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关国事,不能欺瞒。”韩冈很坚定的摇了摇头,但又很坦陈的说道,“不过这也是下官不想离开秦州的缘故。”韩冈自知他的一点小心思,毕竟瞒不过明眼人,还是直言为上。
“我知道因为有王子纯【王韶】在,加上你在河湟的心血,所以才不想离开秦州。可你要看看是谁对你说话!王介甫!韩子华!两名宰相都要你去延州,你还推搪什么?!让你去延州,就去好了,把疗养院办起,将伤兵们照管好,其他的事何须你操心?功劳不会少你的,有过不会摊到你身上。你以为天子和王相公对你的看重是句空话吗?即便横山那边,最后结果真如你所说,也不过连带着吃点排头,最多降一官,转眼就会升回来,甚至能超迁一官补偿玉昆你!何必把话说得那么绝?”
章惇近乎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让韩冈有些感动,但他并没有半点后悔,他相信自己的决定和判断——韩绛必败无疑——只要这一点确定,不论王安石现在怎么想,只要最终横山战略宣告失败,那么最后的胜利必然是他韩冈的。
“不如此,不足以证明下官对横山战事的看法!”
章惇深深盯了神色坚毅的韩冈一眼。无奈的摇起头,叹起气来:“现在说什么都迟了。王相公已经发了狠,延州,玉昆你还是要去;功劳则是你自己不要的,日后就不会算给你;还有觐见天子一事,也一起没有了。”
韩冈的脸色这下终于有点变化了。人心当真难以预料,韩冈的确是没想到王安石竟然还会耍小孩脾气。现在王安石硬是要他去延州,加之韩绛的两本奏章还在天子案头上,两名宰相一齐用力,这个任命想推掉都难了。
“其实王相公虽然有些火气,倒也没真的阻拦官家召见玉昆你。昨天三更时,官家还特意遣了内侍到中书来。说是要中书候着,等你入京,就即刻安排你越次入对。”章惇抬眼看了看韩冈,又叹着:“不过当值的冯当世给挡回去了!”
韩冈将提起的心放了下来。夜半传谕,这实在太过了一点。这已经不是受宠若惊的问题了,要是没被冯京挡回去,那自家可就是成了众矢之的。御史台里的台官们,说不定就要盯着他韩玉昆,也好来完成每月的功课了。
可以算是逃过一劫,韩冈倒也有着一点感谢冯京的意思:“冯大参之刚直,着实令人敬佩!”
“刚直?”章惇不屑一笑,不只是针对韩冈的话,更是为了他对冯京的评价,“对上天子的时候,自然人人都会刚直。不过一点小事违了天子之意,难道官家还能降罪他这个执政不成?没后果的事,谁还会怕?平时的冯当世,可不是这副模样。玉昆你也是出自陕西,难道不知他的那个匪号?”
韩冈抿起了嘴,想笑。冯京的那个见不得人的匪号,他转在嘴边,倒也没有刻薄的说出来。金毛鼠相貌出色,但可就人品堪虞。在京兆府任上,贪得城中商家鸡飞狗跳——这也难怪他,商人出身,对钱财的确是看重了点。说起刚直,能让俞龙珂和瞎药都求着要赐姓包的包拯包孝肃可以算,冯京可就远远不够资格。
一名吏员这时在院外叫了一声,等章惇招了手后,就匆匆上厅来,把他手上的一份公文交给章惇,“延州军中急报,还请检正查收。”
章惇接下了,看了眼火漆的完好程度,便点头应了。
吏员匆匆离开,韩冈看着他的背影,心中的疑问越来越高涨,“军情为何不递到枢密院,怎么送到中书来了?”
“因为陕西、河东宣抚司是由韩子华亲领,天下间没有宰相要向枢密院报备的道理。别的都能让,但权位之别,却容不得一点他人沾染。延州的文字都是先发回中书,再由中书依照事宜缓急,决定是呈交天子,还是转给枢密院。”章惇弄开火漆,随手翻了翻,招了远在院中守候的小吏过来:“抄写之后,转交西府。”
见章惇脸色变得沉重起来,韩冈心中有些打鼓,小心翼翼地问道:“究竟出了何事?”
“绥德城中,两万大军已然点集,箭在弦上,随时便会引弓而发。”章惇完全没有对军事情报保密的念头,看到刚刚自关西而来的韩冈,也不觉得有必要向其隐瞒刚刚收到的情报。“对了,玉昆,还没问你为何对横山一事这么不看好?光是罗列出一些困难,应当不至于让你望而生畏!”




