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云剑-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九娘合上小册子:“真正该杀的,还不仅仅是疯狂敛财。兄弟,说来你都不相信,这个丁魁楚的疯狂表现,那真是旷古绝今的奇葩。”
“你知道吗?丁魁楚为了不消耗自己的钱财,他的妻妾四百多人并不是自己用的。手下的人立功了,他不是奖励金银,而是让自己的妻妾去陪立功人员睡一觉。”
什么叫目瞪口呆?熊储靠在太师椅上张口结舌,那就是最好的写照。
“什么狗屁读书人?简直就是人间的败类!”莫九娘的脸上涨得通红:“朱棣当年倒行逆施,他传承下来的一脉自然都是倒行逆施。上行下效的结果,就是王公贵族、官宦权臣,全都是贪赃枉法之徒。”
“兄弟想想看,丁魁楚不仅是进士及第,而且是权倾一方的两广总督,承担着维护朝廷西南半壁江山安全的重任。用这样的败类作为封疆大吏,不亡国都没天理!”
“凌迟!”熊储的脸上已经恢复正常,说出话来杀气腾腾:“平定梧州之后,把那些不是人的东西绑到广场上,全部凌迟处死以儆效尤!今后对类似的罪行就参照执行,任何人不得法外开恩。”
“兄弟还不知道啊,梧州已经平定了。”莫九娘收起小册子站起身来:“瞿式耜等人已经被带回巡抚衙门,朱亨嘉和他的手下也被关在那里。”
熊储摇摇头:“这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没有听到动静?”
莫九娘微微一笑:“哪里会有什么动静?周昶接收了丁魁楚的一万七千多精锐步军,然后就连夜西进包围了梧州城东门外的朱亨嘉兵营。 不然的话,丁魁楚这个败类怎么可能送进来给兄弟看呢?”
“要知道,周昶、周曦这两个小家伙可是兄弟你的亲传弟子,他们两个人的亲兵一共八百人,那都是江湖上的一流好手。昨天晚上连夜摸进兵营,把朱亨嘉和他的将领全部抓了。为了不惊扰当地百姓,所以没有声张。”
“长公主啊,你在外面统帅潜龙集团,是不知道现在的情况。”曼黛莉在一旁笑道:“公子吧,地位越来越高,武功越来越强,可是胆子越来越小。公子好像对任何人都不放心,似乎忘记我们这些人当初都是如何杀出来的了。”
熊储尴尬地笑道:“这也不能怪我,只能怪时间过的太快了。在我的印象中,周昶、周曦这两个小家伙,还是当年在凤凰村那种七八岁模样。。仔细算起来,他们应该二十大几的年纪,的确长大了。”
“知道就好!”莫九娘没好气地说道:“你现在已经四十多了,正面冲杀就是那些小家伙的事情。我刚才听说,兄弟竟然要亲自出马偷袭龙母庙,简直岂有此理!”
“大姐多虑了,绝对没有此事。”熊储赶紧摆手:“我不过那么一说而已,实际上没有那意思。这事儿吧,大姐千万不要说出去,如果被鹂卿和岚儿她们知道了,我可没法交代。说正事,大姐,肇庆那边究竟是怎么回事?”
莫九娘摇摇头:“没怎么回事,不过是突然冒出一支部队,叫做什么雷州营。白巾蒙面,悍勇无敌,人数大概在八万左右。奇怪的是,他们八万多人不仅个个武功高强,而且兵器、战船和我们一模一样。”
熊储眉头紧皱:“大姐也不能查清楚他们究竟是谁吗?”
“出面和我们联络的人一直蒙着面,而且武功高强,来去无踪。”莫九娘站起身来推开窗户,指着江对面说道:“兄弟请看那边,那座山就叫做宝珠山,江边上的那片密林之中有一座道观,叫做白鹤观。”
“肇庆城的消息,就是从白鹤观出来的。和我联络的一个人,就是白鹤观的外堂执事弟子,同样是白巾蒙面。毫无疑问,白鹤观应该是雷州营的一处暗桩。我赶过来见兄弟,就是要征求意见,是不是拔出这座暗桩?”
