姓,在粮食供给上,多半是以存粮、陈粮为主的。
  粮食补给,杨家也不是敞开的,保证治下的百姓饿不死是前提,储备粮是不会轻易动用的,粮食不够的时候,除了读书人和新军,其他人都要配给一定的替代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