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斯大林时代的谜案-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5卷第184页。——译者注

总之,总书记“袒护了”季诺维也夫。而奥新斯基则成了个阴谋家,他企图破坏中央委员会的团结一致。而墙壁就是他斯大林及其志同道合者。等待着奥新斯基同志的是什么呢?处以死刑的时期还没有到来,于是斯大林暂时只是对这位党的活动家、列宁的战友进行威胁,是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公开地进行威胁。接着,不到两年,他就以高超的手法在政治上杀害了奥新斯基。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打算解除托洛茨基的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和陆海军人民委员的职务。于是他对候选人、在党内享有威信的和战胜了弗兰格尔的米哈伊尔,伏龙芝便采取了容忍态度。1920年秋,伏龙芝同意指挥南部方面军,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把斯大林从革命军事委员会中赶出去。列宁接受了这个条件。当时斯大林在不久(即在9月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请求解除他的一切军事职务。1925年1月,伏龙芝担任了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虽然伏龙芝在威望方面赶不上托洛茨基,但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公认的统帅。最近一个时期他是托洛茨基的副手,并且是政治局委员。但是总书记同伏龙芝合不来。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①无论是在军队中,或者是在中央发生的许多争论中,都不接受斯大林的操纵,常常站在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一边。

①米哈伊尔·瓦西里耶奇是伏龙芝的名和父名。——译者注

现在开关军队大门的钥匙掌握在伏龙芝手里。但是斯大林想让这把钥匙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当然,伏龙芝是一位有战功的同志、克里木的英雄、列宁的战友,而且是亲近的战友。好吧,我们将来就把他埋葬在亲爱的伊里奇的陵墓旁边吧。而人民委员我们则要让伏罗希洛夫来担任。克利姆①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是最肯忍让的人之一。而且也受到人民的爱戴。——总书记这么琢磨着。

①克利姆是伏罗希洛夫的名字克利缅特的昵称。——译者注

伏龙芝着手坚决果断地改组军队。这位拥有很大权力的新的人民委员用一些负责政工工作的副指挥员来代替政治委员。他更换了那些没有战斗力的普通人员,把那些有才能的统帅提拔起来担任高级指挥职务,同时对于象党龄这样的条件不予考虑。总书记一点也不流露出自己对这一切的不满,相反,在政治局的会议上总是接受这位新的人民委员的每一项建议。

伏龙芝曾经积极地参加过革命的地下工作,两次被判处死刑,在监狱里度过了7年多的时光。这位40岁人民委员的健康受到了损害。虽然他的肠胃时常出血,心脏跳动减退,但他却从事着大量的工作,他的休息日是在森林里和打猎中度过的。给他治病的是一位有经验的军医曼德雷卡。突然之间情况复杂起来了。1925年7月,这位人民委员发生了两次汽车事故。而且两次事故是连着发生的……是巧合吗?……伏罗希洛夫说,在发生第二次事故时,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的一只胳膊和一条腿受了重伤,需要动外科手术。①

①克·叶·伏罗希洛夫《纪念米·瓦·伏龙芝》1926年莫斯科俄文版第23页。

……9月初,伏龙芝同伏罗希洛夫一起去了穆哈拉特卡的克里木半岛。跟随伏龙芝的有曼德雷卡大夫。伏龙芝自我感觉不好,但他打起了精神。在穆哈拉特卡休养的有斯大林、什基里亚托夫及总书记的几个亲信。斯大林突然干预了。他把曼德雷卡打发去了莫斯科,又从首都叫来了两位教授——罗扎诺夫和卡萨特金。伏罗希洛夫回忆说:“莫斯科这两位大夫的到来对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起了很坏的作用。”9月29日,伏龙芝动身赴莫斯科,他被送进克里姆林宫医院。这个医院设在从前的游戏宫里。来看望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的有他的亲人和朋友们。所有的人都准许看望他,就是不准许他的私人医生曼德雷卡去看望他。

罗扎诺夫教授坚持要动手术。伏龙芝便进了波特金医院的外科。10月10日,由17位专家进行了会诊,在罗扎诺夫明显施加的压力下,大多数专家都同意对病人动手术。医生们知道,罗扎诺夫教授(1918年时他曾为受伤的列宁治病)代表着总书记的意志。1925年10月31日,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伏龙芝由于心脏麻痹而死在手术台上。对尸体的解剖表明,他的胃溃疡结疤了。

11月4日,伏龙芝被埋葬在红场上。约瑟夫·斯大林谈到了自己的“无限悲痛”,他说:“老的同志这样容易这样简单地走进坟墓,也许这正是必然的。”①伏龙芝的遗孀在得知伏龙芝是被杀害的之后,便自杀了。

①《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7卷第207页。——译者注

……过了5年。外科医生谢·彼·费多罗夫即尼古拉二世从前的御医同红军医疗卫生总局副局长E.И.伊万诺夫斯基进行交谈时。谢尔盖·彼得罗维奇①打开了一个装着稀有雪茄烟的盒于对客人说:“这个盒子是谢尔戈②赠送给我的。要知道是我给他动的手术,我把他的肾脏切除了。他将活上一百岁。可是他们不应该给伏龙芝动手术。我当时曾坚决反对,因为对这位人民委员是不宜动手术的。可是罗扎诺夫却干了起来,他们就这样……把他杀死了。”③