熊储目力过人,桂江在这里也就一里宽,所以他能够依稀看见江对面的密林之中,的确有一角红墙绿瓦。
略微沉思片刻,熊储才摇摇头:“梧州府原来不是我们的地盘,雷州营在这里建立一处暗桩,应该不是针对我们。虽然梧州府已经在我们手中,但是现在大局未定,而且雷州营和我们之间没有发生利益冲突,维持现状可能比较好。”
莫九娘接口说道:“什么叫没有利益冲突?丁魁楚的所有家财都被雷州营得到了,而且他们已经占领了琼州府、雷州府、钦州府、高州府、肇庆府,拥有精锐兵力超过八万人,相当于半个广东都在他们手中。”
熊储仍然摇头:“大姐,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出兵之前就已经发出檄文,指出了目前的主要敌人,满清鞑子才是共同的目标。如果你拔出了白鹤观,雷州营肯定要采取针对性动作和我们纠缠不休。”
“一旦发生战争,我们在广西境内的总兵力还不到四万人。。先不要说能不能短时间吃掉他们的精锐八万人,仅仅是挑起内战就和我们的檄文精神不相符。这属于口是心非的做法,还是看看再说。”
“我总觉得这座白鹤观就是一根钉子,不过既然兄弟已经决定了,我让人盯着就是了。”莫九娘关上窗户转过身来:“如何处理朱亨嘉、瞿式耜、张同敞等人?”
“朱亨嘉不用说了,这种东西没有必要留着。”熊储搓着手说道:“瞿式耜不是广西巡抚的身份吗,有没有为我所用的可能性?要知道,我们最缺的就是地方官员。”
“不行!”莫九娘一口否决:“先不说瞿式耜能不能为我所用,就算他同意担任我们的广西巡抚,也绝对不可用!”
“为什么?”对于莫九娘的态度,熊储有些错愕。
莫九娘又把怀中的小册子摸出来翻开:“瞿式耜,字起田,号稼轩,江苏常熟人,万历四十四年和丁魁楚同榜进士,这都不说。但他是东林党首领钱谦益的学生,钱谦益已经献出南京向多铎投降了。”
“瞿式耜虽然劣迹不多,但并非干才,除了附庸风雅舞文弄墨之外一无是处。最重要的一点,他是弘光帝朱由崧任命的广西巡抚,只不过在路上优哉游哉的时候,他的老师钱谦益已经卖国投敌,弘光帝朱由崧也被俘了。”
“瞿式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攻打朱亨嘉就是因为没有拥立从龙之功,无法获取高位。丁魁楚这么快出兵攻打朱亨嘉,就是瞿式耜给他去信,想联起手来拥立永胜王朱由榔,然后和杭州的鲁王朱以海、福建的唐王朱聿键分庭抗礼。”
“至于张同敞,湖广江陵人,权臣张居正的曾孙,瞿式耜的学生,东林党的嫡系。此人同样百无一能,仅仅学会了瞿式耜的舞文弄墨,并没有什么实际才干。”
“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东林党干了什么?他们为了整倒朱由崧,然后换上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皇帝,先后制造了大悲妖僧案、假太子案和童妃案三个稀奇古怪的案件,所有矛头都对准朱由菘。”
“三大案件的阴谋相继破产,黄宗羲、林时对、钱秉镫等东林党人还不死心,又全线出击大造舆论,污蔑朱由崧和他的母亲邹氏都是假冒的,根本不应该继承大统。”
“恰在此时扬州惨案发生,近百万人被满清鞑子屠杀。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朱由菘没有派遣援兵,而实际上就是东林党人埋下的祸根。”
“史可法等人一方面要把朱由菘从皇帝宝座上赶下来,一方面又要朱由菘抽调援军,这本来就违背了基本的常理。换做是我,我也不可能去救一个挖空心思要灭掉自己的人。”
“而实际上,东林党、宦官集团正在拼命争夺各藩镇的统兵将领名额,都想换成自己的人。朱由菘连皇帝的宝座都没有坐稳,就算想调兵也是有心无力,也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诏命。”
“东林党为了一己私利胆大妄为,这才是扬州惨案的根源所在,也是南京被攻陷,朱由菘被俘的基本原因。我们大明国需要东林党过来祸国殃民吗?绝对不需要!”
