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锦书-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琴知道了多难过啊!”
  “唉,你还没看出来吗?这丫头跟她妈一个性子,倔!就算我们不同意,你以为她就会放弃?不会!不然云琴怎么会远嫁,好几年都见不到一面。”苏锦书的姥爷想到女儿,心里有些难受,不过稍倾又有些欣慰,得意道,“锦锦要真能跟老祝学点东西,也是她的福气。老祝那性子,轻易都不搭理人,能收锦锦为徒,说明他看重锦锦,一定会好好教的,你就别操心了。”
  柳宗伟听得有点糊涂,难道锦锦的师父真的是位世外高人,而且父亲还跟他认识,可是怎么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他啊!
  面对儿子的疑问,苏锦书的姥爷略略讲了下两人相识的经过。原来他年轻的时候有次上山打柴,不小心摔了腿,那里地方很偏,很少有人去,深秋的晚上气温很低,当时他急得不得了,最后还是苏锦书的师父发现他,帮他处理了伤腿,又把他送回家,不然那条腿就废了。
  两个人因此相识,苏锦书的姥爷感激他,经常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可是那也是个怪人,年纪也才三十多岁,却不愿跟人交流,一个人住在深山里。于是,苏锦书的姥爷就经常去他家找他聊天,两个人颇为投契。
  日子久了,苏锦书的姥爷也稍微知道了点他的故事,听说他从小父母双亡,是少林寺的和尚养大的。不过他没出家,而是作为俗家弟子在少林寺学功夫。二十多岁的时候出了少林寺四处游历,后来与一个同为孤儿的女孩结了婚,两人感情很好。谁知道,那个女孩没过几年就得病死了。他也由于伤心过度不愿再接触人群,找了这么个山林茂密的地方隐居。后来认识了苏锦书的姥爷,两个人成为莫逆之交,日子过得也不算太孤单。
  柳宗伟听了唏嘘不已,一个人独自在山林中生活四十多年,真不知道他怎么能坚持下来。
  苏锦书的姥爷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我想跟老祝商量一下,让锦锦住在他家。一来他年纪也大了,有个人陪总好过一个人;二来嘛,每天那么早让锦锦一个人走老远去他家,我也不放心啊!”
  虽然这样一来就不能每天见到锦锦了,可对锦锦来说确实比较好。苏锦书的姥姥想着事情已经这样了,反对也没用,就只好同意了。
  跟老祝商量的时候倒没费什么劲儿,老祝真的挺喜欢苏锦书,一开始也有这打算,不过是怕苏锦书的家人不同意罢了。
  就这样,苏锦书开始了艰苦的习武生活。
  
                  第 10 章
          尽管早就知道会很辛苦,可真的练起来时还是大大出乎苏锦书的意料。每次练得手脚发颤,全身酸软无力时候,苏锦书就会怀疑,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坚持。
  怀疑归怀疑,后悔也是有的,可苏锦书还是咬牙坚持下了。什么小说中的“根骨奇佳”“天资决绝”,苏锦书是没有啦,但她有个很大的优点,有毅力!
