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想的北宋-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想开工坊的村子叫做郑村。这名字起得极为简单,村里的人口也简单,大部分都是姓郑的,彼此都沾亲带故。虽然挨着开封,可是郑村的老百姓大部分过得并不富裕。郑村的地不好,虽然挨着河,可是大部分地都是坡地,灌溉很成问题。更糟糕的是,能灌溉的地,大部分居然都是沙地!这时候的人大部分认为种地就是种庄稼,沙地对于大部分粮食品种来说都是太糟糕的玩意了。当日在莲湖村,周围十里八乡的土地,亩产一般都在二三百斤左右,可郑村的地,大部分只能打一百斤出头的粮食。
    这样的村子,怎么可能不穷?虽然挨着开封,可是又没有什么好景致,达官贵人也不会来旅游,天知道那位老御史怎么会在这么个鬼地方买了地,一年的出产还不够雇工钱呢!本来就是个清水官,在加上这么个理财法,不穷才怪。
    郑村的年轻男人大多都去开封找活儿干了,剩下的净是老人跟女人,农忙的时候男人们会赶回来干活儿,可平日却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李想招工,明明女性招的多,也六成都是本村的,而男性一共才要十个,可本村只找到了四个合适的。招护院不比招女工,人品必须可靠,每个护院都需要本村三户人家作保才行。
    这次开工比在青州创业的时候简单得多,李想身边的八大金钗对这些工艺已经是相当熟练的了,而李想买的那批女使在青州的时候也在工坊里帮过忙,有这些人带着,新来的女工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并没有像当年那样,一开始的两个月几乎都在磕磕绊绊的学基础。
    工坊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唯一的麻烦就是大家伙儿觉得郑村实在太没意思了,所以都不肯在这里住。过去在莲湖村还不觉得有什么不便的,可现在大家在开封住了一阵子,再要憋在这么个偏僻的地方那真是让人无法忍受。
    众人开封跟纸坊之间来回走了几趟,发现其实过去一趟用不了太久,于是欧温仪就提议那边干脆大家还住开封,每天下午做完工可以一起坐马车回来:不过是半个时辰的事儿,一点儿都不麻烦。众人齐齐点头,好容易来到开封,谁乐意整天住在乡下啊!
    所以每天晚上,大家还都是赶回城里住,晚上,工坊这边便由程九带着他媳妇牛翠萍管着。牛翠萍本就是个乡下姑娘,对村里的生活没什么不习惯的。
    如今李想跟他的这个娘子军团的生活状态很像后世的上班族,每天清早吃了早饭,做上马车赶到郑村上工,中午简单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下午收工,坐马车回开封
    大家都觉得这样挺好的,只有李想快要纠结死了:当初是谁跟我怄气,一定要我盖大瓦房?现在房子盖得漂漂亮亮的,你们一个个却全都不去住!哎呦一千多贯呢
                  
63第六十五章
    从头年十月到如今两个工坊开工;中间足足隔了有五个月,从山东带来的纸品与化妆品早就被各大店铺消耗一空,如今大家伙儿全都排着队等着批发新产品呢!尽管有几家店铺仗着自己店大;想要弄个霸王条款什么的,可是李想的化妆品作坊的产品是独一份的,而纸品更是有玻璃纸这类绝对无法仿制的奇怪产品,谈判的主动权全在他们手里,而且李想好歹也算有点后台的人;欧温仪的谈判技术这几年也没有白练,所以谈判很顺利,条件谈的很妥当。因为晾了好阵子;许多店铺都很着急了;李想的工坊才开工;就拿到了八千贯的订单。
    “不愧是京城,这钱真是好赚啊!”李想放下算盘,十分纠结的说:“只是纸坊的生意太一般了,八成的钱都是化妆品的订货。”对李想来说,造纸才是他的事业,化妆品是顺便的。
    欧温仪道:“是我疏忽了,其实并不是纸坊不好,而是因为咱们当初带来的纸品花样太少了,大多是家家都有的东西,不过比别人做得精细些罢了!阿郎,明日给赵舍人家里送几刀玻璃纸去!让人帮忙给他们装到窗户上。我再给你准备些好纸,还有成套的香脂口红这些东西,下回你应酬的时候送人用!年前的时候我办事儿太匆忙,竟把东西用光了,要是早点想起来,直接留一些让你送人就好了。”
    李想有些不好意思:“纸品也就罢了,香脂什么的我可怎么送?难道说‘送给尊夫人’?这也太不像话了。”
    欧温仪十分无力:“谁让你都送那些臭男人的?我不信你应酬的时候,没人请几个小姐过来!(注1)你把东西送给看着顺眼的小姐不就行了?”
