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云剑-第4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别人手里抢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是两条野狗争抢一块骨头,先也要互相威慑一番。
万一没有把对方吓唬住,还需要互相撕咬一回,弄得遍体鳞伤才能分出高下。
更何况是抢劫一块比自己国家大几十倍的地盘,所以不列颠人做好了一切准备。
号战舰来到印的目的,就是要显示不列颠人在大海上的武力,从而威慑荷兰人、葡萄牙人,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
霍连山得到荷兰人的十一艘舰船都已经被困住的消息,就知道自己的南线战场暂时应该平安无事,对付西南方向的不列颠人就成为主要目标。
为此,霍连山立即作出应变之策,就是把吉灵庙炮台、怀特堡炮台的八门五寸大炮拆下来,然后全部运送到锡尔杰尔镇。
霍连山带着八门大炮赶到锡尔杰尔镇,才知道那力布赖的无敌营,已经占领了西面锡尔赫特的卡耳尼河东部地区,切断了不列颠人顺着梅克纳河上游的苏尔曼河通道。
经历了年多的山谷穿梭,霍连山终于看见了一大片平原,心情突然好了很多,想法也就多了起来。
“霍将军有所不知,我们能够来到这里,就是因为蜀道身毒通道啊,大明中原客商进入印就是从这里经过的,据当年的唐僧取经也走过。从这里越过卡耳尼河就能够看见恒河,那里的平原更大。”
孟达威,这是那力布赖提拔起来的一个孟邦伙。这家伙虽然是一个奴隶,但是经常不听头人的话,而且力大无穷。
当初对密支那进行大清洗的时候,那力布赖在一个头人家里发现了用铁链锁着的孟达威,仿佛被拴着的一头狮。
那力布赖就是一个力战型猛将,发现这么一个人才,当然不能放过。
孟达威不过是一个奴隶,当然没有名字。
现在使用的这个名字,还是霍连山给取的,所以孟达威对霍连山非常感激。
正是因为孟达威的出现,霍连山整编孟邦的五千军队才一帆风顺。
因为孟达威是原来头人和印做生意的马队奴隶,曾经从这里走过十多次,对这一片地区非常熟悉。
孟达威现在是无敌营的先锋官,手下孟邦弟兵八人,全部都是硬弓和砍山刀。
孟达威的一番解释,让霍连山心情就变得更好了:“老就喜欢平原,根本不喜欢高山。我们先搞定不列颠人,然后一起到恒河平原去看看。现在告诉我,不列颠人在什么地方?”
孟达威摇摇头:“霍将军,他们还在达卡城附近扯皮。您是不知道啊,达卡城是莫卧儿帝国孟加拉总督苏贝达·伊斯兰汗所建,据不列颠人想要在那里弄什么分公司,好像还没有扯清楚。”
“这里的河道并不是很深,按照现在下大雨的样,不列颠人的战船应该可以走到梅克纳河上游,大船应该到不了苏尔曼河这里才对。”
本书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734

   

0540、师夷长技

霍连山不是一个能够安守本分的人,他也没有准备安守本分。
霍连山认为:反正自己的师傅就是要确保西面不出问题,只要围绕这个目标做事,应该就差不离。
现在这个鬼地方全部都是丘陵平原,而且一直向西都是如此。