第29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二)
【这个应是昨天的第三更,现在补上。】
韩冈听见章惇发问,却也不便把自己的真实理由说出来,想了想,只好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一下。

“凡事分阴阳,阴阳皆否,内外皆困,便无一事可成。如韩相公统军攻横山。昨日在王相公府中所言诸事皆为外因,至于内因,则是韩相公御下不正,大损军心士气!其中尤以环庆一路为甚!”

章惇脸色一变,沉声追问:“这话怎么说?!”

韩冈便把他经过关中时的一番见闻,还有汉番两军之间的险恶关系,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韩相公不能秉公而断,让军心怨艾沸腾。天时地利人和,这其中有哪一条韩相公能对西贼占上风?”

“吴逵?……广锐军的……”章惇仰头想了一阵,对韩冈道,“玉昆你所说邠宁广锐军都虞侯吴逵,在前两天宣抚司送来的急报中,已经被下狱收监了。”

“怎么会?!”韩冈大吃一惊,他瞪大眼睛,“前日过长安京兆府时,下官尚与其同路,那时尚且安好。怎么下官才上京,这吴逵下狱收监的公文就已经到了?!”

“陕西宣抚司的公文,全都是走得急脚递。日以继夜,千里一日而过,从京兆府至东京,不过一千多里地,一两天就能走完,可比玉昆你一程程的乘驿马走上十几天要快得多。”章惇起身,从摆在桌案旁的架阁上翻出了一份公文来。打开来看了一眼,低声冷笑:“果然就是这一份!”再看看写在公文最后的标识,“看时间,是五天前的事了。”

他转回来,把手上的公文递给韩冈。韩冈连忙翻阅着这份前线急报,越看越是觉得火大。上面说,吴逵曾与王文谅同出寨,共击一贼。但接战时,连呼吴逵不至。并说吴逵‘扇摇军士’,谋图不轨。因此将吴逵下狱。这其中每一条罪名,都要治吴逵于死地。

“王文谅这蕃人,分明是挟怨报复。”对急报中罗列的罪名,韩冈决计不信。若是真有其事,当日在道左客栈中,两边争执起来的时候,王文谅怎么不说出来?

章惇这时从脑海中搜索着记忆,王文谅这个名字,有好几次出现在他的眼前过,“关于王文谅与从官争执,尚记得好像还有一个赵馀庆,是个蕃官……”

韩冈点点头,他也是记得:“就是被王文谅说成是约期不至,以失期的罪名下狱的赵馀庆?”

“对!”章惇一拍桌案,他终于全想了起来,“官家当时曾亲下手敇,诏释这名蕃将,让他戴罪立功。但韩子华却还递了好几本奏章回来,说是要严加处置,以正军法。不过因为官家的坚持,所以最后赵馀庆还是被放了。这件事里,延州、开封之间文字往来好几次,因而我还记得。”

韩冈摇头叹息,“王文谅仗着韩相公对他的信任,恣意妄为。赵馀庆之事,已经难以查清真相。但王文谅与吴逵不合,以至于差点大打出手,在下是亲眼看到的。想不到以韩相公之智,也不免被王文谅这蕃人所蒙骗。想那吴逵在广锐军中威望甚高,所以他才会给吴逵加上一个‘扇摇军士’的罪名。”

章惇很清楚朝廷对武人的顾忌和偏见,“如果这一条坐实,吴逵当会被一正军法了。”

“本来就是子虚乌有之事,但吴逵在广锐军中威望甚高,说不定会弄假成真……”

章惇沉吟起来。他现在已经开始支持杀吴逵了,至少不能让他继续留在环庆。这样威望甚高的将校,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一旦有了反心,就会很危险——过去多少兵变都是由此而来,由不得章惇不担心。

不过,最终他还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这不是他能干涉的事。

韩冈看破了章惇的想法,他问道:“关于吴逵和王文谅之间的纠葛,检正还有王相公应该不会跟韩相公提吧?”

