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名斥候的第一句话,就是石破天惊,“董裕的前锋已经到了古渭寨!”
王舜臣骑乘的坐骑突然长嘶了一声,仿佛在惨叫。在周围的蕃部将佐看过来之前,王舜臣忙把坐骑安抚,又不为人知的悄悄把方才揪在手中的马鬃给擦掉。
俞龙珂瞥了韩冈一眼,但在他脸上什么也没看出来。
“既然董裕的前锋已经到了古渭寨外,官人想回古渭就有些难了。不如这样吧,还请官人随我一起行动,等我家儿郎斩下董裕首级的时候,也好让官人做个见证。”俞龙珂提议着,让韩冈随他同行。
“这是自然。”韩冈点点头,又道,“不过本官还要派两人回去报个信。”
在随行的护卫红找了两个胆大心细的,韩冈让他们回去禀报王韶。两人领命走后,俞龙珂已经点起他要带走的兵马,虽然俞龙珂麾下战士数以千计,但他这时只领了族中精挑细选的八百人。而落选的三千多士兵,则给俞龙珂分作几队派了出去,用来在外面虚张声势,好让董裕把注意力转移过去。
八百骑兵汇集于谷地,分作了八个阵势,虽然做不到顶级精锐那样的队形齐整、阵列俨然,但也是一个个神气完足,气势昂然,丝毫不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担心。他们都在身上披挂着皮甲,而战马上也披着厚厚的毛毡。另外这些上阵用的战马都是牵在手上,他们现在骑乘的是另外一匹用来赶路的坐骑。
韩冈想不到俞龙珂竟然能拼凑出如此之多一人双马的带甲骑兵,虽然那些甲胄有新有旧,但青唐部的富裕已经可见一斑,每年三万贯的盐入看来也并不是光用来装饰俞龙珂的宅邸。
“有此近千甲骑,必能旗开得胜,全师而还。”韩冈说着通用的吉利话,以讨个好口彩。
而俞龙珂却道:“有韩官人压阵,旗开得胜当然不在话下。不过全师而还那就难说了,兵凶战危,今次跟随我出征的这些儿郎,能有一半安然返回那就是万幸了。”
韩冈轻轻一震,他怎么听着俞龙珂的一番话中好像有着言外之意。他望过去,却正好对上俞龙珂蕴意颇深的眼神。
韩冈会心一笑,想不到自己的名声已经传到了蕃人的耳中:“我观今次出征将士,都少有夭折之相,能安然返回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
“听说韩官人是秦州有名的神医,管着秦凤路上的所有伤病营。好像连古渭寨都多了个疗养院。”
韩冈在古渭寨的名声不小,孙真人嫡传弟子这个谣言流传得也很广。俞龙珂虽然早前没听说过他,但青唐部中听过韩冈名讳的族人却有许多,昨夜稍一打听,也就把韩冈这个人了解了许多。
“神医绝然当不起。但管勾秦凤路伤病事却是真事。韩冈虽不能开方施针,但照料一下病人,使他们能早日康复,却还是有些能耐。”韩冈几乎是拍着胸脯说话,昨日他是为了朝廷去说服青唐部族长,而现在,他是为了自己要向俞龙珂结个善缘。
据韩冈所知,后世传得神乎其神的藏医藏药,此时仅有个雏形,如今的吐蕃蕃部是缺医少药,宋廷赐给归顺蕃部的物品中,除了金银财帛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蕃部急需的药材。
王韶在古渭坐享其成,韩冈却不想白白为人出力,最后却赚不到大头。王韶对付蕃部的手段是恩威并施,其中的恩,也就是善缘,不如由自己来结。因为他是管勾路中伤病事,无论古渭还是渭源,这一带的蕃部也在秦凤路中。
俞龙珂右手抚胸行礼,“若是今次出战的儿郎,能得到韩官人的救治,青唐部上下必然感激不尽。”
“何须感激,既然今次青唐部是为了朝廷讨伐董裕,韩冈为了受伤的将士出一份力也是理所当然!”