平原上河密布,湖泊众多,水草丰茂,这是最适合骑兵活动的区域。如果敌人有一支骑兵部队突然出现的话,那就危险了。
霍连山经过权衡之后,认为留下孟达威所部八人,再加上两座炮台的六十人,控制苏尔曼河流域应该足够了。
这样一来,那力布赖的主力部队千多人就应该派上新的用场。
居于这种考虑,霍连山一声令下,那力布赖率领无敌营千二余人继续西进,目的就是彻底拿下锡尔赫特镇,控制这条东西向的北部平原走廊。
在不列颠人有可能打过来的时候,霍连山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就是因为这一过来的时候,所谓的莫卧儿帝国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
根据那力布赖的汇报,他们从蛮莫城出来以后,一共打了仗,歼灭敌人两千余人,甚至连孟养那边头人看见护院的奴隶兵丁都不如。
在那力布赖眼里,莫卧儿帝国那都不叫军队,纯粹就是一群毫无见识的农夫,甚至和野人差不多。
虽然这些人也不怕死,但是手里的那些砍柴刀估计连野兽都杀不死。正因为如此,歼灭两千多敌人的次战斗,全部都是孟达威所部八骑兵干的。
那力布赖带领主力部队随后跟进,看见的都是敌人尸体,一个活人都没见到。
霍连山决定把西面的防御战线向前推进里,给自己留下广阔的回旋余地,对未来肯定没有坏处。
这家伙从草原开始,后来又在河西走廊纵横驰骋,性早就野了。
后来熊储决定南下,所过之处全部都是高山大河,霍连山真的憋坏了,现在看见平原当然来劲。
那力布赖从在草原上长大,这里的环境更加符合他更习惯。
所以霍连山把战斗目标明白之后,那力布赖立即率队出发。
“我们也不能停留在这里,继续顺着河流向西南前进一段,尽可能把敌人挡在远的地方。”
霍连山当然也不会闲着,命令孟达威在前面开,他带领炮车随后跟进。
正是因为一时间的突发其想,所以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霍连山都没有出现在望濑镇,结果自然就是布尔固德这个蒙古汉,要一个人对付荷兰人维尔亚。
荷兰人并不是什么非常彪悍的人种,完全具有“能屈能伸”的气概。
维尔亚之所以能够在布尔固德面前“宁死不屈”,最关键的还是布尔固德根本就没有施加压力。
不给维尔亚施加更大的压力,当然不是布尔固德的性格。
可是邪门道士孟凡、船场的大巨头徐风贤、柯铭骥和宋耀祖,都不同意对待维尔亚粗鲁,所以布尔古德只能耐着性和维尔亚扯皮。
邪门道士孟凡、船场的大巨头徐风贤、柯铭骥和宋耀祖同时给布尔固德施加压力,当然有深层次的缘故。
经过琢磨葡萄牙人的战舰,徐风贤等人就已经产生了大疑惑。
现在看见荷兰人更大的战舰,徐风贤等人的疑惑更盛。
要想解决心中的疑惑,那就需要时间。能够争取时间的人,当然就是负责扯皮的布尔固德。
让他们产生疑惑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有关船帆的问题。
大明朝的战船、商船历来都使用硬帆,硬帆一般都用细竹篾或蒲草叶编织。
当年的郑和下西洋威震全界,所有的战船都是硬帆。
毫无疑问,硬帆是一种为成熟的工艺,而且已经用了数年。
可是,不管是葡萄牙,还是现在的荷兰战船、商船,人家都使用软帆。
为什么洋人不采用硬帆,而是不约而同都采用软帆呢?