熊储摇摇头:“那还是不一样的。瞿式耜和张同敞师徒都是东林党一脉,和我们的行事宗旨背道而驰,但是他们毕竟没有犯罪。大姐下去和他们谈谈,如果想走就放行。如果愿意留下,就给个县令干。”
“但有一条原则要说清楚:东林党一脉绝对不准开办学馆,否则杀无赦。我们大明国有专门的学馆规制,以农桑工科为主。而且没有得到孙学易大人批准,任何人不能私自开设学馆。”
恰在此时,周昶带着一个人突然闯进来,同时带过来一条惊人的消息,熊储只能放下手中的一切紧急北上。

   

0582、李自成脆败
莫九娘的到来,终于让熊储对于南京那边发生的事情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
扬州惨案固然让人痛心和悲愤,但是更让熊储气愤的是,不仅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投降了,徐达的后代、魏国公徐允爵也投降了。
面对多铎屈膝投降的明朝廷官员,包括“二公七侯八伯”等重量级的人物:
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张国弼、隆平侯张拱日、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
至于投敌的文人墨客,那更是数不胜数。。
这一次大规模的投敌事件,对熊储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打击,所以才再一次强调了大明国今后开办学馆的基本宗旨,全面遏制虚华浮躁的学风。
可惜还没等熊储把未来的一些大政方针说清楚,周昶带着一个人急匆匆来到熊储的房间。
这个人是专门过来送信的,就是要递交一封苗三冠飞马传过来的一封急信,送信人是长沙大营的斥候营统领范连成。
范连成等到熊储看完急信之后才说道:“陛下,大顺军中军主力九万余人、满清鞑子的七万军队,前不久在礼山县应山县发生一场大战,整个战斗过程持续三十九天。”
“最终结局是李自成、牛金星等人失踪,中军主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等十九名将领被俘,大顺军中军主力彻底溃散。军师让末将过来请示一下处理原则。”
“你们是如何得知李自成失踪的?”熊储抖动着信件,满脸都是疑问。
范连成抱拳躬身:“陛下,末将奉命把斥候营的联络总部设在楚王城,协助护国将军沈惜月、飞龙将军赤格掌握江北的各种动态,对于大顺军分三路向南撤退尤为关注。”
“满清鞑子命令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兵分两路南渡黄河,首先两路夹击潼关,攻破了长安城。李自成的大顺军损失惨重,只能被迫和刘宗敏、刘芳亮等人率领主力南下。结果在河南八战八败,溃不成军。”
“在此期间,南京方面的江北总镇史可法鼠目寸光,竟然放着多铎的大军于不顾,却命令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北上,妄想穿过多铎的防区去进攻李自成的东路军。”
“李自成的大顺军本来被阿济格派遣的耿仲明大军狂追不已,现在得知东面的史可法要对自己不利,因此兵分三路进军霍英山脉,准备南下夺取湖广之地。”
“李过、高一功、李来亨、白鸣鹤西路军撤向当阳、夷陵,所部兵马九万余人;郝摇旗、党守素、刘体纯、王进财、蓝应诚中路军撤向天门、荆州江陵,所部兵马七万余人。”
“在放弃长安的时候,李过、高一功的军队仍在陕北。高一功等从榆林撤退比李自成弃守长安晚一天,南下通道被占领长安的多铎部和正从延安南下长安的阿济格部清军所隔断。”
“他们已经不可能沿着李自成统帅的主力路线南撤,只好先后汇合甘肃、宁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