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想的北宋-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翻挠挠头“这算什么!五哥才是厉害呢,他学什么都快,阿爹说他三天就背完了三字经,学写字不过一个月就有模有样那时候他在手腕上绑了石头练字,一天一个时辰从不间断。后来我想学,五哥不许,说我还小,怕我把骨头累坏了”
    李想连连赞叹“鹏举真是天赋异禀”“鹏举实在刻苦”“鹏举真是个好兄长”
    岳翻连连点头“五哥确实疼我,我小时候去上私塾,不小心把同学推到了沟里,结果人家的阿娘告上门,阿爹很生气,拎了藤条来打我,被我哥拦下了,指着我脸上被挠的血道子说‘一个男孩子,伸手就用指甲挠人,打不过了就去找阿娘告状,养的比小娘子还小娘子,这才是该打的!不打的话以后半点出息都没有,”把那位阿婶气的直跳脚”
    李想继续叹道“不愧是鹏举”说到这里他也说不下去了,这可怎么夸,这倒霉孩子也太气人了!早知道岳鹏举是个弟控,可弟控到这个份上真让人纠结。
    李想最近养成了一个新爱好,那就是听岳翻讲他哥哥岳飞的故事。
    当初岳飞第一次来青州又离开后,李想他见到偶像的心情无法平复,岳飞在身边的时候需要处处掩饰,岳飞一走他顿时爆发了出来。有点闲工夫就扯了赵明诚李清照讲他知道的岳飞的故事:前面说过,他是理科生,正经的历史知识也就是高中学的那点大框子,其他的全是不靠谱儿的各种资源。他跟赵明诚李清照讲的东西乱七八糟,一会儿是岳飞手持长枪大战金兀术,一会儿他又抡着双锏杀入敌营一会儿说岳飞的四个儿子分别是金银铜铁八大锤,一会儿八大锤的成员又变成了岳飞的结义兄弟。更不要说乱七八糟的十二道金牌,岳飞的女儿一会儿叫孝娥一会儿叫安娘一会儿又变成了银瓶,听得赵明诚跟李清照云里雾里。
    这会儿岳翻就在身边,李想终于可以听到原汁原味没有经过一千年演绎的岳飞故事,哪里还能放过,整天有事儿没事儿就引着岳翻讲岳飞的故事。岳翻本来就是个标准的兄控,有机会跟别人讲自己最最崇拜的五哥的故事,那实在是太合他的心意了。这两人凑在一起,比着赛着的轮流吹嘘岳飞,肉麻的要命还不自知。
    第四十三章
    李想忙完了在青柳镇的事情,赶紧回到了莲湖村,再不回去欧温仪抓人了,太不像话了,甩手掌柜不是这么个做法。
    回到莲湖村果然被抓狂的欧温仪念叨了 “阿郎一个月没给奴奴们讲课了!奴正要学你那个阿拉伯数字方便记账,阿郎教半截跑了,可教奴怎么办?”
    李想干笑着连连点头“好好,今天就教,今天就教”
    欧温仪又道:“还有棉花”
    李想大汗“我这就想办法弄个好剥籽儿的东西,对对,棉花要弹,我去弄棉弓”
    一旁的杜十一娘幽幽道:“巨野的王官人想要一种又透又要有韧性的纸,似乎是有一批字画想要摹下来,要用这薄纸誊”
    李想简直要哭了“我知道,我明天就去试着做做”
    小桃在一边插嘴“还有”
    李想简直崩溃了“小桃!!”
