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高学究他们分开,韩冈低声对自己身边的一名亲兵嘱咐道,“速去记功的那里,让他们不要偏袒得太过火,记录时要公平一点。记住,不要让高学究看到。”

亲兵连忙应声去了,韩冈打算做的就是这么多了,毕竟是认识的人,让他被人从背后捅了总不是件心情愉快的事。

韩冈继续往里去,沿途的守卫看到了他过来,都连忙把路让开。走到王、高所在的厅堂外,还没进去,就看到王舜臣面朝内地站在门边,而王韶怒气难遏地叱责之声就从厅中传了出来。

韩冈向里一张望,只见苗授正低着头,听着王韶愤怒的责骂。

韩冈走上前,拍了拍王舜臣的肩膀,就见他猛的回头过来。

“怎么了?”韩冈同时在问着。

“三哥,你来了?!”王舜臣转头,看到韩冈,是又惊又喜。他如今刚满二十岁,几年来大大小小的战功,就让他与韩冈同样成了能参加朝会的官员。当然,王舜臣在军籍簿上的年纪,比他实际年龄要大得多,而外在的相貌也不会惹人疑窦。

“究竟是怎么了?”韩冈又问了一遍。

“还能是什么?苗都监下面有人杀良冒功,给抓个正着。”

“这事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发这么大火?”韩冈一下愣住。

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嘛。杀良冒功的事,在任何名将手下几乎都难以避免,只要斩首记功的规则依然存在,人们的私心,就会像地里的杂草一般永远也烧不干净。

只是他又很快醒悟过来,低声急问:“是不是不长眼杀错人了?”

“斩了一个青唐部长老的弟弟,连同一队护卫都杀光了。”

“混帐东西!”韩冈听了就一声怒骂。洮西的蕃部尽管杀,熙州的部族杀几个可权当威慑,但杀到自己人的头上来充功劳,任何一个将领都容不得这等人。“包约怎么说?”

“前面来抱怨过一次,高副总管答应他要把人找出来以军法从事,现在查出来是苗都监下面的人。”王舜臣声音中多了几分沉重,苗授堂堂一个都监,照样被王韶骂得头都不敢抬,让他这个熙河南部都巡检有了种兔死狐悲的感慨。

“只是今次因为被杀的不是一般人,才闹起来的,换作是普通族丁来,包约说不定都咬牙给认了。如今在熙州的哪一军没有这等事,真要查起来,小弟下面说不准也有人做过。管他是青唐部,还是青盐部,左右都是蕃人,装束打扮都没区别。脑袋斩下来后,不知自家亲眷来辨认,谁也说不清是哪一部的,呈上去后,最少都是五匹绢。”

王舜臣又是苦笑一下,“这也是心浮气躁给惹得祸。现在大战已开,外出的游骑见到一个蕃人就杀,从来不多问。但若真的要先分辨再动手,失了先机,反倒是官军的游骑要吃亏了。这可都是精锐,哪能舍得啊?”

韩冈听了,也有些皱眉头,这种事的确不好解决——是两难啊。

厅中,王韶训了一阵后,有些气喘,端起杯子喝茶。韩冈瞅了这个机会,立刻走进了内厅中。

“玉昆,你怎么来了?!景思立人呢?”

看到韩冈,王韶和高遵裕都有些惊讶。前面听说景思立和韩冈已经抵达熙州,他们都以为韩冈今天会留在狄道城中安顿秦凤军,不会赶着过洮西来。

“秦凤军的驻地已经分派好,食宿也安排妥当,景都监指挥他的人马安顿下来,一时不克分身。而下官没什么要事,听说前方大捷,看着天色尚明,就赶着过洮水来了。”

韩冈进来打岔,王韶也没心思再骂人了,看了苗授一眼:“授之,你回去把那几个杀良冒功的都按军法处置,首级悬门三日……此风绝不可长。”

苗授躬身应承袭来,又唯唯诺诺的告退出门。熙河如今还没有钤辖,他这个都监已经算是军中的第三号人物了。但出了错,王韶照样也不会给他面子。

王韶眼下很是无奈,杀良冒功的事所在多有,可一旦闹出来、闹大了,就等于是给了朝中的政敌们一个把柄。那些人可不会就事论事,推而广之是必然的,熙河路过往的战绩在他们的嘴里,那就不知道会被说成是什么样,打上多少折扣。以王韶在河湟投入心血之多,立下了的功劳若是被人抹黑了,他哪可能忍得住?

