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朝奇事 作者_多云(正文完结+番外3-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朔宝林王去年三月新添的世子天赐在随王妃出游途中走失,宝林王一怒之下将所有随行宫人斩杀,王妃也因此一病不起,精神恍惚。”明霄缓缓言道,声音沉痛。
  
  “走失?什么时候的事?”景生为明霄冲洗着如藻般稠密的乌发,一边沉吟着问。
  
  “二月初五,立春之日,东林王妃带同世子去云州城外的昭台寺祈福踏春,没想到却丢了世子,连世子的乳母和一个侍从都一起失踪了,至今生死不明。”明霄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战栗,“离天赐的生日只差一个月了,竟发生这种人伦惨事。”
  
  景生听出明霄话中的惊悚,同为父母,景生自己想起此事也觉不寒而栗,他将明霄锁入怀中,轻声劝慰:“阿鸾不要多想,此事不会重演。天赐?世子叫呼和天赐?”
  
  明霄点点头,“对,宝林王一直盼望世子诞生。可见宝林王对其爱宠期待至深。”明霄感同身受般心头滑过锐痛,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赐珍宝,没有哪个父母能承受这种损失,“不知什么样的仇怨才能招致这种报复?景生,你对此时漠上的情况了解多少?”
  
  景生揽着明霄靠坐在浴池中的莲花石椅上,想了想,沉声说道:“北朔浑邪单于共有三位王子,现在的东朔宝林王呼和汐是浑邪单于的第二子,浑邪单于在世时封呼和汐为东贤王,单于的长子呼和沣被封为西贤王,第三子呼和洵与西贤王同母,却比他年少十岁。”
  
  “呼和洵今年才二十三岁吗?”明霄惊问,“我记得那位在襄州自封大单于的呼和沣今年二月过的三十三岁生辰,为此还抢了咱们的一个商队,杀了十几个人。”
  
  景生的眼中闪过锐光,“对,呼和洵年仅二十三岁,他自幼被浑邪单于送到西域各国游学,单于被呼和汐弑杀于云州时他仍未归国,关于这位北朔三王子我们所知甚少,实际上,如今云州的东朔王庭对他都知之不详,有人说他已经回到襄州辅佐呼和沣,有人说他早已死在西域,还有传言呼和洵入赘某个西域小国为王夫,关于这位呼和洵传言虽多,但确凿凭据却少之又少,似乎他并非是一个关键人物。”
  
  明霄的双手无意识地撩动着池水,回眸望向景生,眸色幽深,“这个北朔西王庭地处漠西,靠近咱们通往西域的商路,是个伺机出动的拦路虎,等咱们大局稳定后一定要设法将其斩除。”
  
  景生微微点头,手指把玩着明霄漂浮于水面上的发束,“阿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百年前,浑邪单于的父王带同部族从西域北部不断南侵,占领了大夏北方的大部分草原荒漠,当时大夏苦于应付南楚与大蜀的分崩离析,无暇兼顾北方,被其钻了空子。”景生停顿了一瞬,理清思路继续言道:“呼和汐当年借助我朝军力夺得云州入主大宫,并受封为大夏列侯宝林王,看似归顺,实则居心叵测,不然我们也不用在朔方如此大规模地屯田驻兵,期望能循序渐进地将浑邪单于和他父王抢去的漠北各州蚕食驯化,使其各部落习惯于农耕而非游牧,至少是逐渐定居下来,在此过程中有西朔呼和沣牵制着呼和汐有利于我们的规划,等十年后大功告成之时,我们已削弱了呼和汐的实力,同时壮大了自己,再一举铲除西王庭,消除东王庭,在整个大漠设立郡县和盟旗统归明华掌控。”
  
  “好谋划!”明霄双拳猛击水面,脸上露出桀骜的笑容,“我们此时既然还需要西王庭,那就看着他和呼和汐互相残杀,任他做跳梁小丑吧,只是可惜了世子天赐,白白牺牲于家族争霸,我看他十有八九是被西王庭掠走了。”
  
  景生不欲明霄沉湎于这个话题,他站起身拥着明霄走出浴池,一边笑道:“咱们还是快去看看永华和永明吧,他们肯定已经睡熟了。”
  
