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娘-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陈二喜也知道这不可能,就算邹瑞想给你自己穿小鞋,也没说拿他一家老小性命当儿戏的,他没这么大胆儿,真有胆儿,当初武老头推出午门斩首的时候,也不至于声儿都不吭一下了,他这么说,纯碎就是见不得自己好儿,损人不利己,这会儿先记着,等回头瞅杂家怎么收拾你。
  再恨,也得先把眼前你这关过去,想到此,陈二喜扑通也跪在了地上,那头咚咚磕在地上,他身后的小德子都忍不住摸脑门,心说师傅这头磕的真坐实,自己都替他疼。
  陈二喜心里知道,先得把自己整的惨不忍睹,皇上瞧顺了气儿,才容易混过去,这会儿要是惜了皮肉,等皇上收拾起来,那可不是惨不忍睹能完事儿的,所以陈二喜这几个头磕的,几乎使了吃奶了力气。
  磕完了,抬起头来,那血顺着额头淌了下来,看着触目惊心,他自己却仿佛没感觉一般,并未辩解,而是一叠声道:“都是奴才疏忽,没办好万岁爷交代的差事,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要不说陈二喜能在御前得意这么些年呢,文帝的心思就没人比他摸的更透的了,到了这会儿人没了,说什么都晚了,他要是推脱,皇上一恼,自己这条命说不定就交代了,不如先认罪。
  三娘这事儿,万岁爷当初未直说,不就是虑着三娘的身份,不好明着来吗,虽说过后等三娘进了宫,仍是免不了诟病,可那时候人都进了宫,皇上说三娘是邹瑞的闺女,谁还敢说不是,跟武家脱离开干系,皇上想怎么宠,怎么稀罕还不都随着性子来,谁管得着。
  陈二喜这会儿是彻底想明白文帝的意思了,可也晚了,他这一磕头,文帝脸色略缓了缓,文帝也知道这事儿说到底谁也不怨,就怨自己,三娘这么个姿色寻常的女人,还想要位份,当时恼怒之下,文帝是真想丢开手了,可就没想到,自己想丢却丢不下。
  后宫那么些女人,别说似三娘的,连得三娘的些许神韵的都没一个,光皮囊生的好有个屁用,在床上一个个都跟个死人似的,没半分活气儿,十足得倒胃口。
  其实,文帝还真有些冤枉他后宫的女人了,就算有几个不解风情的,大多数却都得过嬷嬷教授,在床上伺候起文帝来,绝对到位,是文帝的要求太古怪了,谁也琢磨不透,自然得不了他的意。
  远的不说,就说他亲封的棠贵人,论起伺候男人的功夫,十个三娘也没戏,可这男女之事也跟吃饭似的,讲究个对口,就算是龙肝凤胆,要是不爱吃的,也跟吃糠咽菜没区别,换句话说,要是对了口儿,就是吃糠咽菜也比龙肝凤胆强,这就是个人的口味。
  文帝折腾那些嫔妃什么样儿就别说了,就算给那些嫔妃吃了熊胆儿,也没一个敢折腾他的,偏偏文帝就好那一口,以往没三娘折腾他,他还不觉着,三娘一开了口子,文帝再干事儿的时候,不由自主就往上头想,可想也没用,他后宫没一个三娘这样儿的。
  文帝忍了一个月,忍的心里没着没落儿的,末了,着实忍不得才出来找三娘,琢磨自己冷了三娘一个多月也差不离了,哪想根本没见着人。
  便文帝再狠辣,是非清白也得分清楚了,为着这事儿,横是不能把邹瑞跟陈二喜推出去斩了,再说,现在最要紧的是三娘,好好个大活人怎么就没了,定有缘由。
  想到此,文帝哼了一声:“暂且绕过你们,若寻不回人,一并处置,跪着作什么,还不给朕问清楚。”
  陈二喜跟邹瑞同时松了口气,知道眼前算过去了,站起来,这才瞧周婆子跟孙婆子,两个婆子哪料想会出这种事儿,先头不说姑娘失宠了吗,怎皇上又来了。
  孙婆子虽伺候三娘些日子了,可皇上一来,她一个灶上的哪敢靠前儿,那可是真龙天子,到今儿,文帝长什么模样儿都不知道呢,所以跟周婆子也差不多少。
  文帝一进院,两人趴跪在地上,头都没敢抬,在边儿上,跪了大半天,耳朵里听着,是越听越糊涂,等陈二喜跟邹大人起来,一块儿望着她们俩的时候,两人还迷糊着呢。
  陈二喜这一肚子委屈,恨不得找个人发出来,看见这俩婆子可算找着了主儿,脸色一沉:“姑娘都能伺候没了,这样的奴才要来何用,先拖下去打二十板子长长教训再说。”
  俩婆子一听要打板子,忙不迭的磕头讨饶,倒是邹瑞见这俩婆子也有些年纪了,真要是挨上二十板子,老命都悬,遂起了怜老之心,伸手道:“且慢,还未问清楚,如何就打。”
  跟两个婆子道:“我来问你二人,这院子原先伺候的人呢,你们姑娘又去了何处?”
