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境鬼医-第6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泰军前线指挥部里一片繁忙。从中部战线传来的消息,让泰军将帅们大吃一惊:两个师的缅军几乎不做像样的抵抗,就节节后退,“素攀师”师长感到情况不对,立刻命令部队停止追击,紧急上报后原地待命。

“将军,情况不妙,北线149师急报,在缅军至少三个师的强大兵力冲击下,他们已经无法再坚持下去,部队的伤亡很大,刚刚到位的重火力因为两军纠缠在一起根本就无法支援,炮兵团请求率先撤退,否则将会有被合围的危险。”

“南线急电:缅军中央军区的两个主力师突然离开德林达依北上,在击退我护卫兵团之后,快速地越过战区左翼,目前正向我军后方的南麓通道方向挺进,107师正遭遇缅军将领涂膜指挥的两个师的猛烈攻击,根本就无法回身阻击……”

“报告:空军因无法分辨地面攻击目标,请示进一步的命令。”

“报告……”

不利的消息一一传来,泰军众将一片哗然。原本指挥若定的老将军,满脸的愤怒,右拳狠狠地砸在自己的左掌上:“我终于明白对手的打算了……命令南线107、109师后备部队立刻构筑起坚固的防御战线,掩护两师主力快速撤退,一定要倾其所能,拦住缅军两个包抄师的前进道路,无论如何一定要确保我军南麓通道的控制权,否则他们谁也不用再回来,统统给我上军事法庭!”

“是!”

老将军再次下令:“命令中部战线的‘素攀师’有序地逐步后撤,争取退到出发前的战线上严防死守,命令142机步师立即全速向‘素攀师’靠拢,双方协同作战,固守我军的中部战线……命令123装甲师不惜一切代价,驰援北线149师侧翼,阻止缅军插入我们的身后,对我们实施合围!命令总后备队122师火速在中部战线与北部战线结合部构筑防御阵地,随时准备接应149师……塔桑参谋,立刻给我接通空三师指挥部的电话!”

“是!”

司令长官命令一出,所有人均意识到了局势的严峻,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到了临时架设的三面大型液晶显示屏上,不断变换的战场态势,让泰军将帅们震惊之余忧心忡忡,先后意识到己军已经落入了缅军精心设下的一个大圈套中。

两个小时后,九架缅甸空军的歼轰七型飞机出现在了激战正酣的战场上空,八架F18战机正在护送完成投弹返航的泰军F5机群,接到命令后立刻调转机头,赶回硝烟弥漫的主战场。

但是等这八架优势战机如狼似虎地扑向战场上空的时候,缅甸飞机已经发射完数十枚碘化银降雨炮弹后逃之夭夭,天空上原本厚厚的积雨云,正在汹涌滚动,遮天蔽日,好不容易停下的大雨在一阵电闪雷鸣之后倾泻而下,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战场,随即便笼罩在了朦胧雨幕之中。

北线战场,关奈指挥的三十九师、五十一师正在对溃不成军的泰军149师穷追猛打,生力军十八师遭遇到匆匆赶来增援的泰军123重装师的顽强阻击,在泰军装甲部队强大的炮火打击下,伤亡惨重,再也无法向前推进半步。

密切注意战局变化的北线总指挥关奈情急之下来不及向总部请示,拿起电话对三十九师师长大声命令:“森梵少将,我现在命令你部放弃追击,立刻转头向左,对泰军123重装师中部发起最大限度的冲锋,一定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这……”电话里的声音显得很犹豫。

关奈目光阴冷,咬着牙怒吼道:“森梵少将,记得战前你曾对我说过知耻而后勇的,原先你部溃败百里我不怪你,今天要是你再丢脸的话,我发誓将会把你送上军事法庭!要是你能严格遵守命令率部发起猛攻,老子不管你是胜是败,只要你能活着回来,老子就提名你担任我的参谋长!明白了吗?”

