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春之歌-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缭乱了!他热烈的奔腾的心突然像受到严寒的袭击,冷缩了。只见东斋的大院子里,乱乱哄哄聚集了许多男女学生。人们嘁嘁喳喳地嚷着、喊着、议论着。突然他的学生王忠,站在人群当中大声地讲起话来。他挥着瘦胳膊,冬天早晨闪出的微弱的阳光照着他黄瘦的猴子脸。他高声说道:“同学们!刚才学生会的一位同学讲的话倒是对了一点点——这就是:我们北大是该觉醒了,是该不怕一切牺牲起来战斗了。可是话又说回来,我们向谁战斗呢,我们战斗的对象是什么人呢?我要警告大家,我们不要再做某些投降党派的俘虏和工具了!我们再不能把我们的热血洒在粪坑上了!大家知道吗?有些人高喊着抗日统一战线,实际上是投降的统一战线。名义上是联合国民党,实际上是连汉奸卖国贼也在联合……

“十二月九号咱们许多人就上了大当。说是抗议,说是反对出卖华北,其实呢,这是做好了圈套,拿咱们青年学生的脑袋和鲜血来做他们升官发财的政治资本。我们不要再上当了!我们真正爱国的青年就不光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且要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我们不要上当!我们要革命就革个彻底——在街上转一转喊两句口号管个屁用!”这个瘦猴子王忠的话还没有讲到一半,激怒的学生群众就“通!通!”起来了。

“胡说八道”的嘘声在人群中喧嚷着。但是也有些同学不安地摇起头来,并且有的开始把脚步往回缩去。

王教授看到这里,焦急地瞪了他身旁的妻子一眼,嗫嚅着:“秀,怎么办?这小子真、真坏!”正说着,他看见真的有同学把手里的小旗一丢,喊了声“不去了”就要往回跑了。

正在这时,教授夫妇的眼睛突然放出惊异的光彩来——那站在人群当中激愤地昂着头扬着手的是谁?那慷慨有力地讲起话来的是谁?那不是他们心爱的、一向沉静而庄重的晓燕吗?

只见她庄严地指着王忠的鼻子,用一种感人的激昂的声调,面向各个角落的同学大声说道:“同学们!我痛苦地、万分惭愧地请求你们听我讲两句!首先我要揭穿这个、这个历史系的王忠,是一个无耻的托派,是和国民党C.C.串通一气的特务走狗!我,我就上过他们的当!有些同学就知道我这段惨痛的遭遇。他们打着各种骗人的招牌,欺骗、愚弄我们一些幼稚无知的同学,他把这些同学拉到了可怕的罪恶的道路上。我自己就是在他们的愚弄下做了许多罪恶的勾当而不自知的,可是,现在我明白了!我再不受他们的欺骗了!

“同学们,你们谁也别再受他们的欺骗呀!今天,我们全北平市的学生罢课六天之后,将要爆发一个更使卖国贼震惊、更使怯懦的人勇敢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我们——稍有良心的热血青年,谁能忍心眼看祖国大好山河一块块的变色,谁能眼看敌人汉奸横行在我们祖宗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上而不痛心呢?只有这样的人!像王忠这样的人!”说到这里,王晓燕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了,被欺骗、被污辱的感觉激怒着她,她跳起来,跳到张着大嘴正要反驳她的王忠面前,几个响亮的嘴巴啪啪地打在那张瘦脸上。她一边打,一边愤怒地高呼着:“打!打!打走狗啊!”这时,谁还能认出这个勇敢的、泼辣的姑娘就是当年那个埋头书案温文尔雅的王晓燕呢。

“打!打走狗啊!”随着晓燕的呼声,人群中雄壮有力的声音也一齐喊起来了。要丢掉小旗走掉的学生又回来了。立刻一阵大乱——王忠和他周围的几个党羽被愤怒的人群包围着,“打!打死这走狗!”的喊声响彻在清晨寒冷的院落中。那一小撮坏蛋学生立刻被打得鼻青脸肿、东倒西歪。王教授看到这里忍不住用赞赏的高声向女儿喊道:“晓燕,晓燕,打得好!打得好!……”