  最痛苦的时候,苏锦书也坚持着,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极限,一直一直坚持,直到师父说“好了”。
  老祝看着在院子里蹲着马步,两手平伸各举着两块砖的苏锦书,眼睛里是满满的赞许。他知道自己虽然喜欢这个聪慧的小徒弟,但是在教导她的过程中,是非常严厉的,绝对没有放水。可是,这个孩子竟然一再突破他给她制定的极限,实在令他惊讶。
  习武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很高,四五岁的小孩儿骨骼都没有长全,力气也不大,练习起来非常艰难。记得最初的时候,这小徒弟经常摔倒,小脸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当她的父母来接她回家看到她脸上手上的淤青时,她的妈妈抱着她痛哭,这孩子也哭得稀里哗啦。
  看到她妈妈激烈反对的态度,想着练武她也尝试过了,还吃了不少苦,应该会放弃吧,虽然有点可惜,但这么精致可爱的小孩,哪家的父母也是不忍心她受苦的,也就稍稍释怀。谁知道,第二天送走了她的父母,她还是跟着自己返回院子里,一声不响就开始蹲马步,让他心里真是又喜又怜。
  嘻嘻,师父肯定以为我要跟爸爸妈妈回家,哼,谁让他做饭那么难吃,就要吓吓他。苏锦书一边蹲马步,一边在心里贼笑。
  其实柳云琴抱着苏锦书哭的那一刻,苏锦书是真的想过放弃,不练了,跟爸爸妈妈回家。可是,无意间看到师父眼里的惋惜,又想到自己最初习武的目的,终于还是决定坚持下去。
  苏锦书知道虽然习武的时候师父对自己很严厉,但平时对自己很好。而且师父年轻的时候去过很多地方,他的见识并不比自己这个多了十几年记忆的人浅,不同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故事也有很大出入。苏锦书很喜欢在休息时间听师父讲故事。
  这个师父什么都好,就是饭做得有点难吃。唉,真是人无完人啊!苏锦书在心里叹了口气。
  “发什么呆,集中注意力!”一声爆吼让苏锦书迅速回过神。
  “是,师父!”
  暑往寒来,三年过去了,以前那个胖乎乎、精致可爱的像芭比娃娃的苏锦书已经变成了一个身材瘦削、有着利落短发的小女孩。
  已经七岁半的苏锦书个子相较三年前,抽长了不少,不过相比同龄女生还是要矮一点。对于这个,苏锦书倒不太在意,因为前世她就发育迟缓,上初一的时候还只一米四多一点,最后不也长到了一米五八。更何况,这一世习武,运动量够了,营养也跟上的话应该能再长几公分的吧。
  除了身高有了变化,苏锦书的五官与三年前也稍有不同。以前的苏锦书有一双大大的杏眼,鼻子小巧挺翘,嘴巴像花瓣一样粉嫩,两颊肉嘟嘟的,很可爱。
  三年后的苏锦书眼睛依然大大的,不过眼眶好像被什么东西拉长了一样,既不像杏眼也没达到凤眼的标准,不过形状依然很漂亮,配上黑亮的眼珠,实在是一副货真价实的美眸。
  除了眼睛有了变化,苏锦书的脸上的婴儿肥也随着每天的剧烈运动消失了,这样一来,原本肥嘟嘟的圆脸瘦了下来,初步呈现出标准美女的鹅蛋脸,很是好看。
  三年的相处,让苏锦书和她的师父感情日益深厚,亦师亦友又似祖孙。而苏锦书一向身体康健的师父最近虚弱了不少,尽管拥有一身武艺,过了八十岁身体还是有些吃不消。
  最近这段时间,老祝能明显感到身体的虚弱,想来时日不多,虽然舍不得这个乖徒弟,但他们的缘分可能就只有这么多。这段日子,老祝很想回去曾经长大的地方看看,如果可以,就在那里安息,人生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苏锦书最近很担心师父的身体,让他去看医生他不肯,托舅舅买的药他也不吃,苏锦书心里隐隐有预感,跟师父分别的日子就快到了。
  这天早上,苏锦书练完功去厨房做好早饭(苏锦书六岁的时候就接手了做饭的工作,因为他实在不想再荼毒自己的胃。前世的一点经验再加上本身对厨艺的喜爱,苏锦书没多久就学会了烧一手好菜)。把饭菜端到桌子上,苏锦书去师父的房间喊他吃饭。
  “师父,吃早饭了。”苏锦书站在门口轻轻说了一句。
  “嗯,锦书进来,师父有话跟你说。”话音未落,师父又咳嗽了两声。
  “师父,你还没好吗?”苏锦书担心的问。
  “不碍事。锦书,师父准备明天回少林寺看看,以后也不回来了。咳咳,你等会儿就收拾东西回你舅舅家吧!”
