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活动的总指挥是青少年探险公司的总经理,学校的副校长和体育老师是副总指挥。学校的全体老师除了有特殊情况请假的之外,全部参加这次活动,协助青少年探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学校怕家长不放心,还让以前参加过这类活动的同学上台发言,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家长们也可以就这项活动提问,请校方和青少年探险公司的负责人回答。

最后,由青少年探险公司的总经理给家长们解释他们的收费标准和保险政策。我记得当时每个学生要交325加元。组织这项活动,学校并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这笔费用是全部支付给青少年探险公司的。而该公司会把相当大的一部分费用支付给保险公司,为学生买参加探险活动的保险。其余的收入公司会用在人员的工资和设备的租赁与保养等方面。我想,学校让该公司把所收费用的用途讲清楚是让家长们知道,这项活动不在政府义务教育范围之内,让家长对自己交的钱的用途心里有个数。

考虑到有的家庭可能有经济困难,拿不出这笔费用,学校一边动员经济条件好的家长捐款资助有困难的同学;一边给有困难的同学提供打工机会,允许他们用学校的设施在校园里开一个小卖铺,在课间、中午和课后,卖午餐、零食和学生用品。女儿没时间做午餐时,就曾在这种小卖铺买过三明治和比萨饼等。

就这样,9月份开学的第一周,学生和家长就知道了学校要组织一次荒野探险露营活动。活动的具体时间是在10月份的最后一周,大家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准备。孩子们的天性是爱活动、爱玩儿的。女儿更是这样。她在几天以前就开始准备参加这次活动所需要的行装。她不让我帮忙,自己把睡袋、水瓶、洗漱用具、穿的衣服和鞋帽、换的衣服和鞋子、手套、背包、照相机和笔记本等要用的东西全部开列出来,照着单子一样一样地进行准备。提前把行李打好以后,她还和同学核实,检查自己是否忘带了什么东西。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女儿期待的出发之日到来了。我送她到学校时,看到几辆旅游巴士已经停在了学校门口。学生们每人背着一个大大的旅行包。不少同学的背包上面捆着睡袋,侧面拴着备用的登山鞋,手里还攥着水瓶。身为副总指挥的校长和体育老师按年级指挥着同学们上车。女儿早就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约好上一辆车。我看到女儿上车后就和她挥手告别。

参加这次活动,学校在家长会上就讲好了,不许带手机、打电话。如果需要学校会与家长联系。家长若有特殊情况可以和学校的留守人员联系。出发前学校又把纪律要求发给每个学生,还让家长填了一张表,在表上写明两个以上紧急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同时签字表示同意自己的孩子参加这次活动并对其负责。

女儿走了以后,我没有接到学校的任何电话,心理很踏实,知道孩子们一定玩儿得很开心。确实是这样。一周之后女儿回来了。她见到我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看到银河了。您想象不到,露营地的天是多么的蓝,多么的低,好像银河就在我的头上。那些闪闪发光的恒星就像画的一样。第一天晚上看银河,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只有小的时候,在北京天文馆里,我才看到过那般繁星闪烁的天河。”

看的出来,女儿很兴奋。她接着说:“第一天,我们睡在露营地的帐篷里。由于没有电灯和电视,我和几个爱好天文的同学就到帐篷外面欣赏美丽的夜空。我从来没有感受过那么清澈而又如此接近我头顶的天空。虽然是在晚上,可是天并不是黑色的,而是深蓝色的。可能是因为四周没有灯光的干扰,月亮的光芒显得异常明亮,使人感到无比亲切、无比温柔。还有北斗七星,也是光芒四射。我和同学们一颗一颗地数,比较着它们的光芒,看哪颗星星最亮。我们都后悔没有带天文望远镜来。不过,看到了银河,我也知足了。”

我知道女儿从小就喜欢天文,看了许多关于天文的书籍,还经常去天文馆。她可以背出许多星座和恒星的名称。上小学时,也曾一度萌生过想做一个天文学家的想法。现在,虽然决定干金融投资这一行,但是喜欢天文的爱好并没有变。我为女儿能有机会欣赏到大自然美丽的天象而高兴。

女儿继续说:“妈妈,我们的露营地离咱们住的地方并不是很远。开车5个多小时就到了。我建议您和我爸也去一次,感受一下真正的大自然。”

“真正的大自然?这是什么意思?”我问女儿。

“真正的大自然,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我们的露营地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房屋。到了那里就好像置身于荒野,回到了原始社会,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大家睡的是帐篷,用的是蜡烛,喝的是泉水。泉水甘甜清凉,很好喝。”女儿解释说。

“那么,你们这几天都是怎么度过的呢?”我好奇地问女儿。

“第一天,我们主要是熟悉环境,进行修整。第二天,我们的活动是到一个大湖里划独木小舟。湖水清澈无比,每根水草都能够从叶子看到草根。湖边的山川和树木倒映在湖面,微风袭来,倒影也随着轻风在湖面上飘动。我站在湖边,似乎也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那种独木小舟细细的、长长的,只能坐一个人,由乘坐者自己来划一根独桨。