韩冈一直都希望自己能拥有更大的发言权,拥有着更多的晋身本钱,以便在天子和宰执们的心目中,成为一个对河湟事务有着深刻了解的官员。
在天子心目中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就代表一旦那里需要人,或是需要征求意见,朝廷就会第一个想到他。
富弼出使过两次辽国,而且是在紧急情况下临危受命,他凭着这份功绩以及对辽国的了解升任了宰相。韩琦担任过陕西宣抚使和秦凤经略使,关于西北的边事,朝臣之中他的发言权一向最大。薛向是荫补出身,而且专长是充满铜臭味的士大夫们所不屑的财计之事,可即便进士出身的士大夫经常攻击他,但赵顼当初考虑均输法是否应当实行时,却照样去征求他的意见。
王韶如今主持河湟开边之事,就算他最后失败了,日后一旦朝廷重提此事,多半也会启用他,而朝廷要征询有关河湟蕃部的意见,也会找王韶问话。
后世招聘通常都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也是同样的道理。知识、经验、人脉、资历,无论古今,都是在职场上、官场上衡量人才的最重要的几个指标。
有这些人做例子,韩冈也在考虑着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河湟蕃部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情也好,威望也好,就算是能让小儿不敢夜啼的恐怖也行,总得留点东西下来。这就是资历,这就是本钱,这就是他未来有机会就可以继续插足西北拓边之事的证明书。
对于此事,韩冈原本已经有了点腹案,也做了准备,现在一看俞龙珂,便明了自己的想法还是可行的。
得到韩冈的许诺,俞龙珂便下令全军出动。依然没有号角金鼓,只是旗帜在舞动。一行八百余骑兵,走得也不是山谷中的大路,而是意图翻山而行。
八百骑兵穿梭在山间小道之上。山道蜿蜒,十步一弯,在人流中,前望不到头,后望不到尾。
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地势是千丘万壑,往往走不了一里地就要经过是几条沟,隔着二十里,就能音讯数日不通。董裕是沿着渭水河谷进兵,要绕道他身后,却也有不少条路可以选择。
蕃人不缺头脑,也不缺对兵法的认识。俞龙珂很自然的就选择了最有利的战略。当一两天后,他们出现在董裕的身侧,便是大获功成的时候。




第10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上)
【第二更,求红票,收藏】
张香儿现在哭都哭不出来了,软瘫瘫的被人扶着站在城头上,看着一队董裕的骑兵在城外举着面小旗来回奔驰,耀武扬威。
纳芝临占部的族长完全没想到,董裕那厮来得竟然这般迅快。昨天他的前锋还说是在百里外,而现在就已经杀到了城下。
既然眼前已经有了贼人在游荡,那他的吹莽城往古渭寨过来的通道,现在当然已经被眼前的这支董裕军的前锋所封锁。而且张香儿还听昨日逃回来的斥候说,率部作为前锋的将领,竟然是董裕手下最为狠毒的赞及。
那个可是真的能活扒人皮抄经书的疯子!
想到自己尚留在吹莽城的妻妾,还有才七八岁的独孙,想起他们即将要面临的遭遇,张香儿的身子都抖了起来。
古渭寨可以不怕董裕,他们只凭着千余人就能稳稳守住城池。但小小的吹莽城可挡不住董裕的上万大军。
吹莽城虽然号称是城,但就是个小寨子,比起宋人的军堡都远远不如,更别提与那些周长九百步、一千步、千二百步的军城相提并论。纳芝临占部的核心吹莽城,其实就是个破烂地方,要不然他张香儿也不会隔三差五的就跑到古渭寨来住。
张香儿此时心中只剩下后悔两个字,早知道会有今日他当初就不趟那场浑水了。秦州城里的两个大官人争功,他掺和进去算什么。
听着王韶的话,七个部族一起去把托硕部给灭了,还把董裕打了一顿。最后是一家的产业几家分,自家也没占个多大的便宜。而现在,纳芝临占部却要为着那点微不足道的进账,把整个家底都赔进去。
张香儿哭丧着脸,恨得直跺脚,他家都快被灭门了啊!这青唐部的援军究竟什么时候才会到!