  “师父,锦书以后就见不到你了吗?”苏锦书看着这几天一下子老了很多的师父,心里非常不舍。
  “锦书,你是师父唯一的徒弟,这三年来你的努力师父都看在眼里,真的很欣慰!你年纪小,力气还不足,速度也不够快,但只要以后勤加练习,自保不成问题。”
  “嗯。”苏锦书紧紧依偎着师父,低低的应了一声。
  轻轻拍拍苏锦书的小脑袋,祝师父最后叮嘱了一句,“锦书,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过我还是要嘱咐你一句,千万不要恃强凌弱!”
  “我知道的,师父!”
  一老一少不再说话,像爷孙一样偎在一起,久久不曾动一下。
  苏锦书当天并没有离开,坚持等到第二天把师父送走才回到姥姥家。
  没几天就要过年,苏锦书离开家已经有三年。虽然三年来,爸爸妈妈哥哥妹妹都来看过她,但住的时间都很短。而且她那时候忙着练功夫,根本也没多少时间陪他们。
  现在师父又离开了她,苏锦书回家的心情就更加迫切了。
  柳宗伟最近很忙,本来想让苏锦书在这里过年,年后再送她回家。可苏锦书一刻都等不了,决定独身一人回去。
  柳宗伟无论如何都不同意,索性决定把这几天的活推了,先把外甥女送回去好了,苏锦书还没说话,她的二舅妈脸色已经黑了。
  苏锦书立马截住柳宗伟的话,她可不想引发舅舅家的家庭战争。一眼瞥到旁边有棵成人小臂粗的树,苏锦书骤然发力一个回旋踢,小树应声而断,在场的人都震惊的不能言语。
  苏锦书趁势说道,“二舅舅,你看,我有自保能力的,不会被坏人欺负了去。而且我还识字,决不会丢的。你就放心好了。”
  苏锦书六岁的时候就借了大表姐的书开始自学,这也是苏昊天和柳云琴当初同意她习武的附加条件,学习上不能放松。毕竟孩子以后还是要念书考大学的,不能因为习武就荒废了。
  虽然前世学过的知识都忘了,但小学的课程对苏锦书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她借了书不过是掩人耳目,不让人起疑罢了。事实上所以看书的时间,苏锦书都用来练字和涂鸦了。
  柳宗伟根本没想到短短三年的练习,竟然能让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外甥女如此强悍,一时反应不过来惊在当场。
  直到听了苏锦书的话,柳宗伟才回过神来。拗不过外甥女的倔脾气,柳宗伟最终答应了她的要求。
  三年的时间不长,也没有跟苏锦书朝夕相处,但柳宗伟自认为对苏锦书还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个外甥女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很有主见,最重要的是特别固执,她决定了的事,任人怎么劝都不会改变心意。
  好在她聪明又懂事,平时做事很有分寸,也没闯出什么大祸来,这也是柳宗伟最终同意的原因。
  转了三趟车,终于快要到家了,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听着熟悉的乡音,苏锦书心里非常激动。
  紧一紧背上的双肩包,苏锦书在心里对自己说了一声“加油”。从镇上走回家有六七里路,得在天黑之前赶回去啊。
  经过了这三年来强度很大的训练,苏锦书一路走来也不觉得有多累,因为急切想见到家人,苏锦书反而越走越快,越走越精神。
  远远看到那个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家,苏锦书渐渐放慢脚步。说熟悉是因为三年前居住的房子还好好地屹立在池塘边,说陌生则是因为在它后面不远处多了一栋面积不小的水泥平房。虽然暑假哥哥来看苏锦书的时候说过这事,可看到真正的房子这还是第一次。
  除此之外,以前那个狭长的鱼塘也被拦腰截成两半,中间用土填了一条很宽的路,路的两边还栽种着小柳树苗。
  走近了看,猪圈也比以前扩大了好多,看来这几年爸爸妈妈干得还比较顺利啊,苏锦书暗暗在心里下了结论。
  苏锦书家的鱼塘在以前住的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