  那孙婆子胆儿小,一听要打,话儿都说不出了,哆嗦了半天,没说出半个字来,倒是那周婆子口齿伶俐些,道:“姑娘今儿出去了一趟,回来与我二人道,在外头听见我们少爷的信儿了,说是在南边儿,姑娘说武家就剩下少爷一个根儿,若能寻回来也能承继武家香火,纵死了,九泉之下也对得起武家的列祖列宗,老奴说要跟去,姑娘只是不应,说南边刚闹了灾,恐路上不太平,怜老奴年老,让在这里守着家,等姑娘跟少爷回来,好过日子,把看门赶车的身契给了他们,遣回家去了,就留着我们二人在这里守着院子,大人若不信,瞧瞧姑娘的东西,现都在屋里呢,西边屋里还有姑娘养的小花儿。”
  这婆子说完,别说陈二喜跟邹瑞,就是文帝都有些意外,想来想去,就没想到是三娘自己走的,这婆子嘴里的少爷,莫不说的是三娘的弟弟武宜春?
  文帝皱了皱眉,自己正想招儿把三娘跟武家拆开呢,她倒好,自己跑出去寻她兄弟去了,她一个罪奴自身都难保,还有心思管她兄弟,可见是自己对她太过纵容,这都忘了天高地厚了,守财怎么也不见,莫非跟她一块儿去了。
  文帝问道:“她几时走的?身边儿带的什么人?”
  那婆子一见皇上开口,咚咚又磕了两个头才道:“落晚儿姑娘才走,算着时辰,这会儿走了半个时辰,身边儿跟着守财,没坐车,两人走着出的门儿。”
  周婆子话音儿刚落,文帝立马道:“二喜你去城门把人追回来。”
  二喜哪敢耽搁,忙着奔了出去,叫上侍卫就往城门跑,半个时辰,若三娘没坐车,这会儿也就刚到城门口。
  可四个城门二喜跑了个遍,别说人了,鬼影子都没有,问了守城门的官儿:“半个时辰内可见了什么人出去?”
