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俗眼看史记-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仍然有人拿潘安比貌,拿邓通比富,殊不知他下场却如此凄惨。老子说:动极必反。邓通大概就是应了这句话吧!

第五节花心的汉武帝

景帝在位时,行为还算正常,没有特别宠幸谁。只是到了汉武帝即位,也就是司马迁的老板,又开始宠幸佞人,而且还不只一个两个。

汉武帝读小学的时候,也就是他还在做胶东王时,就喜欢自己一小学同学,名叫韩嫣。韩嫣是弓高侯的孙子,小时候和刘彻一起练书法。韩嫣,人长的俊秀,聪明伶俐,很讨刘彻的喜欢。但是当时刘彻和韩嫣年纪都小,还没有滋生什么歪念头。待到刘彻当了太子,有权势又年纪渐大,于是开始亲近韩嫣。韩嫣就像个狐狸精一样,很会取悦刘彻,刘彻喜欢骑射,他就去练骑射。等到汉武帝即位,他就受封为上大夫。汉武帝对他赏赐可比及汉文帝对邓通的。汉武帝喜爱韩嫣喜爱到不让他回家,两个人同睡同起。

一次,江都王上京面圣,皇帝命其随从上林苑打猎。皇帝还没有出发,韩嫣就先乘坐副车出发。韩嫣一路飙行,很是威风,江都王远远望见了车马,以为是皇帝来了,就让侍从都回避,自己趴在地上见驾。韩嫣打马疾驰而过,瞧都不瞧江都王一眼,江都王气愤极了就跑去皇太后哪里哭诉。他说:〃太后,您还是收回我的封国吧,我还不如来皇宫做个守夜的太监。和韩嫣一样多威风啊。〃太后也素闻韩嫣恃宠而骄,于是怀恨在心,但没有借口杀他。

第五部分 第119节:佞幸列传:不是同性恋,就是马屁精(6)

史上曾有〃携弹王孙〃的记载,以此来比喻纨绔子弟。这个话其实本来说的就是韩嫣。韩嫣小时候喜欢玩弹弓,男孩子都有这个爱好,也没什么奇怪的。让人惊奇的是,人家用的子弹是石头,他用的却是金子。所以,他一出门玩弹弓就有一堆孩童跟在后面捡弹子。由此可见,他的生活有多奢侈,出身有多高贵。然而,再高贵的人也不能保一生平安。

韩嫣和汉武帝好到同吃同睡,他自己也得意忘形了,竟然要和皇帝同用女人。他经常出入永巷宫,这里住的都是汉朝妃嫔。他一个大内侍卫经常出入这种地方干嘛?毫无疑问,找皇帝的女人相好去了。皇太后纯心要拿捏他,所以派人跟踪他,终于有一次,他出入永巷公被逮了个正着。皇太后要赐死他,汉武帝舍不得就去替他求情。皇太后发怒了说:〃他给我们汉朝天子戴绿帽子,你不在乎,我大汉朝子民能不在乎吗?〃没有办法,汉武帝只有眼巴巴看着自己的爱人自杀了。

汉武帝大概是为了寄托哀思,后来把韩嫣的弟弟韩说接进宫宠幸。然而,汉武帝可不是个专情的人,他虽然雄才大略,但是性生活相当的放荡。他的后宫妃嫔数目之众也是破了秦原来的记录,共有一万八千人。

汉武帝不久又开始宠幸太监李延年。李延年本是中山国人,出自〃音乐世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都是歌舞演员。他当年因为犯法,又没有钱赎罪,只有处以宫刑,然后被派去养狗。李延年通乐律,会创作,会唱歌,会跳舞,长得容貌俊美,宫刑以后声音更加动听,皇帝见他就喜欢上他。李延年虽然是个艺人,可是考虑问题却很周全,他心知一个太监虽然得皇帝宠爱也只是一时的。于是,他决定把自己妹妹举荐进宫来,要是妹妹得到宠幸,为皇帝生下龙子,他们李家的富贵也就跟着长久了。

