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7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期间,柯尔特的威力也被双方用人命检验了一番,虽说装弹困难,虽说六发的弹仓只能装五发弹丸,虽说僧格林沁和张洛行的马队,对于柯尔特还不是很熟悉,但在十米八米的距离上,柯尔特的杀伤力一点也不次于各国的新式步枪。
  没有火炮没有机枪,装弹速度。决定着士兵的生死,几年的扩产,杨猛手里的柯尔特太多太多,精锐部队配双枪,侦察兵配两短一长三枪,骑兵配三到五枪,柯尔特装弹极慢,被数量优势所掩盖。
  三天的精锐战,让英法联军损失了相当数量的精锐老兵。散兵战的失利、柯尔特的大批出现,也在不断冲击着义律和麦克马洪等人的神经,如今的清国正在改变之中,若是不能及时扼杀。十几万英法俄三国联军的前途堪忧呐!
  五天的休整,对英法联军来说也很有必要,此次攻占清国京师。沙俄佣兵是主力,欧洲各国的军队系统。大体是差不多的,雇佣兵也是英吉利海外战争的主要手段。五天的时间,一支以沙俄佣兵为主力,英吉利军队为架构,法兰西陆军为后备的军队,也在张家湾成型。
  英法联军的后路被断,给养也是有限的,五天,差不多是英法联军在张家湾停留的极限了,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得不进入白热化了。
  小队侦察兵作战结束之后,就是白热化的大场面,虽说有侦察兵的惨败和柯尔特的威胁,装备了英法两国击发式线膛枪和米尼弹的沙俄佣兵,还是在第一时间将张家湾的战局推到白热化之中。
  简单的防御工事,很难挡住英法联军的进攻,平原作战,究竟沙场磨砺的英法联军,也展现出了强大的一面。
  挡不住!新兵在大军团作战之中的弱点,一下就展现在了杨猛和英法联军的指挥官面前,线膛枪、米尼弹,即使步枪在射程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两军交火的距离,还是跟使用滑膛枪时,没有多大的差距。
  一百米是极限距离,五十米是生死线,在老兵的组织之下,英法俄三国联军,在战场上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而短暂训练的直隶民团,没有老兵的组织,即使呆在战壕之中,也很难对抗结成散兵线不断进击的英法联军。
  米尼弹、线膛枪,大大提高了步枪的准确率,虽说直隶民团在一百米到五十米的这段距离,可以给英法联军相当的杀伤,但到了五十米之内,堑壕的优势,基本不复存在,五十米之内,步枪的弹道基本就是直线,三十米的距离,多半英法联军都能对堑壕之中的敌人造成杀伤,没有火炮的支援,杨猛布置在张家湾的阻击阵地,短短半天的时间之内,就在五万英法俄三国联军的攻击之下易手了。
  战场很混乱,英法联军的伤亡人数影子也没统计出来,但直隶民团的伤亡数字,却让人揪心。
  半天的时间,退下来的人马只有四万余,三万多人把命丢在了张家湾的堑壕之中,大规模的野战,面对面的执行枪决,直隶民团对于枪械的不熟悉,让太多人丢了命。
  虽说没有英法联军的伤亡数字,但杨猛这边也能大概的预估出他们的伤亡人数,绝对不小于直隶民团!堑壕,在平原作战之中很有效,三五十米之内,虽说民团处于劣势,但在射击准确率上,双方应该是差不多的。
  英法联军要瞄准目标太小,而民团瞄准的目标很大,虽说因为不熟悉战场,民团在装弹速度上差了很多,但没有堑壕掩护的英法联军却是最好的靶子。
  事实证明,战争终是个不由人的东西,无论你之前准备的再充分,到了战争之中,才会知道自己准备的有多不充分。
  虽说张家湾一战,双方的伤亡数字差不多,但杨猛一方还是败了,张家湾阵地,可不是诱敌深入的幌子,半天的战斗,可是打的实实在在,不说别的仅仅张家湾一带绵延数里的战壕,就是民团绝对的优势,但战果却狠狠的给了杨猛一记,训练场上的精锐,终是不如历经战斗的士兵呐!
  “换枪!调两万西南民团入八里桥阵地!让僧格林沁的马队准备参战!”
  张家湾一战,装弹速度与射击速度,无疑是战败的主要原因,大批的德莱赛,之前已经到了京师,因为临战的缘故,杨猛并没有汰换直鲁民团的枪械,如今看来,民团的人马,只能在战争之中熟悉这个优势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七章 京郊战火(七)

  战争之中换装,杨猛也是冒着相当风险的,但直鲁民团的人马与英法联军不同,他们使用枪械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而杨猛直属的西南民团是提前熟悉过德莱赛的,或许有了西南民团的加入,八里桥防线会很快的适应这种枪械吧?
  虽说如今防御八里桥阵地的是溃军,但杨猛对于八里桥防线也是有充足信心的,除了八里桥下的通惠河防线,后方的堑壕也是梯田式,即使英法联军占据了通惠河一侧的防线,想要跨越通惠河,他们也要佯攻上中下三层的立体堑壕。
  与张家湾一带的冻土不同,八里桥的冻土含水量更多,没有合适的工具,想要挖掘战壕,难度大的离谱。
  杨猛这边做出了调整,而英法联军的指挥官们,也知道张家湾一战之后,下一战就是在清国的都城打了,短暂的休整之后,七万人马直奔八里桥而来。
  想象终归是轻松的,第二天中午到达八里桥的沙俄前锋部队,与扼守通惠河东岸的西南民团稍一接触,就付出了五千多人的死伤。
  这样的死伤一半要归功于领先时代半步的纸壳德莱赛,另一半就要归功于平缓没有障碍的河岸了。
  八里桥阻击战,不在英法联军指挥官预料之中,行军之中的英法联军,实际上是硬生生的撞进八里桥战局的,死伤的数量在不断的扩大,等英法联军的指挥官得到消息的时候,前仆后继的英法联军,借着英法联军尸体不断前行的西南民团。已经将战争打成胶着战了。
  占了便宜的西南民团,靠着英法联军的尸体。筑就了一条延伸工事,在直隶民团的配合之下。他们开始慢慢的包围行进之中的英法联军。
  “机不可失!让马军出击!”