此时高遵裕的心中也是火烧火燎,嘴唇被心火烧开了几个口子,唇角也尽是水泡。贼人都杀到眼前了,韩冈怎么还不传个信回来?青唐部的主帐离古渭寨又不远,三十里地,两重山而已,现在再怎么也该有个消息回来了。
高遵裕回头看看身后不远处已经面无人色的张香儿,更是心急如焚。若是今次董裕成功复仇,使得七部尽灭,王韶在河湟一带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必然烟消云散。而朝堂那边,也许刚刚为托硕部的功劳定下了封赏,天子也许才看过俘虏在他面前三跪九叩,乞求宽恕的表演。可现在转眼间,就是一场惨败,这让天子的颜面往哪里放?!让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放?!
高遵裕并不是为王韶担心,他是为着河湟开边的事业着想。天子还年轻,心思容易浮动,一场出乎意料的大败,而且还是赶在天子兴头上给他的当头一棒,足以让皇帝不想再听起任何关于河湟的消息。那他高遵裕来秦州自讨苦吃,不就成了个笑话?
高遵裕紧紧咬着牙,咬牙切齿的狠劲,让腮帮子上的肉都鼓了起来。
“公绰,要不要下去歇一歇?”王韶看着高遵裕,
“子纯,你好像一点也不心急!?”高遵裕声音沉沉的,显然已是气急败坏,正欲找人迁怒。
“我也心急,但这事急也急不来。”王韶依然平静,这两年他受到的打击够多了,也不差这一桩。
“是啊,你倒是对韩玉昆放心得很……”高遵裕心头的怒火已经往韩冈身上烧过去。韩冈久去不回,到现在连个音信都没有,让高遵裕恨透了他的拖延。
王韶这时突然间精神一震,眼望着北方,“来了!”他的声音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回来了!”
“回来了?!”高遵裕忙顺着王韶的视线望过去,只见古渭寨北面两里多的地方,正有两名骑兵直奔城寨而来。他们冲得极快,随行的还有六匹空马,两人八马在寨北刻意留出的荒地上极速突进,甚至在身后拉出来一道黄龙般的烟尘。
城中的守军突然爆发一阵欢呼声,他们也看出了来的是自己这边的人。听到欢呼声,张香儿猛然抬头,突然间有了气力,忙抢前一步,踮着脚向北望去。
韩冈派回来的两名骑兵,仗着马多,远远的绕过了守在古渭寨西门处的蕃骑,董裕派来的这十几二十人也堵不上古渭寨的几个大门。
片刻之后两名骑兵已经单膝跪在王韶和高遵裕的面前,一五一十的将韩冈让他们带回来的话,向王、高二人做了通报。
张香儿一听之下,当即跳了起来,须发怒张,目眦欲裂,狂叫着:“俞龙珂那狗贼该千刀万剐!该千刀万剐!”
“什么?!”高遵裕也是脸色大变:“韩冈只说得俞龙珂去捣董裕后路?他不管古渭寨了?!他不管七家蕃部了?!”
王韶听了本也是心头噌噌火起,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他为韩冈解释道:“不能怪韩玉昆。他能说动俞龙珂就不错了,哪里还能驱动俞龙珂那条老狐狸为我们赴汤蹈火。”
王韶的心情比方才还是轻松了不少。对他来说,他不能放任七部被灭,这对他在蕃人中的威信是个极沉重的打击。不过就算七部被灭,若是事后他能把董裕所部全歼,情况也不会很差。至少在天子和枢密院面前,自己也有个为自己辩解的理由。就是在古渭一带,能听话受教的部族又少了几个——俞龙珂这厮,怎么也不可能比七部更听话。
王韶忍不住去想,若是昨夜去见俞龙珂的是自己,那情况也许会好上许多,说不定还能把青唐部的那条老狐狸给劝来直接与董裕硬拼。
只可惜一念之差啊……
………………
站在路边一处高丘上,董裕已经可以看见古渭寨的影子。
在古渭寨南面,还有纳芝临占这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