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宰执天下-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眼下事情的发展,却已经偏出了吕嘉问事前向天子作出的预计。

依照冯京的说法,这是民间听说了官府要将所有商货都买走,使得京中人心惶惶,所以货价一涨再涨。

而王安石那边的吕嘉问则说,这是京城的奸商们为了不让市易法推行,故意散布谣言,致使市井恐慌。也就是说,现在是各方行首正在串联起来,一起抬高物价,以煽动民怨来对抗朝廷即将实施的市易法。

但吕嘉问的这个指责太过于诛心,赵顼都不敢去相信。

一旦他相信了这个指责,下旨让开封府和御史台去穷治。势必会变成牵连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京中豪商的大案。而豪商跟宗亲的联姻,赵顼一清二楚,如果他真的如此下旨,几千宗室,差不多都要到他的面前哭丧。

“王卿,你说着市易法推行还是不推行?”

“箭在弦上,焉能不发?”

王雱虽然回答得痛快,但他仍是为着市易法之事而头疼。

市易法提出已经快有一年了,但为了能够顺利推行此法,王安石让人进行了几次三番的考验。卷宗来回反复。但始终没能达成一致。虽然已经确定到了十月就正式开始推行——这也是天子的恩德。因为十月过后,天气转寒,汴河上就要堵口,大宗货物自此还能再赚上半年的钱。明年开春之后,才会变成钱财向衙门中流去。

但终究还是闹出事来了。原本因为河湟大捷而带来的光环,如今已经散去。朝臣们现在都知道,这段时间以来,为了市易法一事,太皇太后和太后都是三番四次的劝过天子。

赵顼咬着牙,对祖母和母亲的要求,绝不松口。

而王雱也知道,只要一步后退,那就步步后退。

仁宗当年三司衙门之中,冗官多,而冗吏更多。宰相杜衍奉旨沙汰三司吏,但听说了此事的三司吏,立刻扩散谣言,将沙汰胥吏的范围一举扩大,一下惹怒了许多衙门中的吏员。这些胥吏群起而攻,最后逼得杜衍在京中坐不住,只能自请出外。在王雱看来,杜衍若是一意孤行下去,将领头的抓起来严加处置,也不会落到出外的结局。

杜衍的结果,让人引以为戒。

大概是知道从王雱口中得不到没有偏向的执中之论,赵顼也就无意追问下去。而是随口问道,“京中解试的情况如何了?”

“过几日就该张榜了。无论是在开封府监考的张商英、蒲宗孟。还是在国子监监考的张琥、李定,他们是现在都在连夜批阅考卷,不会误了发榜的时间。”

张商英、钱藻等五人考试开封府举人,張琥、李定等六人考试国子监举人。以考生到贡生的录取比例而言,开封府和国子监跟陕西都差不多,远远要强于浙江、福建的军州那百分之一、两百分之一。

“秦凤路的解试也当有结果了。”赵顼却叹了一口气。

王雱顿了一下,以路为主体的考试,那就是锁厅试了。他反问道:“……陛下想说的可是韩冈?”

“恩。朕还想看看韩冈到底有多少的才学。”赵顼点了点头,却又笑道:“韩冈好象是一直都不肯承认是药王弟子,但现在他连救治妇人难产的手段都拿出来了,孙思邈徒弟的这个身份,怕是要坐实了。”

王雱的惊讶写在脸上:“竟有此事?!”

“高遵裕的妾室前日生产时产难,一夜不出,要不是韩冈让人造了产钳,钳出了腹中小儿,多半就是一尸两命的结果。走马承受传回的月报中有提及此事。高遵裕发回的私信中,也是说了一通。不会有假的!”

