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追忆似水年华-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部分,也许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这句话应该是:参议院主席,内务和宗教部长说:“我
们走着瞧吧。”(极左派热烈欢呼。中间派和左派席位上有几个人喊“很好!很好!”句子
的结尾比句子中间部分美,与开头亦很相称)。新闻文学的美一部分在于它对读者所产生的
影响,这是这类文学的先天性缺陷,名气很大的《星期一》周刊也未能幸免。文章好比集体
创造的一尊维纳斯雕像,如果你囿于作者的思想,你就等于只看到一只残缺的胳臂,因为文
章的完整思想是在读者头脑中实现和完成的。但由于人群,不管多么优秀的人群,不可能是
艺术家,所以他们给文章打上的最后印记总有点平庸的意味。比如每星期一,圣伯夫可能想
象德·布瓦尼夫人躺在她那带有高大圆柱的床上读他发表在《立宪报》上的文章,并且很赏
识某个漂亮句子,这个句子他自己也为之得意了很久,但若不是他认为要扩大他的专栏文章
的影响就必须往文章里塞进很多这样的句子,那么也许这句话永远也写不出来。荣誉勋位管
理会总管大概也在看这篇文章,而且稍后去拜访他的挚友时会跟她谈起。身着灰色长裤的
德·诺阿耶公爵晚上用车来接他时会告诉他社交界对此文的看法,除非在这以前他已从
德·阿布维尔夫人的短简中了解到这些看法。既然我对自己的怀疑建立在一万个人对我的赞
同和支持上,因此,此刻我阅读那篇文章时便感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在才华方面的希望,其程
度与我仅为自己阅读而写这篇文章时对自己的不信任相同。我似乎看到,此时此刻对很多人
来说,我的思想——或者,对那些不能懂得我的思想的人们来说,甚至不是我的思想,而仅
仅是我的名字的一再出现,以及对我这个人的联想,并且是美化了的联想——在他们头上闪
耀,把他们的思想染成了曙色,这曙色比此刻在各家窗户上同时升起的粉红曙光更使我浑身
充满力量和得胜的喜悦①。因此,这令人鼓舞的阅读一结束,原来没有勇气把自己的手稿重
看一遍的我,竟想立即把文章再读一遍,但并不象人们对自己过去写的一篇文章,认为“既
然看了一遍,就可以看第二遍。”我决定叫弗朗索瓦丝再去买若干份,就说是为了送给朋友
们,其实是为了亲手触摸一下我的思想千百倍增生这一神奇现象,同时可以假设自己是某一
位先生,他刚打开《费加罗》,这样我就可以在另一份报纸上读到同样的句子。正好我已有
很久没去看望德·盖尔芒特夫妇了,我将去拜访他们,借此机会通过他们了解人们对我的文
章的看法。
  ①就在我尽量作为任意一名读者的时候,我看到布洛克、德·盖尔芒特夫妇、勒格
朗丹、安德烈、还有某某先生从每句话里找出它们包含的形象,于是我又以作者的眼光读这
篇文章。但是为了使我竭力扮演的那个不可能存在的人兼有一切对我最为有利的对立面,我
虽然以作者的身份读它,却以读者的身份来评判自己,因而我没有任何作者在把自己想表达
的完美境界与实际文章相对照时会有的那些苟求。在我写那些文章时,它们和我的思想相比
是那么苍白,和我对事物和谐而明晰的看法相比显得那么复杂和晦涩,而且充满我不知如何
填补的空白,因此,当时读这些文字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痛苦,只能使我更深切地感到自己
的无能和无可救药地缺乏才华。但是现在,由于我竭力把自己作为读者,就把评判自己这一
痛苦责任推卸给了别人,至少在读我写下的东西时,能够将我原来想表达的东西一笔勾销。
我一面读,一面尽量使自己相信这是另外一个人写的。于是文章中所有的形象、所有的感
想、所有的形容词——只看其本身,不去想它们与我原来想写的相比是一个失败——都以它
们的光彩、它们的新颖、它们的深邃使我陶醉。当我感觉到某处是明显的败笔时,我就躲避
到对文章赞叹不已的任意读者这一身份后面,并对自己说:“算了!一个读者怎么能觉察这
个欠缺呢?不错,这儿可能缺了点什么,可是,要是他们不满意那真叫见鬼了!就现在这
样,妙语连珠之处已经够多的了,比他们通常读到的要多。”——作者注。

  我想到某位女读者,我是那么希望进入她的闺房,报纸即便不会给她带去我的思想(因
为她不能理解它),至少也能带去我的名字,如同人们在她面前对我的一声赞扬。然而你不
爱的东西受到赞扬不能牵动你的心,正如你不理解的思想不能吸引你的思想。而我其余的朋
友呢?我对自己说,如果我的健康状况继续恶化,如果我不能去看他们,那么不妨继续写
作,通过我的文章去接近他们,在字里行间与他们交谈,让他们按我的意向思考,让他们喜
欢我,并接受我进入他们的心灵,这对我将是一件愉快的事。我这么想是因为社交关系迄今
为止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一席位置,缺少这种关系的未来日子使我害怕;还因为在我身体
恢复到能重新去看望朋友们之前,写作这一权宜之计能使我得到他们的关注,也许还能激起
他们的赞赏,这对我是一个慰藉;我虽这么想,但我却感觉到这是不现实的,不错,我喜欢
把朋友们的关心想象成我的乐趣之所在,然而这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的、主动的乐趣,这种