  明霄一听就振奋了精神,虽然浑身仍感酸软他还是利索地穿衣着袍,“也不知虫儿吐奶没有,这两天他常常吐奶,真让人揪心,虫儿长得总没有鱼儿结实,吃得也少些。”
  
  景生听他又谈起育儿经,立刻拿起大布巾擦拭着他的湿发,再次试图转移他的话题:“你别太紧张,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阿鸾,两个娃娃的头发都像你一样浓密乌亮。”
  
  明霄笑着回手抓住景生披散的头发,“你的也不差呀,平滑直顺,那天鱼儿不是一直抓在手里玩。”
  
  景生一听就咧嘴苦笑,“哎呀,那小丫丫的小手真有劲,再被她抓住头发我就完蛋了,迟早变成秃瓢儿。”
  
  “呵呵呵”明霄爆笑出声,脑子里想像着那幅诡异的画面,明霄更是笑不可抑,却不料被景生捉住深吻,将他的笑声全部封在口中。好不容易逃开他的唇舌,明霄已是气喘吁吁,“快走吧,天色很晚了,咱们还没用晚膳呢。”
  
  景生和明霄携手来到东配殿,天时已近亥时,两个小娃各自躺在自己的小床上睡得正香。
  
  “有没有经常给他们换换睡姿?”明霄俯身查看着宝宝,轮流亲吻着他们粉白的小脸,景生询问着侍立在侧的双敏。
  
  双敏笑着点头,“经常换呢,就是怕殿下们睡扁了头,他们自己又不会翻身。”
  
  正说着就听明霄轻咦了一声,“双敏,这枚印章怎么会在虫儿枕边?”明霄手中擎着那枚翠碧色的无殇之宝,神色惊异。
  
  双敏一见就笑得更欢,立刻轻声解释:“刚才陛下们离开后,我们陪两位殿下玩耍,太子殿下看见这枚印章就喜欢得紧,伸着小手要抓,我们本来要将印章收好的,公主殿下却一把抓住印章不松手,我们只好作罢就让殿下玩耍,没想到鱼儿公主竟一抬手将印章放在了太子殿下的枕畔,虫儿立刻伸手握住,把玩了好一阵子,直到睡熟才放手。”
  
  明霄和景生都觉得稀奇,没想到小姊姊竟如此懂事谦让。就在这时,愁眉匆匆走了进来,手中擎着两只璎珞,璎珞下各悬着一块明玉,一翡一翠,品相罕见,一眼望去便知价值连城。
  
  “爷,这两只璎珞就挂在东配殿廊下的鹦鹉架旁,刚才巡夜的内侍发现了交给我的。”愁眉说着就将璎珞分别交给了景生和明霄。
  
  明霄接过璎珞并不细看,只在手中掂量着,唇角紧抿,长眉紧蹙,话音从齿缝间蹦出:“景生,你有故人前来探视,闯入禁宫如入无人之境,当真是来无影去无踪。”说到最后明霄的声音已低不可闻,眸光犀利地盯着景生,“若他刚才送来的不是璎珞而是,我们就将重蹈宝林王的覆辙!”
  
  景生顿觉冷汗淋漓,勉强抑制住躁动的心跳,“你你是说鸾生?”
  
  “还能有谁出手如此阔绰却又如此简慢,将价值连城的宝物与鸟架子挂于一处!他是嘲讽还是侮辱?又或是欺我宫中无人巡守?”明霄的脸色变得煞白,顺手将璎珞递给景生,“你去还给卫鸾生,就说我替孩子们谢谢他的馈赠,但此礼太重,我们受不起。”
  
  景生看着明霄倔强的模样,为难地抓着手中的璎珞,有点不知所措,愁眉和双敏早就机灵地避出殿门。
  
  “即便是鸾生,他也早就去得远了,我如何能归还此物?”景生说得有点无奈。
  
  “他肯定还在附近,他来这一趟又不真是为了送礼。”明霄的声音轻淡却极之平板。
  
  景生刚要开口,明霄又一把抢过他手中璎珞,正色说道:“这东西我还是先收下吧,没必要替孩子们结怨,随他怎么想吧,我就做个明白的糊涂人,只是这东安禁宫并非食肆酒楼,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就是一般寻常百姓彼此道贺也断没有如此鬼鬼祟祟的举止,你还是去见见他吧,告诉他我欢迎他随时到访,只是请走正门。”
  