①谢尔盖·彼得罗维奇是外科医生费多罗夫的名和父名。——译者注

②“谢尔戈”就是奥尔忠尼启则。——译者注

③根据E.И.伊万诺夫斯基的口述。

类似的证明是不少的。无论如何,可以得出一个十分确定的结论:一些接近党的上层人士的人都不怀疑:伏龙芝的死是一次政治上的消灭行为。有一位大胆的(冒失的?)作家描写了伏龙芝之死的经过。在一部小说里,伏龙芝被称为集团军司令员,而斯大林则以“三个党的领袖中最重要的领袖”的身份出现。集团军司令员根据“最重要的领袖”的指示,被送去动手术,并因服用过量的三氯甲烷而死去。是谁把鲍里斯·皮利尼亚克的《永远明亮的月亮的故事》的情节偷偷地告诉给了作者呢?这是从第一次俄国革命时起就同伏龙芝成为朋友的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沃龙斯基作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部务委员会委员E.C.阿格拉诺夫对这件事的详情细节都能够讲得出来。①

①引自И.M.格龙斯基的《回忆录》。

到后来医疗谋杀就成了斯大林最爱使用的战术武器,不过在20年代时他所使用的还不是多么有效的手段。对于亚·德·瞿鲁巴之死的情况很值得考虑考虑。这位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是在海边散步时死去的。跟随他的只有一个保卫委员,而那个平日一天也不离开这位心脏病重患者的医生,不知为什么他们这一次却没有关照他。这事发生在1928年5月份。

  第三章

  ●斯大林豢养了一批捧场者为他在各种会议上捧场效劳

●斯大林排除主要竞争者

●斯大林与列宁及其战友们的不同之处——对斯大林多种性格特点的揭示

●斯大林强制实行集体化和“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来消灭”使农民付出了2000万人的生命代价

1925年12月,斯大林发表了他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时正好在第十四次党代表大会上发生了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辩论和关于中央组织政策的争论。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克鲁普斯卡娅发了言。她担心地谈到了党内状况,顺便也谈到了大多数人必定正确这一“理论”。这时给斯大林捧场的那些人便采取了行动。有人挖苦地祝贺托洛茨基有了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这样一位新战友。她不知所措了……①

①《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速记报告)1926年莫斯科——列宁格勒俄文版第166页。

加米涅夫表现得更坚强些。他向那些起哄者建议:“让我们达成协议:如果你们是受人委托要打断我的发言,那你们就明确讲出来……不管少数几个同志怎样高声叫嚷,你们决不可能迫使我保持沉默。”①加米涅夫作了反对领袖理论的发言之后,在结束时,他重复了自己的主要思想:“斯大林起不了布尔什维克司令部的统一者的作用……我们反对一长制的理论,我们反对制造领袖!”

①同上,第244、248页。

刹那间,大厅里的人们全都愣住了。这是在被宏亮的、滔滔不绝的话声震惊了的观众在爆发出欢呼声之前常有的情况。此时此刻,总书记便使尽全身解数来准备自己的捧场者。早在20年代初他就已经为自己物色了捧场者。这些捧场者在中央全会的会议上,党的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上为他效劳。这些齐心协力的小伙子们既能够支持总书记,也能够破坏任何一个党的活动家的发言。

“不对!胡说八道!”“拥护斯大林!拥护斯大林!”“俄国共产党万岁!乌拉!乌拉!”“党高于一切!”“斯大林同志万岁!!!”——捧场者们这样叫喊。

于是捧场者们把整个大厅的人都鼓动起来了:“代表们纷纷起立,向斯大林同志致敬。”——一位女速记员这样记道。①

①《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速记报告)1926年莫斯科——列宁格勒俄文版第275页。

在1927年7—8月举行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联席全会上,斯大林先是嘲笑了加米涅夫,然后便提出了一些荒谬的论据来反对季诺维也夫的文章《未来战争的轮廓》。总书记作出一种小丑的姿态———捧场者们便立即笑了起来。他们也没有忘记在适当地方发出“对!”和“可耻!”的叫喊声(这时讲演者便停了下来)。

当斯大林把托洛茨基比作……克列孟梭时,捧场者们便顺从地嘲笑起“这位小丑般的克列孟梭”来。但是,这时总书记感到很抱歉,因为你要明白,他“不得不就季诺维也夫对斯大林的攻击也讲几句话”。于是捧场者们便发出了喊声:“请讲吧!”①他们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接着,斯大林谈到了反对派在实行一种公开分裂共产国际的政策。“对!”——大厅里作出了反应。

①《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10卷第56页。——译者注

总书记引证了列宁起草的第十次党代表大会决议中的一个地方,在那里谈到了反对派别分子的各种措施——直至开除出党。“这一点应当立刻就实行!”——捧场者提出了这种要求。斯大林说:“请等一等,同志们,不要着急!”①这里什么地方不象是在演戏呢?

①同上,第78页。——译者注

后来制定了一种捧场者根据各种不同会议(基层组织的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委员会会议、代表会议的会议、全会的会议以及各级组织为讨论某个专门问题而举行的会议等)而起作一用的一套严整的制度。捧场者们可以提出或者否决某个候选人,可以称赞或者阻挡某个人提出的方案,可以把某个活动家捧上天或者是把他抛入阴间地狱——捧场者们能够作到一切,自然他们所干的一切都要得到首长①的首肯。对捧场者的管理成了一种艺术,一种学问。

①“首长”当然是指斯大林。——译者注

“我决不允许有任何变革!”①。——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在1926年逝世前不久曾这样说。而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