乐趣不是他们所能给我的,也不是我跟他们交谈时所能得到的,而恰恰是在远离他们写作时
我才能得到;如果开始写作是为了间接与他们见面,为了让他们对我有一个更好的看法,为
了替自己在社交界取得一个更好的地位作准备,那么,日后也许写作会使我不再想见他们,
而文学为我在社交界取得的地位,我也许不再想去享用它,因为那时我的乐趣就不是在社交
活动中而是在文学创作之中了。
  因此,午饭后我去德·盖尔芒特夫人家时,主要不是为了见德·埃博什维尔小姐,圣卢
的一封电报已经使她这个人失去了最精彩的东西,而是为了在公爵夫人身上看到我的文章的
女读者之一,从而想象公众,也就是《费加罗》的订户和买主们,对我那篇文章可能持有的
看法。况且,我去德·盖尔芒特夫人家也并非没有乐趣。尽管我对自己说,对于我,这个沙
龙与其他沙龙的差别在于它在我想象中已存在了很久,我虽明白这一差别的原因,却不能取
消这一差别。而且在我心目中存在着好几个盖尔芒特姓氏。印在我记忆中的那个盖尔芒特,
就象印在通讯地址录上的一样不能引起任何诗意的联想,但追溯到更早时期,即我不认识
德·盖尔芒特夫人那个时期的几个盖尔芒特是能够在我心中恢复其诗意形象的,尤其当我好
久没见她,当姓氏的神秘之光没有被凡夫俗子之身的刺目光亮遮没的时候。于是我就象遐想
某种超脱于现实之外的东西一样又思念起德·盖尔芒特夫人的府邸来,正如我重又思念起早
先我梦中的雾蒙蒙的巴尔贝克,好象自那以后我就再也没去过似的,或是重又想起1点50
分的那次列车,仿佛我没乘过这趟车似的。我知道这一切都不存在,只是我一时把这一点给
忘了,正如有时我们想念一个亲爱的人,却一时忘了他(她)已经不在人间。后来,我走进
公爵夫人的前厅时才恢复了对现实的概念。不过我安慰自己说,不管如何,她对于我是现实
和梦幻之间的千真万确的交点。
  一进客厅我便看见了那位金发姑娘,我曾在24小时中把她误当成圣卢和我谈起过的那
位。她主动要公爵夫人把我重新介绍给她。的确,从走进客厅那一刻起,我也有一种和她早
已熟识的感觉,但一听到公爵夫人说:“啊!您和德·福什维尔小姐见过面?”这感觉当即
烟消云散了。其实,我敢肯定自己从未被介绍给任何一位叫这名字的姑娘,否则,一定会留
有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听过关于奥黛特的爱情及斯万的妒忌心的史话,自那以后,德·福什
维尔这名字在我记忆中简直太熟悉了。我两次弄错姓氏,一次是把“德·奥什维尔”误忆为
“德·埃博什维尔”,一次是把“福什维尔”的误写纠正为“埃博什维尔”,这双重谬误本
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错就错在向别人介绍事物是按照它们本来的面目,介绍姓名是按
它们原来的写法,介绍某人则按相片和心理学所给的一成不变的概念,而实际上我们感知到
的通常远非如此。我们七颠八倒地看世界、听世界、设想世界。我们按自己听到的去重复一
个名字,直到经验纠正我们的谬误,而且谬误并不总能得到纠正。在贡布雷,大家跟弗朗索
瓦丝谈到萨士拉夫人有25年之久,而弗朗索瓦丝继续说“萨士兰”夫人,她这样做并非出
于骄傲,有意坚持错误,虽然这是她的老脾气,而且往往因我们唱反调而变本加厉,这是她
对1789年平等原则照耀下的法国圣—安德雷—德乡①地区所作的全部贡献(她只要求一项
公民权利,那就是不跟我们一样发音,并且坚持认为heGte,été,air是阴性名词)②,
而是因为事实上她听到的始终是“萨士兰”。这种永存的谬误恰恰就是“生活”,其千变万
化的形式不仅表现在听觉世界和视觉世界,还表现在社交世界、感情世界和历史世界等等。
在第一主席夫人的眼里,卢森堡公主只不过是个轻佻女人,这倒没什么严重后果;斯万认
为,奥黛特是个不易相处的女人,那后果就比较严重了,因为他依据这一看法,构想了整个
爱情故事,而后来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时,只能更增加他的痛苦;在德国人看来,法国人梦寐
以求的就是报复,这事的后果就更严重了。我们对万物只有一个未定形的、片面的看法,而
后用一些主观的联想去补充,就是这些联想造成危险的暗示。因此,听到福什维尔这个姓,
我本没什么可惊讶的(而且我已经在思忖,她是不是我以前常听人谈论的那个福什维尔的亲
戚),可是金发姑娘大概想巧妙地防止别人提出一些可能是不愉快的问题,便先发制人地对
我说:“您过去和您的朋友希尔贝特来我家时常看到我,您不记得了。我看出您认不出我
了。我可是一下子就认出了您。”(她说这话好象她是在客厅里一下子认出我的,事实是她
在街上就认出了我,还跟我打了招呼,而且德·盖尔芒特夫人后来对我说,德·福什维尔小
姐曾当作一件很滑稽、很不寻常的事向她叙述,我曾经如何把她当成轻佻女人尾随她,从她
身旁擦过。)她走后我才知道为什么她叫德·福什维尔小姐,原来,斯万去世后,奥黛特
(她表现出那么深沉、持久、真心的悲痛,令所有的人惊讶不已)顿时成了一位十分富有的
寡妇。福什维尔娶了她,当然,在这以前他花了很长时间到各个庄园转了一趟,确信他家族
的人会接待他的妻子。(这个家族起先刁难了一番,后来考虑到一个穷亲戚就要由近乎贫困
的处境转为富足,今后用不着他们再接济了,就作了让步。)不久以后,斯万的一位叔父去
世了,这位叔父生前从陆续仙逝的好几位亲戚那里得到一大笔遗产,现在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