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献,事业、信仰、欲望、金钱,恩慈、谦卑、诚实、守信,理解、误解、同情、怜悯,误会,宽容、忍让,原谅,愤怒、仇恨、嫉妒、贪婪,衰老、疾病、恐惧、悔恨,期待、挣扎、绝望、死亡等情节的描写。让我惭愧得无地自容。我都50多岁了,对于这些人性中经常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还没有像女儿那样深刻地思考过。而小小年纪的女儿,已经随着书中涉及的生活实例和作家们妙笔生花的生动刻画,开始反思人性的善恶、财富的意义、幸福的真谛、生活的目的这些复杂的人生课题。她和朋友们聊天时也经常一起议论这些问题。虽然女儿的人生经历还比较简单,但是开始认识这些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已经打开了她审视人生的新视野,使她在人生旅途上避免有过激行为,平和地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女儿告诉我,一本好书的启迪会影响她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她很爱读米奇·阿尔博姆写的《相约星期二》、《你在天堂遇到的五个人》和《再多活一天》等作品。
当读过《相约星期二》时,她禁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向我介绍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她说:“妈妈,您一定会喜欢这本书。设想一下,一个大学毕业生和他最喜欢的社会学教授莫里·施瓦茨拥抱道别,并承诺会与教授保持联系。16年过去了,这位学生成了一名成功的专栏作家和新闻记者。他有了美丽的妻子、漂亮的房子、豪华的汽车、大把的股票和令人羡慕的财富,但是他的生活被电话、传真、电邮、访问、面谈等排得满满的。他要接二连三地对付一个又一个的发稿截止日期。他没有时间陪伴妻子,没有时间去看望生病的弟弟,当然,也没有时间去拜访他昔日崇敬的莫里教授。
“直到有一天晚上,他随手调换电视频道时,偶尔听见美国广播公司‘夜线’节目主持人正在莫里教授家采访,谈论的是学习如何死亡。原来他的老教授患上了脊髓侧索硬化这一绝症,能够留在人世的时日已经不多。在电视上,莫里教授正在讲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本死亡教科书,如何研究自己缓慢而耐心的死亡过程,如何观察死亡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如何从面对死亡中学到点什么。
“莫里教授注释死亡旅程的勇气感动了他的学生。学生知道,以教授的才学和智慧,他将要搭起的连接生命和死亡的桥梁,会是人世间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于是,学生不顾一切地赶到教授的病榻前,倾听他给自己上的最后一门谈论人生与死亡的课程。这门课程每星期二上一次,一共上了14次,以教授的葬礼结束。病床上,不,课堂上,教授谈论世界、谈论自怜、谈论遗憾、谈论家庭、谈论感情、谈论衰老、谈论恐惧、谈论金钱、谈论爱情、谈论婚姻、谈论文化、谈论原谅、谈论完美的一天,道出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教授去世后,学生把这14节课整理出来,以‘相约星期二’为名出版成书,结果,畅销全球800多万册。
“这不是小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本人就是那个学生。我喜欢读这本书,是因为它向我揭示了审视人生的新理念。比如,莫里教授强调,人们无法用物质的东西去替代爱、善良、温柔和朋友间的亲情。当一个人最需要温情的时候或坐在那儿等待死亡的时候,金钱和权力都无法给予他这份感情,不管他拥有多少财富或权势。
“妈妈,您不是总叹息身体的衰老吗?莫里教授不恐惧衰老。他说,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也会更加丰富。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坏事,当人们意识到这个事实后,它也有积极的一面,人们会因此活得更美好。如果一个人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他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他终究是要变老的。
“莫里教授还强调,那些想变得年轻的人,是因为他们生活得不充实、不满足、无意义。因为一个人一旦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他就不会想回到从前去。他想往前走。他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妈妈,您好好读读这本书吧!它会使您重新思考许多问题,重新看待年龄、疾病、衰老和死亡。一个人如果把这些问题想开了,他就会活得朝气蓬勃,即使是在病魔缠身就要离世的时候,也会像莫里教授那样活得有声有色。”
这是女儿对我说的大人话。自从上大学以后,女儿读了许多这类的书籍,她也就和我说了许多这类的大人话。从她的这些大人话中,我感受到了好书的能量。它使20来岁的女儿对人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也因此变得更加成熟,而且富有智慧的鲜美。
除了阅读关于人生的大量畅销书以外,女儿还喜欢阅读文学、艺术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她喜好阅读当代获奖作家的作品。她告诉我,如果不知道哪本书好,辨别的窍门就是看那本书获得过什么档次的奖项。因为,凡是获得国际水准大奖的作品,都会有独特的选材、深刻的思想和鲜活的艺术表现手法,读起来很少令人失望。我过生日时,她经常会买获奖书籍送给我做生日礼物。当然这些都是英文原版书籍。
女儿也读一些中文书,但主要集中在历史方面。由于她10岁就来到加拿大,对祖国的历史了解得太少。因此,她总让我从国内给她买介绍中国各个朝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书籍。后来,国内拍了许多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她也让我和朋友们把光盘借来给她看。像《秦始皇》、《武则天》、《大汉天子》、《成吉思汗》、《雍正王朝》等片子,她都喜欢看。
