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眼看史记-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钱却是一个。那就先帮着百姓富裕起来,他们肯定感恩戴德。这时候再对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就很容易被接受了。

可是,齐桓公即位的时候,齐国当时几乎是一个烂摊子,问题多得很。就算百姓富足起来了,又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齐桓公不知道如何是好,便去向管仲咨询。管仲说:〃我们虽然不具备数量的优势,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质量啊。如果兵士的战斗力强,士气旺盛的话,一个可以抵好几个呢。我们只要好好训练他们,就能达到这个效果。〃齐桓公又问:〃听起来要花好大一笔钱啊,这军费的开支,我可有些捉襟见肘。〃管仲回答说:〃我们齐国又不是没有资源,还怕富不起来吗?只要我们好好开发,加以利用。比如那些山林、盐地、铁矿、鱼类等等。我们用这些物产与别国交换,那别国的财富就会聚集到我们这里来啊。这些都是姜太公曾经给我们做过示范的。我不过是重修他的事业罢了。〃

听了这番话,齐桓公更有信心了,便问:〃那民足、兵强、国富了,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争霸天下了呀?〃管仲当时很严肃地回答道:〃No!争霸天下是件大事,怎么可以轻举妄动呢?更何况,我们都还只是嘴皮子上讲讲,还没有付诸行动啊。不如以后再说。〃齐桓公点头首肯,觉得管仲真是可以委任之才,不久便给他升官了,拜为了国相。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第三部分 第62节:管仲:相国中的极品(6)

这时,朝中开始有人表示强烈不满了。他们一个是竖貂,一个是易牙。这两个人也是齐桓公的宠信,只是没有管仲那么牛,也就不如管仲那么红了。有一天,他们约好一起向齐桓公进谏,目的在于毁坏管仲在齐桓公心目中的地位。瞧他们编派的:〃大王啊,您老是开口管仲,闭口管仲。现在齐国的百姓都以为您是仗着管仲的力量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在他们心中,管仲都快成为偶像了。您的位置往哪儿搁啊?〃

齐桓公当初能不顾杀身之仇而接受管仲,这么点〃谁的粉丝更多〃的破事怎么能离间他们呢?为了打消那些人夺宠的念头,他说道:〃我和管仲,如今就像身子与股肱之间的关系。有股肱才有其身,有管仲才有其君啊!〃

那两位小人愣住了,没想到齐桓公这么煽情。自知管仲的地位无法撼动,便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管仲和齐桓公这对冤家真是结下了欢喜缘。〃欢喜缘〃是佛家语,所谓〃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齐桓公肯定不信佛,但是他歪打正着了。这就是智慧啊,不要让人才在个人恩怨中倒下,更不要让人才在诽谤中倒下!这样做是有好处的。管仲随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行政、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所建树。经过近30年的苦心经营,齐桓公在他的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终于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史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第四节理性人生路

管仲这一生绝对是理性的一生。《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了几件事情,给人以强烈的这种印象。

桓公五年的时候,他们证讨鲁国。鲁国吃了败仗,鲁侯表示愿意献出遂邑以求和。桓公答应了,便与鲁侯约在柯地会盟。鲁侯正要向神明发誓把遂邑割让出来,他的手下——一个十分讲义气的勇夫,名叫曹沫的,突然冲上祭坛,手持匕首要挟桓公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当时可是刀架在脖子上,齐桓公答应了。谁知那曹沫便站回了原来的位置,跟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桓公见状,郁闷得要死,便对身旁的管仲说:〃那家伙竟然那样,我真想反悔,并且把他给杀了。〃管仲说:〃不可。被迫答应了别人的要求,现在又想失信于人,还要把人家杀了,也许这样做会有一时的快感。但是,诸侯知道了,一定以为你是个不讲信用的人。等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怎么会站出来呢?切不可因小失大。〃于是,鲁国曾三次败给齐国,失掉的土地都收回了。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果然都很信服齐国,想要归附他。齐国霎时犹如众星捧月。

如上所述,管仲立下了不少功劳,可是他仍然谦虚谨慎。周襄王郑五年(前647年),周襄王的弟弟勾结少数民族的野蛮人一起进攻自己的国都,想要篡位。当时情况十分紧急,齐桓公派管仲去帮助襄王平息内乱。管仲完成得非常好,受到了周王的赞赏。为了表示对管仲的感谢,也为了讨好当时称为霸主的桓公,周襄王准备用上卿的礼仪款待管仲,但是管仲没有接受。这也算是明智之举。做人太高调了,容易被人嫉妒,一不小心遭到暗算都是有可能的。

在这件事后,又过了两年,管仲患了重病。当时,他十分怀念自己的好友宁戚曾经唱过的一支歌:〃浩浩白水,白水浩浩。男儿意气,直冲云霄。壮志未酬,难得逍遥。〃这只是他年轻时候的心声了。现在年老多病了,回想自己的一生,也算是壮志已酬了。

古代的君臣之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汉初的萧相国死前,皇上也去问他将来的人事怎么安排。管仲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齐桓公趁探望他的时候,问他谁可以接替相位,他说:〃最了解臣子的应该是国君您啊。〃言下之意是怎么来问我呢。不过,从这句话的使用频率来看,八成是古代君臣之间的客套话。

齐桓公便说:〃那我任用鲍叔牙怎么样?我可是老早就想用他的啊。〃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确实很好,可是他太好了。他是一个君子,善恶过于分明。眼里容不下沙子。要是某人做了恶被他看见,他能记一辈子,而且彻底把那人否定了。这个脾气,是不善于管理国家的。〃

第三部分 第63节:伍子胥:亦怨毒,亦隐忍(1)

这可跟鲍叔牙之前推荐管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说:〃管仲未免太不够义气了吧。〃其实不然,管仲不是那种感情用事的人。他这样做,对国家,对鲍叔牙都是负责任的表现。试想,鲍叔牙自己都说过了没法担任相国的职务。若是管仲这时傻傻地凭着哥们意气,把这个肥缺让给鲍叔牙。要是鲍叔牙做不好,岂不是自讨没趣?