几个坏蛋一看情形不妙,全缩着脖子突破包围抱头鼠窜了。王教授拉住妻子冲过兴奋的、准备集合的人群跑到女儿身边,他仿佛不认识她似的,左看看,右看看,打量了女儿一番,突然把大拇指一伸,豪迈地笑道:“好,好,晓燕,你算锻炼出来了!锻炼出来了!这迅雷不及掩耳地背后一击,杀得这几个害群之马大败而逃。痛快!痛快!”

“爸爸,妈妈,”晓燕满面通红地看着父母亲,用低低的刚刚可以听到的声音说,“爸爸,您嚷什么!多臊人。我、我过去太糊涂了……”想到过去被骗的罪恶生活,她反而羞愧得要哭了。可是看见父母亲那种热烈的期待的眼色,她又立刻喜悦地笑起来。她拉住妈妈的手亲切地问道:“您,妈妈,您怎么也来啦?

不等妻子张口,王教授抢先说:“你妈妈也变啦!她当然要变呀,丈夫、女儿……所以也来啦。怎么样,这就集合出发吗?”

“这就集合去西斋,汇合那边的同学再一起整队出发。”王晓燕说罢匆忙地要走;可是这时迅速集合的群众队伍中,忽然爆发了一阵热烈的声音:“向王鸿宾教授致敬!向教授夫妇致敬!——王老教授也参加我们的游行示威啦!”一阵热烈的鼓掌声暴风雨般冲着教授这边飞过来。

第一次,王教授像一个姑娘般脸红了。他望着这些青年学生纯真的热烈的眼睛,忍不住热泪盈眶、喉头哽咽。他频频向人群挥着手,一边挥手一边拉着妻子,像个小学生似的,慢慢地羞怯地走进排好了的队伍当中去。

(第二部第四十四章完)

第四十五章

“一二九”之后的一星期内,党紧密地团结了各个学校涌现出来的大批积极分子,广大爱国青年也纷纷奔到民族解放的战场上来。于是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突然扩大了,迅速发展了。为了继续扩大“一二九”的成果,为了发动更多的群众涌向正义的爱国之路,为了反对出卖华北的冀察政委会的成立,十二月十五日的夜晚,党领导学联的负责人在长安饭店开了一间房间,一桌麻将牌打了一阵,于是一切计划筹划定了。决定在第二天——十二月十六日伪“冀察政务委员会”正式成立的日子,再一次号召全市的大中学校来一次规模更大的示威游行。

道静在深夜里被徐辉唤醒来。徐辉告诉她关于第二天的行动计划,北大的工作她全部交给道静来负责,她便急忙赶到别的学校去了。

道静整整奔忙了一夜。她、侯瑞,和其他党员以及积极分子们,分头分工负责,终于在三四个钟头内秘密动员了一批北大同学去参加第二天——也可以说当天清晨的游行示威;同时也把宣传队、纠察队、交通队等等组织布置妥当。

天快亮了,一切复杂的紧迫的工作大体就绪了,道静倒在女生宿舍张莲瑞的床铺上刚想休息一下,忽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而且心跳眩晕。歇过一阵,刚好一些,街上已经有了歌声、口号声。她就从床上一跃而起,忙忙地喝了两口冷水,抬起脚就走了。

工作是繁重、艰巨的,虽然大体上已经就绪,但道静心里依然不放心。她迅速跑到东斋找到侯瑞,又最后了解了整个布置的情况后,这才稍稍轻松一些,开始作为一个游行群众奔向西斋去集合。

“一二一六”这一天,全北平市的大、中学生共组织了四个游行大队。城里三个,城外一个。第一队由东北大学领导;第二队由中国大学领导;第三队由北京大学领导;城外的一队由清华大学领导。计划和路线是:各校一律在上午七时出发,分别向天桥集合。然后由天桥进正阳门,经天安门向东,经东单到外交部街,队伍最后向外交大楼——“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地方举行抗议示威。