    小桃笑嘻嘻的说“十一娘跟玉奴她们几个给阿兄做了几身衣服,一会儿阿兄试试看”
    李想松了口气,谄笑着说“天气热,阿姐气闷得慌,我多陪她几日我做过一次,以后再做浴室就轻车熟路了,忙完手头的活儿给你们也弄一套,那东西挺好的,你们女孩子肯定喜欢。”
    一边的苗玉奴早就笑的不行了,摆着手直到“等阿郎有功夫,都下雪了,哪里还有什么太阳去晒啊!真想弄那个,不如让十一娘去李娘子家看看,她学这些最聪明不过了,保证不用阿郎管,一点差错没有的弄出个淋浴来。”
    李想连连点头“没错没错,十一娘最能干了,哎呀,明天我让人送你去阿姐家去看看好不好”
    一群小娘子七嘴八舌的跟李想叨咕了好阵子,等人全都散开,李想觉得自己的耳朵都在嗡嗡的响:要不然怎么赖在阿姐家就不想回了,大热天的,几千只鸭子实在吵的人受不了啊。
    一回来莲湖村,李想的事情就一下子多了起来,除了纸坊的零碎事儿,他还得帮忙操办韩桂花的婚事:韩桂花跟钱奎的婚事定在了十月份,钱奎是个真正的光棍儿,家里爹娘都死了,也没兄弟,既然要跟韩桂花结婚,索性决定就在莲湖村落户,三个月前他的房子就盖好了,就等着媳妇儿了。
    李想给了韩桂花二百贯做嫁妆“我也不知道你需要什么,这些钱拿去,你自己看着添置。你婚假过了就回来做工,若是怀孕了,我就给你一年产假,每月两贯的补贴。钱奎是个好人,不过他要是欺负你的话你就回来告状,我让程九去揍他”李想萝莉啰嗦的跟韩桂花叮嘱了一大通,半天没听见韩桂花说话,抬头看她,却见她早就泪流满面了。手忙脚乱的找手帕,却听韩桂花说“阿郎,别,儿没事儿,我是高兴,阿郎对奴奴们真好。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儿,谁知道”说了半截又笑“韩奎才不敢欺负我,谁不知道我家姐妹多,一个比一个厉害!”
    小娘子们对于韩桂花的亲事是很赞成的,钱奎儿是个好人,他对韩桂花的好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不过为韩桂花开心之余,年纪大一点儿的小娘子们又有些为自己的亲事神伤:高不成低不就是她们在婚事方面面临的非常明显的问题。
    好在如今李想及时的从赵家回来了,他一回来开始讲课,大家的空闲时间顿时少了,也就没时间苦思乱想了。人就是这样子,手中的知识越多,本是越大,腰挺的就越直,自然也就没工夫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李想正忙的不可开交,赵家却来人送信了,李清照似乎要临盆了。李想吓了一跳,这离预产期还有二十天呢!忙问情况怎么样可请了大夫,是不是阿姐情况不好。
    骑着马还累得满头汗的左先生哭笑不得的说“哪里会不请?家里早有个产婆候着,本想过几天再请一位的,谁知道提前了。这边李居士刚一觉得不对,赵先生就派了冯四进城找大夫,又接连派出去四个人四处去找产婆,就怕万一正好要找的产婆不在家”说到这里指指自己“要不然怎么派我来送信?实在是最后想起来要给小乙哥送信,却没了人可用的缘故”李想松了一口气,他确实是看到左先生来送信才吓了一跳的,毕竟左先生是门客,也算是赵明诚的朋友了,这种跑腿的活儿不该他做的。
    等到两人骑着马一路飙到青柳镇,家里却已经全都一幅喜气洋洋的样子了,李清照已经生完了。
    “一男一女,凑够一个好。”赵明诚语无伦次的握着李清照的手,哭开了“辛苦良人了,咱们以后不生了,再也不生了”
    李想在屋外听赵明诚乱七八糟的各种表白各种道歉各种安慰,实在没勇气往里走——他也进不去,女使们纷纷表示产房神马的让当丈夫的进去也就算了,你个小舅子还是等屋里收拾好了再说吧。李想急的跳脚,忍不住冲里面喊“阿姐阿姐,你还好吧?”
    听到李清照低声说她没事儿,声音不大不过精神显然还行,李想放下一大半儿的心,又喊道“阿姐,能不能让我看看外甥跟外甥女儿啊啊。我都在这里等了半个时辰了”
    两个小生命的到来为这座赵宅注入了勃勃的生机。虽然早产了二十天,不过显然他们的母亲把他们孕育的很健康:男孩儿三斤八两,女孩儿四斤(注1),明明才生出来不久,可是闹腾的本事倒是不小,一个哭另一个绝对跟着哭,哭声大的那个简直能把房顶掀翻。李想十分纠结“这不科学!双胞胎的几率就够小了,更不要说龙凤胎了,阿兄阿姐的基因也太厉害了吧!不对不对,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个嗓门大的,为什么只要一到我怀里就不哭了?”
