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境鬼医-第5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面完毕,宾主们列队站在盘龙大酒店门前的台阶上合影留念,起码摆足了五分钟的姿势,方满足了贪婪的记者们的要求,这才慢慢步入装饰得简约淳朴,充满缅甸民族风格的酒店大堂。

各国使领馆主要官员在缅甸政府官员的邀请下,与第四特区的政府官员一起步入二楼宽大的会议室,品尝极富傣族风味的香茶之余,轻松自在地交流起来。

记者们全都被挡在了会议室大门外,只有第四特区《民生报》和《东方画报》的记者获准进入拍摄五分钟,尽管这是身为地主近水楼台的优势,但还是招致了各国记者的强烈不满。

美国大使戈尔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康宁本人,他对眼前这位礼貌谦逊、从容不迫的年轻主席暗暗赞叹,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远比画报和照片上的形象要深邃威严得多,那份从容淡定、成熟大方、风度翩翩的不凡形象是所有照片都无法诠释的。

长期以来,戈尔和他身边的使馆武官克劳斯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康宁和第四特区的关注,美国的两个人道主义基金会的慷慨援助,获得了康宁真挚的感激,每次记者到第四特区唯一开放的大瑶山地区采访,美国记者都会获得礼貌周到的接待,康宁以及他身边的副主席潘少群在各国记者中也享有良好的口碑。

康宁心中也在对戈尔和克劳斯进行详尽的分析,让他暗自惊讶的是,戈尔身边沉默不语的武官克劳斯更引人关注,康宁的直觉告诉他:此人深藏不露,坚毅不拔,绝对是个可怕的人物。

相反,法国大使杜兰德并没给康宁留下多少印象,反而是彬彬有礼、脸带笑容的英国大使怀特让康宁无法测出深浅来。像个老式机关干部的乔育林公使,则带有读书人特有的儒雅气度,从容的举止,淡淡的微笑,中庸平和,不急不躁,让康宁觉得这是位绝不会让人占去便宜的主。

这时,身为缅甸军政府代表的温松将军站了起来,轻轻咳嗽了一声,高兴地说道:“各位尊敬的先生们,也许大家和我一样,对第四特区的巨大变化深感惊讶,我们惊喜地看到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康宁主席和他的同行们领导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大踏步地走向富裕,今天沿途所见与本人半年前来访比较,第四特区已经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在此,我代表中央政府对康宁主席以及特区政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衷心的祝贺!”

掌声响起很久,方才停了下来,不管在座各国使节是如何思考的,这阵阵掌声确实是对康宁集团的由衷佩服。

温松将军满意地看了各国大使一眼,接着说道:“这次在各国使领馆官员的强烈要求下,我们中央政府本着一贯的开明开放的合作态度,非常愉快地接受了大家的请求,一同对第四特区进行参观访问。第四特区自从康宁主席执政以来,一直以改革开放、真诚务实的态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和支持。因此,我们相信在未来两天的时间里,各位将会在彼此深入诚挚的交往中相互了解,获得希望中的快乐与友谊。下面,请各位大使和公使先生畅所欲言,有何看法和期望请不奢赐教,年轻有为、功勋卓著的康宁主席一定会愉快地与大家尽情交流的。”

随着掌声再次响起,温松将军坐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慢慢地都转到了康宁身上。

身穿深蓝色亚麻西装的康宁礼貌站起来,向众人恭敬地行了一个礼,正式开始了早有准备的“访谈节目时间”,会议室里的气氛也逐步走向了高潮。

第612章 山姆大叔的礼物

一个小时的见面会上,身为地主的康宁、潘少群和石镇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站起来,逐一回答来宾们“婉转而又充满敬意”的问题。

值得让人赞扬的是,潘少群的谨慎务实、石镇的严肃简洁与康宁的锦里藏针式的风格很好地揉合在了一起,将其中大部分问题解释得十分令人满意,剩下的问题,可就不是谁想知道就能知道的了,康宁用不卑不亢的态度告诉来宾们,作为一个高度自治的地方政府,自然有自己的权力与机密。

各国官员们面面相觑,对康宁集团的胆量与勇气深感意外和惊讶,对石镇所说的“不管什么制度,能够给民众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制度都是好制度”非常意外。

在座的人,无一不是涉猎政坛多年的老手,非常明白石镇话里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那就是不管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对第四特区有用的他们都会拿来实施,这种模糊的政治立场以及幼稚的发展思想体系,让各国官员沉思不已,似乎谁都看到了其中可资利用的机会,也都看到其中存在的巨大危险。

随着时间一分分流逝,不知不觉晚餐的时间到了。让各国官员和记者们深感惊讶的是,第四特区政府并没有举行缅甸官场所例行的那种盛大招待晚宴,而是在酒店二楼的宽大餐厅里设置了自助餐,虽然花样不多,但精致实惠,所有人都可以轻松交谈,气氛融洽随和。

细心的记者还发现,从桌子到餐具,从各种菜式到酒类,几乎全都是缅甸和老挝上寮地区的产品,这一切和缅甸首都仰光以及第二大成市曼德勒的差别很大。

康宁与自己的情人——英国记者简亲昵地坐在了一起,同桌的还有美国之音记者约翰,法国记者劳伦斯和意大利摄影记者安东尼奥。

这几名记者都算得上是康宁的老朋友了,此前他们已经多次采访过康宁,彼此相处都非常愉快。特别是简和约翰,一个是多次上过床、有过切身欢愉体验的亲密情侣,另一个是秘密运送美国大兵尸体时的美方联络人,与康宁之间都同享自己的某个秘密和隐私,因此两人对康宁非常欣赏和友善,在融洽愉快的气氛感染下,其他两人自然也满脸微笑,一身的轻松。