天气还早,朝霞还懒懒地没有出头,但是街上已经有了三三两两的人群在匆忙地跑来跑去。一阵阵响亮的歌声,也在这时候飘向寒冷的上空,呼唤着战斗的人群。

道静正走着,在马神庙的转角处碰见了李槐英。今天她穿得朴素了,高跟皮鞋和皮大衣都不见了,一件蓝布棉袍衬着她雪白红润的脸,越发显得苗条俊秀。一见面她忙拉住道静的手,在她耳边兴奋地说道:“林道静!今天我可要做一个普通的战士啦,再不叫他们光拿鞭子打别人啦!嘿,王晓燕怎么没见,你见着她了吗?怎么,你的脸色白得这么难看?”

“要做一个普通的战士?对!”道静没理会她最后的问话,笑着点头回答她,“晓燕到东斋去了。你也去西斋?咱们一块儿走。”说完,她们一起跑向西斋去。

枪口对外,齐步前进!

…………

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

维护中华民族,永作自由人!

…………

歌声荡漾在寒风刺面的清晨。

各处涌过来的北大学生奔向了马神庙的北大西斋。歌声也随着人群豪迈地然而又微带凄凉地到处震荡。

歌声唤醒了还在沉睡的市民们,街上渐渐涌出了睡眼惺忪的人群。“什么事?学生们又爱国游行啦?好样的!”

七点钟,北大的一部分学生在西斋集合好了,正举着大旗走出大门准备出发的时候,突然,事先埋伏好了的武装军警——灰人和黑人一声呼啸,狂风似的围了上来。“回去!都回去!——要暴动吗?……”在威吓声和闪亮的刺刀下,学生们被团团围在军警的包围中,接着北大的两面鲜明的大旗也被撕毁了。

“冲呵!冲呵!……”一声愤慨的呼喊在严冬冷漠的天空爆发了。林道静在人群中带头喊起来。

“冲呵!勇敢地冲呵!”上百学生拧成了一座人的铁壁开始愤怒地猛烈地向包围他们的军警冲击过去。

端着枪把、拿着皮鞭的警察鞭打着同学们,拦阻着他们。

寡不敌众,学生们左突右突却怎么也突不出重围去。怎么办?时间到了,怎么到天桥去集合呢?……

正在这危急的时候,援军开到了——东斋集合的一部分同学赶到了。外面的大队配合着里面被包围的同学,两股力量同时用力猛冲,被包围的同学终于一拥而出。立时,欢腾声和口号声把一撮握着亮晶晶刺刀、明晃晃大枪的军警吓得目瞪口呆,毫无办法。接着胜利汇合的北大学生四个一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一二一六”北大参加游行的学生和各个学校一样,比“一二九”时多得多了。尽管“一二九”后,宋哲元不许北平报纸登载学生游行示威的消息;尽管他们派了大批军警残暴地包围着各个学校;并且严密封锁了整整六七天;但是经过“一二九”血的感染,经过党及时、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人们反而认识了统治者的丑恶嘴脸,于是青年们迅速地行动起来,北大学生仅仅经过几小时的布置与动员,就几乎达到了全体总动员。

东斋和西斋的学生汇合之后,道静在人群中首先看见了国文系四年级的学生邓云宣。全班数他年岁最大,也数他最埋头用功。“一二九”他没参加,但是今天他也参加来了。他穿着灰棉长袍,戴着一顶黑色的猴帽,一手扶着深度的近视眼镜,一手生怕跌倒似的紧拉住他身旁一个同学的胳膊。他正迈着慌促的步子走着,一回头发现了身后的林道静,立时他又惊又喜地连连点头招呼道:“你也来了?好!好!好!……请多指教吧!”

“怎么样,不太紧张吧?”道静探着头笑着问他。

邓云宣严肃地招手喊道:“不,不,不,我已经料到了!早已料到了!”说着话,他发觉自己落后了两步,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