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春秋-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庆祥此时又充满自信地对丽春侃侃而谈。
丽春瞪大眼睛,望着黄庆祥:“真没想到,我以为你很单纯。庆样,你不要忘了,我是大学生,当今的中国需要许多职业妇女。我不会让你用爱关在家里相夫教子,要投身到社会中去。要是今后你有社会地位或者是有钱了,会不会娶姨太太养小老婆?”
黄庆祥知道丽春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其父亲另娶了二房姨太太。
“你怎么这样想?对我来讲;这一辈子有了你,就什么都满足了。我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青年,在家乡小镇酒坊打工时,一个月只有五角钱的工钱,还是一年结一次。当兵以后,听唐朝说中央军每个月有三块钱的军饷,就为这三块钱,我和万顺发就义务反顾地随部队出川参加抗战了。现在当副连长每个月有三十块钱的军饷,想想当初五角钱的日子,真是有天壤之别。更让我感到惶恐的是,上天让你来到我身边,让我有机会认识你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若能与你相伴一生,那是我前世今生修来的缘分,哪里还能想其他的事。”黄庆祥向丽春表达了内心的思想。
丽春摇了摇头地说:“你们国军里有些军官,到处去娶姨太太养小老婆,把打仗都忘了。我希望你给他们不一样。”
“丽春,天地为证;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你感到幸福。我们能走到一起,不知道这一切是否就是命中注定的,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命运的安排吧。”
黄庆祥知道,眼前这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所追求的,是纯洁美好的爱情。
讲到命运,丽春深有感触地说:“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常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抗战开始后,我们家的亲人就天各一方,很难团聚在一起。以前,在一起时常闹各种矛盾。现在分别以后,反而思念过去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大哥博文去美国四年了,二哥经武离家三年,听说经武所在的同济大学搬迁到四川,家里一直都没有他的消息。”
“丽春,在你那么多妹妹和弟弟中,哪些是你亲弟妹?”黄庆祥不解地问道。
“妈妈只有我和大哥二个孩子。其他都是二姨娘和三姨娘的孩子。我们家庭就是这样,你不会感到奇怪吧。”丽春侧身望着黄庆祥说道。
“这有什么,现在有钱人都是这样。何况像你们这种官僚世家,要是不这样,反而会让人感到奇怪。你们家有这么多兄弟姐妹,肯定很热闹吧。”黄庆祥故作平静地回答。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般人都以为生长在我们这样的家庭是很幸福的,可谁知我们心中的烦恼。”丽春伤感地说道。
黄庆祥见丽春有点伤感,此时太阳快下山了,只好劝丽春:“我们出来这么久,太阳都快下山,陈老师和同学们会担心的。快回去吧。”说着扶着丽春从地上起来,俩人一起往回走。
回到住处,陈老师微笑地问黄庆祥和丽春:“你们二人跑到哪里去了?排演的事商量好没有?”
