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儒学批判-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美的生活境界。

    比如庄子,他以大鹏自喻,扶摇直上九万里,阅历宇宙万象,把人世间各种人所安排的生活境界一层一层地都看透了,然后发现,有多少是高明的,有多少是愚蠢的,有多少是光明的,有多少是黑暗的,更有多少奇奇怪怪的现象,都可看透

    ①《中国人的人生观》,第63页。

    ②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第184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

…… 308

    682新儒学批判

    看穿。

    ①

    但是,方东美认为,道家虽有高妙之处,但也有不可取的地方。它虽能俯瞰人间苦乐,超脱生活悲欢,但却过于消极,难于实现生命价值的真义。请看他下面这一段文字。

    “道家游心太虚,骋入情幻,振翮冲霄,横绝苍冥,直造乎‘寥天’之高处,而洒脱太清,洗尽尘凡,复挟吾人富有才情者与之俱游,纵横驰骋,放旷流眄,据高临下,超然观照人间世之悲欢离合,辛酸苦楚,以及千种万种迷迷惘惘之情,于是悠然感叹,芸芸众生之上下浮沉,流荡于愚昧与黠慧、妄念与真理、表相与本体之间,而不能自拔,终亦永远难期更进一步,上达圆满、真理、与真实之胜境。”

    ②

    对于佛教,方东美的评价也很高,认为佛教虽是一外来文化,但与中国的儒道两家有许多契合之处。如佛教的“佛国”

    ,颇似孔子的“大同世界”

    ;佛教的平等思想,很像孔子的“有教无类”

    ;人人皆有佛性的思想,又很像孟子所说的“人人皆可为尧舜”。

    正由于这样,佛教才会为中国人所接受。

    而且,在方东美看来,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安家和发达,主要原因还在于,它是一种高境界的文化体系,与中国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极相吻合。具体说即是:佛教以慈悲为怀,以平等为旨,悲智双修,点化众生,归于精神自由王国。它以教、理、行、果、信、解、行、证来作为修行的根本法则,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心物不二,佛我不二,从而引导

    ①《原始儒家道家哲学》,第187—188页。

    ②《原始儒家道家哲学》,第187—188页。

…… 309

    新儒学批判782

    人们断灭现世烦恼,飞升涅槃境界。

    但方东美又认为,佛教不管何宗何派,又都是有局限性的。它试图救世,但由于方式不可取,终不能解除现实人生的苦痛,尤其不能解除20世纪中国人的苦痛。他说:“佛家,他终究是宗教家,他虽然有很高的哲学智慧,但是他的哲学智慧,他的慧心变作一个苦心,苦心变成一个慈心,慈心变成一个悲心,如此佛家拿宗教的精神来拯救世界。

    而拯救世界,假使我们只是要在现实世界,现在的世界里面讨生活,我们怎么能够拯救呢?

    我们已经走到泥淖里面来了,能进之而不能出来!这样怎么能够拯救这个世界?“

    ①

    道家欠圆满,佛家欠圆满,儒家怎样呢?在方东美的著述里,按其主流,他将儒家分为原始儒家和宋明理学两个阶段,两种传统。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是尽善尽美的,而宋明理学则同样有欠于圆满的地方。

    他认为,在孔子那里,儒学既有丰富的形上内涵,又是道德伦理思想的体系。

    依孔子的观点看人,“不是把人展开在广大的艺术世界里看,而是把人集中了,在形上界的原则支配之下,然后再落到道德的体系里面来看人”。这就是《论语》里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然而宋儒在这方面都做得很欠缺。他们不仅“游于艺”的观念很淡薄,而且他们所“志于道”的“道”在许多方面也不一定是形而上的。

    他们虽然讲“天理”

    ,但却与“气”勾搭在一起,从而由形而上降到了形而下,损害了孔孟儒学的真义。具体

    ①《东方美演讲集》,第78页。

…… 310

    82新儒学批判

    表现为:“他们把形而上的‘志于道’的所志的‘道’,勾搭在‘气’的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地方,就不免拘限在形而下界了。

    而且,即便在形而下界里,他们也不是开扩的,而是把它凝聚在现实世界上面,再透过他们严格的道德观念来看这个世界,看世界之人类,有许多地方就越发看不顺眼。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时常说——藉西方的哲学名词来说:有些宋儒在许多地方好像是‘清教徒’,而富于‘清教徒精神’。这是一种宗教的精神,它一旦和道德精神结合起来,再加上在思想方面,他们不是采取思想之汇通,而是采取思想之隔绝。这样一来,在宗教上面产生了宗教的偏狭主义。在道德一方面就自以为是而看不起别人!对于世界,对于人类,依据他们的‘清教徒精神’,也产生了道德偏见。在这么一种情形下,对于所谓原始儒家的忠恕之道,就有若干违背了。“

    ①

    在方东美看来,宋明儒学实则是儒学发展的歧途,没有真正将孔孟儒学的传统继承下来。究其原因,在于宋明儒家对孔孟原典研习不够。对此种现象,方东美借用刘师培的一个名词,称之为“废学”。

    “什么叫‘废学’?就是把儒家的经典束之高阁而根本不看”。他指出,宋明儒家静坐观心,打坐冥思,然后说几句门面话,“究竟有何意义,真是天晓得了”。

    ②

    ①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第86—87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5年版。

