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哲学-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无明自身是自然的。

    不需任何凭空而来的刺激)

    ,那么,就没有什么能消除它……。

    86。

    一种自然的存在(如无明的存在,)只能通过某种独特的东西(即某种诸如冥想等一类的力量)

    ,来摧毁……

    87。……对于那些认为“神我”是不活动的(数论哲学家,我们要问:)在(创造之)初,怎么能有性质(德)的作用呢?因为直到那时,还没有(灵魂或我的)业。(《颂释补》英译节本第一部分)

    1。

    (反对者认为:)

    “由于发现吠陀的主张与普通的主张相似,因此,我们具有一种总的观念——吠陀有一作者。而且,这由‘迦塔’等被用作吠陀不同部分的名称所表明。”

    3。

    由于我们既不具有任何关于作者的任何记忆,也不需要任何记忆,因此,吠陀不需要作者……,没有任何(诸如“迦塔”等一类的)名称能表明吠陀的作者。

    4。

    由于“迦塔”这一名称可以理解为吠陀的某部分被这样的人所解释,因此,这些名称不能必然指(吠陀有)作者。

    ……

    5。……由于(“迦塔”)这(一名称)是吠陀的一个部

…… 379

    273印度哲学

    分(的名称)

    ,因此,决不能不考虑吠陀的全部(而说吠陀有作者)。

    6。

    或者,这些(“迦塔”等名称)可被作为因袭下来的名称,没有任何原因地加在了吠陀的特定部分之上……

    13—14。吠陀自然不表示非常住的意义,因为这种意义对吠陀来说是不可能的……如果它是非常住的,那么,它就不能具有可靠性……

    15。至此,我们通过论证已确定:吠陀是达到“法”的正确概念的凭借之物。

    (《颂释补》英译节本第二部分)

…… 380

    印度哲学373

    十一 吠檀多派

    吠檀多派典籍的核心部分是跋达罗衍那(Bādarāyana)

    的《梵经》(Braham-sūtra)及其诸注释。本节中除节译了《梵经》外,还节译了商羯罗(S′an。kara)

    、罗摩努阇(Rāmānuja)和摩陀婆(Madhva)的注释。

    《梵经》节译自S。

    甘姆比勒难达(Gambhirananda)的《商羯罗阿阇梨的梵经注》(Brahma-Sūtra

    Bhāsya

    of

    S′ankarācārya,加尔各答,1977年)

    一书中所载梵本。

    译文中方括号内为注释部分。

    商羯罗的注释(节译自S。

    甘姆比勒难达上引书中的英译本)

    不特别注明,罗摩努阇的注释〔节译自马克斯缪勒(Maxmüler)所编的《东方圣书》(The

    Sacred

    Boks

    of

    the

    East,第48卷,牛津,1904年)一书中的英译本〕和摩陀婆的注释(节译自S。

    拉达克里希南和C。

    A。

    摩尔所编《印度哲学史料集》一书中的英译节本)则都标出姓名。各注释对《经》的含义的看法常有分歧,此处对《经》的翻译一般参照商羯罗的观点。

    梵  经

    1。

    (我们)由此(来)考察梵。

    〔……梵确实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实体而存在。

    (梵)是常住的,纯净的,有理智的。

    (梵)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并是全知全能的……此外,梵的存在亦可从它是一切的“我”这一事实中明确地得知,因为每人都感到他的自我是存在的,而

…… 381

    473印度哲学

    绝不觉得“我不存在”。如果没有对自我存在的普遍承认,那每人都将会觉得“我不存在”。这个“我”就是梵。……〕〔罗摩努阇注:……那些主张实体没有一切差别的人无权断言这或那可证明这种实体,因为一切正确的认识方式都以带有差别的事物为对象……有分别现量明确以带有差别的事物为对象。

    ……无分别现量也仅以有差别标志的事物为对象。

    ……比量的对象也仅是被区分的事物,这种区分通过与由现量和其它量认知的事物的关联(实现)……无明的理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首先,我们间:“无明产生了存在的多样性这种巨大错误,那无明的依托体是什么?”你们不能回答说是“个我”

    ,因为个我自身的存在还是通过无明被虚假地想象出来的。你们也不能说是“梵”

    ,因为梵是自明的理智,这(梵)

    与无明的本质是矛盾的,无明显然要被知识否定……那种认为通过认识梵是一切的自我就可结束无知的观点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束缚是某种真实的东西,它不能通过认识来消除……要消除这种束缚,只能通过最高我的恩惠。最高我由于崇拜者的虔诚沉思而喜悦……〕2。

    (梵是这样一种实在:)由于它,这(世界的)生成等(出现)。

    〔……通过产生而存在的事物可以持续和解体……。

    此处仅提及生成、持续和解体,因为事物所承受的其它变化被包括在了它们之中。

    ……梵与任何事物的关系都是不能把握的,它超出了感官知觉的范围。感官自然能领悟对象,但却不能领悟梵。……〕4。

    (虽然有人持不同意见,)然而,这(梵的知识确实来

…… 382

    印度哲学573

    自作为圣典的奥义书)