    真的不怪李想纠结,他只是过来探望一下阿姐,可现在他根本走不了,怀里的这个小东西只要一离开他就哭的震天响,女使乳母统统不管用,也就是递到李清照怀里才不会闹。
    “真是怪了”李清照喃喃道“平日里家里的女使爱跟你说话,你纸坊的小娘子喜欢围在你身边,村里的阿婶也看你顺眼这也就罢了,你确实讨人喜欢。可囡囡才几天大?怎么也就认准你了?”
    李想简直要哭了,女人缘儿神马的,可不可以不要来的这么诡异啊?他从小就有女人缘儿,街坊的奶奶阿姨姐姐们喜欢他,小时候小姑娘们也喜欢缠着他玩儿,只是年纪大了一些他越来越宅,这个特点便不明显了。现在来到宋朝,莫名其妙的身边女性越来越多,他的这个属性也越发明显,可是,这才生下来几天的小丫头啊,干嘛这么喜欢他啊?阿兄的眼神好幽怨啊
    这会儿赵明诚搓着手,一脸猥琐的冲自己的小女儿说“囡囡,乖囡囡,让阿爹抱抱,阿爹给你买糖吃”李想黑线极了,他这样子真像诱拐萝莉的怪叔叔,问题是这么小的孩子真的听得懂么?
    还真听得懂!这小屁孩儿眼睛盯了赵明诚一会儿,然后“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何医生在赵家住了两天,确认母子三人的情况确实非常稳定这才离开。他连连说双生子这个样子已经很好了,便是只生一个,早生快一个月这样子也算不得很差,更不要说李娘子这么大年纪才是头胎。赞叹完了又连连摇头“越是大户人家的夫人,生产越难。像娘子这样结婚多年还有闲暇骑马蹴鞠的实在太少,整日闷在家里,就走那么几步路,又怎么有力气生孩子?娘子做完月子也能像过去一样多多活动,身体才能一直好下去。”
    赵明诚连声道谢,给何医生备了二十贯的大礼包,几个产婆也各给了四贯。他实在是太高兴了,十七年了,他跟李清照结婚已经十七年了,十七年才等来了这么两个孩子,他怎么能不开心?最后一高兴,又拿出了两个金锭子塞到李想手里“来来来,阿弟拿着,阿弟是咱们家的福星”李想哭笑不得,也没推辞,扭脸拿了金锭子进城,找了金匠打成两个小金锁又送了回来。
    俩小家伙的小名一个叫宝宝,一个叫囡囡,瞧这名字起的,有半点新意没有!李想觉得阿兄的理智已经被俩孩子烧没了,随时都在傻笑。尽管多次被囡囡魔音灌耳,还是锲而不舍的整天琢磨着多抱抱女儿好让女儿喜欢他,当然效果也是显著的,虽然经常被女儿尿湿衣服,但是囡囡显然不会再排斥他的怀抱了。
    这边李清照刚出月子,那边韩桂花的婚期就到了。一群未婚男女操办婚事显然是扯淡,最后竟是汤主簿大老远的跑来做了主婚人,还带了吴知州的贺仪,看大家伙儿情绪都不错,十分高兴“看阿韩如今这样子,真让人开心。你们要好好过日子,都高高兴兴的,我们也就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1:北宋时期说的丝绵,一般指的都是木棉。包括大名鼎鼎的黄道婆所纺的棉布,其实原材料都是木棉。
    注1:北宋中期,一斤大概相当于640克,所以三斤八两就是2240克,四斤就是2560克。一个是现在的四斤半左右,一个是五斤,作为一般的新生儿稍微有点小,但双生子的话已将相当不错了。
    我就是传说中的存稿箱君,嘤嘤嘤老蛇这个坏蛋把两章同时塞进来撑死我了
    没想到吧,老蛇不在家了还给你们个六一大礼包?祝大家节日快乐,希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