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境鬼医-第5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扭转目前的颓势,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

温松将军的军衔,也由少将升至了中将,半个月的交接期完毕,他将赶往首都仰光赴任,开始参与到高层的决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官员。

成行之际,温松决定亲自赶到第四特区的勐拉城走上一趟,见一见对自己予以全方位支持的新任特区主席老朋友康宁。

对于康宁,温松将军心里一直充满着喜爱和感激,同时也对康宁的诚恳与睿智深感钦佩。康宁旗下势力强大的缅甸兄弟基金会,为温松本人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了不起的政绩,在全国百业一片凋零之际,只有大其力的发展一枝独秀,市容市貌的巨大改善不说,仅仅是基金会和“华青社”下属的十多个经济实体,就为大其力政府增加了大笔税收。

精明能干的基金会主席肖先河不但与大其力各方官员友好相处,谋求共同发展,还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将分支机构迅速开到了首都仰光和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在温松将军的介绍下,成功地与中央政府几个老大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并与多位副总理和党政要人的家族成员共同成立了效益显著的经济实体。

温松将军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快速升迁,还得感谢肖先河在仰光的不懈努力。如果没有肖先河大量的资金支持打通层层关系,哪怕成绩再大,也不会进入两位大佬的法眼,自己的升迁更不会获得军事委员会成员的一致同意。

正因为如此,投李报桃的温松将军给予了康宁部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协助,在政治上予以大力配合。温松以孟雷地区叛乱未息为由,对第四特区西面的所有道路进行全方位的封锁,委婉地拒绝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前往第四特区采访的要求,为康宁站稳脚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温松手下心腹爱将大其力市长貌林潘,对地方建设和康宁部的经济发展均做出了不俗的贡献。貌林潘领导的大其力政府,以政府军驻军采购的名义,帮助康宁部从泰国运回大量的燃油、建材、粮食等物资,在增加大其力税收的同时,相关官员也普遍实现了肖先河所说的“共同富裕”,以至于绝大多数大其力政府的官员,不愿升迁到其他地区,而是愿意继续待在大其力这个安定富裕的缅甸政府试行的经济特区。

当然,看到第四特区的迅猛发展和康宁部日益强大的武装力量,温松将军内心还是曾经有过疑惑与不安,担心康宁部会受到反政府势力的拉拢,担心康宁部与其他三个特区一起,与中央政府形成对抗。如果这样的话,此前自己所有的政绩,就会成为一抹水泡,自己也会因此而身败名裂。

但是在与康宁两次见面之后,温松心中的这种疑惑与不安逐渐消失不见。康宁的解释很简单,也很明确:不是我想发展军力啊,但是在这片特殊的地区,如果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支撑,将无法保证经济的稳步发展,无法保证脱离毒品种植的人民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更无法对其他三个特区进行必要的斡旋和牵制。第四特区将遵从缅甸中央政府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支持中央政府的政治主张,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不会在政治上摇摆不定。

温松将军及其随同的两辆越野车,在南垒河大桥西岸停了下来,远远地就看到康宁领着大批第四特区官员在东岸招手致意。

由于断桥长时间没有开工建设,温松一行只能登船渡过开始涨水的南垒河。到了对岸,他立刻与大步迎上前的康宁一行亲热地握手。

坐在舒适的豪华越野车里,温松指了指路边的工程机械和大批建设者,好奇地问道:“你们的动作真够快的!什么时候开始扩建这条路的?”

“一周前就破土动工了。等路修好了,我就全力重建大桥。专家实地勘察过了,说断桥的几个桥墩都不错,只需要拆掉桥面,重新铺设就行了,估计明年三月就能恢复通车。”康宁说完,感兴趣地问道:“将军准备哪天启程前往首都啊?”

温松春风满面地说道:“后天就动身。如今景栋的事务交接已经差不多了,本来我是想让貌林潘到景栋来继承我的职务的,这样我们的合作和政策的延续都有保证,谁知道中央早就有合适的人选了,貌林潘本人也不愿意离开富裕安定的大其力到景栋来,正好如他所愿吧,哈哈!不过你放心,新来的貌布将军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他与你手下的肖先河处得相当不错,四十五岁少将军衔,和我一样也是缅族人,相信他会像我一样,全力支持你们第四特区经济发展的。”

康宁低声说道:“非常感谢你,将军!我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表达我心中的感激之情。说实在的,我和我的弟兄们都非常舍不得你离去,可一想到你升职之后能为我们整个缅甸带来的希望,我们就感到自己不能太自私了。实话实说,我们缅甸会打仗的将军不在少数,但是能通晓民政和振兴经济的将军还是太少了,我们对你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哈哈!和你交谈,总是那么令人愉快!”