一次晚宴上,汉武帝召李延年唱歌,李延年就唱了首自创的《佳人歌》。歌词是: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一听着迷了,于是问:〃天下竟真有这样的美人儿吗?〃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最喜欢给弟弟拉皮条了,早就和李延年串通好了,于是搭话说:〃有啊,怎么没有。眼前的李延年的妹妹就是个倾国倾城的美女啊。〃

汉武帝急忙把李延年妹妹召进宫中,一看果真是个美女,而且还和李延年一样,能歌善舞,还略通音律,是个准三栖明星。汉武帝不但宠幸李延年,更宠幸这个李夫人。李家上上下下都被宠幸,风头不减卫子夫。人家卫子夫家的将军们,比如霍去病,卫青,虽然受宠,但是也善战,为汉朝都是做出贡献的。而李家那个李广利将军却是个窝囊废,除了会打败仗什么也不会,他也照得汉武帝宠幸。李延年也因此当上了全国音乐协会主席,和皇帝同睡同起。

哥哥和妹妹侍奉同一个男人,这还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李夫人受宠几年后,不幸染病去世了,李延年跟宫女又有许多淫乱之事,加之色衰而爱驰,不久他和他的兄弟们就被砍头了。

汉武帝宠幸的妃子也好,宦官也罢,全都是歌女舞者,除了陈阿娇出身高贵以外,比如卫子夫和李夫人这样都是寻常歌女。所以司马迁说:帝王的习性实在是太可怕了。所谓伴君如伴虎,被皇帝宠幸的人早晚会有一天因为皇帝的厌烦而下场凄惨的。弥子瑕就是给这些佞幸之人做了前车之鉴。

弥子瑕?是卫灵公的男宠,因为长得漂亮而深得卫灵公喜欢。他吃过的桃子,卫灵公也要拿来吃。所以,后来就有〃分桃而食〃的故事。但是,色衰而爱弛,卫灵公后来因为他不再年轻美貌而抛弃了他,并以弥子瑕拿自己吃过的桃子给卫灵公吃的事情为借口把他杀了。

司马迁老先生不过是以此告诫那些佞幸之人终有一天下场悲惨。但是,根据小道消息,汉武帝和霍去病、卫青也是有染的。司马迁先生却在文章最末夸赞他们受得宠爱是因为他们努力进取、很有才能。可见,司马迁就是看不惯那些靠张脸蛋和吹嘘拍马受宠的人!太史公说:帝王宠爱和憎恶的时机太可怕了!从弥子瑕的经历完全可以看到后代佞幸之人的结局。哪怕是百代以后,也是可以知道的。

第五部分 第120节:司马迁:为《史记》而生(1)

第二十章司马迁:为《史记》而生

司马迁这一生很简单,然而却因丰富而深刻。他还在娘胎里时就注定生来不需要思考人生的方向,呱呱落地时脑门上就贴着〃我是来写《史记》的〃标签。他的祖辈都是世代相传的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到了秦朝的时候出了几个叛逆的祖爷爷,一改文官传统,成了皇帝的名将和铁官。对家族的叛逆竟然成了对时代的顺应,因为以前研究天文和历史的祖先还算得上朝廷大臣,倍受尊敬。秦汉以后,这个官职的地位就降到跟皇帝身边的倡优似的。把你当个人吧,你就是个人。不把你当个人吧,你就不是人。然而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终于拗不过家族基因潜在而强大的作用力,重新捡起了祖辈的旧饭碗,当了汉武帝的太史令。往往官位越低,屁事越多。他不仅要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还要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好在司马谈是个正直的贤人,十分博学并且颇有抱负,并不引以为低微。他对其独生子司马迁寄予厚望,从小给他讲历史故事,教他读书还让他实地考察,司马迁便自然而然地子承父业,开始了目标明确而单一的生活——撰写史书。然而这份简单遇到汉武帝以后就开始变得沉重。第一节春风得意马蹄疾