黄庆祥用目光征询丽春,见丽春没有反应,只好回答陈老师:“演节目,我实在不行,还是请陈老师安排其他同学演吧!我的任务是负责你们的安全,要是在这方面出了事,怎么向师长交待。”
陈老师沉呤半晌后,对黄庆祥说道:“这样也好,要不然,我们离开水溪后,到其他地方演出,哪里去找合适的人选。”然后又对丽春说道:“另外安排一个男同学同你配合,抓紧时间排练。”说完就去安排布置别的事了。
晚上,吃完晚饭后,丽春她们和师宣传队的男女兵继续准备第二日的演出,黄庆祥带着三个兵跟着跑龙套,见师宣传队携带的乐器里有一支笛子,拿起来试吹了下,感觉这笛子的音质不错,便站在天井旁吹了一首《乡情》的曲子,清脆悦耳的笛声,在寂静的夜晚,回荡在山涧和田野,让人心旷神怡。
虽然有好多年未吹过笛子,但在读私塾时就跟着启蒙老师学习的这种乐器,成为黄庆祥最大的爱好。
黄庆祥不知道,在他如醉如痴地吹奏笛子的时候,丽春和陈老师她们为这动听的笛声所吸引,众人放下正在排练的节目循声来到前院,见这悠扬的笛声,来自黄庆祥这个大兵,大感意外。
曲毕所有的人都热情地鼓掌起来,希望黄庆祥再吹奏几首曲子。面对众人期盼的目光,特别是丽春的目光,让黄庆祥不敢推辞。盛情难却,黄庆祥便又吹奏几首比较熟悉的曲子才过关。陈老师听后,连说:“真没想到,独一师里还有这样的文艺天才。明天作为一个新节目,一定要上台表演。”
第二日,四乡八村的老百姓听赶集回来的乡亲们说,水溪集镇上有湖南大学的师生和中央军联合演的不要钱的文明戏看,都扶老携幼成群结队,早早就围在舞台周围,等待抗宣队的演出。
第二天的演出比第一天更精彩,陈老师和抗宣队照例先进行抗日宣传外,演出的节目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在原节目外,又增添了万家岭大捷反映国军抗击日军侵略的战斗场面和黄庆祥的竹笛吹奏等几个节目,再次受到乡亲们的欢迎。
就这样抗宣队在水溪连续演出了三天,天天场场爆满,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让深山里的老百姓受到了一次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日上午,抗宣队在完成在水溪的抗日宣传和演出后,踏上返回兴隆镇的路程。水溪的老百姓都来给师生和官兵们送行,在依依不舍中,他们告别乡亲,向兴隆镇出发。
本来有班从常德开往沅陵的客轮从水溪经过,师生们可以搭乘客轮逆水而上,同学们嫌坐船慢,想体验在山里行军的滋味,嚷嚷着要走山路回去。陈老师向当地乡绅打听,回兴隆镇有四十多里山路,大概要走四个小时的时间,估计中午就可以到达兴隆镇,于是陈老师便下定决心走山路。为避免意外,黄庆祥让特务连的二个兵走前面,自己带着一个兵押后,师生们和师宣传队的男女兵混合行军,以免掉队。
大学的师生都很浪漫,加上师宣传队的男女兵同师生们走到一起,一路上是说说笑笑,歌声不断,根本感觉不到疲劳,几十里山路的行军感到很短暂,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兴隆镇。
这几十里山路,对黄庆祥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刚开始行军,黄庆祥还跑前忙后地张罗,怕有师生掉队。走了一会,见这些都是多余的事,便一路上替丽春拿着行李,陪扶着丽春行军。陈老师见黄庆祥一路上对丽春体贴入微,开玩笑地对黄庆祥说道:“黄副连长,这是难得的机会,有这么多人陪着你俩长途恋爱,那是多么美妙幸福的事啊!这种机会是我们给你创造的,回到兴隆镇可要请我们吃饭,或者再吹几首竹笛的曲子,好不好!”
众人起哄说:“好!”
虽然是师生们起哄,但丽春和黄庆祥却感到无比的幸福。通过这几天的朝夕相处,两人彼此了解的更多,两颗热恋的心更近了。
黄庆祥在师生们回到栈房,陪同师生们吃完午餐,待丽春她们午休后,才带着随行的几个兵回到特务连。
唐朝见黄庆祥回来,满头大汗,忙递过一把扇子给黄庆祥,并关切地问道:“这几天,陪丽春她们师生去水溪演出累坏了吧!”
黄庆祥边脱外衣边回答道:“还好,累就不累,只是整天被丽春折腾的够呛,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唐朝笑着说:“这才是真正的累。不过这种累,对你来说,是甜蜜和幸福的。上午,政治部张主任来过,传达师长指示,抗宣队从水溪返回同另几组成员全部汇合后,从明日开始到下面三个团去慰问演出。最后,再回到师里。一团后日就要先开进山里,紧接着是二团和三团,师部和直属队放在后面。罗参谋长带先遣人马进山去了,还有四五天的时间,我们全部都要开进山里进行综合训练。师长特别指示,在丽春她们未离开兴隆镇以前,师生们所有的安全,仍然要你负责。怎么样?再辛苦几天?不过这种辛苦机会可不多啊!”