听了康宁不着痕迹的吹捧,温松高兴地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话锋一变,转向了严肃的话题:“刚刚结束的中央政府与其他三个特区的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三个特区一致拒绝政府军再次派出部队进驻各个特区、行使象征意义的国家职权。同样的,你们第四特区如今也没有象征性的军队进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康宁知道这个矛盾始终需要解决掉,此前也和其他三个特区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讨论,此时听温松问起,就立即明白这是温松调任中央后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康宁也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根据最新一次谈判达成的共识,中央政府慷慨地给予四个特区五年的免税政策,用以平复战争带来的创伤和恢复民生。这点非常了不起,不但很好化解了特区的人民心中的抵触和怨恨,也使得遭受战火的三个特区领导人对辖下的民众有了个交代,对中央政府恢复在四个特区中行使管理监督权力铺平了道路。不过我个人认为,中央政府对特区恢复管理监督权力不能操之过急,不妨从明年一月一日开始,向个特区派驻文职官员,逐渐地行使指导和监督的权力。基于中央政府在内部自治和税收方面给予各特区的优惠政策,军队进入太早,似乎完全没有必要,慢慢来才不会让刚刚取得的成果遇到麻烦。”

温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听你这么一说,我现在明白他们的底线了,你呢?你的第四特区对此持的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个表率出来?”

“当然可以了!”

康宁笑着说道:“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你的支持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将军的建议。等将军上任之后,尽可以先把文职人员派到我们第四特区来,我们会提前为中央政府的官员安排好官邸的,也会全力配合他们的工作。”

温松眼睛一转,笑骂道:“你可真够狡猾的!阿宁,你也不愿意我们派驻象征性的军队进入,参与特区的管理吗?”

康宁郑重地回答:“我个人对此当然没有任何意见,关键是我们不能与其他三个特区离得太远,否则一个四分五裂的地区对中央政府和将军的内务部都不利;其次,中央政府在法律建设和税收、民政、司法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上有待加强,如今各地都是自行其是,没有成熟完善的法律体系一直是导致全国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军队参与管理各特区将会导致许多矛盾。我建议将军到任之后,尽快促进我们缅甸的法律建设,这是国家管理得好坏的根本,只要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法律制度,其他所有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你说得不错,但是这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啊!”

温松将军叹了口气,对康宁提出自己个人的要求:“我看了你送给我的那套第四特区暂行法律,触动很大,对我今后的工作开展也非常的有帮助。我打算上任后与主要领导人仔细研讨,竭尽全力推广你们成功的经验,因此我希望你们的经济建设能够快速发展,尽快将孟帕雅、大其力地区融入你们的经济圈,把景栋地区南部建设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再一个是继续保持与景栋各驻军之间的良好关系,为全国做出个表率作用,这样一来,我在上面说话底气也足一些。”

康宁表态道:“将军请尽管放心,这些都是未来两年我们第四特区的工作重点,我们会努力做好的。”说到这里,康宁一脸的神秘:“在将军离任之前,我们全体第四特区的官员和将士想送给将军一个礼物。”

“哦?”温松感兴趣地问道:“钱我已经够多了,不知道你会给我什么惊喜?”

康宁微微一笑:“我们知道将军上任后最头疼的是十二万流离失所的灾民。这些因内战而流离失所的灾民包括了克钦、摆夷、缅族等十几个民族,目前都安置在曼德勒的东北郊区,政府面临的压力肯定很大,因此我们第四特区决定在三个月之内逐渐接收五万灾民,安置在孟洋县和达邦县境内,不知将军是否愿意?”

温松激动地握着康宁的手,感激得连连点头,无比欣慰。

第573章 无处不在的博弈

送走了温松将军,康宁立刻要面对的是来自国内投资集团和商人们的巨大压力。

这些敏感的资本,犹如嗜血的野兽,接踵而来,在缅甸政府与三个特区完成初步谈判之后,聚集于边境线,通过内地各级政府和自发性的临时协会,对四个特区施加这样那样的影响。

三个特区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在相邻的内地政府建议下,不得不秘密通知康宁前来第二特区首府所在地邦桑,召开第二次联盟最高会议。

尽管三个特区的贸易政策与康宁第四特区亦步亦趋,保持一致,也收到良好的效益,但是由于各特区的发展形势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投资压力面前,实在难以招架,原本对资金来源有限的担忧,却一下子变成了对大量投资意向的恐惧,不能不说是个令人惊讶的迅速转变。

自从进入缅甸创业后,这还是康宁第一次来到邦桑城。

这个第二特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大概位于四个特区的中间,安全保卫也极为得力,因此被四个特区一致认定为召开最高联盟会议的最佳地点,加上鲍有祥三万五千兵力这一雄厚的资本,选择邦桑为常设会议地点,均得到了其他三家的同意。

鲍有祥是位很有意思的人物,这位从一九九五年就开始响应国际社会的禁毒号召,率先实施“替代种植”的特区主席,倾力完成了十万亩的橡胶林种植,使得数万民众脱离毒品,走上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内地的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新闻机构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和大量报导,联合国禁毒署二十多名专家也先后到此考察验收,对鲍有祥的努力和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评价。

可是因为性格坚毅的鲍有祥没有满足美国人的“合作发展与进步计划”,两年来他一直被欧美媒体大肆攻击、口诛笔伐,对鲍有祥部取得的禁毒成绩和良好的发展愿望视而不见,咬牙切齿地把第二特区称之为“罪恶之源”,不但让鲍有祥部深受打击,还间接造成了替代种植计划停滞不前,毒品的种植与走私再度在这片土地上泛滥。

为此鲍有祥心中郁闷不已,同时也更为坚定地采取了不合作态度,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