    ,因为(各奥义书的主题都与梵)直接相关。

    〔……梵是全知全能的,是世界的产生、持续和解体的原因。仅从奥义书(中)认识到梵是如此。……对于那达到了梵我同一状态的人来说,就不可能证明他的世俗生活(能)

    象以前一样继续下去。因为这与梵我同一的知识相矛盾,而这知识产生于作为有效认识方式的吠陀……〕17。

    (欢喜者不是个我)

    ,还因为(圣典中对个我与最高我之间的)差别(作了)说明。

    〔……欢喜者不是轮回我。

    在有关欢喜者的圣句中,分别提及了个我和欢喜者:“他确实是欢喜,因为人(即个我)由于获得那欢喜而幸福。”

    (《鹧鸪氏奥义书》2,7,1)……神当然与那由于无明而想象出来的肉身化的东西有区别,(神)

    是行动者,是享受者,并被称为由智力所限定的“大我”。此处的差别与下例中的差别相同,即:站在地上的魔术师被想象与那手持剑与盾,顺绳爬上天空的魔术师有差别,但在实际上,前者是后者的本来面目。或者,这种(差别)亦(与下述差别)相似,即:未受任何限定要素限制的虚空与那受诸如罐一类的限定要素限制的虚空(之间的)差别……〕《梵经》1,1)

    1。

    (梵是崇拜的对象,)因为奥义书的所有(篇章)都表达了著名的(梵)。

    2。

    而且因为(圣典)力图(表明的那些)特性(仅)适合于(梵)。

    3。

    由于(那些特性)不适合于(个我)因而,(此处)与

…… 383

    673印度哲学

    有身(我)无(关)。

    〔……只有梵具有与精神同一的特性等,个我则不能具有这些特性,……个我仅存在于身体中……〕〔摩陀婆注:一个相同的“我”

    (同时)存在于所有的身体中是不可能的,(这)是与事实及情理相抵触的。

    〕4。

    (那些特性与有身我无关,)还因为(圣典)提及了(把梵作为崇拜的)对象及(把个我作为崇拜的)主体。

    8。

    如果(认为梵)具有(苦与乐的)享受,那就不(正确了)

    ,因为(梵与个我有)差别。

    〔……个我与最高神间确实有差别。一个是作者,(乐与苦的)享受者,法与非法等的根源……;而另一个则正好相反,具有摆脱了罪恶等的特性……〕12。

    (有两种我,)还因为(在圣典中最高我和个我被作了)区别。

    〔……(《迦塔奥义书》1,3,3说:)

    “要知道个我是驾驶马车者,而身体则是马车”

    ,……与理智同一的个我被想象为是驾驶马车者,他或者处于世俗状态,或者达到解脱。而最高我则被想象为是要达到的目标……〕〔罗摩努阇注:……那些理解吠檀多的人作了如下教导:存在一个最高梵,它是整个宇宙的唯一因,它与一切罪恶是相抵触的,它的根本特性是(有)无限的知识和神圣,它在其自身中包含了无数最高美德的吉祥性质,它在本质上与所有其它存在物都不同,并且构成了万有的内在我。个我是这梵的样式……它们(个我)的真实本质是无限的知识,而其唯一的(个我)的真实本质是无限的知识,而且唯一的基本

…… 384

    印度哲学773

    属性则是(对)最高我的直觉。然而,这些个我的基本属性被无明所遮掩,无明即业的无始链锁的影响,在接近解脱时,我们必须理解那(对)最高我的直觉。最高我是个我的本质状态,而这种状态产生于(对)无明的消除……〕〔摩陀婆注:……最高主宰者的卓越特性不能逐一描述,因为它们是无数的。

    因此他被称为梵,梵意味着绝对的完美。

    这样,他的所有性质(至少)可合在一起表示。……除了最高主宰者外,没有什么东西具有无限的性质……〕(《梵经》1,2)

    7。

    由于(存在着作为最高我标志的)安住和(作为个我标志的)享用,因此,(最高我与个我不同)。

    〔摩陀婆注:……主宰者被认为安住并发出光辉,而个我则要接受其业的结果(这样,主宰者与个我的差别得以陈述。)

    ……〕10。

    不坏者(是梵)

    ,因为(它)保持着直至虚空的(一切事物)。

    〔……不坏者一词指最高我。……因为(它)维持着从地上到虚空的一切创造物……〕(《梵经》1,3)

    2。迦夏克勒特斯那(说:圣典中关于最高我与个我同一的陈述是适宜的)

    ,因为(最高我)存在于(个我之中)。

    〔……个我与最高我的差别是由限制性因素,如身体等造成的。它们(身体等)由无明幻变出来的名色构成。差别是不真实的……〕23。

    (梵不仅是动力因,)也是质料因,因为(这与圣典,如《歌者奥义书》6,1,3—4中的)命题与例证不矛盾。

…… 385

    873印度哲学

    〔……大我(梵)是动力因,因为没有其它的动力因;而且,(大我也)是质料因,因为没有其它的质料因……〕25。

    (梵是质料因,)还因为(圣典)直接提及了(世界由梵而起,并归入梵)。

    26。

    (梵是质料因,还)因为(它)通过变换(形式)造作自身。

    27。(梵是质料因,)还因为(它)被宣称为是(万有的)根源。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