对于十二家以造船为己任的当家人来,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这辈都别想睡觉了。
作为造船的行家里手,竟然找不到其中的奥妙,这实在是一个很丢脸的事情。
水师提督钟国柱,赶到这里以后,对所有的事情都无所谓,因为他最关心的就是所有舰船的航海日志、海图、方位罗盘、地球仪。
此前在葡萄牙人战船上缴获一批,这一次又得到了荷兰人的东西,而且还是刚刚从巴达维亚返回荷兰,然后从荷兰回到缅甸。
这一份最新的航海日志和海图线,应该是最珍贵的战利,也是钟国柱迫不及待赶过来的主要原因。
最然他看不懂航海日志,但是经过当地通译的解释,钟国柱先在海图、地球仪上找到了缅甸、巴达维亚、科伦坡(明称高朗步)、印果阿,也看到了葡萄牙、西班牙、不列颠、荷兰。
结果发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不列颠的地盘全部加起来,还没有明朝的国土大。
指头大的国家,竟然满界乱跑,甚至还强占了大明朝的澎湖列岛,又在广州、安南、缅甸搞风搞雨,钟国柱更是愤愤不平。
经过威逼利诱,钟国柱把附近能够勉强认识葡萄牙语、荷兰语、不列颠语的人都找过来,尤其是从寺庙中找到一批人对航海日志进行翻译。
经过一个月的仔细分析,钟国柱在指挥手下的人慢慢熟悉了荷兰人的战船以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战船和西洋人战船之间的本质区别所在。
“各位大人,请恕末将无礼。西洋人的这种麻布软帆,的确有它的精妙之处。正是因为他们用了这种软帆,所以他们的战船航速比我们快了一倍有余,而且操作灵活许多,这可不是一个事情。”
“如果我们现在的战船和这艘荷兰人的战船对抗,我们肯定全军覆没。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希望各位大人能够弄明白硬帆和软帆之间的区别,然后对我们自己的专船进行改造完善。”
“除了风帆之外,各位大人只怕还需要对我们的船型琢磨一下。想必大人们已经发现了,海军上将号战舰和我的荡寇级战船差不多大,人家一共有四层火炮。”
“第一层都是五寸以上的大口径火炮,而且有十二门之多,比我们荡寇级战船整整多出一倍。这就明人家的船型,便于在两侧安装更多的火炮。”
“第二层都是四寸以上的火炮,人家仍然是十二门,比我们多出八门。第层都是寸火炮,还是十二门,比我们多出一倍。还有甲板上的一寸左右口径火炮数十门。这样算起来,人家这么一艘战船就相当于我们艘荡寇级战船。”
钟国柱最后道:“各位大人争论的问题,刚好是我们的两个致命弱点:速比别人慢了一半还多,火力又弱了两倍。一旦面对面打起来,我们除了全军覆没,根本没有第二个结果。”
军人和工匠看问题的角不一样,因为钟国柱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手下数千人的生命问题,所以很快就从战场生存能力方面找到了突破口,致命的问题顿时摆在所有人面前。
有了一个具体的参照系,徐风贤、柯铭骥、宋耀祖这些造船家的家主,顿时恍然大悟,同时对两种战船的优劣形成了一个统一结论。
我们自己的战船主要是脱胎于福船结构,横截面是一个角形,也就是船底最窄,船舷顶部最宽。
我们采用硬帆,也有两个优点:可以承受八面来风,能够尽可能最大限地借用风力。不需要高大的桅杆,所以对于制作桅杆的材质强要求不高。
这种福船结构的优点,就是稳定性最好,适航性一般。
这种福船结构的致命弱点有两个:速像蜗牛,跑不赢敌人。因为船体下面窄,所第一层、第二层就不能安装大量火炮,导致火力很弱,打不赢敌人。
西洋人的船体横截面,是船底的角形和船身的口字形相结合,船身上下一般粗,这样的好处是底部宽敞的炮甲板可以布置更多的火炮,逐层往上依次减少口径和重量。
西洋人的船体当然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先就是稳定性稍稍微差一些,直筒型船身就需要更重的压仓石来降低重心。
其次就是采用软帆,对风力的利用效率不够高,这就需要制作巨大的风帆,从而要求更高的桅杆。
西洋人的主桅杆长,一般都是穿身长的四分之还多,所以普通战舰的主桅杆都在二十丈以上。
这么长的桅杆,用一根木料肯定无法实现,实际上西洋人的桅杆都是段式结构。这就需要非常高大的船艏楼、船艉楼来连接桅杆,保证桅杆的强。
综合评定下来:我们的船形结构稳定性好,速慢,更适合作为商船,而不是作为战船使用。
硬帆的好处是综合效率高,可以围绕桅杆旋转,可以完全利用八面来风。
但是,我们的硬帆都是竹篾、蒲草叶编制的,非常沉重,一旦加大风帆面积,根本没有人能够升起来,更没有缆绳能够承受得起。
西洋人的船型虽然稳定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