黄庆祥做出为难的样子,回答唐朝:“师长下了命令。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去啊,何况是这种机会?当然义不容辞。不过,连队这边就辛苦你了。”
唐朝高兴地拍着黄庆祥的肩膀说:“放心去吧,利用这个机会好好陪陪丽春。这可是一个好姑娘,在这种战火纷飞的年代,丽春姑娘对你一往情深,实属难得,让人羡慕不已啊!”
黄庆祥望着唐朝的背影,心想什么时候,这唐朝也开始多愁善感起来。
黄庆祥在特务连吃完晚餐后,来到丽春她们下榻的栈房,未能见到丽春,在走廊里碰着陈老师,便问:“怎不见丽春她们呢?”
陈老师告诉黄庆祥:“丽春她们几个同学吃完晚餐后,便去镇上散步去了,可能快回来了。”
说完热情地邀请黄庆祥到屋子里坐。黄庆祥看看天色已晚,估计丽春她们快回来,省得自己去街上找。想着下午唐朝告诉自己,明天又要同陈老师她们一起到下面三个团演出,顺便问问陈老师怎样安排,好早着准备。
于是,随陈老师到屋里。
陈老师给黄庆祥倒杯热水,对黄庆祥讲:“我们这次来兴隆镇进行抗日宣传演出,幸亏有你们独立师支持,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特别是黄副连长跑前忙后更辛苦。”
黄庆祥连忙回答说:“哪里,这是应该做的。丽春今后还要请陈老师多关照了。”
陈老师告诉黄庆祥:“你们俩人的事,听丽春回校说了,同学们都很感动。这次到兴隆镇见到你本人,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和了解,我们确信丽春的眼光不错。师生们都为你们俩人感到高兴。”
正说着,屋外传来丽春她们的笑声,黄庆祥忙起身向陈老师告辞,临出门时,顺便问:“从明天开始;又要到驻何家咀、茶庵铺、郑家驿的三个团去演出,不知陈老师怎样安排?”
“这次到三个团演出,由张主任带队,你带一个警卫班随行。明天上午九时出发,争取在中午前赶到,下午准备晚上演出;应该没问题吧!”陈老师起身送黄庆祥,边走边说道。
此时,丽春她们也上到楼上,黄庆祥出门见丽春手上拿着一支竹笛和同学们在一起,惊奇地问到:“丽春,你也喜欢吹笛子?”
“给,这是专门给你买的。”丽春将竹笛和一盒竹膜递给黄庆祥。
黄庆祥从丽春手上接过笛子和竹膜,见这笛子是湘妃竹做的,很精致。对丽春说:“很贵吧。”丽春未直接回答黄庆祥,请黄庆祥到其屋里坐,然后对黄庆祥说:“吹来试试,看合不合适,不行还可以拿回去换。”
黄庆祥贴好竹膜,试着吹了一下,感觉这竹笛的音量、音质和灵敏度都不错,对坐在床边的丽春讲:“还可以,我吹一首《另一种乡情》给你听,算是对你馈赠的尊贵礼品的回报。”
“想吹就吹嘛,谁要你回报啊!”丽春娇嗔地回答。
黄庆祥调好音,便吹奏起《另一种乡情》来,这首曲子是黄庆祥在家乡读私塾时,启蒙老师经常吹奏的一首曲子,笛声悠扬宛转,好像一个远在天涯的游子,在诉说思乡之情。
第二天,湖南大学的师生和师宣传队的男女兵在政治部张主任的率领下,先后来到一、二、三团驻地进行慰问演出,受到官兵们的热情欢迎。
在到达一团时,一团的李团长专门设宴欢迎湖南大学的师生和师宣传队的官兵,还让团部的几个主要军官和下面的几个营长前来作陪。席间,一营的李久财营长是黄庆祥的老上司,见到黄庆祥后,分外高兴。对黄庆祥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