    李想的脸腾就红了:“那是他们请,我从来不请的!”
    欧温仪白了他一眼:“管你请不请!反正我把东西准备好了,你负责送出去就是了。”
    李想苦着脸道:“好欧欧,你多准备点纸品好不好?我多多的送。胭脂就算了吧,女人的事儿,你想办法好不好”
    欧温仪看他实在为难,只得叹口气:“算了算了,回头我去教坊司走走。”
    李想惊道:“教坊司!那不是小姐们呆的地方么?你别去。”
    欧温仪大大的翻了个白眼:“你以为教坊司是什么地方?外面的楼子么?那里规矩的很,没什么去不得的。全开封最出名的女伎一大半儿都在那儿,这些人便是有钱也没法把自己赎出去或是到外面买房子置地,花钱最大手了!”(注2)
    李想一呆,他是真不知道教坊司到底是干嘛的,反正每次应酬,美貌的行首大部分一介绍,大都是教坊司的,他就觉得那地方应该是个超级大妓院啥的,心里还在吐槽,居然政府出面开妓院,太不像话了,结果居然是他没弄清楚?
    杜十一娘轻声说:“说是及时行乐,其实不过是没盼头罢了”
    苗玉奴道:“她们还算运气好的,进的是教坊司,好歹算是衙门里头的人,轻易折辱不得。若是落到外面那些楼子里,才是生不如死呢!除非能像李师师那样的,不然哪个能像教坊司里的小姐们那般硬气?”
    欧温仪扶额道:“玉奴,你那个竹马哥哥整日都跟你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苗玉奴小声说:“也不算乱七八糟啊,‘纤指破新橙’的典故满开封的人都知道又不止我们说。”
    李想嘴角抽了抽,开封人特别喜欢八卦,这一点真不是盖的!前些年前道君皇帝一度十分迷恋李师师,甚至修了个地道就为了方便会她。这几年似乎是因为后宫新宠甚多,道君皇帝出来的少了些,不过人们八卦这件事儿的热情却一点儿都没降低,又因为官家不怎么来打扰了,李师师的参加社交活动的时间多了,反而越发红得发紫。
    李想正胡思乱想呢,忽然听见李念幽幽唱道:“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唱罢叹道:“昔日的李师师老了,便捧了如今的李师师出来,明明自己年轻时也盼着能有个好归宿,可到头来却还要养了别的女孩子来做这个。”
    韩桂花嗤道:“能盼到什么好归宿?男人靠得住,母猪都能上树!这边才说“不似师师好”,那边又跑去跟别的小姐唱‘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秦少游就是阿郎说的那种人渣吧?’”