齐桓公便问:〃那易牙怎么样呢?他对我可好了,为了我的身体,不惜把儿子煮了给我吃。这样的人对我肯定很忠心吧?〃管仲说:〃他简直没有人性,这种人怎么可以为相呢?为相之道,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体恤别人。〃

桓公又问:〃那开方如何?他放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寡人15年。忠心可见一斑那。〃管仲答道:〃不可,他连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况且千乘之封地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他却放弃它,而俯就于您,可见这人野心不小。您应该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他为相了。〃

如此一来,桓公心中的人选已经剩下竖刁一人了。这个人曾经自残身体以表示对桓公的忠心,桓公很信任他。谁知,这最后一个人选还是被管仲这位铁面评委给涮掉了。

齐桓公这时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管仲便向他推荐忠厚老实,兢兢业业,只是不懂得溜须拍马的隰朋。可一等管仲翘辫子,桓公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重用了之前自己提过的三个人。从此小人当道,齐国不久便面临穷途末路。桓公病死后,那三个人连他的尸体都不过问一下,蛆虫居然都爬到了门外。

司马迁便说:〃能够承全君主的美德,又能够纠正君主的错误。这说的就是管仲了。〃管仲以他的智慧之光,照亮了齐国一时。然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管仲死后,举国哀悼。这就是相国中的极品了。

第十一章

伍子胥:亦怨毒,亦隐忍

伍子胥,小名伍员,是土生土长的楚国人。他们世家为楚国效忠,芳名流世。而第一个打响伍家品牌的,当属子胥的先辈伍举。伍举在世的时候,楚庄王即位。这位皇帝喜欢说真话的人,伍举恰好又是一个直肠子。庄王喜欢他,他便出名了,传为创功立业之名臣。祖上有光,披泽后代。从此,伍家子孙们的简历表上,多出了闪亮的一笔。帝王们看见是伍举的子孙,便以为此人的侍奉能力一定不错。一直到伍奢,也就是子胥的父亲,都还是楚国的重臣。楚平王很信任他,命他为太子建的老师。然而,峰回路转总有时。由于小人谗害,父亲被杀。伍子胥一反忠臣形象,走向了反叛的极端。他带领着吴国军队攻打自己的祖国,并且掘出楚平王的尸体,鞭打了三百下。就连他的好朋友申包胥都说他丧尽天良。但是,为什么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却如此之高,称他为〃烈丈夫〃,〃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呢?第一节都是美女惹的祸

伍子胥长成之后,处于楚平王的时代。所谓〃忠臣遇明君,竭忠身必荣〃。子胥这只鸣凤却没有遇见朝阳,只遇见一片昏暗的天空。楚平王是一个忠佞不分的人,此时若尽忠,恐为身患。子胥的父亲就是因为直言而被楚平王下令杀死的。

事情的源头,竟然起于楚平王父子俩为了一个女人而闹翻。

当时,和伍奢一起侍奉太子建的还有一个叫〃费无忌〃的人。他是一个奸佞小人,比伍奢差了一个级别。伍奢是太傅,正一品的。他是少傅,从一品的。他们俩都是由楚平王选定的。也不知道楚平王当时是怎么选的,这两个老师一正一邪。伍奢对太子忠心耿耿,但是费无忌却把太子给害惨了。

当太子建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楚平王对费无忌说:〃我看周遭的国家,也就算秦国比较有前途。咱们不如趁这个机会跟他们联姻,把秦国主公的妹子孟赢娶回来给建做媳妇。你就帮我去走一趟吧。〃费无忌奉旨出发了,到了秦国,跟秦国主公说明来意,主公很爽快地答应了。不久,孟赢便坐上了楚国的花轿。在路上,费无忌偶然发现孟姑娘长得巨漂亮,便打起了歪主意。他想:楚平王出了名的好色,不如来个〃偷梁换柱〃之法,将孟姑娘送到平王府上,而将一位侍女送到太子建那儿。反正女人出嫁之前,见过的男人很少。他们也不知道谁是谁,这样是很好瞒天过海的。

第三部分 第64节:伍子胥:亦怨毒,亦隐忍(2)

费无忌大概只是一个鼠目寸光之人,只知道讨好眼前的君主。实在没有什么大智慧,只有一些小伎俩。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能得志。他把孟赢献给了楚平王,楚平王十分高兴,还夸奖他审美感很强,又懂得爱护主上,真是一个好臣子。可纸是包不住火的,他们俩原以为这个勾当做得十分隐秘。一个乐于献媚,一个乐于贪欢之时,太子建还是知道了这件事。

费无忌心里盘算起来:〃要是平王死了,太子建继位,那我可就惨了。〃于是,他想方设法离间平王与太子的关系,预谋驱走太子。他对楚平王说:〃皇上,您夺占了太子的女人,而且这女人又生得如花似玉,再难找到第二个。太子心里一定对您有所怨恨,恐怕将来有自立为王的意图。而且又有伍奢这样一个贤臣从旁辅佐,这对您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啊!〃

楚平王平日被他哄得十分开心,自然而然地与他亲近起来,对自己的儿子反倒产生了嫌隙。再加上太子建的母亲是蔡国人,身份低贱,楚平王自恃更有理由对太子横挑眉毛,竖挑眼。父子之间的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