一举夺占木征在洮西最后的据点的喜悦,在闹出这件事后,便烟消云散。他叹了口气,问韩冈道:“玉昆,你一向主意多,能不能想什么办法把这风头给杀下去?”

杀良冒功的事,韩冈不是很放在心上。这事本来就不好查,只要不杀到自己人身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了。反正这河湟之地,哪有一个良民?至于青唐部那里,让他们自己小心着,一般来说,只要能及时报上身份,应当不会有大碍。

况且今次只要能打下河州城,斩首数就算有点水分,也无关紧要,天子不在意就行了。在他看来,王韶其实就是太过求全责备。另外,当还有一些原因是因为王韶跟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同的缘故。

不过虽说心中不以为然,但王韶的要求韩冈也得去回答:“要不要试试刺字?……脸上有个涅记,怎么也不会让人冒了功来。”

韩冈算是乱出主意,高遵裕皱眉正想说话,但王韶却像被他的信口开河给提醒了,一拍桌案,“这个主意不错。刺了面之后,就可以算上是正式的蕃军弓箭手。多个三五千不要粮饷的蕃军,天子也当会乐见。”

“刺面恐怕不行!”高遵裕连忙反对,“蕃人没有这个习惯,要他们在脸上刺字,说不定会闹将起来。”

“那就刺耳后。耳朵背后总没事了吧?我们也只要留个记号而已……可以防止被官军误杀,也可算是蕃军弓箭手的标记。”

“但光是说防止被杀了取首级冒功,可能这些蕃人不会太甘心刺字。”

“那就以利诱之……肯于耳后刺字的,给米三斗,茶两块。这一点支出,还是能挤得出来,向朝廷申领也是断无不付之理。”

“万一木征那边的蕃人也学着样来在耳朵上刺字,日后可就麻烦了。”

“蕃人没那么机灵,我们这里声势小一点,不要让他们的知道就行了。”