  城门的官儿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可陈二喜是御前总管,他亲带着人来盘问,自是要紧之人,哪敢怠慢,忙道:“若平日,小的还不敢打这个包票,今儿却真没见着什么人,一入了冬,等不到关城门的时辰,天一黑就没人出城了,莫说半个时辰,这一个时辰里,小的都没瞧见人。”
  不是他一个,四个守城门的官儿都这么说,陈二喜只得回来,给文帝回话儿,文帝根本就没回宫,也没去邹府,就在三娘这个小院里待着呢,陈二喜走了之后,文帝就叫邹瑞回去了,这事儿跟邹瑞也没啥干系,岁数也不小了,大冷天让他在自己跟前儿立规矩,文帝有点儿不落忍。
  能让文帝不落忍的人,真没几个,文帝手段虽狠辣,却也是个知道知恩图报的,邹瑞是自己的蒙师,当年在宫里没少护着自己,那位说了,他堂堂一个皇子,用得着一个大臣护着吗,还就真用得着,在宫里,别说皇子就是太子也没用,好不好得看皇上,且,当年太后一族嚣张,外戚专权,先帝都要忍让一二,更何况,当时年纪幼小的皇子。
  上书房里,除了他们这些皇子,还有从太后一族选出的伴读,那些伴读虽是大臣之子,却常欺负他,皇子之尊根本就是笑话儿,亏得邹瑞时常相护,还有安亲王朱晏,虽是自己的叔叔,却没少替自己挨黑招儿,念着这番事儿,文帝头一个对安亲王母子不落忍,二一个就是邹瑞。
  邹瑞走了之后,文帝把小院里外瞧了一遍,那婆子说的没错,这院子虽收拾的粗了些,却也见心思,而且,三娘的东西都在呢,就是自己赏的那匣子宝石花儿都好端端收在箱子里,更别提衣裳首饰了,一样都没少。
  
  想三娘最是个贪财的,若是她自己想跑,断然不会把这些东西留下,到了这会儿,文帝才算松了口气,在外间屋的炕上坐下,想到自己竟觉三娘会跑,不觉好笑,莫说她还是罪奴之身,就算是个寻常闺秀,一个妇道人家能跑哪儿去,可着天下,又怎会有这般胆大妄为的女子,即便是出去寻她兄弟,想也是冲动而为,未曾深思熟虑,虽这么着,这般出去也违了规矩,待她回来绝不可轻饶了她,该好生的罚她一罚,免得她日后越发恃宠而骄。
  至于如何罚她,文帝想了想,忽得了个主意,就罚她好生伺候自己一宿吧!这么想着,文帝便觉有些燥意上涌,文帝压了压觉得口渴,拿起炕桌上的茶,刚吃了一口,陈二喜蹬蹬的跑进来,到跟前把城门官儿话回了。
  文帝那刚涌上的燥意,嗖一下就下去了,手里的茶盏啪一声放在炕桌上,沉着脸问陈二喜,:“当真吗?”
  陈二喜头都不敢抬只道:“四个城门官儿都这般说,莫说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内都没见着人出城,姑娘根本就没往城门去。”
  文帝道:“把两个婆子带进来。”
  孙婆子跟周婆子从刚才就一直在外头跪着呢,可都有把子年纪了,又是大雪天儿,这一跪跪这么大半天,腿都跪木了,这会儿一说让两人进去,两人起了半天愣是没站起来,两个侍卫不耐,一人拽着一个拖了进去。
  到了文帝跟前哪敢抬头,趴在地上,身子都哆嗦成了一个,文帝的声儿倒是缓了下来:“你二人莫怕,只把首尾说清楚,果真跟你们不相干还罢了,却”说道这里,声儿陡然冷了八度:“却,不可打谎,若有一字虚言便是欺君大罪,莫说你们这条命,便是你们的九族,也别想留一条活口,可听明白了吗?”
  孙婆子跟周婆子两人忙磕头,连声应着,文帝才道:“朕且问你们,姑娘平日可常出去走动?”
  周婆子刚来两天,怎知道过往之事儿,不过瞧三娘男装扮的那般自在,想是常出去走动的,只这些毕竟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不好妄言,故此只瞧着孙婆子。
  孙婆子倒是伺候的三娘长些,却常日在灶房里头,虽知道她出去过几趟,底细的也不知,更怕这事儿祸及自身,便把赵婆子招了出来。
  半盏茶的功夫,莫说赵婆子,原先在前门大街伺候的人,一个不落都带了来,齐刷刷跪在院子里。
  文帝召了赵婆子进来问话,赵婆子一听万岁爷问三娘出去的事儿,脑袋嗡了一下,身子晃了几晃,好悬没晕过去,哪想自己这走了走了,还没逃过去这一难,虽怕的要死,赵婆子倒也知道,有些事儿不当说的死也不能说,真说了,想死都不容易,这头一桩就是三娘跟安亲王来往的事儿。
  想到此,赵婆子便隐下此事,战战兢兢的道:“万岁爷不常来,姑娘闷的狠了,就说要出去走走,老奴也曾拦着姑娘说,妇道人家不好出去走动,可姑娘只是不听,让守财去街上买了两套男人穿的衣裳,扮成男人模样儿,跟守财出去了,却未走远,只在前门大街逛会子就回来了,统共也只出去了三趟,再往后,姑娘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