另外,女儿对地理、自然、天文、动物和宇宙等方面的书籍也很感兴趣。她把阅读这类书籍当做紧张学习和工作中的一种放松。读者可能想象不到,她还会自费去电影院看这方面的纪录片。有个星期天,我找不到她。她的手机也是关着的。后来才知道,她和朋友一起去看了一场关于地球变暖的纪录片,是美国前副总统哥尔参与制作并出演的,片名叫“难以忽视的真相”。
她严肃而认真地对我说:“妈妈,要不是看这场电影,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地球变暖正在给我们生活的世界带来多么严重的灾难。妈妈,这种灾难的严重性,您怎么想象都不会过分。您知道吗?由于地球变暖,北极的冰雪正在融化。许多北极熊在海洋里游累了想爬到冰块上休息,但是冰块由于地球的热效应正在变薄,北极熊拖着沉重的身体刚爬上去,冰块就融化了。它们一连爬上许多冰块,结果都是一样。许多北极熊就是这样活活地累死了。当您从影片上看到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具具北极熊尸体,您的心能不震撼吗?由于地球变暖而逐渐死亡的动物,远不止北极熊一种。当然,还有许多植物也受到了毁灭性影响。地球变暖改变了生态平衡。对我们人类产生的影响虽然缓慢,但是危害绝对是杀伤性的。因此,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各国领导人、政治家、专业机构和广大人民的足够重视,找出解决办法。”
女儿还谈到了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京都条约》等缓解地球暖效应的措施。她的这番议论使我意识到,她的视野已经从思考自己的人生扩展到关心我们所生活的整个地球。在大多数同龄女孩子为了买哪些时装和剪哪种发型犯愁的时候,好书和好的影视作品却把女儿带进了思想的王国。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上等人谈思想,中等人谈事情,下等人谈是非。”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要想有思想好谈,就去好书和好的影视作品中寻觅吧!那里有我们灵魂的导游!女儿思想的成熟,不是靠老师和家长的说教,而是靠长者的点拨,朋友的启发,好书和好的影视作品的指引。
母亲的感慨之四:人生的思考
女儿上大学和读中学时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学时代的女儿对人生有了许多深层次的思考。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想从中悟出人生的真谛。她也和亲朋好友交流,想借鉴智者能人的高见。当然,这是她一生都要不断揣摩的问题,年轻时的认识也会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而不断深化。但是,在大学时代认真思考过人生问题与根本就没有探讨过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时的表现来说,会有着很大不同。没有思考过自己人生意义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在社会的大染缸里辨认不出自己的生活色彩。而认真分析过自己生活目标的学生,告别大学后,就会径直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行,并随时调整自己的脚步,以便跟上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作为一个母亲,我很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女儿正在朝着一个健康、乐观、实际、开放、积极、奋进的人生方向发展。这个方向是她在大学时代给自己的人生定下来的基调,毕业后自然就朝着这个方向直行。
说她是健康的,是因为她把爱作为人生中最应珍惜的东西。她爱父母亲朋;她爱师长同事;她爱自然、爱社会、爱祖国、爱她所生活的地球和广阔寰宇。她也珍爱自己,那是父精母血养育的身躯,那是自己努力成长造就的体魄。她把爱护自己的健康当做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当做开创自己幸福人生的基石。
说她是乐观的,是因为她把人生中的不顺与失败和幸运与成功,看成有同样重的分量。她会从失误和不幸中走出来,修正自己的步伐,继续前行。自暴自弃的精神枷锁永远都不属于她。她也会从顺利和成就中获得自尊和自信,自强不息地工作,不骄不躁地处事待人。
说她是实际的,是因为她知道既然这个世界上有金钱的存在,人就不能清高得远离金钱。不靠父母,靠自己的本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赚到使自己和家庭的衣、食、住、行、娱乐、旅游、社交、进修都能够自理的积蓄,是她大学毕业后首先要做的事情。
说她是开放的,是因为她既学习西方信息社会的现代哲学理念和法制精神,又汲纳中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和美学思想之精华。我的很多朋友,无论是洋人还是华人,都很羡慕地对我说过,他们最欣赏女儿的地方就是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美妙融合。其实,作为母亲我知道,女儿的开放还表现在她能够把我们这些长辈,其中包括我和她的教授,尤其是我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和他们年轻人,也就是她和她的同学思考问题的角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既不盲从长者,又不固执己见。
说她是积极的,是因为她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很少有不高兴的时候。她喜欢音乐、喜欢旅游、喜欢运动、喜欢交友、喜欢读书、喜欢美食、喜欢看电影、喜欢小动物、喜欢大自然。她还喜欢微笑、喜欢幽默、喜欢与人交往。她可以在社交场合主动与陌生人接触,直到谈笑风生。她还可以用自己开朗的性格影响身边的许多人。孤独时,她会打开录音机,让清新飘柔的乐曲声陪伴自己,让身心在那里得到净化。
说她是奋进的,是因为她很少睡懒觉。自从上大学起,她每天睡眠很少超过7个小时。毕业后,她不畏惧做投资银行家超时工作的艰辛,每天在班上干十四五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也从不叫苦叫累。她知道,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在金融界,没有几个20岁出头的女孩儿就可以承担她那样的责任,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