章惇笑了一声,却不回话。都心知肚明的事,就没必要说得太清楚了。韩绛在外领兵,王安石只会全力支持,却绝不会插手其中。别说吴逵的一点冤屈,即便韩绛本身有什么问题,在即将展开的大战之前,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韩冈也清楚这一点,暗暗叹息,“想不到还是得去延州。”

章惇则让韩冈放宽心:“玉昆你可以放心的去延州。如果今次战事真的一如你事前所料,最后是损兵折将劳而无功,王相公必然会代玉昆你在天子面前分说明白,绝不至于降罪于你。”

王安石的人品,韩冈还是信任的。有王安石在宫中为自己缓颊,就算韩绛大败而归,对自己来说结果还是好的。但若是韩绛得胜而归,那他可就要丢脸了——王安石或是韩绛不会真的一点功劳都不给他,可如同丢下来的骨头一般的功赏,比起责罚更让人难以接受。

也幸亏韩冈对于自己的判断,有着决不动摇的信心,才能微笑着向章惇表示感谢。不过他还是有些无奈,他今次来中书,可不是为了聊天的。

章惇像是看透了韩冈的想法,笑道,“王相公不到午时不会从宫里回来,就算回来,事情也不会少,你的事也不会有空处置。冯当世那边,玉昆你也不必去见,他好像一直都不喜欢你。直接就在这里帮你把召令给缴了。……还有,玉昆你既然不想跟韩子华那边有瓜葛,我会帮你再劝一下王相公。将你去延州的职司改为临时的差遣,原本在秦凤的职位都不会变动。这样玉昆你应该可以放心了吧?”

章惇这也算是为韩冈尽心尽力着想了,不管他实际上是有什么打算,但从受到帮助的方面来说,都是值得感谢的事。韩冈遂重新起身,向章惇郑重行礼道谢。

章惇很看好韩冈,难得的经世济用的人才,文韬武略皆有所长,而非是只懂得说嘴的清谈之士。章惇对前途有着自己的一份考量,光是跟在王安石身后按部就班的晋升,满足不了他。而在他的计划中,韩冈可是一个很重要的助力。

一番深谈之后,又订下了晚间的樊楼之约。原本章惇是要让路明去请韩冈,谁想到韩冈今早就送上门来,便也一并说了。

韩冈被章惇送了出来,而且是一直送到了院门外。见着章惇下了门前石阶,与韩冈殷殷告别,周围中书门下的官吏们都吓了一跳。

在一般人眼里,章惇这位检正中书五房公事,素来自负才高,都是倨傲无比,极少看得起人。能让他出门相送,一个月也不一定能有一个。

“那个究竟是谁啊……”

“傻了吧,这都不知道。天子昨夜要见,被冯大参堵回去的那位。”

“天子要见?!难怪章检正这么看重他。”

“到底他立了什么功劳,让天子都要赶着在夜里传谕?”

“不知道前些日子上京来的那群蕃人吗?都是他帮着王韶给捉来的。”

周围一片窃窃私语,章惇视线横扫了过去,脸色微沉。显然对这些紧咬耳朵根子却不去做事的胥吏们有些恼火。这群胥吏都是在中书门下混迹多年,论起察言观色的本事,比起一般的官员都要精深许多。被章惇一瞪,情知不妙,便立刻卷堂大散,转眼周围就不见人迹。

“检正果然御下有方。”韩冈不禁赞了一句。

“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