  明霄说着就摇铃将双敏等人叫进来,“把殿下们的小床抬到内寝之中,这东配殿是住不得了。”明霄并未再看景生,指挥着宫侍们搬着小床离开了东配殿。
  
  景生无奈,只得一咬牙出殿去寻鸾生,景生并不觉得鸾生还会留于咸安殿中,但听明霄说得肯定,仿佛算准了他并未走远,就漫步来到太明池畔的临水平台上,一年多前,当景生魂归华璃之时就是在此与鸾生重逢的。
  
  “鸾生——”景生抬眸望去,意外地发现鸾生就站在池畔玉阑旁,如水的月光将阑干,将倚着阑干的藕色身影洗得发白,那身影听到呼唤缓缓转身,瓷白的面孔上那双丹凤眼依然妩媚妖娆。
  
  “景生,我没想到你会来。”小元(大蜀世子卫元嘉小名鸾生)唇角弯起一朵轻笑,“拿来吧。”他说着就向景生摊开手掌。
  
  “什么——?”景生望着他细白的手掌,狐疑地问着。
  
  “璎珞呀?难道不是青鸾让你来还璎珞的吗?”小元想当然地说着,双眸中闪过一丝不屑之色:——原来明青鸾真的就只有这一点点涵养和气度,自己还真没算错。
  
  景生无奈地摇头,额上又沁出细汗,立刻回想起当年自己和阿鸾小元在坤忘山中逃难时的情景,当时鸾生假冒唐门七少,与阿鸾就明争暗斗闹得不可开交。
  
  “你送来的璎珞,阿鸾已经替娃娃们收下了,他嘱我来此与友人相会并邀请你随时到访内宫。”景生侃侃而言,神色平和自然。
  
  “呃”小元一下子愣住,表情错愕,“我还是低估了青鸾,看来他确有可取之处。”小元感叹着眸光一闪,变戏法似的捧出一个小酒坛,“去年我们话别之时,你曾说等我心情平复了再与我痛饮桂花酿。此时我找上门来便是要与你一醉方休。”小元咯咯笑着飘身上前,将小酒坛放于石桌之上,顺手摸出两个玉盅,
  
  “你可敢与我拼却一醉?”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通缉的肥姨童鞋奇迹般的冒泡泡了,只是用的汉语拼音,为毛呀为毛?哭之~~~

小元来了,热闹了,婚姻如履薄冰呀,需要十足的智慧与忍耐,阿门!

俺泪眼汪汪地盼望花花~~,此时依然河蟹时期,又不是V文,保护性低,所以咱H得很大概,呵呵呵,但素,鱼鱼们还是要给花呀,嗷嗷~~ 

心潮



  
  景生凝目看着小元,小元的藕色纱袍上环萦着月光水色,融融脉脉,小元的唇边漾着甜笑,笑纹却有点轻颤,小元狭长的凤目中殊无笑意,淡漠的眼神里藏着极深的悲凉。
  
  “鸾生,我” ——为君拼却一醉本无妨,只恐阿鸾抱膝帐底暗思量。
  
  小元不等他说完便跨前一步,与他面对而立,近得能看清彼此眼中的月光和泪光,“景生,我还是喜欢你叫我亦袅,我只是一只野生野长的鸟儿,并非鸾凤,你已有一只凤凰在帐中,不会再需要我。”小元的声音低得好似自语,“当年我们初遇之时,我佯称唐门七少唐亦袅,呵呵呵真是可笑,唐门本无七少,更无亦袅,但我却爱煞了这个名字,那短暂的几天也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虽然旁边总跟着个明青鸾,但,至少在那时,我和青鸾,我们谁都没有得到你,没有得到也就无所谓失去。”
  
  小元抬手拍开酒坛封泥,一股浓郁的桂花香气冲升而起,他自斟一杯一饮而尽,“呵呵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