    ②、③《新儒家哲学十八讲》,第5页。

…… 311

    新儒学批判982

    方东美对宋明儒家的批评,多少有些现实性的成分,即批评本世纪新儒家队伍中的某些人。他认为,现在有许多讲宋明理学的人,甚至连宋人的书也不读,却要代宋明诸子立言,致以那些不懂宋明诸子的人还真以为他们所讲的那一套就是宋明儒学,“其实他们尽说些没证据的空话,在精神上远不如汉儒之踏实,在思想上也没有宋儒精深,只是以宋儒的套话来装饰门面”。

    ③

    他认为,中国文化建设真正的源头活水在原始儒家。

    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方东美看重原始儒家,却不大重视《论语》,认为《论语》虽然字字玑珠,但毕竟缺乏理论系统性,“既没有论及宇宙全体,也不能包括本体万有,也没有对本体万有的最高根原加以阐明;它虽涉及德目论,但是没有普遍的价值论。总之,它即使充满了丰富的人生之智慧,仍不脱‘格言学’的范围,‘格言学’怎么可以代表哲学全体”?

    在他看来,真正能够代表原始儒家思想的,一是《尚书。洪范》,二是《周易》。前者注重传统,后者注重创造。

    《尚书。洪范》所记周武王克商之后访问大贤箕子之事,富有极浓厚的宗教色彩,方东美称其为中国的“启示录”。他把《洪范》思想分为两系,一为“五行”

    ,二为“皇极”。

    按照方东美的理解,“五行”

    说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宇宙当作一个整体,人在宇宙中有适当的配合,自然现象与人类本身贯串起来成为一连续整体。这一特点,也就是后来中国思想发展的主流。比如“五行”说五行配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

    ,这是由客观宇宙进到人类生命。

    再推进一步,则是对五事的人文理解:“貌曰恭,言曰从,

…… 312

    092新儒学批判

    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这一过程,按照方东美的说法则是:“从五行之说的初步宇宙,进展到人生活动,再进展到道德状态精神成熟,一层深似一层。”

    ①

    “皇极”说,要在“大中”二字。历来释“皇极”

    ,皆云“皇者大也,极者中也”。方东美认为,所谓“大中”

    ,即先民思想上的宗教符号与哲学符号。先民把宇宙万象归于一个中心,然后又上升为超越世界,发现一个宇宙中心,并以之为真相价值的标准,来支配整个宇宙人生的一切。

    这一过程,是中国思想由神权崇拜进到理性哲学的过程。

    所以方东美又说:“洪范篇的‘皇极’已非一抽象本体论、价值论之标准,同时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也成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②

    就《洪范》与《周易》比较言,方东美更重视《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认为《周易》不仅代表了儒家文化精神,而且也代表了整个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的智慧特点为“生生之德”

    ,这主要就是从《周易》中发展过来的。

    《周易》之前有《连山》和《归藏》,《连山》以“艮”为首卦,《归藏》以“坤”为首卦,《周易》则以“乾”为首卦。而且,《周易》紧接“乾”卦的便是“坤”卦。它以“乾”为首,又“乾坤并建”。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古代婚姻制度变革的反映,重要的是先民宇宙观的变革。商代崇拜“帝”

    ,周人崇拜“天”。这“天”就是周人眼里的宇宙。

    “乾”为天,“坤”为

    ①《原始儒家道家哲学》,第56页。

    ②《原始儒家道家哲学》,第79页。

…… 313

    新儒学批判192

    地,乾坤交合,万物化生。但是,在孔子之前,《周易》虽有生生之意,但宇宙人生并未合为一体。只是由于孔子及其门徒写出“十翼”

    ,才使《周易》从真正的意义上成了生生之学的源头活水。因为如果没有价值的掺入和生命的认定,宇宙只能是天文学或物理学意义上的客观世界。

    孔子的贡献在于,他给了宇宙一种生命的理解,将其放到真善美的领域。比如他作象传的时候,“完全把人类外在的世界拉进来,在人类生命内部,心灵内部看世界,于是在象传中产生了一个对于世界革命性的观念,就是把外在的自然界以艺术、道德的精神点化了,成为富有‘美’、‘善’的价值世界”。

    ①又比如作文言传,孔子从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一直阐述到人类精神生活上,给予人类生命精神的价值解释,从而形成系统的道德、艺术价值的生命哲学。

    “如此的系统一旦完成,儒家的思想领域就产生了”。

    以上四个方面是方东美新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他虽然反对道统说,反对以宋明儒家的心性之学作为复兴儒学的人文支柱,但并非反对传统儒学在现代社会的思想主导地位。相反,他终生的理论探索,几乎都是围绕着如何凸显儒家思想的突出地位这一使命而进行的。他作东西文化比较,重在对东方文化的强调;作中外文化的比较,重在对中国文化的高标;作儒释道三家的比较,重在对儒家的宣扬。

    但问题是,中国本世纪文化建设的根本点在民主与科学。

    ①《原始儒家道家哲学》,第131页。

…… 314

    292新儒学批判

    如果这两种事功得不到落实,文化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