“……臣闻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就有妇人科三卷。既然研习医术,小儿和妇人两科,自是不能避过。”

管接生的那是三姑六婆中的稳婆。听赵顼的口气,他在此事中还是很欣赏韩冈,但王雱却不喜欢。虽然帮着韩冈说话,但王雱却总觉得韩冈做得过头了。

“救了两条性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他所发明的产钳若是能救天下难产的孕妇,就不知胜过了多少座佛塔。”

赵顼沙沙的踏着落叶,在一片红黄之色的小树林中漫步者。作为天子,他看重的自然是人丁户口。一个产钳,就能拯救无数条危难中的性命,等于是保住了原本会损失掉的人口。

若说起妇人的秽体五漏之身,以产妇为最,民间对此都有避讳。但医者父母心,扁鹊,华佗,这些上古名医的传说中,也都有救治难产妇人的故事。

韩冈的所作所为,赵顼自是乐见。

……………………

秋色渐浓,望着不远处山中的黄栌和枫树,已经让人感觉到了浓浓的深秋带来的寒意。

韩冈此时已经回到陇西的家中。并带着他已经成为今科贡生的证明。

靠着这份文书,韩冈直接就能在官府的驿站里得到一般官员等级的照顾。而当他前往大宋的中心时,也同样能得到一般的礼遇。

韩冈并不在乎这一些明面上的优待。过去他吃得苦头从来不少,恨的是权力被人分走,而有没有礼遇反而不重要。

他现在心急的是另外一桩事。

为了考试,韩冈已经习惯于不见外客,但周围的人众却一直他等下来。

韩冈中了贡生回来,这就意味他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日子了。



第五章 月满完旧诺(上)

月色如晦,夜浓如墨。

只有中庭小门处挂着的两盏灯笼,散着微弱的光芒。

夜风刮了起来,院中的两株梅树摇摆,婆娑树影倒映在韩家内厅的窗棱上,如同鬼影憧憧。但疾风穿过门缝,发出的鬼啸一般的声响,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房中三人喝酒的兴致。

为了恭贺韩冈今次纳妾,王舜臣和赵隆今天一齐到了陇西。

他们如今都不在巩州任职,为了来凑个热闹,便各自找了个借口。正好如今熙河局势平静,他们也能抽出几天空来——当然,王舜臣和赵隆来陇西,不仅仅是为了恭喜韩冈的娶妾,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前来给韩冈饯行。

两人都清楚,韩冈这一去京城,不论中与不中,数年之内不可能再回熙河,甚至关中。几年前结下的贫贱之交,随着各自的官位增长,并没有变得生疏,而是日渐深厚起来。韩冈这一去,都有些舍不得,自然要来送一送。

“可惜李二哥不在,王衙内又跟着去了京中。还记得当年在三哥老家,五人坐下来一起喝酒,等着陈举的儿子来送死。那样的日子还真是痛快!”王舜臣回忆着旧日,一杯酒就灌了下去,“那一夜,杀的也是一个痛快。”

“王衙内跟着学士走了,肯定有个好去处。在笼竿城下七矛杀七将,李二哥那边,也终于是时来运转了。”

“以李二哥的武艺,只要碰到一个机会,当然能转运!”

在座两名将军,都有资格为李信的运数叹息。

王舜臣和赵隆一直跟着王韶和韩冈,河湟开边的历次战事,基本上都轮上了。官位跟着功劳,飞速的往上涨。只有李信,早早被张守约挑了去,就一直留在秦凤,根本没有多少立功的机会。他得官还是去年年初的事,跟着韩冈一起上京,那时候,王舜臣都已经是一方镇将了。

王舜臣半眯起的眼睛,好像在看着笼竿城下的那一场大战:“李二哥这次实在是太出彩了。拦在路上的五千铁鹞子,被他连杀七将后,竟然在一冲之下便溃散了,援军就这么进了笼竿城……唉,仁多零丁肯定是吐了血。”

“李二哥的掷矛之术,如今已经名满关西。跟王大的连珠箭术一样,已经没人不知道了。”

“子渐你也不差,不要妄自菲薄。”韩冈亲自给王舜臣和赵隆倒上酒,“张铁简之后,当时轮到你赵铜简了。”

统领着熙河路选锋的赵隆,他所惯用的两支熟铜简,如今同样名震军中。虽然在外面的名气还比不上王舜臣的神射和李信的掷矛,但以他的勇武,迟早能杀出头来。

王舜臣又喝了两杯,韩冈今天拿出来的酒,正对了他的胃口。他又问着:“三哥,听说疗养院的朱中也要走了?”