“遵命!”电话里传来森梵几近咆哮的声音。

四十分钟过去了,三十九师六千余名官兵在师长森梵赤膊上阵、亲自督战下,顶着越来越大的雨,冒死攻入了泰军123重装师阵地肋部,杀红了眼的缅军官兵在消灭泰军步兵之后,不顾代价地与泰军的钢铁巨物展开了近距离大战,原先受阻的穿插部队十八师在关奈的命令下,丢下八百多具尸体快速掠过惨烈的战场边沿,向泰军战线的中后部奋勇前进。

泰军123重装师师长眼看自己的部队损失过半,伴随装甲部队前进的一千三百名步兵几乎战损殆尽,无奈之下只能命令部队向担任接应任务的122师阵地靠拢。

三十九师官兵看到敌人狼狈逃窜,立即信心大振,在森梵的命令下发起了勇猛的追击,用一发发火箭弹和一束束手榴弹,将落在后面的泰军装甲车和轻型坦克掀翻,对逃出燃烧车体的泰军官兵大开杀戒……

天地一片血红!

第727章 这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美国驻泰国大使拉尔非·波茨不可置信地重复着这句话。

依旧滞留在曼谷并密切关注前方战局发展的驻缅武官克劳斯低声说道:“这是杰西上校从泰缅前线发来的最新情报,肯定不会出差错!可惜啊,我们的驻缅使馆如今成为了缅甸伊斯兰极端分子恐怖袭击的目标,不得不暂时关闭,否则各方面的情报传递会及时准确一些。”

驻缅大使戈尔沮丧地摇了摇头,怎么也无法理解装备精良、占尽优势的四万泰军,为什么刚一发起总攻就一败再败,在短短八个小时之内被压缩在了方圆四十公里的狭小区域里。要知道泰军有六名美国军事顾问随军协助,并有从天空到缅甸内部隐藏特工等方方面面的情报支持,如今的战果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身材高大的披着记者外纱的中央情报局官员约翰随手将文件扔到了桌面上,点燃支香烟没好气地说道:

“有什么不可能的?这个疯狂的世界发生什么都有可能,东南亚这个季节令人讨厌的鬼天气,让泰军的空军和陆军武装直升机只能无奈地停在机库里,空中优势无法发挥,战力自然也大打折扣,再加上缅南战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持续大雨导致的泥泞,泰军的先进装甲部队和重炮团根本就无法顺利运动,这个时候去和从小打赤脚翻山越岭的缅甸黄皮猴子打人海战役,出现什么样的不利战果我都不觉得奇怪。”

“先生们,有个现象非常令人疑惑……”美国驻泰武官比利·加尔森合上文件,微微皱起了眉头。

克劳斯抬起头看向了自己的同事:“比利,我想听听你的分析。”

比利身子向前一靠,缩短了自己与桌子对面的克劳斯之间的距离,然后娓娓道来:“克劳斯,先把缅军令人惊讶但非常奏效的总体表现放下不谈,你认为只是简单地装备了几架中国生产的落后飞机的缅甸空军,怎么可能会想得到对战场实行人工降雨的?就连我也没想到这一点,真是令人不可思议!看报告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缅甸空军是如何想到利用气象武器诱发大面积人工降雨的?他们从哪儿来的高效率降雨武器?又是怎么发射的?此前我可从未听说过缅甸空军有这样的本事,非常可疑啊!”

“你的意思是说……这其中存在着中国方面的因素?”克劳斯惊讶地问道。

比利闭上绿色的眼睛,随即睁开露出湛湛精光:“可能性非常的大!到现在我越来越相信杰西上校的分析了,没有中国的幕后支持,缅甸哪里来的技术和装备?再联系到整个战局来看,如此精妙快速、环环相扣的庞大计划,岂是无能的缅甸军方总参谋部的几个乡巴佬将军能想出来的?”