“宁,我们已经有半年多时间没见了吧?想不到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你居然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奇迹出来。你能否给我们在座的各位透露一下,你是如何创造这个放到全世界都算得上奇迹的缅甸速度来的?”简转过头,用倾慕的眼神看着康宁,露出期待而又迷人的笑容。

康宁放下酒杯,桌下的手轻轻握着简的小手,微笑着看着她,和声回答:“这个过程相当的复杂。说实话,自从去年下半年石镇将军获得这个地区的领导权之后,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开始了。关于这笔巨额建设资金的来源,刚才在与各国使领馆官员见面会上已经有了详细的说明,大家也都认可了表示不会再在这上面过多的纠缠。但有一点儿我不想隐瞒你们这些最亲近的朋友,那就是当初大规模建造道路的启动资金,是从这个地方原来的执政者杨盛成身上获得的巨额毒品资金。杨盛成此人志大才疏,在军队的内部冲突中毙命之后,石镇将军决定用没收来的约为一亿美元的资金造福于人民,也得到大多数军队将领的同意。这件事我也是在今年五月份当选为特区主席后才了解到的,此前虽然在石镇将军的邀请下我无数次来到这里,受邀对石镇将军他们的经济振兴计划和禁毒计划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其中的内幕真的毫不知情。你们是我的朋友我才告诉你们,所以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我的苦衷,毕竟身为一个民选出来的领袖,我在第四特区的影响力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大,对特区事务和军队的控制也是逐步加强的。”

四人面面相觑,随即低声喝彩。原本他们谁也不指望康宁能将这么隐秘的事情说出来,尽管所有人心中都在怀疑如此巨大的成就和毒品交易有关,但都不愿率先提出质疑从而遭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怨恨,此刻康宁坦坦荡荡地承认特区的基础建设资金确实与毒品有关系的事实,而且非常巧妙地将责任推到了一个死人身上,这份胆略与油滑,怎么不让大家由衷地感叹?

精明的劳伦斯对于自己获得如此重要的信息非常的兴奋,他略一思索,便急切地问道:“宁,我最最亲爱的朋友,我能否将刚才你所说的话引用在我的文章里,公之于众?”

“当然可以了!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康宁耸耸肩,微微一笑:“劳伦斯,你身为一名浪漫的法国人,不过却并没有我印象中某些法国人那样自由散漫,在我的记忆中,你是个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著名东方时事专家和学者,我看过你对缅甸局势的几篇评论,立意高远,报道严谨,每一篇都非常的精彩。以后欢迎你常来特区,我们这片土地太需要得到世界的关注了,如果能够通过彼此的努力推动缅甸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将是我无比自豪和满足的事情。”

劳伦斯眉开眼笑,连连致谢:“非常感谢你的夸奖。亲爱的宁,我将永远铭记这份珍贵的友谊!”

约翰心情也很不错,他对康宁笑道:“宁,我这里也有个问题,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在这个场合回答?”

“说吧,约翰,依照我们俩的关系,你以为我会拒绝你吗?快快快,拿出你橄榄球运动员的气魄来。”康宁风趣地回答。

众人欢快地笑了起来,约翰满面春风地问道:“根据来自中国方面的不完全统计,上半年你们第四特区与中国之间的各项贸易以及投资总额,令人惊讶地突破了十五亿元人民币,如果再加上今年下半年,至少还得在这个数据上翻一倍多。你能否告诉我们,你们的贸易政策是否具备一定的倾向性?还有个问题就是你们接收大量来自中国的移民,这一点你们如何向外界解释呢?”

康宁一听,心说“来了”,脸上却不动声色,依旧平静地说道:“亲爱的约翰,我不得不纠正你的一个错误,请注意,你的话里用了‘如何向外界解释’这句话,作为朋友,我能理解你们的问话习惯,但是作为第四特区的主席,我对你这样明显带有质问性质的语气深感不悦。”

康宁说完,对有些惊愕不安的约翰笑了笑,然后摆了摆手,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

看到另外几个欧美记者挤进来坐在了一起,康宁礼貌地站起,与大家打了个招呼,坐下后接着说道:

“约翰,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吧。关于我们特区与中国之间日益增长的贸易总额,我想只要你略作思考就会明白,其实一切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首先,我们这个地方与中国比邻,我们不可能对一个充满善意、一心寻求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政府采取拒绝的态度,何况中国的产品是全世界价格最低的产品,加上便捷的运输和简单的结算方式,正是我们第四特区目前所需要的。但是,你不能因为我们在建材、日用品、服装和生活必需品上面采购中国的产品,就说我们的贸易政策具有倾向性,这种说法很不严肃!举个例子,现在美国各大超市出售的商品,不也有一半是产自中国的吗?难道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也有一定的倾向性?约翰,我告诉你一件事吧,这个月底我们从美国购进的一条农用车装配生产线就要到达,为此我们支付了五千万美元给美国的企业,你稍微对比一下,五千万美元能换取多少双中国生产的鞋子?多少件衣服?多少的食品和轻工业品?还有,我们与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有贸易往来,这一点儿各位稍微用心观察就能看到,只是在发展的初期不那么引人注目罢了。明天你们就可以看到,两个银铜矿山里有不少的加拿大人和美国人在工作,他们用数亿美元购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