“朱中今次功劳不小,也终于得了官。”韩冈对王舜臣和赵隆道,“你们也知道,王相公身边的章子厚与我素来亲厚。”

“俺知道。”王舜臣立刻道,“当初还帮三哥你送过信呢。”

他说着又看看赵隆,赵隆点头,“也送过,还得了一份礼。”

韩冈微微一笑,当初让他们做信使,本就是要让两人顺便跟章惇结个缘。多认识一人,就多一条路。要不是韩冈如此事事为身边之人着想,王舜臣、赵隆如何会跟他这般亲近,凡事都以他马首是瞻?

“那你们知不知道,朝廷如今已经开始准备解决荆湖两路的山蛮?……这领头就是章子厚。”

王舜臣奇道:“上次不是听说是先要收拾西南夷吗?”

“夔州【今重庆、贵州一带】鬼夷之事,那是另外一桩,今年先动的荆湖。”韩冈细细解释,“论身份,章子厚是察访使,要比当年来秦州时的王学士还要高上几级。他愁着荆湖山中瘴疠太重,所以向求我个人。本来是推荐给他的是雷简,但朝廷前日的诏令已经把雷简调回太医局了,说要在京城禁军之中,设立疗养院。现在就只能让朱中去了。”

“……那陇西疗养院怎么办?”王舜臣惊问,这可是攸关帐下儿郎性命的大事,由不得他不关心。

“如今陇西疗养院不缺人替他。看到朱中能得官,各自又更加用心,现在的情况反而好了许多。”韩冈摆了下手,让王舜臣放心。继续道:“还有我那表哥。他今次上京其实也不仅仅是诣阙面圣,转头就要跟着章子厚去荆湖。还有刘仲武,当年被向宝推荐,与我一起去京城的。他同样救了章子厚之父,今次就被点上了。”

刘仲武这个名字,两人都已经没有印象了。而李信被章惇调去领军,倒是让王、赵二人感到羡慕。

赵隆举起酒杯,“李二哥既然去了荆湖,少不了要立功受赏!当为李二哥干一杯!”

王舜臣也举杯相和:“李二哥的时运当真转了,倒不像熙河这边,都要歇个几年了!”

“机会总是有的!”韩冈与他们干了一杯,“你们不想想,如今国中百万大军,真正能派得上用场的也就是只剩我们西军了。河北、京营两处的禁军多少年不打仗,早就烂透了底。日后四边用兵,都是要从关西调兵遣将。不要光想着关西,要放眼天下。日后做事用心勤谨一点,平日里的功课也不要耽搁。闻鸡起舞的故事你们都该听过,多学着祖士雅【祖逖】、刘越石【刘琨】。”

“三哥放心,我们一定用心!”王舜臣用力点着头。

“放心什么?说得就是给你听的!”韩冈瞪了王舜臣一眼,“子渐【赵隆字】一向用功,兵书都在读着,白虎节堂偏厢里收藏的那十二卷《武经总要》的节选,谁借谁没借,我一清二楚。子渐都借阅了一遍,你借过几卷?!”

自河州大战之后,这几个月,韩冈听说王舜臣时常放下军务、出外游猎,着实让人担心。他提起朱中、李信要去荆湖的事,也是想刺激一下王舜臣——日后立功的机会多得很,想要把握住,就不能耽于眼前的逸乐。

“我知道你上过蒙学,跟着种十七读过几年书。《武经总要》要看,史书也要多翻一翻。闲暇的时候,不要尽想着游猎作乐!”

就算是武臣,读书也要勤。范仲淹当年守陕西,曾经嘱咐过狄青多多读书。狄青日后出入枢府,为一时名将,也有着听从范仲淹而多读书的功劳。并不是说在春秋、汉书,对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