克劳斯理解地点了点头:“是啊!连我都对这个一环扣一环的绝妙计划由衷地佩服。不得不承认,缅军的卓越表现令人非常震惊,他们的每一个环节都带有中国军队那种令人防不胜防的诡计和阴谋,从最初的小规模高频率的袭扰战、特种战开始,到四个师借口开赴德林达依进行防御、却令人措手不及地迅速解除当地近两万军队的武装、接着突然北上加入主战场,再到准确地把握泰军的心态布下圈套,这一系列计谋都是庞大计划的精密组成部分。特别让我赞佩的是,泰军在发动总攻前的十几公里后撤和突然倾巢出击,充分地利用了落后的陆军战术,成功迫使兵力处于劣势的泰军和他们纠缠成一团,还有你刚才所提到的飞机降雨,这一切都令人拍案叫绝!如果说这里面没有中国军方的影子,恐怕绝大多数军事专家无法相信,因此我对你的想法感同身受。”

“哈哈!相比之下,我们的杰西上校率领的顾问团和泰军那些习俗怪异的将领一样,成为了缅军肆意戏弄的小丑。我现在就可以发出断言,保证三天内全世界的舆论就会一片哗然,各国军事家先是瞠目结舌,然后唾液横飞大加评述,说不一定我们的西点军校还会迅速把这一战役收入教材之中,产生的政治影响更是难以估计。”约翰大声笑道。

“约翰的话非常有预见性,不愧是个资深记者。”

驻泰国副使卢克快步走了进来,递给克劳斯一封信,随口向大家说道:“刚刚接到了华盛顿的密电,要求我们所有的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派驻东方的记者,立刻停止对泰缅边境战争的报道,我们的欧洲各国盟友也会积极予以配合,看来即将结束的这一场战争政治影响太过巨大,让国内那帮绅士们睡不着觉了。”

戈尔瞪大了眼睛,非常惊讶地问道:“先等等,卢克,你说这一仗即将结束了?这怎么可能呢?前线还在流血啊!”

“是的,先生们,虽然说战争还在继续,但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泰国政府在北京那个‘文化代表团’的游说下,准备打退堂鼓了。国内传来我们的鼹鼠在北京获得的最新消息,解放军的一个军事代表团紧急离京飞往了云南昆明,最迟今天晚上就会乘坐专机抵达缅甸仰光,同行的还有缅甸驻华大使和武官,看来亟待肃清内部反对势力的缅甸政府也接受了北京方面的斡旋。”

卢克说完坐下,悠闲地端起了咖啡杯,却发现看完信的克劳斯满脸愁容,有些奇怪地低声问道:“怎么了,克劳斯?”

克劳斯深深地吸了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是我们安插在缅甸军方参谋部的一个内线给我的信,估计是他被捕前匆忙交到使馆工作人员手里的。信的内容很重要,他告诉我,第四特区派出了一个数十人组成的参谋观摩小组深入了缅南战区,大战开始前不久,第四特区主席康宁曾多次秘密参加缅甸总参谋部最高军事会议,期间南方战区司令吴丁莱多次返回仰光,参加秘密会议。”

比利听了大吃一惊:“这么说来,缅军这一仗的作战计划,很有可能就出自康宁和他的第四特区那个数十人的参谋观摩小组了?这种规模的大手笔,有可能吗?”

“根据我对第四特区军事力量的了解,这种可能性非常的大。第四特区的高级将领,几乎全都有过在中国军队中服役的经历,其中有不少人还亲自参加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对越战争,实战经验和军事素质都很优秀。他们退役后,因为不公平待遇或者地方官员的迫害而造反越境,其中至少七人因中国司法机构的通缉曾经流落于香港、澳门和越南等地区,参加过诸如黑帮火拼、大规模向中国走私汽车香烟等商品等犯罪活动,与深受陷害的杀人袭警逃犯康宁有着几乎同样的经历,所以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更具体的情况还在努力获取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