“我从来没有划过这种小舟。由于每个人都发了救生衣,一穿上它,我就什么都不怕了。我在湖边坐上小舟,教练给我示范了一下划行的动作,讲完注意事项之后就用力把小舟推向湖面,然后就由我自己来划了。开始时我并没有马上划,而是等小舟在湖面上飘稳了,才拿出桨来划。划小舟掌握平衡很重要。我看到有一些同学就是因为掌握不好平衡,没划多远就翻到了湖里。我还好,划得较平稳。我发现开始时不会划,如果顺着水流的方向漂流,等小舟在水面上摆平了,然后再轻轻地划就可以慢慢地找到控制小舟的感觉,越使蛮劲儿就越划不稳,因此也就越容易翻船。

“划到大湖中间,我看到了许多鱼。有些小鱼还跟着我的小舟一起前行。我伸出手去好像就可以捉到它们。但是我没有去抓,心想它们有这么美丽的家园,还是让它们在这里愉快地成长吧。

“接下去几天的活动包括越野比赛、搭造木屋、篝火晚会等等。越野比赛很有意思,我们被分成几个小组,要在丛林中跋涉,要翻越高墙,最后看哪个组先到达目的地。丛林跋涉还算容易,但是跑快了也要特别小心,不然会被树枝刮伤。最难的要属翻越高墙了,那墙有3米多高,每个人都要爬上去,再跳下来。有的胆子小的同学都被吓哭了,安全爬过去后又大笑起来。

“轮到我了。我按照教练的示范动作,先是站到了一个蹲着的、高个子男生的肩膀上,等他站起来以后,我就用双手去够高墙上钉着的把手。握紧后,又把脚从同学的肩膀上移到墙上凹进去的小坑里,然后向上倒了几次手和脚,就爬到了高墙的顶端。待我用双腿翻越过高墙,还没来得及害怕时两位教练已经在墙的那边扶住了我。等我在墙上站稳了以后,他们让我转过身,跳到了地上。当时我的感觉是很刺激、很过瘾,真想再来一次。后来,越野比赛结束后,我又来到那扇高墙下面。没想到,那面墙还真高,起码有两个人的身高加起来那么高。我真不能想象,当时自己是怎么顺利翻越过去的,而且一点都没有害怕。看来,胆量也是练出来的。”

我问女儿野外生活最不习惯的是什么?她回答说是上厕所和洗澡。她习惯了使用有抽水马桶的厕所和洗热水澡。但是在野外,这些设施是不具备的。整整一周下来,她没有洗头,因为不敢用凉水洗。回家之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热水澡。但是她说,这点不方便和她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

她把参加这次活动的收获归纳成四点:

第一,她领略了大自然的风采。露营地是一个被绿色环绕的世界。大地被绿草覆盖。湖水是绿色的。远处的山川和近处的丛林都是绿色的。置身于绿色的荒野,使她全身都感觉到轻松。他们的帐篷就搭在这绿草之上,躺在帐篷里闻着绿草的芳香入睡,就好像自己也融入了大地的怀抱。她找到了彻底放松的方法。她说,以后要想缓解学习和工作带来的疲乏,就会再次来到这绿色的世界。当然,她也不会忘记欣赏挂在天空的美丽繁星。

第二,她学会了在野外生活的本领。无论是丛林跋涉,还是搭造木屋,她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次活动使她懂得在荆棘丛生的林中穿梭,脚下要注意不能被扎,双手要不停地砍倒挡路的树枝,头上还要注意不要被树杈刮到;同时,双眼还要环顾四周,以防毒蛇猛兽的袭击。这些综合性的动作,不身临其境还真不知道怎么去做。再有搭造木屋。学生们要就地取材,靠自己的双手和力气搭造,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使用。搭造的木屋要能够遮风、避雨、御寒。结果,同学们用树干和石头制造了各种工具,搭造了各种形状的木屋。女儿深有感触地说,大家都很能干。看来,为了生存,人们有挖不完的潜力和创造性。

第三,她学会了遇险逃生的基本技能。翻越高墙、独木泛舟和穿越荆棘都可能是遇险时不能不干的事情。现在女儿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实践一回,使她增强了自信心,为以后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技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人生在世,没有人知道自己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意外。在青少年时代学习一些遇险逃生的基本技能,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一练胆量,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第四,她通过这次活动密切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平时,同学们从来没有在一起待过这么长的时间。这一次,他们同吃、同住、同欢乐、同探险,相互帮助,一起战胜困难,使得相互之间加深了了解。晚上,在讲故事的同时,大家互相讲述自己的理想。有的同学想成为医生,有的想成为工程师,有的想当作家,也有的想当电影演员。不管将来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同学们都想保持住他们之间纯真的友谊。女儿兴奋地告诉我,她和几个同学在月光下许愿,希望能够成为终生好友。后来女儿收到的圣诞卡和生日卡上,有的同学在签名前,还真的注上了“终生好友”的标记。直到现在,女儿最亲的好友仍然是UBC大学附中的同学。

这次荒野探险露营活动,丰富了女儿的中学生活。她从这次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所获得的友谊,使她终身受益。

终身受益的大课

记得我在国内上中学时,学校经常把全校学生集中起来上大课。这些大课的内容不是传达上级指示就是校长做学校工作的总结报告。

UBC大学附中也有大课,而且是强制性的,全校每个学生都要上。这些大课与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息息相关。女儿告诉我,他们的大课通常是按照年级来上。大课的内容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健康指导课程;另一类属于职业与个人规划课程。这两类课程在不同的年级讲授不同的主题。

健康指导课程是8—10年级学生的必修课。8年级时,课程的主题集中在如何使学生树立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