韩冈随便出的主意,王韶和高遵裕讨论得一本正经,而且看起来马上就要上书朝廷,请求实行了——设立蕃军并刺字,必须要有朝廷的同意,即便是将帅也不敢多做。



第36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七)
杀良冒功之事说说也就罢了,毕竟不是今天的正题。
韩冈到了狄道城,安排下秦凤军后,片刻也不歇息,就赶来康乐寨,也不是来讨论如何杜绝杀良冒功的问题的。
“经略,大军自过洮水,究竟带了几天的口粮。”韩冈问着王韶,军粮补给才是能让他如此不辞辛劳的关键。
自度过洮水后,宋军连克两座寨堡,一口气冲出了六十里。这就跟当初种谔从绥德城出发,攻打罗兀城的冒险没有什么两样。虽然眼下的补给线看着稳定,可一旦木征反扑过来,这条粮道的安全,可就是个大问题了——不只是头痛那么简单。
“九天。”王韶的话证明了在他指挥下,实际情况并没有偏离之前与韩冈一起商讨的计划。
可韩冈疑惑起来:“那怎么下官到了狄道后,王都知说经略你催着要快一点把粮秣运上去。”
“的确是有让狄道运粮过来。计划中不是要以康乐寨为兵站吗?”高遵裕微微皱眉,“就不知王中正那个阉人是怎么听得,就会大惊小怪。”
王中正因为前次在熙州、在渭源分到的功劳,受了不少赏赐,甚至还跟高遵裕一起,多了一个带御器械的加衔。这个相当于天子宿卫的贵重职衔,本是代表了天子的恩宠,但跟一个阉人同时得授,使得高遵裕在私下里对王中正没有半句好话。
虽然王中正在兵事上没有什么才能,但他至少在熙河这里谨守本分,比起历史上的那些监军好得太多。韩冈觉得高遵裕说得就有些过头了。
但他今次听了王中正的话,便急急地跑过来的确有些冤。自嘲的笑了笑,道:“当川堡和康乐寨都要改为兵站,但眼下的兵力不知够不够?”
从王韶现在手上兵力来说,如果将两座刚刚夺下来的寨堡都改成兵站,可能就不足以留下足够分派的军力了。至少在泾原军赶来之前,光靠秦凤军和熙河军的力量并不够。
熙河今次出兵总计七千,秦凤的第一批是万人,接下来还有四千,要跟泾原的一万人马一起过来。总计三万军势,要在攻下河州的同时,抵挡住来自兰州的禹臧花麻甚至党项人,并且守住各条道路上的兵站,还是很吃紧的。比起几个月前攻打熙州时,路程上河州远了有两三百里,要补上这一段的缺口,人力、物力的消耗绝不是个小数目。
“洮西这一带的蕃部前几个月已经被木征和我们各自清理了一遍,没有多少剩下的,可以少放点守军,不用怕有人在中间劫道。”
“但康乐寨到当川堡,当川堡往珂诺堡,这两段路,守军和民伕可都少不得。”王舜臣不知何时进来了,他也算是有头有脸,在军议上的发言权只比苗授稍低。只听他插话道:“这一程路末将已经听回来的人说了,马车肯定上不去。只能使用独轮车,而且是两个人一推一拉才能,要不然就是要牲畜。”
韩冈道:“还是照预定计划,先下珂诺堡,回头从河谷中走。”
珂诺堡和香子城其实都在洮水支流边。洮水是自南向北汇入黄河,如果从狄道向洮水下游走上五十里,就是流经珂诺堡、香子城的支流汇入洮水的地方。再从交汇处向西上溯,很快就能抵达珂诺堡。
可无论是王韶还是韩冈都不会选择走上这条河谷道。就跟他们去年在攻打熙州时,没有选择抹邦山、竹牛岭的南线,而走得的鸟鼠山北线是同样的情况。
从地图或沙盘上看,如果忽略掉河道、道路上避免不了的蜿蜒曲折,只取主线的方向。河谷道和眼下官军要控制的山道,就大略组成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河谷道因为是从洮水主流转向支流,就形成了三角形的两条腰,而山道则是底边。
起始地和目的地相同,行程却差了近一倍。平坦而悠长的河谷道路,是和平时期最为便捷的运输通道,但在战时,却是危机四伏,随时可能会被谷地两侧埋伏的敌军给切断。相反地,路程更短、地势更为险要的山路,才是更为稳妥、须先一步控制在手中的战略通道。
所以想顺利的用马车来运送粮草,还是等到攻下珂诺堡,再回头打通河谷道也不迟。
“那到底让谁来攻打珂诺堡?”王韶问着,看着韩冈。
王舜臣将胸一挺,他巴巴跑过来可不是就为了此事。
但高遵裕都没理他,“赵隆带的是选锋,康乐寨、当川堡都是他们攻下的。只是眼下连下两城,已经失去了锐气。”他转过来对韩冈道:“玉昆你已经征发了广锐军的那一队将校是吧?他们现在是不是在狄道城?”
‘难道已经商量过了。’韩冈有了点疑心,“……下官带在身边的是乡兵弓箭手而已。”
“玉昆,”王韶抬起眼,眼神沉重,“别舍不得,能用就多用。”
‘果然!’
韩冈知道,王韶、高遵裕,乃至朝堂诸公都是想着尽量早点把他们这群叛贼中的首领给消耗掉,一死百了,所有人都不用再担心他们的事。可韩冈跟刘源他们来往得多,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
他故意装作不知道王韶和高遵裕的心思,轻笑道:“但他们立得功劳太多,犒赏起来可就麻烦了。”
“朝廷不会吝惜一点田地和银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