  电报,这个隐性的优势,让杨猛抓住了歼灭一部分英法联军的机会,这样的部署,很冒险,这样的战机稍纵即逝,几乎是实时的战报,对杨猛来说价值太大,马军营地。就在八里桥的两侧,钳击英法联军的机会来了。
  “不错的机会!五万马军足矣!”
  作为高参的石达开,也点点了头,同意了有些冒险的部署。
  傍晚时分,就在英法联军的指挥官们,后撤的军令下达到前方的时候,六万余马军,如洪流一般冲进了毫无防备的英法联军之中。
  刀枪并用,虽说马军对于柯尔特依旧不是很熟悉。但遍布八里桥前沿的英法联军太多,当马队出现的一刻,英法联军已经在民团的攻击之下开始溃散了,在平原毫无防备的面对骑兵。英法联军上下都知道是什么样的结局,面对洪流一般的马军,溃散也是不可阻挡的。
  没有想象之中几万人整齐划一的军阵。马军以哨汛为单位,开始了狼群一般的杀戮。小的马队百十人,大的马队千余人。整个八里桥战场,在马军突入的一刻,就变成了一锅粥。
  步兵与骑兵近距离接战,步兵最先承受的不是死亡所带来的压力,而是隆隆的马蹄声、乌压压的马队,带来的听觉与视觉压力,然后才是死亡的重压。
  若是给英法俄三国联军一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让他们组成简单的方阵,那冲上来的马队,只有逃散的份儿,但面对溃散之中的英法俄三国联军,马队的杀伤力,被无限的扩大了。
  三十步拔枪,二十步的距离打完五发子弹,之后换上马刀,这就是僧格林沁、张洛行两人的马队,近期的训练项目。
  柯尔特的射程五十步之内有相当的杀伤力,配备了柯尔特的马队,在接战之初就给了英法联军不小的杀伤,这样的战法不算新奇,但连发的柯尔特绝对是英法联军眼中新奇的物件。
  而这个新奇的物件,短时间之内造成的杀伤也是相当恐怖的,本就在溃散之中的英法联军,不断的遭受柯尔特的洗礼,来自米利坚的新式武器,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细分的军队编制,也成了英法联军的障碍,若是英法俄任意一国的军队,或许他们还能勉强反击一下,张家湾五天的休整,把英法联军的大部分军队,变成了英俄联军,面对从两翼扑来的骑兵,只有法兰西的陆军从容的退出了战场。
  沙俄统帅米哈伊尔的陷阱,最终还是落在了自己人身上,从傍晚开始直到后半夜,在月光之中,骑兵完成了对英俄联军的屠杀,十万大军两天的时间,仅剩了两万余以法兰西陆军为主的残兵,整场战役的失败,对英法两国来说已经成了定局。
  骑兵作战的主旨,就是尽最大的可能歼灭敌人,两万余法兰西陆军,骑兵无视了他们,让他们从容的退到了额尔金等人覆灭的张家湾。
  依托直隶民团的堑壕,侥幸生还的义律跟麦克马洪,连夜建起了防御阵地。
  “好!直鲁民团继续围困张家湾,剩余的人马,全数开往北塘!”
  八里桥一带的战报,凌晨时分到了杨猛的手中,英法联军大败,剩余的两万法兰西陆军困守张家湾堑壕,对杨猛来说,仅仅意味着开局不错,他的目标是诱使英法联合舰队的海军上岸,困死北塘的七八万英法俄三国联军,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三哥,还是要防着英法联军内外呼应啊!”
  杨猛这话一说,就意味着大军弃守八里桥,这么一来京师的门户就洞开了,一旦北塘失利,英法联军乘胜追击,这一仗就要在京师开打了。
  对于满清,石达开没什么好感,但如今的京师却是杨家的天下,而杨家是他跟一些天国残余的依靠,丢了京师。对杨家是极为不利的,间接也就影响到了石达开等人的利益。
  “将死之人而已。困上半月,杀光了就是!”
  杨猛说这个也是有相当底气的。英法联军的后勤被断,张家湾的法军,随身携带的粮草,怕是也就支撑个七八天,半个月,铁打的汉子也得饿成痨病鬼,张家湾的法军,在杨猛看来就是两万余尸首。
  “稳妥为上呐!”
  战事不是儿戏,杨三哥这么玩就有些冒险了。虽说石达开可以看清杨三哥的大略谋划,但为了几艘西洋战舰,弃京师中枢于不顾,还是有些孟浪了。
  “富贵险中求!就这么着吧!”
  有些意见杨猛可以听,但如今这局势,稳妥却是不可取的,近二十万英法俄三国联军,打到现在剩了将近十万,威胁依旧不小。放他们离开,英法两国心有不甘,江南势必要经受战火。
  将战事限制在京津一带,全歼英法俄三国的陆军。赚取英法联合舰队,对杨猛来说,是消弭江南战事的必由之路。
  如今就兵力而言。他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韦驼子的十万江南民团。僧格林沁、张洛行的十万马军,后续要来的五万余湘勇。不趁机灭掉英法联军的主力,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不理会石达开的劝诫,杨猛直接给韦驼子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僧格林沁与张洛行的马军,也将八里桥残局留给了直鲁民团,直奔北塘而去。
  杨猛的目的明确,韦驼子的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