    李想本来听得挺热闹,冷不丁一句秦少游是人渣顿时把他雷的够呛,擦,秦少游跟李师师还有一段儿?矮油那苏小妹怎么办?(注3)慢着慢着,感情李师师不是个名字,而是个称号么?一个人用完了下一个人接着用,这也太囧了!(注4)
    李想胡思乱想完,又暗暗叹道,自己身边的小娘子果然都博学多才,看着最糙的韩桂花都能说出点儿文人典故来,正想夸两句,却忽然听到欧温仪恨铁不成钢的说:“桂花,就说让你多读点书,这是晏几道填的词,不是秦少游”
    李想:
    欧温仪说到做到,第二天就跑去了教坊司,带着俩女使溜达了一圈儿,拉了大半车礼物回来。
    “果然很阔气!”欧温仪十分满意:“原本不过是上门送些试用品,结果那些个行首没一个肯让我空手走的。说起来也亏得咱们相熟的那几位老客,虽然是做绸缎生意的,这两年来往青州跟开封却也常带些咱们的香脂口红,因数量稀少,故而十分难得。听说李师师与燕惜惜便很喜欢咱们工坊的东西,这两年都不用那些红红白白的艳色了。咱们没搬到开封的时候,有人跟燕惜惜打听过用的什么化妆,可是这位燕行首的嘴严的很,并不肯说哪里买来的。”
    杜十一娘微微一笑:“这也难怪,她们虽各有各的技艺,可琵琶弹的再好,长相不成也休想出头。咱们坊里的东西,青州那边的小娘子们见怪不怪,可到了这里却是十足的稀罕物,打扮出来便与旁人不同,谁乐意告诉别人哪儿来的?”
    苗玉奴吐吐舌头:“幸好咱们当日被救下了,不然搞不好就落得跟这些小姐们一样的境地了。
    欧温仪翻了个白眼:“一样境地?燕惜惜的琵琶是一绝,孔爱爱的琴弹的被人赞为可绕梁三日矣,更不要说李师师的曲子能唱的四位相公齐齐落泪——你倒是说说你能干啥?想跟人家一般境地怕也做不到!你镇日就想着玩儿!也不琢磨琢磨日后的住处,真想跟你那位竹马哥哥住到那三间小房子里去?”
    韩桂花也忍不住念叨苗玉奴:“在家里说说过去的事儿不打紧,到外头嘴巴严一些!我们倒无所谓,可你那位郑郎君是做官的,万一让人拿你的事儿嚼舌头好受么?”
    苗玉奴把头扭到一边:“他若计较这些,我便不嫁他了!我自己不也过得好好的!”
    杜十一娘温言道:“温仪桂花她们还不是为你好?你看你,总是这么犟!”
    苗玉奴忽然泪下:“反正我就是被拐过的,嫁过人的,他若是嫌弃我,我便自己过了!”说罢便跑了出去。
    杜十一娘扶额道:“这是怎么搞的?我看玉奴跟那郑郎君处的挺好啊,一听他过来就笑嘻嘻的跑出去。可偏偏等人走了,她就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难过的,也不知道想什么呢,真让人急得慌。”
    李想倒不觉得奇怪:“婚前恐惧症!我姐姐当初出嫁前也这个摸样,明明我姐夫什么都好,她就是怕这个怕那个,整天胡思乱想,来探望我妈顺便住到我家,半夜把我摇起来跟我哭哭啼啼的闹了半宿,说她不想结婚了————结果第二天早上又兴冲冲的去挑婚纱了!”
    欧暖暖惊道:“还有这个事儿?怪不得新娘子出嫁都要哭,原来不是非得哭才行,而是新娘子都想哭啊?对了什么是婚纱”
    众人:
    欧暖暖这个天然呆歪楼的本事一流,话题很快转到了婚礼习俗上,然后好不容易才被杜十一娘拉回到苗玉奴的婚事上,大家都觉得应该让苗玉奴晾上郑爽一两年,一方面仔细观察一下他的为人,一方面苗玉奴也能多攒点嫁妆——虽然工坊才开业,可是已经能看得出在开封,生意一定比原先赚钱无数倍,攒一年估计就能顶上过去好几年。郑爽那几个钱,在外头买个小院子雇个女使,估计也就不剩下啥了,总不能真让她跟着丈夫去住政府的廉租房啊!京城的房价太贵了,让苗玉奴再多赚点钱,到时候哪怕先典个小院儿住也好啊。
    对此,欧温仪再次发表了她对招上门女婿的看法:“所以说,还是招个上门女婿省事儿!看上哪个男人直接娶进来,也不用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