司马迁是陕北农村里的孩子,父亲当个小官,俸禄很少,家里还得靠种田维持生计。但是这样的环境对于一个日后的文人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陕北高原上炽烈的太阳,西北大漠吹来的雄劲的风,南面奔腾而来的黄河,北面逶迤着龙门山。司马迁畅游于其间,得天地之灵气。脑袋瓜子特别好用,气质也正派豪迈,还热爱劳动,常帮家里放牛种田,深得父母喜爱。后来陷于官场的他回忆起这段生活,都不免一往情深地说:〃迁生龙门,耕牧于河山之阳〃。

乡野生活对一个小男孩来说是颇具有吸引力的,再加上他还有一位见多识广的父亲陪伴,司马迁的童年可谓乐颠乐颠。白日晴耕雨读,傍晚便随着父亲去黄河边散步。有一天他们看见天边壮丽的落日,幻想那片片彩云便是千百条金色的鲤鱼在凌空跳跃。司马谈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便给儿子讲起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传说黄河里的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司马迁边听边看,渐渐地觉得自己也在那千百条鲤鱼之列了。从此他非常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把家里能读的书都读了。致使有一次,他父亲想考考他,便把他叫来朗诵一篇文章,谁知他一听篇名,便一股脑儿地背了出来,一字不落还颇有情感。他父亲非常惊讶,猜想他一定是把放牧的时间也用到读书上来了,便暗地里跟着查看。谁知牛羊的口粮也如儿子胸中的墨水一样富足得很呢。

司马谈大喜,觉得儿子日后必有作为,便认真思考起下一步的教育计划来。司马迁五六岁时,刘彻登基当了皇帝。等到司马迁长到十岁的时候,司马谈便把他带到了长安附近,距离长安不过几十里远。当时西汉帝国已经声威大振,号称极盛,而且人才济济,异人辈出。长安无疑拥有最丰富的教学资源,〃人往高处走〃,司马迁从此脱离了闭塞的农村生活,来到了天子脚下。和所有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学习压力骤然增加。好在他也乐在其中,在父亲的严厉监督与耐心指导下读完了许多前贤的著作,并师从当时的两位文化巨匠孔安国和董仲舒。

当时司马谈为他儿子选择老师的时候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按照《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谈并不是那种偏执一隅的人。他曾经综观阴阳、儒、墨、名、法和道德六家学说,认为六家学说都有可取之处,但是他最喜好道家。因为道家的思想看起来虽然悬乎,但是容易操作。相反,儒家的学说看似讲究实际,却十分繁复以至于研究起来收获甚微,执行起来也是令人找不着北。但是他却请了孔子的第十二代世孙孔安国,以及一手促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董仲舒作为自己爱子的导师,实在也是顺应当时的国事所需。文景之后,汉王朝不再需要无为而治,儒术成为一种统治术,迎合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的口味。

第五部分 第121节:司马迁:为《史记》而生(2)

十年磨一剑,司马迁终于通过了所有的课程,《周易》、《尚书》、《春秋》、《左传》、《国语》、《诗经》、《战国策》等诸子著述统统钻研了一遍。这时他已经20岁了,身材颀长,面相斯文,是该讨老婆的时候了,也不愁没人要。孔子十九岁就娶妻了呢。可是司马迁没陷进爱河,倒是陷进历史长河中去了。他在看书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疑问,需要实地考察才能够解决。当时他父亲还只是个工薪阶层,银行里的存款也不多,哪来的闲钱旅游,更何况他还计划全国大旅行。于是,平日里他便把父亲给他的生活费攒了起来,省吃俭用的,跟现在高校里的女生流行把吃饭的钱节省下来买化妆品的那股决心和毅力有的一拼。怪不得司马迁那么清瘦。老师看他这样,便问他怎么回事,他才把心中的打算说了出来。老师大加赞赏,在经济上也给了他一些赞助。

年轻人总是理想万岁的,司马迁春风得意坐上官车,马蹄〃得得得〃踏遍了大江南北。就这样,车里载着竹简、绢帛和毛笔,怀揣着一颗年轻而悸动的心,司马迁第一站直奔自己的偶像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